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生活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美)理查德·谢弗(Richard T. Schaefer)著  页数:538  译者:刘鹤群 房智慧,赵旭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更是许多生活化知识的积累,是结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所有一切的学问。社会学家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使得工作机会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女性在公共场所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关系到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正如谢佛教授所建议的,要将你看到的材料与你的生活和经历联系起来。  本书简洁分明地定义与分析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注重功能理论、冲突理论和互动理论的平衡阐释,强调社会学家检验与质疑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独特方法,教导读者如何运用社会学的想像力来探讨自己生活情境中的社会议题。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使用跨文化的实例说明性别、年龄、种族、族群和阶级等社会区隔及其影响,并提供最近几年来社会学重要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理查德?谢弗(Richard T. Schaefer),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博士,美国德保罗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社会学精要》、《种族与族群》和《美国的种族与族群性》等,文章常见诸《美国社会学期刊》、《当代社会学》、《社会学和社会研究》、《社会学教学》等著名学术期刊。谢弗教授拥有35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曾任教于大学、成人教育计划、护士学校,甚至在全美最高戒备的监狱里开设过社会学讲座。

书籍目录

《大学堂》总序寄语读者:思考社会学与您的生活简体版序:让社会学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繁体中文第7版序:进入社会学,由此入门译序第9版介绍与使用说明学术审阅人本书预览摘引目录专栏目录社会政策研究目录地图目录第一篇 社会学观点第一章 认识社会学1.1 何谓社会学?社会学的想像力社会学与社会科学  社会学与常识1.2 何谓社会学理论?1.3 社会学的发展 早期思想家 奥古斯特?孔德哈丽雅特?马蒂诺   赫伯特?斯宾塞涂尔干  马克斯?韦伯 卡尔?马克思当代发展  查尔斯?霍顿?库利简?亚当斯罗伯特?默顿1.4 主要的理论观点 功能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反功能  冲突论  马克思的观点种族观点:杜波依斯  女性主义观点互动论   社会学方法1.5 应用与临床社会学1.6 发展社会学的想像力  理论应用  当今研究社会不平等的显著性跨越种族、性别、阶级和国家的鸿沟  全球社会政策专栏当今研究: 从三个理论观点来看运动全球架构下的社会学:女性在公共场所的地位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2.1 何谓科学方法? 定义问题文献回顾  建立假设 搜集与分析资料  选择样本确保效度与信度  形成结论支持假设控制其他因素 摘要:科学方法2.2 主要的研究设计 调 查 观 察实 验 使用现存资料2.3 研究伦理知的权利与隐私权  保 密研究中立性与研究的政治考虑2.4 科技与社会学研究 社会政策与社会学研究:研究人类的性倾向专栏当今研究:  设计测量族群间友谊的问卷校园社会学:   努力读书会获得好成绩吗?社会学实务:  保罗?多纳托──尼尔森媒体研究机构首席研发官第二篇 组织社会生活第三章 文 化3.1 文化与社会3.2 文化在世界的发展 普世文化创 新全球化、传播与科技社会生物学3.3 文化的要素语 言萨皮尔-沃夫假设非语言沟通规 范   规范的种类  接受规范奖 惩 价值观3.4 文化与主导意识形态3.5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层面亚文化反文化文化震撼对文化差异的态度族群中心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社会政策与文化:双语并用专栏全球架构下的社会学:   地球村的生活 校园社会学: 作弊文化第四章 社会化4.1 社会化的角色 环境:孤立的影响 伊莎贝尔的案例灵长类研究 遗传影响4.2 自我与社会化 社会学对于自我的研究方法库利:镜中自我米德:自我的阶段米德:自我的理论戈夫曼:自我表现心理学对于自我的研究方法4.3 社会化与生命历程生命历程预先社会化与再社会化4.4 社会化机构 家 庭文化影响   种族与性别的影响 学 校 同辈团体大众传媒与科技   职 场 国 家社会政策与社会化:全球的日间托养专栏 校园社会学:   考试后学生的印象管理 全球架构下的社会学:艾米须小孩的抚养第五章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5.1 社会互动与现实定义社会现实与对社会现实的再建构  协商的秩序5.2 社会结构的要素 身 份 先赋地位与自致地位主要身份 社会角色 什么是社会角色? 角色冲突 角色紧张 角色退出 团 体 社会网络与科技  社会制度  功能论观点 冲突论观点 互动论观点5.3 全球观点下的社会结构涂尔干的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腾尼斯的礼俗社群与法理社会 伦斯基的社会文化演化观点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 后工业化与后现代社会社会政策与社会结构:艾滋病危机专栏社会不平等:   身心障碍者的主要身份当今研究:低收入女性的社会网络第六章 团体与组织6.1 何谓团体?团体的种类初级团体与次级团体内群体与外群体  焦点小组 参照团体小型团体研究团体的大小联 盟6.2 何谓组织?正式组织与官僚制官僚制的特色   官僚化进程寡头政治:少数统治官僚制与组织文化   志愿团体组织变迁 目标扩充目标接续6.3 科技对职场的影响 远距工作电子通讯  社会政策与组织:工会的现状专栏当今研究:作为次级团体的比萨外送员当今研究:太空总署的官僚体系全球架构下的社会学:中国式的安利第七章 大众传播媒体第八章 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第三篇 社会不平等第九章 美国与全球的阶层化第四篇 社会制度第十章 家庭与亲密关系第十一章 宗教与教育第十二章 经济与工作第十三章 健康与医疗第五篇 社会变迁第十四章 人口与环境第十五章 科技、社会运动与社会变迁重要词汇译校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社会学观点  第一章 认识社会学  1.2 何谓社会学理论?  人为什么会自杀?传统的常识告诉我们,自杀的人先天就有自杀的倾向;也有种说法是,太阳黑子会驱使人们自杀。这些讲法对今天的研究人员来说,并不完全具有说服力,但近在一百年前的人们,对此却是深信不疑。  社会学家并不特别对某一个人的自杀原因感兴趣;相反,他们比较关心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力量会有系统地迫使某些人结束他们自己的生命。为了研究这个主题,于是社会学家发展出了一套解释自杀行为的一般理论。  我们可以把理论视为有系统地对某些事件、权力运作、题材、观念以及行为的解释。在社会学里,理论(theory)指的是试图解释问题、行动与行为时所做的一套叙述。一个有效的理论必须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与预测能力。也就是说,它必须能从看似独立的现象中找到很强的关联性,并且了解某一因素的改变会对其他变量带来什么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估计,在2002年一年当中,全球约有815,000个自杀案例。早在一百多年前,社会学家就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检视自杀的资料。涂尔干(1951,原版1897)深入研究自杀的资料,并发展出一套解释自杀与社会因素相关联的理论。他所关心的不是自杀受害者的人格特质,而是不同国家自杀率的差异。所以,他计算法国、英国与丹麦在1869年的自杀人数,并依照人口比例算出各国的自杀率。他发现,英国每一百万人中有67起自杀,法国有135起,而丹麦竟高达277起。于是,他提问:“为什么丹麦(比法国)有较高的自杀率?”  于是,涂尔干对自杀率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自杀论》(Suicide)于1897年出版,并且成为他的代表作。