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出版时间:2005-05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页数:331  字数:260000  译者:郎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71会让站的村落里,只剩下瓦斯科夫一个青年男人了,故事发生在1942年5月,德国法西斯将侵略的战火推向了苏联境内、战争带走了村里的男人,瓦斯科夫的房东玛丽亚、女邻居波琳娜以自己的方式承受着这场战争。女后们的到来给小村庄平添了青春的气息,沉默寡言的丽达、满脑子诗意的大学生索妮娅、厚道的农村姑娘里莎和胆小乖张的嘉尔卡,战争没有夺走娘们身上的青春活力,尤其是热情似火的热妮亚的到来,像一股清风吹佛着姑娘们爱美的心灵。然而,危险去在逼近她们……姑娘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德军的枪口之下,悲伤的瓦斯拉夫冲向敌人……

作者简介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1924年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人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卫国战争爆发后,17岁的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离开战场。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野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

编辑推荐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故事发生于1942年5月。准尉华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来两个班的“兵力”——虽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却一一是穿短裙的年轻女兵;他要指挥她们守卫171会让站设施。一时间女兵们驻扎下来,就在尚未习惯这野战生活的当口,出乎意料地碰上一股德国法西斯侦察兵。她们本可以放过这些鬼子,守住阵地设施就可以了。然而正义和敏感要她们既守住了阵地设施,又以五个姑娘——战士加指挥员的力量与敌人周旋,进行殊死的战斗……  作者以真实而生动的画面,亦庄亦谐的文笔,活泼风趣的艺术语言,再现了那些才从和平岁月里走出来的天真欢快的年轻人,一旦迫使他们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为保卫国土,可牺牲爱情,可别家离子,可以生命为代价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这段时间尤其喜欢听苏联歌曲,最开始是李志的《冬妮娅》,是改编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插曲。浓郁的俄罗斯风格音乐让我着迷,然后我去听了《喀秋莎》、《山楂树》以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因为小说和电影《山楂树之恋》爆得大名,让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们也喜欢这首歌曲。听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特别想看和这本小说题目有点关系,在中国又被传为经典的小说。
      阅读起来的感觉一般,读完以后,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我阅读时泪点特别低,常常会有一些句子或场景让我动容和落泪。作为一本传说中非常感人的小说,居然没让我CRY,真是让我失望呢嘻嘻。
      小说写了五个russian girl,读完后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位老师喜欢的一首歌曲《russian girl》,想到上次见那位老师的时候才高二,现在都大四了,时光仓促,常常让我措手不及。进而想到很多以前认识的人大部分也很少联系,所以就有了唏嘘之感。
      正是找工作之际,不该有这种负能量的情绪堆积与散发,随便写了这个与内容毫不相关的书评,算是一种倾诉吧。
      哦,今天是我生日了诶,又老了一岁,依旧一事无成,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想想都觉得伤心,气cry。回想一下大学几年,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较失败呢。写在这里,算是一个新的起点吧,希望和相信明年今日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进步了不少,哼。
  •     第88页
      天际渐渐露出微白,刚刚苏醒的黎明静悄悄
      这是丽达第二次,在黎明踏上回营地的路。她刚刚回到波奇诺克的家中看看自己年幼的孩子。
      此时正愉悦、开心
      第105页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雾,像上苍随手撒下的薄纱,轻轻的笼罩着大地。
      瓦斯科夫,在黎明躺在站台171之上,蜷缩一团。一个思考着的样子,仿佛为昨天波琳娜昨天的调侃,戏谑而发愁。
      此时他正愁绪满腔
      第238页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
      在小分队围堵阻击德寇的黎明,心情是怎样的?姑娘们自己心里清楚此时知道结局的我,无所言语些什么.
      小分队成员是亚历山大
      第254页
      黎明静悄悄的,仿佛能听到空气的流动,万物复苏的声响
      几个黎明,在小分队出发后的黎明,玛利亚都这般雕塑板的站立在村口,望着对面森林的方向
      玛利亚心情是复杂的
      第323页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瓦斯科夫,终于将最后四个德寇捆绑到生前。丽达、热尼亚、丽莎、索尼娅、嘉儿卡,此时瓦斯科夫正在远处深深看着你们
      此时瓦斯科夫,心里没有抓到俘虏的荣誉,只有失去战友的痛心
      第331页
      再见了,1942年的春天
      再见了,黎明中长眠的姑娘们
  •      一部很感人的小说。突然感觉到描写战争的小说更能催人奋进,更能让人为之产生共鸣。
       有时候我总梦想自己生活在战争年代,因为按照我的性格,在那个年代我不是将军就是烈士。在那个年代,我们不会考虑太多,不会因为灯红酒绿和世故人情而苦恼,我们需要的只是对胜利的信念、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说或的向往。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异常的单纯,都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所有的人相互共勉,相濡以沫。
       就好像热亚那说的:在战争时期,所有的矛盾都化解了。
       是啊,那个时候大家就是这样,不会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会心系国家,心系战友。多么淳朴简单的生活啊。
       最后,姑娘们都死了。特别是里沙、丽达、索尼娅、特别是热亚那,那个美丽的女孩牺牲了,还有之前牺牲的他的父母姐妹,还有那个已经奔赴一线的爱人,随着她的倒下,所以的一切都没了。不,她还有,因为直到死的那一刻她还是那样的美丽,她也把自己的美丽和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留给了后来的人。
       最后,瓦斯科夫在纪念碑前看望姑娘们,嘴里唱着:里沙啊里沙。。。。那一刻,英雄也变成了泪人。
       向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      又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慵懒的躺靠在宿舍的藤椅上,喝着自己煮的咖啡,听着屋外蛐蛐的叫声,我知道深秋也就在不远之处,等待着用它的黑暗去吞没这个世界的一切。
      
