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武志红 页数:204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拥抱“灵魂的黑夜” 研究生二年级开始,我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这一状态,持续了约两年时间。抑郁的原因很老套,我失恋了。 抑郁的后果很严重,这两年期间,我的学业荒废了,到研三结束时,我才拿到了33个学分中的三分之一,而这也基本上是研一时的功劳。因此,我申请了延期一年毕业,读了“研四”。研三和研四期间的暑假,我逐渐走出了抑郁状态。 研四初,一种轻度兴奋状态替代了持续已久的抑郁状态,我变得话很多,而且很精彩,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说,她已对北大失去了信心,因为她认识的北大学生一样很浮躁,失去了北大的传统,但她终于在我身上看到了北大传统的影子,也有朋友说,我应该把这些话写成书,一定能畅销。 现在,我已出了四本书,书中文字至少四分之一的功劳可直接归到这两年抑郁状态中的思考,而这两年的间接贡献,就更不该如何衡量了。 可以说,这两年,是我生命中收获最丰的两年。 然而,先抑郁,再兴奋,用心理病理学的术语讲,我这是躁狂抑郁症,这可是极其难治的一种心理疾病。对躁狂抑郁症的治疗,尤其是对抑郁症的经典治疗方法,有着这样的一个逻辑:抑郁是不好的,必须减轻甚至消灭抑郁。 治疗抑郁症的经典药物“百忧解”的命名,便是这一逻辑的经典体现——你很难过是吧,我这个药可以让你快乐。 崔永元发明的词汇“微笑型抑郁”,也道出了对付抑郁症的通常办法:用快乐战胜悲伤。这也是我们对待一切所谓的“负面情绪”的办法。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一切问题源自我们拒绝接受真相。为了拒绝接受真相,我们刻意朝相反的方向走,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会陷入“反相”的泥潭中。 譬如,你愤怒,但你觉得愤怒不好,于是你表现得更有善意,但愤怒积攒太多了,突然一天你爆发了…… 譬如,你内向,但你觉得内向不好,于是你变成了一个朋友极多的人,但当别人问,谁是你的知己时,你却发现,你心中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譬如,你焦虑,但你觉得焦虑不好,于是你表现得总是波澜不惊,但你得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我们常说虚妄,由“反相”组成的人生便是虚妄。 研究生期间的抑郁令我明白,抑郁不是我的敌人。相反,当我接纳它,理解它,它便会成为我心灵的养料,成为我不可思议的力量源泉。 这本书中,我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这个句式可以套用到很多地方: 自卑不是你的敌人; 愤怒不是你的敌人; 悲伤不是你的敌人; 焦虑不是你的敌人; 恐惧不是你的敌人; …… 它们其实都是你心灵成长的“兵器”,它们之所以会成为敌人,只是因为你把它们当成了敌人。 中世纪,一位学者研究数学,某一瞬间,突然有了—个重大突破。这时,天上响了一声暴雷。他想,这是上帝对他发现可怕奥秘的警告,于是恐瞑起来。 这种恐惧的另一面,显然是沾沾自喜。 我也一样,研四时,我总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而这个秘密,好像知道的人还很少。 也在研四,我偶然读起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他的小说中常写到,男主人公有时会潜入井底一段时间,而当他们从井底出来的时候,他们身上就多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能量。对此,我很有共鸣,我想我那两年的抑郁,就是潜入潜意识的深井。 村上春树的小说并没有消除我的沾沾自喜,我只是觉得不那么孤独了,我心中的智者除了自己外,又多了一个旅伴。 但再以后,我才知道,英文中有一个说法“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翻译过来即“灵魂的黑夜”。 西方许多哲人都说过,不必抵触“灵魂的黑夜”,相反当拥抱它,当你做到全然地拥抱“灵魂的黑夜”时,它便给你巨大的能量。 原来,我的经历,只是佐证了这一早已被许多人认可的哲理的小小材料而已。不过,相比这一提倡拥抱真相哲理,这个世界上更流行的,还是执著于“反相”的遁理。 例如,多数人还是将抑郁症视为洪水猛兽,或起码视为心理健康的敌人。至于自卑、愤怒、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一样是普遍被视为不好的东西。 如果你常被这些体验困扰。那么,我郑重建议你,我这本书值得买一本。顺便告诉你,你买我一本书,我就可以赚约两元钱。 以前,我会伪装得好像不在乎钱,觉得那样太俗了。 现在,我学会了接受自己这一点。 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接受自己的“坏我”,能帮你从所谓的负面情绪中汲取力量。 武志红 2008年3月
内容概要
英文中有一个说法“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翻译过来即“