涂尔干拒绝接受那些未经证实的说法,包括相信是宇宙力量或是一个人的天生性格导致了自杀;相反地,他认为,这个问题起因于缺乏宗教或职业团体的凝聚力。  涂尔干指出,虽然自杀是一个个人行为,但是,它和群体生活却息息相关。新教徒比天主教徒有较高的自杀率,未婚人士比已婚人士有较高的自杀率,而士兵比平民的自杀率要高。他也发现,和平时期的自杀率要比战乱或革命时期高,而经济不稳定与萧条时的自杀率又高于繁荣时期。涂尔干总结说,一个社会的自杀率可以反映出该社会人民融入社会生活的程度。  如同许多其他的社会科学家一样,涂尔干发展出了一套理论来解释,如何在社会的范畴中了解个人的行为。他指出了群体与社会力量对那些被视为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很明显,涂尔干针对自杀的起因,提出一套比太阳黑子或天生倾向更科学的解释。他的理论深具说明力,因为他提出当遇到社会或经济变迁时,自杀率也会随着变动。  当然,一个理论——即使是最好的理论——不会是人类行为的最终定论。涂尔干的自杀理论也不例外。社会学家依旧继续检验造成全球以及某一特定社会自杀率不同的因素。举例来说,虽然新西兰的整体自杀率只比美国略高一些,但是,该国的年轻人自杀率却比美国高出41%。新西兰的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指出,该国社会的人们居住地相隔遥远且人口稀疏,造成对男性的男子气概要求过高,这使得许多年轻男性适应不良。对于有男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假如他们无法适应同辈对男性气概表现的要求,通常很容易倾向自杀。(Shenon 1995;针对涂尔干作品的评论,参阅:Douglas 1967)  1.社会学的发展  人们总是对社会学相关的事物感到好奇——比如说,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我们要做什么事,以及我们要选谁担任领导人等等。远古与中古社会中的哲学家与宗教权威,对于人类行为曾做过许多的观察。虽然他们对于这些观察并没有进行过科学的检验与证实,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成为道德规约的基础。早期有许多的社会哲学家曾经预测,总有一天,人们会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行为。19世纪时,欧洲的理论家开始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早期思想家  奥古斯特?孔德  19世纪对法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1789年革命的早期,法国的皇室被推翻,接着,拿破仑统一欧洲的企图也被粉碎。如此混乱之际,哲学家开始思考要怎么改进社会。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作为19世纪初最著名且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相信,要改善社会就必须发展社会的理论科学,同时对人类行为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他发明了“社会学”这个术语,来代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  从孔德19世纪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害怕法国大革命的思潮会危害法国的稳定;同时他也希望有系统的社会行为研究最终能促成人类更为理性的互动。因此,在孔德的科学阶级中,社会学的位置最高。他将社会学称做“女皇”,而称社会学的信徒为“科学传教士”。这位法国的理论家不只为“社会学”命名,并且为这个新兴的学科设定了远大的目标。  哈丽雅特?马蒂诺  晚近的学者多半是通过英国社会学家哈丽雅特?马蒂诺(Harriet Martineau,1802—1876)的翻译,才得以一窥孔德大著之堂奥。但是,马蒂诺不仅是个翻译家,她本人对社会学的领域也贡献良多。她深入观察她的祖国英国以及美国的风俗与社会习惯。马蒂诺的著作《美国社会》(Society in American,1962,原版1837)检验了北美新大陆的宗教、政治、儿童养育和移民等议题。她在书中特别提到社会阶级区分以及性别与种族等社会因素。  马蒂诺的著作强调经济、法律、贸易以及人口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影响。她强调女权,主张消灭奴隶制度,并且主张宗教包容。在马蒂诺(1876)的观念中,知识分子与学者不应只是提供对于社会环境的研究成果,他们还必须依着他们的信念行动,追求社会更大的福祉。正因如此,马蒂诺研究女性就业的本质,她指出,这是一个必须更加深入探讨的议题。(Hill&Hoecker.Drysdale 2001)  赫伯特?斯宾塞  另一位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重大贡献的人就是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身为一个较富裕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斯宾塞(不像马蒂诺)并没有感受到纠正社会或改善社会的迫切性,他只是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他利用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Species)一书中“物种进化”的概念,来解释社会是如何变迁与进化的。他也采用达尔文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概念,来说明社会上有富有贫是“自然”的现象。  斯宾塞的社会变迁理论在他生前即获得极大的反响。与孔德的想法不同,斯宾塞认为,社会变迁乃是自然发生的事;因此,他认为,人们对于现有的社会架构不需太具批判性,也无需积极去改变社会。在英国与美国,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反对社会变迁的人,都非常欢迎斯宾塞的主张。  涂尔干  包括先前所提及的自杀行为理论,涂尔干对社会学做出了很卓越的贡献。作为一个犹太人社会宗教领袖之子,涂尔干(Durkheim,1858.1917)分别在法国与德国受过教育。他在学术领域中声誉卓著,并在法国获聘为最早期的社会学教授。但是他真正为后世所歌颂的,是他坚持认为人类行为不能只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必须要把行为放到社会的范畴中去加以了解。  举一个涂尔干的研究为例(2001,原版1912),他藉由深度探讨澳洲的阿狼塔(Arunta)部落,发展出一套有助于了解社会形态的基本论题。他注意到宗教在阿狼塔部落中所起到的功能,以及部落生活在阿狼塔部落宗教形成中的重要性。涂尔干认为,如同其他形式的群体行为一样,宗教强化了群体的机械团结。  涂尔干另一个主要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工作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他认为,在工业化社会中逐渐形成的劳力分化,使工人的分工更细,这样会造成他所谓的失范现象。失范(anomie)指的是当社会对个人行为失去有效的控制力时,社会所感受到的一种方向的迷失。当人们失去目标或方向感时,失范便产生了。这种现象通常在社会经历重大变迁时比较容易发生。在社会失范期间,人们容易产生困惑,并且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也因而可能有自杀的倾向。  涂尔干特别关心疏离、寂寞及孤独在当代工业化社会中所造成的危险。他认同孔德的观点,主张社会学应该为社会变迁指引方向。因此,他主张成立新的社会团体——介于家庭与国家之间,能够在这个巨大且冷漠的社会中,给成员提供一些归属感。工会组织便是一例。  就像许多其他的社会学家一样,涂尔干不只对特定的社会行为感兴趣,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我们将会探讨他在犯罪与刑罚、宗教、职场等这些议题上的观点。事实上,很少有其他的社会学家能像涂尔干一样,在社会学的众多领域中,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  另一位重要的理论家是马克斯?韦伯(Weber发音为VAY—ber,1864—1920),1864年出生于德国。他早期接受法学与经济史的训练,后来渐渐地发展出对社会学的兴趣。他曾担任德国多所大学的教授,他教导学生应该在他们的学术著作中应用理解(verstehen,这个德国字的意思是“了解”或“洞察”)。他主张,我们不能使用客观标准的方式来分析研究社会行为,因为这和量体重或测气温截然不同;为了完全理解举止行为,我们必须了解人类行为的主观意图——了解当事人是如何看待与说明他们自己的行为的。  举例来说,我们假定社会学家要研究的是学校社团中成员的地位高低。韦伯会希望,研究人员能利用理解找出社团成员阶层划分的显著性。研究人员也许可以检验体育能力、课业成绩、社交技巧或资历对于社团成员地位的影响,他们也可以设法了解不同地位的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这些问题时,研究人员必须考虑到人的情绪、思想、信仰与态度。(Coser 1977)  我们也必须感谢韦伯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工具:理想型。