       许久的时光里,我没有勇气再去回想那时的无忧生活,也不知现在仙林的鸡爪槭还好吗?图书馆还会有吃大白兔奶糖的女孩吗?随着啤儿茶爽的隆重登场到现在的销声密迹,我的时代真的过去了。曾几何时,去图书馆数楼梯、在学校大门口绕圈圈、雪后女孩带来的惊艳,都离我已经很远很远了。那时我们单纯的认为,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如今你又是执谁的手,之后又会去和谁偕老呢?从相识、相知、相恋,到如今的陌生人,都如梦上了一场,只是你醒了,我还没有。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们老的成了老公公、老婆婆,我们老到已经忘记彼此的姓名,我们老到无力想起这时的年少轻狂,我们是否还会记起那时的橙子、星星呢?
      
       独自一人来到上海,丢下了许多朋友,丢下了许多感情。不知那些关心我的朋友你们过的还好吗?偌大的上海,熙熙攘攘的夜晚,只是心中有着思恋的人才会孤单,“我孤单,但我不寂寞”。想起和芊儿(姑且允许我这么叫)在食堂讨论奥巴马,那时我们很天真;想起在茶苑的第一晚,短信问郭:“沈从文是茅盾吗?”那时我们很无畏;想起第一次喝普洱,叫来服务生询问茶具怎么使用,那时我们很坦诚;想起在同样的夜里,踱步在校园内,伴随着虫子的叫唤,听着小瓜儿讲她的故事,那时我们很幸福。而如今,芊儿回了新疆,茶苑的房子已经退租,可以很熟练的喝普洱,小瓜和小虫的故事都已有了结局。我失去了青春,离开了朋友,弄丢了自己。
      
       前几天,在上海的街头经历人生所见的第一次死亡。看着猫垂死挣扎的躯体,看着从被汽车压断的脖子处渗出的血液,看着它翻腾无助的眼神,我能感受到死亡了。之后回来的路上,总是能嗅到在自己身边弥漫的血腥味道,甚至感觉自己能听到血管中液体的流动。仿佛我就是那只猫,我选择静静的去等待死亡,不做任何的反抗,就如里莎那般,仰起脸,看着天空中的太阳,带着阳光的温暖,沉入泥沼中。原来我真的可以无畏的面对。
      
       嗯,我真的累了;嗯,这里的黎明真的静悄悄。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从女性和战争的视角展开,这群本不属于战场、有着温柔的天性的女子,与流血、残杀联系到一起时,就让人格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曾经引起国人轰动的这本书而今看的人已经并不多了,可是我很喜欢这本书。
      