灵魂的黑夜”。西方许多哲人都说过,不必抵触“灵魂黑夜”,相反当拥抱它,当你做到全然地拥抱“灵魂的黑夜”时,它便给你巨大的量。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接受自己的“坏我”,能帮你从所谓的负面情绪中汲取力量。
作者简介
武志红,1974年生,1992年考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
硕士毕业后,进入《广州日报》工作,曾做过国际新闻编辑,后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现为专业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同时是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
书籍目录
自序/拥抱“灵魂的黑夜”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带着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心理书屋:《克服焦虑》
超越挫折:变逆境为机遇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一: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
心理书屋:《体验悲哀》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二:愤怒,你的力量之泉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三:内疚,和谐关系的调节者
心理书屋:《谁在我家》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四:仪式,引导心灵的蜕变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五:恐惧,揭示生命的真谛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六:关系,我们心灵的镜子
心理书屋:《女心理师》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七:接受,带你走向自由之路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财富
关上车窗,关心心房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
心里书屋:《有一种病叫爱情》
好好活着是最好的怀念
向创可贴式的爱说“不!”
她们为何偏偏做第三者
心理书屋:《咖啡》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无数人在恋爱中分手,但多数人后来又开始了新的恋爱,为什么这个女孩“很害怕”而不敢再谈恋爱呢? 一般说来,这可以回溯到童年。这种不敢再谈恋爱的女孩多在童年遭受过严重的分离焦虑的伤害。譬如,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开她很长时间。甚至,父母一方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种严重的分离焦虑最后化为一种无意识,深埋在她心底,分手重新唤起了她的无意识,又一次诱发了她严重的分离焦虑。于是,她宁愿麻木,也不想再有亲密关系。 恋爱中死去活来的痛苦大多与童年分离焦虑有关。当痛苦时,不要只沉浸在痛苦中,或者以寻找刺激的方式来降低或麻木自己的痛苦,而要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这么痛苦,我重复了童年的什么体验?” 一对姐妹,在同一所大学读书。妹妹失恋后割腕自杀,姐姐从此发誓再也不谈恋爱。她果真坚持了下来,40多岁了仍然单身。 从表面上分析,姐姐可能是因为太内疚,同时又认同了妹妹,以妹妹的身份恨那个男人,也恨所有男人。但是,如果追溯到童年,就可以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们的爸爸辜负了妈妈,有了第三者后和妈妈离婚,也离开了她们。当时,她们一个4岁,一个2岁,正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爸爸的离开给她们造成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她们一早就埋下了对男性的怀疑和愤怒。妹妹年纪小,更主要产生的是自卑,姐姐大两岁,更主要产生的是恨。 很多人谈恋爱会分手,但妹妹之所以割腕自杀,是因为分手唤起了她2岁时爸爸离开导致的绝望感。而姐姐之所以恨所有男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妹妹的遭遇,更是因为她心中早就埋下了对男人的恨,妹妹的事情只不过再一次证实了这种恨是“合理的”。
编辑推荐
《心灵的7种兵器》编辑推荐:坏习惯是一个人的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地改变它。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如果只是一味努力降低痛苦、逃避痛苦,那就是在逃避问题自身,这并不利于心灵的成长。任何真切而纯粹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