理想型(ideal type)指的是一个概念,或是一种虚构的模型,用来作为评估真实个案的标杆。在他的著作中,韦伯将许多官僚制度的特征认定为理想型(在第六章中会有详细讨论)。韦伯提出这个模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图,也不代表他赞同这个理想型;他的目的只是要提供一个有用的标准,来测量实际的官僚制度与组织的情况(Gerth and Mills1958)。在本书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用理想型的概念来研读家庭、宗教、权威、经济制度以及官僚体制。  虽然涂尔干与韦伯都共同在社会学这个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可是他们彼此从未谋面,甚至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更不用说知道对方的主张了。但是马克思就不一样了。涂尔干关于工业化社会中劳动分工所造成的影响和马克思的著作有些关联,而韦伯反对没有主观价值标准的客观社会学,这也是对马克思信念的直接响应。因此,马克思被视为社会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点儿也不为过。(见图1-2)  卡尔?马克思  和涂尔干及韦伯一样,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对于抽象的哲学议题和实际的日常生活同时感兴趣;不同的是,马克思对现存的社会机制极具批判性,而这种高度批判的立场,在当时传统的学术圈很难让人接受。所以,虽然马克思在德国出生,但是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流亡海外。  马克思的一生可说是处在痛苦的挣扎之中。当他所出版的报纸被禁之后,他离开德国逃亡到法国。在巴黎,他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895),并且和他成为终生的朋友。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欧洲与北美的经济形态已经逐渐由农业转型到工业经济。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参加了一个由非法的工会组织共产主义联盟(Communist League)所举办的秘密集会。接下来的几年之中,他们一直都在草拟《共产党宣言》的大纲。他们认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称之为无产阶级)除了劳力之外,没有任何资源,所以必须团结起来,反抗并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他们说:  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除了枷锁之外,一无所有。他们要对抗整个世界。全世界的劳动者团结起来!(Feuer1989:7,41)  在完成《共产党宣言》之后,马克思回到了德国,但不久又被驱逐出境。他后来搬到英国,并继续他的写作生涯。马克思在英国的生活极度清苦。为了生活,他几乎典当了仅有的财产,他有好几个小孩死于疾病或是营养不良。马克思与英国的社会始终格格不入,这或许也影响了他对整个西方文化的观感。  在马克思的分析当中,社会根本上分化为利害互相冲突的阶级。当他检验当时的工业化社会,比如说德国、英国以及美国,他发现工厂俨然成为剥削者(生产手段的拥有者)与被剥削者(劳工)冲突的中心。马克思利用有系统的方法来观察这个关系,他相信,整个经济、社会与政治关系的制度,是为了保障资本家对工人的绝对支配。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工人阶级必须推翻现存的阶级制度。马克思对当代的思潮有极大的影响力,他的著作对于后来在俄罗斯、中国、古巴以及越南发动共产革命的领袖们,产生了鼓舞的作用。  即使不谈被他的著作激励而产生的政治革命,马克思对当代思潮的影响力也是极为惊人的。马克思所强调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社会位置的群体归属与结合,正是当代社会学中最重要的主题。所以贯串本书,我们所要探讨的,正是作为某一个特定群体的一员如何被他的社会位置影响的,比如说,若以性别、年龄、种族或是社会阶级来划分,这些类别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我们现在用来了解社会的方法,有很多都是从马克思的著作而来的。  当代发展  当代的社会学建立在涂尔干、韦伯和马克思等人所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然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这个学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欧洲人继续为这个学科贡献力量,世界上其他地方,尤其是美国,也促进了社会学理论与研究的发展。他们所提出的新观点,使他们能够更真实地了解社会的运作。  查尔斯?霍顿?库利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是20世纪初期的著名社会学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当今中国最需要的社会学普及读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  1.作者写出了这么一本难得的、老少咸宜的社会学教材,呈现给你贴近生活的社会学知识。  --《中国青年报》  2.作者在编写本书时十分注意吸引一般读者的兴趣。一是书中除了常规的图表外还有大量的插图,有的是漫画,有的是电影剧照,生动而有趣味,读者可以欣赏生动滑稽的漫画,也可以通过书中的剧照而与自己看过的电影联想起来,大大增加了一般读者的阅读趣味。其二,作者在全书的设计上使各章节可以可以自成一个独立的内容,每一节都可单独阅读……这样读者在阅读时十分轻松,没有任何思想压力。  --《科学时报》  3.社会学的国外引进教材已经颇为不少,但大多数比较能够反映学术前沿,适合于大学里的精英阅读。这本教材则不然,它更能吸引高中生和社会上的一般读者。作者有30年的社会学教学经验,既教过成人教育课程、护理课程,甚至参与过监狱中的教化工作,这使得他懂得如何写才能吸引一般读者的兴趣。书中除了常规的图表以外,还有大量的插图;在章节设计上,每章节可自成一个独立的单元,每一节都可以单独阅读,这种写作手法,对于我们国内的学术界应不无启发。  --《中华读书报》  4.《社会学与生活》有着一副时尚的面孔,就像一本电影明星的传记一样,穿插着各种各样的注释性图片。读者既可以看到诸如《藏龙卧虎》《泰坦尼克号》《谁与争锋》等著名影片的镜头,也可以看到诸如"北京街头的性主题广告"、"中国计划生育宣传标语"等等熟悉的生活场景。这些海报或图片的题材大多来源于最近几年的社会生活,与之相应的是,文字题材也是如此。……让我们感到新奇的是这本读物获得持久生命力的方式:不断刷新自己的历史,从当下寻找学术资源,以训练他的读者获得灵敏的观察能力。  --《新京报》  5.美国最经典的社会学教材之一,《社会学与生活》(插图第9版,(美)理查德·谢弗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是作者以30多年的教学经验写就一本深入浅出的社会学入门专业书,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欢迎,被超过500所院校采用。  --《南方日报》  6.《社会学与生活》是一部社会学入门的重要作品,作者理查德?谢弗意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古典和现代的社会学理论批判性地看待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传统"。该书收录社会学观点、组织社会生活、社会不平等、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5篇。每章的开篇通过节选社会学家和那些探索社会学话题的人的生动作品,以激发学生对社会学的想象力;在校园社会学栏目里,作者就作弊、饮酒狂欢等当今话题,为今天的学生们提供了分析与他们自身休戚相关的主题的社会学视角;全球架构下的社会学、当今研究、社会不平等、社会政策研究等栏目,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社会。  --《齐鲁晚报》  7.当"概论"的字眼已被看倦,《社会学与生活》随时敞开社会学的大门,并释放引力。无需逐章阅读,任意翻开一页,精心选择的插图会引领你的思索渐进、深入。丰富的个案--典型而特别、真实而精准。此外,中国学生已习惯教材单向输入知识的方式,在这里讨论题目的设置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由学习者身份向社会学者的转变,进而树立了社会学方法论意识,由被动的接受转为思维习惯的养成。  --《中国图书评论》  8.《社会学与生活》是畅行西方的学术书,号称社会学领域的《圣经》。虽然是社会学的专著,这书仍然有着畅销的可能。就像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样,社会学或者经济学成了解剖生活的一把刀,高妙的作者完全可以与最普通的读者对话呼应。  --新浪读书