      喜欢作者这种观察战争的视角,这些女性不是死在宏大的冲锋场面,也不是死在扣人心弦的轰炸场面中的,她们死在对16个敌人的围剿中。因为一步之差死在沼泽里,为了拿东西死在刺刀下,死于恐惧的胡乱奔跑中,死在敌军随意扫射下,还有自己扣动扳机自我了结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死于战争”的印象不同,她们死得甚至太轻易了,但也许这才是真实的战争,没有呜咽的机枪扫射声和轰炸声作为她们伟大却又渺小的生命终结时的弥撒曲,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她们孤单的死去,只为了16名敌军,并不为多么了不起的战役,并不为多么了不起的任务。看完书后,我只能心怀悲恸:这才是战争,这才是战争。大部分人的死亡都不伟大轰动,大部分人的死亡都有着那么些不值得。
      
      喜欢作者的写作方式、写作风格,带着淡淡的忧伤,伴着那静悄悄的黎明让人叹息。每一个战士死亡之前都将她的身世有选择性的截取一小段进行描写,5个战士不一样的身世,都被战争侵蚀的残缺不齐的生活,让你除了知道她们是战士以外,更知道了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性格,她的期盼,然而当着一切静静展开在你面前的时候,当这个人物越加丰满可爱的时候,她的生命却突然消散了,你的悲伤也就越发到了极限。更喜欢作者对尾声的处理方式,通过完全另外一个人的书信,另一个人的视角,看那个幸存下来的准尉,如何白发苍苍又回到这片曾经撒有战士们热血的地方,在这片森林里为她们立碑。和平年代的烦躁生活和那逝去的鲜活的生命,在这片雾霭蒙蒙的森林里那个准尉,一片孤舟。
      
      痛恨战争。
      
  •     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推荐我去读这本书,后来在高二的时候,第一次读完了原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眼睛湿润了四次。第一次是维佳牺牲的时候,第二次是丽达的儿子叫妈妈的时候,第三次是热尼亚牺牲的时候,第四次是文中的最后两段话。说实话,我个人感觉本书想要批评的不仅仅是德国人,而是战争这样东西,战争不光给苏联带来了灾难,也给德国带来了灾难,不光给男人带来了灾难,也给女人带来了灾难,所以说,师姐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幸福的,对于那样遥远的战争年代,甚至谈不上有记忆,但是那是确实存在过的一段岁月,那些岁月里的们,她们的梦想,她们的一切,让我敬仰,这几个美丽的姑娘,太让人怜爱。
  •     读者本书是05年,也就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看了同名电视剧。准尉瓦斯科夫和六个女兵,六个女兵中还记得热尼娅、琳达,索尼娅。还有房东玛利亚。   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很多,一方面是作者高超的的叙述方式,仅从一个171会让站便可让读者体会卫国战争之惨烈。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以男性为主描写战争,以女性为主的叙述,使故事更为细腻,这是这本书成功之所在。   总之,这应该是所有二战题材书籍中较为特别的一本,值得一读
  •     真是的故事向来都有它自己的引力,有它自己魅力的散播方向。非常有名的一部小说,但其中的所有人,都提前步入了必然。看完之后心会很沉,战争,从来都不只是男人的事,而女人,往往比男人更能诠释血泪。
  •     几年前就看完了这部小说,惊险、感动、敬佩......  171会让站的村落里,只剩下瓦斯科夫一个青年男人了,故事发生在1942年5月,德国法西斯将侵略的战火推向了苏联境内,战争带走了村里的男人,瓦斯科夫的房东玛丽亚、女邻居波琳娜以自己的方式承受着这场战争。女兵们的到来给小村庄平添了青春的气息,沉默寡言的丽达、满脑子诗意的大学生索妮娅、厚道的农村姑娘里莎和胆小乖张的嘉尔卡,战争没有夺走姑娘们身上的青春活力,尤其是热情似火的热妮亚的到来,像一股清风吹拂着姑娘们爱美的心灵。然而,危险却在逼近她们……姑娘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德军的枪口之下,悲伤的瓦斯科夫冲向敌人……单枪匹马的他终于得到了上帝的眷顾,救兵到了,但那些姑娘留给读者的就只有深思和感悟了。向你们致敬!!!!
  •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苏联电影,其它的都不记得了,单单记得里面一名苏联女兵被沼泽吞没冒出一个个气泡的情景。因为恐怖,所以经久不忘。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就是电影的原著。
       那名女兵之所以身陷沼泽不能自拔大概是因为一直想着心上人华斯珂夫准尉。这似乎有某种寓意。又似乎没有。她叫李莎。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雾,像上苍随手撒下的薄纱,轻轻地笼罩着大地。寂静中,从村子的方向传来劈木柴的声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要知道,这寂静背后有的是怎样的血腥与悲凉。
      