编辑推荐

  美国最经典的社会学教材之一,迄今出至第11版,被超过500所院校采用,在美国、欧洲、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是社会学专业最受好评的基础教材。  全方位的信息呈现,立体式、多层次的表现手法。剧照、海报、漫画、图表生动地穿插在行文之中,尤其对非社会学专业读者来说,这是一部读起来毫不费力,却又能使人印象深刻的好书。  内容编排与组织架构均简洁有力,便于教学。浓缩原著23章中之精华编为15章,各章节内容自成一体,读者可以挑选其中任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轻松阅读。章节的设计和内容的编排上处处从教学情境出发,非常适合作为社会科学相关科系基础课的教材使用。  译文精湛可靠,信达雅致,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亚洲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两岸学者经过多年翻译与修订而成。  取材广泛新颖,内容生动活泼,加入的最新资料和大量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案例更能符合现今社会的需要,一定能激发读者对于社会学的兴趣,进而领悟社会学的迷人之思。  出版两年来多次重印,好评如潮,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数十所名校采用为教材,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界最深入人心的教材之一。修订版集众多专家学者意见,改缪补漏,更臻完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学与生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7条)

 
 

  •     
      
      有一个寓言,说第一个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天才(估计是男人,男权社会的潜意识里女人都不是人而是客体、对象),第二个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庸才,第三个还在形容女人是花的是蠢材。近年来中国出版界也出现了一个蠢材级的现象,就是将多部引进的教材或知识类的参考书籍都起名为《×××与生活》,全然不顾原书名本来并无“与生活”的意思,而且这样模仿已经超过了三次。
      
      据我所知,“×××与生活”这种书名格式,最早来源于齐姆巴多、格里格编著的心理学教材《心理学与生活》,其英文名称正是“Psychology and Life”,把活生生的life挂在干巴巴的学科名后面,就使这本纯知识性的教材一下有了亲切感(至少是外观上的亲切感)。也许两位作者还不知道,他们挂上的“与生活”成了天才的标题,被对岸那个国家多次模仿,模仿后的应用对象则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他知识类书籍或教科书,模仿方式当然是将书名一概格式化为“学科名+与生活”:如《伦理学与生活》(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222065/,原名《伦理学:理论与实践》Ethics: Theory and Practice,)、《社会学与生活》(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07517/,原名《社会学》Sociology)、《地理学与生活》(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736494/,原名《地理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如果把“心理学与生活”算作第一次的话,那这个“与生活”显然已经至少被模仿到了第四次。第一次“与生活”是天才,第二次“与生活”是庸才,第三、第四次“与生活”,算是蠢材级模仿了。如果国内出版界今后继续把“与生活”用到四处泛滥,大家就只能厌倦了。
  •     杨文山
      于“中央”研究院社科所
      
       诚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言“社会学家是强烈地、无止尽地、无羞耻地”对人类的社会行为感到兴趣。所以社会学所研究的主题相当广泛,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元的特性,而研究的结果也具有十分迷人的特质。简单地说,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在个人、团体与社会行为间彼此互动的一种社会科学。法国社会哲学家孔德,在19世纪初曾尝试将人类知识加以分类,并将“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类比于数学、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有如皇帝般的地位,孔德将社会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有能够统合人类社会科学知识的最高学术地位。但是,社会学的发展并不如近代经济学那么顺遂。由于经济学可以将人类的经济行为模式设定为公理、公式、假说,所以基本上经济学沿用了相当严谨的数学模型,用演绎的方法推导、证明出完美漂亮的理论与实证模型,进而发展出相当完备的知识体系。基本上,社会学不同于经济学,我们无法用严谨的数学模型,以演绎的方法来推导人类的行为模式。传统上,社会学是以归纳法,不断累积大量的个人、团体与社会互动间的基本行为模式的知识,尝试来了解个人、团体与社会间的行为与互动;进而以演绎的方法发展假设,做预测、实证的研究。所以在社会学的基础课程中,在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社会学的研究观点并讲授大量社会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提供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观点,从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与互动理论对于相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研究方式与资料分析结果。
       很高兴能够看到谢弗教授所撰写的第7版《社会学》的翻译与出版。这本基础社会学教科书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就原文版英文的文体与写作方式而言,也是相当流畅、生动活泼的。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有关社会学基本概念的定义与分析十分简洁、生动,而且条理分明。此外,本书在相关社会学的经验知识累积上,提供了相当丰富、精彩的内容。本书不仅包含了弱势族群、女性主义的观点,在全球化的潮流上,谢弗教授也相当重视不同社会、国家、地域有关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内容均有广泛的涉猎与说明。书中不仅包含了日本的公司文化、华人女性经理人及中南美洲、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社会的研究议题等,相当有趣的是书中甚至还引用了中国大陆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关社会学研究,如此可见作者取材的广泛和丰富。书中所讨论的其他重要议题,还包括社会的麦当劳化、互联网以及最新的基因科技的社会学分析,这些论述也反映了此书的广度与深度。本书基本上沿袭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学教科书的编排模式,首先介绍社会学的观点,其次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不平等,然后讨论社会制度,并以社会变迁作为总结。此外,本书的另一项特色是包含了以网络资源作为研习社会学议题的一种方式,读者可以藉由网络获得社会学新知。如果能够对本书的内容加以涉猎,读者不仅可以发展“社会学的想像力”的观点,同时也可以逐渐累积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成果。
       过去与一些同仁讨论,为何有些就读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某些专业科目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某些基本学科的教授内容与教科书所涵盖的题材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对于专业学科也就越行越远,终致无法深入堂奥、继续钻研。因此,某些国外的社会科学基础科目为了要激发学生对于基础学科的兴趣,常常由资深的教授授课,设法以授课教授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生动的授课内容,点燃学生对于基础学科的热情,激发学生继续钻研的热忱。当然,一本内容充实且资讯丰富的教科书是达到此一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根据本书的简介,作者有相当丰富的基础社会学的授课经历与著作,所以本书的内容相当活泼生动,因此本书的翻译可以提供给阅读中文社会学教科书学生重要的社会学基础知识、概念发展背景,以及了解最近几年来社会学重要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
       最近几年,市面上已有几本相当专业的社会学基础教科书。这些社会学教科书的内容也十分的充实丰富,并且在编排上也十分精美。谢弗教授的教科书,虽然在社会学研究华人社会本土化的进程中或许无法提供一些明确的方向,但是,这一本内容相当充实、讨论广泛的基础社会学教科书的中文化,或许可以提供给学习基础社会学的学生和一般社会读者有关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思考脉络,以及近年来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与全球各地的重要经验和研究成果。如果这样能够发展学生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并激发学生对于社会学的兴趣,进而与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社会现象做评比、对照,并从事研究分析工作,如此将对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产生无限的推动力。此外,详细阅读此书也能帮助一般社会大众了解社会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学研究对于人类知识的贡献。那么,认真、实在地翻译这本基本社会学教科书的尝试,不妨也是努力推进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起点。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马 戎 )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制度的进程当中,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中国大陆被取消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门曾经非常热门的学科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直至70年代末当小平同志提出“拨乱反正”之后,社会学才被允许重新得到恢复并重返大学讲堂。由于这将近30年的中断,使社会大众对这个学科已经相当陌生了。尽管自学科重建以来已经在30多所大学里逐渐恢复或新建立了社会学系,在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也开始出现了一支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但是在社会上的大多数民众中,如果向他们问起“什么是社会学”,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上来,有些人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即使是许多大学的教师,也说不清社会学的内容和特点,而在高中任教的教师们中,能大致了解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人也极少,这也就难怪在高考中很少有考生填报“社会学”这一志愿了。在大城市的中学里是如此,就更不用说各地县城和农村的中学了。这些现象清楚地向我们表明,社会学要想在中国得到恢复与发展,向社会大众普及这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至今仍然是一个非常艰巨而又必须开展的工作。
         自80年代重建这一学科以来,我国学者自己组织编写了几本《社会学概论》这样的大学教科书,作为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入门教材,如费孝通教授主持编写的《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和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在80年代填补了基础教材的空白。与此同时,一些在国外比较流行的社会学基础教材也开始被翻译成中文,成为重要的参考教材。其中戴维•波普诺撰写的《社会学》的第5版由刘云德和王戈翻译,1987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伊恩•罗伯逊的《社会学》第2版由黄育馥翻译,199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本学者富永健一的《社会学原理》由严立贤等翻译,199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在此之后,英文的社会学教材似乎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2000年,华夏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高校经典教材译丛•社会学》,先后出版了14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英文原版的社会学教科书系列。但这些带有学术专著性的教材,面对的读者主要是社会学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对于推动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很难在社会一般民众中发挥普及社会学基础知识的作用。
         2000年,戴维•波普诺撰写的《社会学》第10版由李强等翻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第4版由赵旭东等翻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成为21世纪初中国大学里最流行的西方社会学教科书。这两本教材各有特点:波普诺的《社会学》在北美十分流行,正如作者在“中译本序言”里所说,“本书主要关注的是美国社会”,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对美国人如何生活和思想有一个开明的认识”;吉登斯的《社会学》虽然在第4版中加强了关于“全球化”的章节和内容,但引用的主要还是英国的案例与数据。这两本书的章节设计都有很强的系统性,也很注意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介绍,比较适合于社会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阅读,但它们的学术性色彩仍然较强,在我看来,它们很难吸引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读者、社会普通民众和高中生的阅读兴趣。
         与以上这些教科书相比,谢弗的这本《社会学与生活》除了具备上述二书的优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色。作者有着特别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说自己的“教学经验超过了30年,我曾在大学教授社会学、成人教育课程、护理课程,也曾在伦敦执教,甚至参与监狱中的教化工作”,他接触的不限于著名高等学府的精英学子,而且包括了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所以作者在编写本书时既十分注意要吸引一般读者的兴趣,而且也从自己面对各类人群的教学经验中了解到如何才能真正吸引他们的兴趣。我们在阅读本书时会发现不同于其他社会学教科书的两个特点:一是除了常规的图表外还有大量的插图,有的是漫画,有的是电影剧照,生动而有趣味,读者可以欣赏生动滑稽的漫画,也可以通过书中的剧照而与自己看过的电影联想起来,大大增加了一般读者的阅读趣味;二是在全书的设计上使各章节可以自成一个独立的内容,每一节都可单独阅读;换言之,读者可以从书中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阅读,也可以在读完任何一段后停止,这样,读者在阅读时十分轻松,没有思想压力。一般读教科书时,人们总觉得一定要抽出一整段的时间来,从头读到尾,不然就理解不了书中的内容,但这本书在形式上非常活泼,漫画、电影剧照、案例、图表,生动地穿插在行文之中,读者翻开书后,可以从任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标题读起,而且其生动的内容也很容易被读者记住。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能吸引高中生和社会上一般读者的社会学普及读物—而这恰恰是当今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最需要的。
         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既需要“阳春白雪”, 也需要“下里巴人”;既需要冲击学术前沿的严谨的学术著作,也同样需要向社会大众介绍这门学科和基础知识的普及读物。希望我国的学者们也能够在这个方面下些工夫,写出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紧密联系当前百姓关切的社会问题的社会学普及读物。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的,我们下乡是在村里遇到的农民、平时乘坐出租车的司机,只要他把话匣子打开,谈论的几乎都是我们社会学关心和研究的专题,但他们的大多数却不知道这个学科,他们的孩子在报考大学时也不了解这个学科,这应当说是中国社会学界的悲哀。我很愿意为谢弗的这本书写序,同时也期待着中国的学者们在未来能够写出结构活泼、内容生动、图文并茂、理论联系民众实际生活的社会学普及读物,让13亿中国人都知道什么是社会学,这样,这个学科的生长与发展就能够更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中。
  •     在图书馆里和它有了美丽的偶遇。
      读起来很顺,逻辑清楚,简单明了,每天一个chapter是阅读与思考的精神养料。
      你不需要专业基础,也不一定深入研究,只要有探索社会的一点热血就足以让你沉浸其中。
      我们不可能在大学将所有的课程都学过来,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阅读深入了解这个大千世界。
      这本书让我有了一点major in sociology的愿望,这本书帮助我养成了理性思考社会的习惯,受益匪浅。
  •     在丰富有趣的知识和信息中,就像经历了一场思想更新的旅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人捧读再三。在我看来,书中阐述的知识和理论对于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生活是十分基础和必要的。读完全书也许无法记住其中具体的实例,但一定会让人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改变。如果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那么在看待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时,就该把他身处的环境考虑在内,这样就多了一些理解,少了一些偏见。同时,这也是同情的源泉,了解了那些不为我们所控制的因素如何塑造我们,一定程度上,我们是时代、社会和环境的产物,那么采取的应该是包容而非排斥的态度。特别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了解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就多给予了他们一些力量,了解改变的途径,或是一些宽慰,懂得珍惜现有的事物,以及一些远景,也许这是我们继续奋斗的勇气。
      