       静悄悄,黎明,这里;颇不宁静,心里,我;百感交集。
      
      第一章 情为何物
      
       人人皆有情,情有千千种,我,在这静悄悄的黎明中感动,许久许久。
      
       看到波琳娜因为渴望男人,而一次次借口生日舞会跟171铁路会让站一批又一批换防的士兵卖弄着自己的风骚时,说实话,真实的我首先感到的是万分的厌恶。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的厌恶感却一点点地减少,迅速增补的则是对波琳娜、玛丽娅她们的理解与同情。残酷的战争让村庄里的女人们的男人不得不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甚至战死杀场,只留下女人们的寂寞久久,恐惧长长。所以,她们异常渴望男人那宽阔臂膀的厚实依靠,她们需要的是份安全感。因此,玛丽娅竟荒唐到渴求有某个男人抽打她的身体,为了男人相伴,她宁愿身体上的疼痛,而忍受不了心灵上的空虚。“可你是男的。”“像金子一样金贵。”这些都是实话,对于瓦斯科夫这个村里唯一的壮男来说,他是特级保护动物,是女人们争抢的宝贝。然而,瓦斯科夫,尽管其中有过一丝的动摇,但至少之前之后的他依旧坚持着他的“中性”,作为军人,作为男人,他默默地竭力地为村中的女人们,为会让站的女兵们做着应该做的事儿,他知道,在这非常时期,他这村中唯一的壮男更应好好地照顾好女人,而他很清楚,这所谓的“照顾”指的是什么。这种情不爱情,也不是亲情,更不是友情,说不清道不明,但他确实让村中女人们有了力量,有了安全感。从中,我们也可以隐隐察看出当时的苏联是怎样的一种景况。
      
       171女兵中的代表,基里亚诺娃、维佳、丽达、热妮亚、索妮娅、嘉尔卡,她们都各有各的故事,感人至深。她们凭着苏联女性个性与共性的性格特点,将她们自己的情演绎得感人肺腑。丽达与上尉奥夏宁的爱是浪漫的温馨的,我认为。一个学生,一个军人,一封封书信传寄着两个年轻人有点羞涩,更多幸福的情思;电车,响着铃铛,慢慢悠悠地行驶,车上彼此无言,注视,紧密相依,深情亲吻,甜甜睡去,直到天明;执著地奔向一处接一处的婚姻登记处,直到登记结婚,拥有了属于两个人的温暖小家,然后,有了属于两个人的可爱宝宝,忠实的狗狗萨沙鉴证着这段美好的时光。战争全面爆发,且愈演愈烈,丈夫失踪,不知生死,丽达投身军营,对儿子阿利克的爱在长时间的离别后更显深沉炽热。顾不得疲倦的身心,在一个又一个的深夜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搭车回妈妈家。尽管只有几分钟的相见,丽达已经激动不已,尽管阿利克看她陌生,可她坚信早晚儿子会再次投入她的怀抱,之后的事实证明了她的坚信。热妮亚与上校苏斯洛夫的爱,我以为,是升华到了两人以外的高度,充溢着整个近卫军第四师,深吻着军旗,看军旗永远飘扬,他们深情的爱却是鼓舞着全师士兵的无穷力量,爱在这一刻变得如此伟大。虽然因为军规无情,热妮亚与上校被拆散了,但精神之爱并未因距离的拉长而消褪,而是愈发地强烈,也日趋理性。索妮娅与她的“射击”之间算不算爱呢?算吧,我想。虽然,没有赤裸的情爱愫语,他们认识也不过几分钟而已,然后分别,他们谈论的也不过是文学上的共鸣,而那本《普希金文集》能叫做他送予她的定情信物吗?不知道,可那个戴眼镜的士兵从此却深深地印在了索妮娅的心灵深处,印在她诗化的幻想与情思。如果他们之间也有爱,那应该是纯洁的吧。里莎是个朴实的乡下姑娘,见过的男人不多,一生爱着三个男人,父亲,作家,还有准尉。对父亲的爱自然不必多说。而里莎是健壮的,憨厚的,肯干活,却慎于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恋,所以她只能暗恋。对于作家,她悉心照料着他的起居,终于在甘菊花一瓣瓣的爱与不爱的掐扯下,鼓足勇气表露情愫,然而似乎一直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作家只是觉得她该多学习,别无它思。她的初恋就这样在未开始时就已经结束。里莎对准尉的爱体现在言听计从,默默支持,天真地在准尉的言语中搜寻着她认为是有殊于他人的格外关爱,竟也能偷偷地乐上一番,她至死记着准尉为她唱的歌谣:里莎,里莎,里莎维达,为什么你不理睬我……
      