      书中两种不同的理论——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一个强调稳定,解释各个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的作用,如何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另一个强调冲突,不同竞争团体的利益冲突和斗争,指出社会的不义和不平等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谁牺牲了他人以获得主控权。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说代表了不同人的利益,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本质,但社会就是在这两种方法相互竞争和配合的情况下得以平衡的。这使得我们能用更宽广的角度看待自己所接触的事件,更清楚事物之间的关系,避免认识事物过于简单化,即不要冒然下定论,或是形成刻板印象。
  •     (2009年9月15日)
      
      数月前和水木聊,说到咱俩这些体制内的人——她在医院——越活越不像社会人了。我这个非社会人一直对社会怀着满腔热情,而且还喜欢上一门中国人民中没九成也有八成未知的学科——社会学。民国间的社会学领域有不少故事可说,故事中也少不得浪漫爱情,以至我也曾希望等上大学了,能有王同惠女士的幸运,遇见如费孝通一样的人。当然,后来我知道:第一,费孝通先生其实是人类学,虽然现代人类学与社会学的领域有交叉;第二,“幸运”这个词和我没什么缘分,还是不苛求的好。同时,事实是这样:第一,我与心爱的社会学失之交臂,但也算藕断丝连;第二,读大学的四年里,我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了其他一切,被称“不食人间烟火”,嗯,也有人说是“书呆子”。
      
      进了九月,读书很少。今晚终于有了时间,把《社会学与生活》多读了几页。我不知道是不是别的喜欢社会学的人也有我这种读入门级书籍和教材的癖好,我的确是见一本看一本,这或者与我未受过科班训练的自卑心理有关。不过也熟悉了不少普及类读物,自认收获不小。《社会学与生活》才开了头,无法做总体评判,但至少是很吸引人的。如果我们的高中能够让大家熟悉一下这个领域,会使其与大家的生疏减小三分。
      
      这本书开头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道:科学有两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而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与人的互动关系。它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人是社会人,社会学就是要解释作为社会人个体和其存在环境间的现象和本质。鼻祖孔德是为传说中的保守派,生怕大革命造成法国社会动荡,因此创立了一门学科,希望人们能够更加理性。不过很不幸,社会学有愧于孔老师的含辛茹苦,其地位先是被经济学超过,至今已是缩在不尴不尬的边缘游走。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学的定性分析强于定量分析,简言之,就是社会学的数学化功夫不够。这使其推广可能和解释功效都大打折扣。在社会学历史上,有两个人,大家应该很熟悉:马克斯·韦伯和卡尔·马克斯。韦伯是谁?这个人比较强悍,写过两本书很有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没听过的话,都知道“科层制”吧?嗯,韦同学提出的。这位同学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领域都有造诣,很了不得。至于马克思,就不要说了,经济学、社会学界对其评价都很高,倒是中国人对其研究不够深入。
      
      以上就是这本书在15页内告诉我们的,是不是有点兴趣?社会学很平易近人,而且已经渗入我们的思维方法,只是我们未必意识到,这最早就是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往往如此,不经意中深刻。顺便一说,这本书的对象之一是美国的高中生。别说社会学深奥,记得一部××动画片上,美国小高中生们就很快乐地学习社会学。
  •     作为社会学概论课程的辅助教材 买来。看了之后发现它才不是辅助的,而是我的主要教材了。少有的好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思路清晰,能力和情感目标的教学价值非常突出。最适合非专业入门的普及基础课程作为教材。
  •     翻一下就知道这个社会的广度
      比如我不了医院与监狱
      中南海与美国中学生的闺房
      所以我只是一个点 而社会是一个面
  •     去年我买了这本书,之前学过社会学,只不过当时读的并不是这一本,而是詹姆斯-汉斯林的《社会学入门》,汉斯林的这本书也是很不错的,但是相比《社会学与生活》来说,专业度要稍强些,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价格也贵出很多,两者之间差了40几块钱,对于社会学初学者来说,我觉得《社会学与生活》这本书比较合适,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合理,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过多的内容涉及并不适合初学者,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一开始就给初学者一本非常厚的社会学教材,可能会磨灭很多读者的兴趣,这本书比较概括,页数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主要和重要概念都涉及到了,前几天,我还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同学,她在亚马逊上订购了这本书,不到30块钱就买到了。社会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现实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去审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对于每一个社会公民我认为都是有必要学习的,它会让每一个社会公民受益良多。
  •     我是学理科的,在遇见这本书之前,一直都觉得社会学总是和政治有太多的牵连,而我是个很讨厌政治之类的东西的人;遇见这本书之后,(还在阅读中),我觉得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很多,它让你了解社会究竟是什么,和你的生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而很多看似离你很遥远的问题或者只是让你嗤之一笑的事件,在它的背后则有着很多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真是一本很值得读一读的书~~
      
  •      美国最经典的社会学教材之一,全方位的信息呈现,立体式、多层次的表现手法。剧照、海报、漫画、图表生动地穿插在行文之中,尤其对非社会学专业读者来说,这是一部读起来毫不费力,却又能使人印象深刻的好书。 理论不像国内传统教材那样严整,但私以为相当系统全面。除了翻译风格外,应该没有其他的阅读障碍了。
        书的原名叫《Sociology》(社会学),但是翻译后的书名成了《社会学与生活》,与《心理学与生活》并非系列丛书。
       主题广泛,内容充实,取材精致,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时代性、新颖性、现实性、趣味性、全球性,有的还具有超前性,述论涉及非婚同居、卖淫、克隆等社会热门问题,图画、表格、照片紧扣主题。
      中文版删减了原书政治与政府等5章,也属无奈,有条件的推荐阅读英文原版。
  •     
      
      本书是向大众介绍社会学基础知识的普及读物,在美国已出至第11版的经典社会学教材。优点是描述简洁生动,取材广泛丰富,议题贴近生活,内容紧跟时代。旨在在全球化角度讨论问题,但相对集中在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上。书中,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联系介绍稍显不够。以下是一些跨学科的思考和存疑。
      
      P72 “语言(language)是一个反映文化各层面的文字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抽象系统,包含了口语,文字,数字,象征,手势,以及其他非语言沟通的表现方式。”
      
      采用了广义语言学概念。虽然目前对语言的定义层出不穷,而语言结构和言语的二分法概念在索绪尔语言学中占中心地位。单就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说出来的话中词语和组织词语的规则叫做语言,所说的话和发音过程叫言语。语言是词汇(语音,语义)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P244 “收入不均(income inequality) 是阶级体系的一项基本特征。2001年时,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为42,228美元,换言之,当年有半数家庭收入比这个数字高,另一半数的家庭收入则低于这个数字。”
      
      我愣是没想通“换言之”后面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数学常识错误。
      
      P319 “对儒家和道家来说,香不仅仅是装饰,在新月或满月时还是贵重的敬神用具。”
      
      儒家敬的什么神? 为什么在新月或满月?没找到出处。。
      
      P342 “教师期望效果 ”
      
      基本没有提到它的“异常难以重复验证”。“.在500个左右发表的研究中只有五分之二可以验证期望显著的影响行为。”《社会心理学P91》
      
      P395 “。。。美洲原住民罹患糖尿病的几率,几乎高出国家平均值的3倍。。。这些疾病的发生,似乎是少数族群较少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打预防针及定期做癌症筛检的缘故”
      
      本节是籍少数族群的健康档案讨论美国社会的的种族不平等问题。在少数族群高疾病率疾病的选取上应厘清遗传因素才能清楚观察到经济状况和疾病死亡率之间的联系。前文有提到“虽然有些疾病确实是属于遗传性的疾病,比如黑人的链状细胞贫血症”。 后文的例子中,提到了美洲原住民患糖尿病的高几率,而这确是属于遗传性因素的。印第安人以打猎采摘卫生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更适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患糖尿病保证了更为适应的代谢途径。事实上一型糖尿病在北欧后裔中更为常见。此糖尿病几率作为一个考察样本不太恰当。在《病者生存》一书中提到,“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特色疾病。”(P52) 种族面临的不同挑战带来不同的进化压力,一些疾病确实在特定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另外非裔美国人的祖先在奴隶贸易的非自然选择中改变了部分基因,与他们的祖先和白种人区别开来,使他们容易患上某些疾病。(那些疾病曾帮助他们生存下来)。从发病率角度考虑,研究人员应该对有可能的遗传和进化有关的差异进行控制,而饮食,营养,环境,卫生情况也同时要考虑进去。有很多生物学实验研究支持某些族群疾病发病率的异常,与其基因库有重大关联。而本节主要考虑的经济和环境因素。
      