       朋友情、战友情是有别于爱情的那种以,那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互相帮助,互相安慰,也有分歧,亦会争吵,可能妒忌,可能记仇,可在不断的交流相处磨合中,发酵出的是醇香至深的情谊。感动在点点滴滴,感动在生离死别。维佳是最早离开的,死得很英勇,“致使的弹片削穿了维佳的喉咙,她连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死神接走了。”“大颗的眼泪顺着满是灰尘的脸滑下来,冲出一条水痕”,“双唇不能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俄顷,一声尖利的哭声划破了阵地上的沉寂。”下雨了,送战友,送她去天国,这是难以言表的悲痛,更增加了她们对德军的仇恨,以及抗击德军的激愤力量。因为同胞情,所以抗敌恨。
      
      第二章 仇深似海
      
       国仇家恨,注定171的女兵们有无穷的抗敌力量,精神上的仇恨足以叫德军畏惧,即使以弱难制强,但她们虽死犹荣,她们并没有失败。因为爱,我也能感受到苏联人民对德国纳粹的强烈仇恨。
      
       我被女兵们一个个地倒下而震撼,她们生得光荣,死得伟大。
      
       维佳之死。“突然一个炸弹落下,维佳晃了晃便倒在了地上。”前几天她还在宿舍里说着梦话:“太大了,我戴不下,真的,里莎,里莎可以戴”,可这一刻,她却是永远地睡去了,却不会再可爱地嚷着梦语。仅仅几秒,一个年轻女孩的一生就在“嘭”响中飞了起来,我的泪悄悄滑落。
      
       索妮亚之死。匕首扎向她,第一次,《普希金文集》救了她(也许,应该算是“射击”救了她),第二次,“没有喊叫,甚至连哼的声音都没有,索妮娅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索妮娅至死也没闭上她那双大睁的眼睛”,那双眼准尉努力了几次都无法让它合上,“像在遗憾不能为即将到来的太阳吟唱动人的诗句”,“似乎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仍充满了留恋”。如果没有这可恶的战争,她这时就是坐在明净的大学教室里安静地读着诗集,是谁残忍地扼杀了这个清纯姑娘的年轻生命?我无法想象德国纳粹的残忍至极。
      
       里莎之死。“里莎在这个世界中看到的最后一瞥,是刺目的阳光,随后,就是黑暗永远伴随着她。里莎在这个世界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只剩下那根系着她裙子的树杈,孤独地插在泛着褪色气泡的泥沼中。”这一刻,我仿佛就真切站在沼泽边,眼睁睁地看着里莎被泥沼一点点地的拽沉,我伸出手想去抓住里莎,可我所能抓到的却只能是空气,我因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内疚痛苦,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我的眼前消失了,我的泪已泛滥。
      
       嘉尔卡之死。“嘉尔卡应声扑倒在地上,鲜血从身上汩汩地流出。”我胸闷,想吐,我无法正视这样血淋淋的死亡。嘉尔卡,孤儿,几个女兵中最天真可爱的一位,她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母亲的家庭的美丽梦幻,她是舞会的皇后,美丽的皇后。可现在,她再也不能去涂抹她那多彩的梦幻了,也再也听不到她叽叽喳喳地说人是非了。我想,我也快像嘉尔卡死前那样因忍受不了而发出“啊”的尖叫声声了,但不是凄惨的,而是愤怒的。
      
       热妮亚之死。“她从岩石上滑落在地,翻滚着,抽搐着,直到完全停止了活动,再没有一丝生气。”她至死都记得准尉的话:“在你身后是整个俄罗斯。”整个俄罗斯,多么坚定的后背!因为这,因为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热妮亚无所畏惧,甚至死亡,而因为仇恨,她不允许自己美丽的后背对向可恶的德军。她死了,死得是那么高傲绝美。曾经的她,可以说是时尚的,在那年代,她懂得如何去美。直至死,德军看见的也是她那“一副高傲而又美丽的脸庞”,“蔑视地迎向他”。我因热妮亚美丽更勇敢的死亡感动,敬佩,我也对德国纳粹可耻无情的行径感到震怒和惊愤!
      
       丽达之死。丽达,遍体鳞伤,疼痛难耐,生不如死,而就是死,她也不愿意让残忍的德军来结束她的生命,她宁愿叫准尉将她圣洁的灵魂送上天堂。她死而无憾,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为祖国而战,若说有憾,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阿利克,她不想让他变成孤独。”一切重新恢复了宁静,只有雨雾飘荡在树叶间。丽达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仿佛陷入了沉睡。“是呀,她不会再感到疼痛,要是她能知道不久之后祖国便会胜利,她的儿子在准尉的抚养下健康长大,还取了个漂亮媳妇时,她一定会开心不已的。我的泪在静静地淌,我对德国纳粹乃至一切破坏和平肆意战争的势力的仇恨在迅速蔓延,烧遍全身。
      
       仇恨叫人学会坚强,仇恨让为正义和平而战的人们斗志昂扬,力量非凡,仇恨使他们更坚定了争取胜利的信念。国仇家恨,爱恨情仇,在战争中化作最强的力量,用生命去挑战,为胜利而战。
      
      第三章 吾思吾感
      
       说实话,虽然我相信自己是很爱国的,但我一直我提不起对描写中国抗战时期军民英勇抗战的战争片的高度兴趣,这并不是说它们拍得不好,只是我一直以为不一定总要用那血淋淋的枪林弹雨的血肉横飞来反映战争,来反映人民、红军的英勇,其实要反映战争是可以多角度,多方面的,而现在,们更渴望的是和平,我们应让人们在抗战题材的影片中为情所动,激发爱国热情、和平意识。
      
       因为这样,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国外的一些战争性影视剧,比如《钢琴师》,比如《美丽人生》,它们多是以细腻的情感描述从侧面来反映战争的残酷及对和平的渴望。亲情、友情、爱情,在这一刻变得如此圣洁高大,无法不叫人感动。所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让我在安静中去哭,为这寂静之后的战争而哭泣,感动着可以让我感动的,而不是让我恶心作呕或是恐惧至极。
      
      
  •     前苏联的红色小说(我自己给的称谓),有时候很像我们中国的红色小说一样,刨除政治因素,依然都能在其中发现一种激情,不管这种激情是好是坏。有相同经历的人看到这样的小说会有共振,但是年代渐趋,记忆久远,那些激情失去时代的记忆渐渐淡去。而人们对小说的理解也开始干涸。因为它们(红色小说)太接近所处的时代,光阴流转,它们也老去了,一如它们曾经那么热血过。
      但是这一本不同。这一本确实不同。它没有被所处的时代淹没,闪耀着永久的光。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家仇国恨,时代风云都只是点缀,所讲述的就是生命,唯有生命而已。
      不管怎样强大的心灵,怎样绝世的智慧,在战争中,都遵循着一样的法则——死亡,无差别的死亡,无意义的死亡,无选择的死亡。这也许就是战争最恶劣的品性。
      当看到一个个花一般的美好的灵魂在一场无人知晓的战争中如朝露般消去时,一刀一刀,如同割在心上。
  •     很久以前买的这本书,至今读来仍然令人动容
      
      正如译者在译后记里所说,作家善于随着情节的推移,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在短短的10万字中,简练而集中的塑造出六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说明作家是有功力的。
      
      不过,不敢苟同译者批判的:“感伤主义的情绪宛如一层灰蒙蒙的迷雾,不时飘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心头,给人以悒郁和压抑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这正是这本书的精彩所在。这种感伤情绪,透露出的是人道主义的光辉,是人性所在。如果没有了这种人道主义思想,这本书也就是一本宣传册。
      
      “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为什么我不把这些德寇悄悄放走,而偏偏要采取这样的决定呢?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你们这些男子汉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使她们饮弹而死呢?”
      
      这些,也就是在主人公心底里盘旋不走的所谓感伤主义的情绪吧
  •     我不想说苏联人民抗击德国侵略怎样伟大,就像书中前言中所说的,这本书教会人们爱自己的国家,那么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是否也有同样的恩仇呢?库页岛?海参崴?中俄反击战?需要清算么?那么现在的中俄友好年?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人类,1个以上,就会有战争,记得看过一段文字,说这个世界的人类战争历史比和平历史要长久很多很多,所谓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差不多就是打来打去的历史,可是这样说吗?可以吗?不可以吗?可以吗?不可以吗?这话我信,人类一直都在和自己过不去,宗教,文化,观点,思想,所有这些大脑的衍生物-分歧都通过战争来解决,只不过形式有所区别,口水战争,火药战争,电子战争等等,没完没了,也难怪,如果不是这样,那天天也就不需要什么新闻频道了,都信一个宗教,一种文化,行事一样,世界大同了?那新闻还播报什么呢,还会让哪个国家又有武装冲突或者骚乱来占领大篇幅吗?还需要去剿制索马里海盗吗?还需要战地记者吗?决不能说这让人类变得具有差异性因而多姿多彩。
  •      这部小说在中国是相当著名,我借到的这个版本是1978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小小的一本册子,很薄。前面有一篇现在读来很有趣的文章,是北京卫戍区某部两个军人写的评论,叫做《“瓦斯科夫精神”是何等货色》。他们批评这部作品的出发点是因为小说得到了苏修统治集团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称赞,既然如此这篇小说显然不是个好东西;批评的着眼点就是小说主人公瓦斯科夫的“不折不扣执行命令”的服从精神和五个女兵盲目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将小说中的“英雄”瓦斯科夫以及5个女兵形象与英雄人物卓娅和舒拉一比较,就得出了结论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没有昂扬的革命热情,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引领,只知道服从命令,死得毫无目的 ——哦,女兵们所讲的“爱国主义”只是作家企图欺骗读者的谎言,是反动文人的遮羞布。
       这篇政治与文学紧密联系的评论的确让人大开眼界。再想想最近在忍住反感认真阅读的《保卫延安》中的“英雄”形象,我对于我们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指导文艺创作、评判文学作品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我觉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写得非常好。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在这部小说里没有找到以前司空见惯的英雄形象。想起我以前写的一篇应景文章《战争不让女性走开》,就谈到了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到了战争中的女性这个主题,我当时是这么写的:“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女性从传统上一种被蹂躏和战利品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战士的形象,很好地表现了女性和战争的关系这一主题。故事中使用大量篇幅描写这些女战士的浪漫和单纯,虽然和德军短兵相接,但是残酷地表现了战争面前性别已经消失,只剩下相互杀戮的意识,从而控诉了法西斯毫无人性的凶残。它把以往男性士兵之间的战斗换成了女性。女性与战争电影的关系不再是关于爱情、强暴,而是真正的战斗状态。 ”虽然说小说里的女兵是战士,但是你能很强烈地感受到她们同时是母亲,是渴望爱情的女人,是思念母亲的女儿。她们死得并不光荣,她们带着对爱情的渴望死在危机四伏的沼泽地里,带着对儿子的深深牵挂死在敌人的手榴弹下,带着对生命的渴求和对死亡的畏惧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她们是女兵,但并不是训练有素、全然中性的女军人形象,她们在战争面前仍然浪漫单纯,因为她们的双重身份,因为是战争逼着她们从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中剥离出来,逼着她们放弃自己珍爱生命厌恶杀戮的本性去直面死亡。她们不像我们熟悉的女英雄,死的时候仍然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但是也因此这些女兵的形象远比那些符号化的英雄更为亲切、更具有生命的温度。
  •      一口气把这个中篇故事读完了。
       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为什么我不放过这些个德寇,偏偏要采取这样的决定呢?
       这是我读这本书的起因,这段话打动了我,然后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更多这样的语言,他诉说苦难,诉说过失,诉说狼与兔子的天性追逐。还有:他们打死伤员——这就是他们的法则;人跟畜生的区别就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人……
       这些让我感动,更让我心疼,人类与战争,人性与战争,特别是那个德国伤员为了自己活命而选择让同伴在他面前死去,这很残忍,也很无奈。面对生存的选择,我们无力改变什么。
  •   嘿嘿,想起这句话:
    "Peac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period of cheating between two periods of fighting."
    ---- Ambrose Bierce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