  •     我认为这本书所体现的是对于社会学的解释和研究一种较科学和客观的方式。内容在此书中或许只是一种限于篇幅的附属,而所传达的方法和理解却是超越社会学并被社会所需求的普世价值。这是一本在国内难以找到相关类似和替代的书。
  •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恰好遭遇了两个社会现象。
      第一个是看了“开平少女凌辱少女”的视频。对于新闻,我向来不敏感,当新闻已成旧事,我在方刚博客上才看到中国10大网络性事评选的活动。历数一遍,除了“艳照门事件”,其他的我都一无所知。遂一个一个搜索来看,当搜到“开平少女凌辱少女”事件的时候,很不幸,看到了视频。
      实话说,片子里的虐待绝对没有“美军虐俘事件”惨重,更没有“马来暴徒杀害华人”恐怖,就是几个闹着玩的中学生,无法无天的把“玩笑”闹大了。看着都是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心才一次次的收紧,一次次的想到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这就是影像的力量,是一篇新闻报道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影像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学研究的范围藉此而拓宽,如果日军侵华发生在影像唾手可得之后,中国的抗日历史是否会被改写?电视在1997年才被引进不丹王国,对于一个古老且封闭的国家,影像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社会学在寻求这些问题的数据和分析,但是社会的飞速的震颤的变动,使得黑暗飞逝太快,快得没有时间反省;分析永远滞后,社会学的知识从普及到应用这个时间段,很多人的观念和生命就飞回湮灭了……
      
      第二个社会现象,是遭遇了“网络恶搞”事件。网络上的“恶搞”,类似于“打群架心理”,看到有人被打了,就在暗地里扔个石头拍两块板砖,然后撒腿跑到很远的地方,笑得肚子疼。鲁迅笔下的“看客”是麻木的,伸长脖子,一心想要自己的“人血馒头”,王小波笔下“沉默的大多数”在网络时代却并不沉默,他们敏感着、顾盼着、窃窃私语着、伺机而动着……一看到什么自己不能够接受的事件就一哄而上,反正苍蝇没有姓名,没有样子,是一群的,安全的,最好多出现一些新鲜事,那样日子才有滋有味。
      在《社会学与生活》中提到地位的授予问题。个人认为在封建社会,地位的授予更多的牵扯到出身与阶级。但是在网络时代,除了平面媒体,另一个授予地位的方式是点击率或曰搜索次数。2002年6月google全球用户在五位明星(搜索条件)中搜索量最大的是贝克汉姆,到12月转为艾米纳姆。不论是好心关注还是恶意诽谤,点击率决定了名人的地位。网友喜欢互相转发名人的没拍好的照片,不好看的角度,难看的部位……其实这都是人的心理的阴暗面,对公众人物的丑化,是树立自己自信心的一种方式,有人甚至明确表示“明明还没有自己好看,真不知道为什么能够火?”其实正是这种恶意的关注,无形中确立了名人的地位,这就是娱乐公司为什么不惜为明星制造负面“绯闻”,其实是确立明星地位的把戏。网友骂的越重,娱乐公司就越开心,达到顶峰时,开一个声泪俱下的新闻发布会,宣告所有评论为无稽之谈,明星的地位就在网友的鼠标上,如日中天了。
      
      “社会是个大染缸”是中国人评论社会最爱发的感慨,一副置身事外无限惋惜又无可奈何的口气。其实社会“有染”,每个人都是脱不了干系的,包括我自己,也确实看过那些八卦娱乐报道,捕风捉影,拍到张柏芝脸上长痘就叫人家“烂脸明星”,看到张曼玉换发型就称“雷死人不偿命”,有的实在没什么说的,就瞎设计一些对白,博观者一笑。可怕的是,这样的杂志风行天下,读者众多,远远超过一个普及性的社会学读物。
      
      社会学很美,社会很黑。可是社会太黑,社会学就永远美不起来。
      
  •     在内容上结合了美国社会学的一些教科书,形式生动,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与学生阅读材料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期待世图出版社邮寄来的教学光盘。
  •     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所有人文社科相关专业的老师阅读,除非你不愿意扩展自己的视野。
      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所有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阅读,以增进对社会学专业概念理论的理解。
      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所有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阅读,以增进他们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培育人文理解,人文关怀。
  •     我对社会学完全是门外汉,感兴趣,就找来这书看看.我承认是被它漂亮的图片吸引了.但看下去就非常有意思,每一小节都有导入,从奇怪的角度置疑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行文简洁,注重"想象力".结构比较开放,是一本不全面但会使人自己找书读来完善的课本.读来很舒服~
      
      可以按书上提供的网址找到相关的"教辅":有声音\图片\视频等素材.配套练习,应该还有论坛互动的,可惜我没找到密码.中文版的书上似乎没有.
      网站是英文的,我看起来有一点费力.
      不过一本教科书可以做到这样,真是难得.
  •      “社会学”离我们弗远即近,关键在于它的阐述究竟由何展开。当它融于浩瀚的兄弟学科,如:文学、艺术、经济、法律,甚至医学和自然科学,很难想象是如此亲切并具有穿透力。当“概论”的字眼已被看倦,《社会学与生活》随时敞开社会学的大门,并释放引力。无需逐章阅读,任意翻开一页,精心选择的插图会引领你的思索渐进、深入。丰富的个案——典型而特别、真实而精准。此外,中国学生已习惯教材单向输入知识的方式,在这里讨论题目的设置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由学习者身份向社会学者的转变,进而树立了社会学方法论意识,由被动的接受转为思维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的灵活性及多手段的运用中,电影、漫画、插画的使用并不新鲜,但利用网络和所附幻灯使得教学更为立体化,并避免了对教材理解的偏差, 各章关键词的设定及难得的准确解释又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可靠的搜索资源。作为大学教材,与波谱诺和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著作相比,这本走入生活、走入民心的“作品”,具有拨云见日、指引视线的社会定力。不论你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辨别力,在不失严肃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这面棱镜折射出的每一束光芒都会为你打开各自学科中的社会性视域。
      若加以大胆的借鉴,这一教材的模式完全可能使国内后起学科理论、新兴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边缘学科及基础理论获得更大的认知,乃至更大程度的认可,并发挥更广泛的民众影响力,成为一块试金石。
      
  •     适合初级阶段对社会学发生兴趣的读者
      
      比国内的好理解 看着玩最好 但是做教材 在中国就有点 呵呵
  •      感觉非常好。书的编排,完全是以学生为主,问题为导向。尤其是对概念的解释,简单、容易理解。甚至简单到没有“科技含量”的程度,当然,这恰恰证明了作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完全没有国内教科书的专业词汇循环定义化简单为复杂的迂腐气息。
      
       什么是教科书的典范,我想应该是注重方法论,注重分析过程,至于分析结果应当由学生自己根据相关数据自行研究判断。本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国内的教科书忙于批判,忙于打逻辑混乱的王八拳,基本就是妄言。
      
       从书中也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学的发展水平可以很好地作为社会政策制定的工具,推进社会发展。
      
       对于国内教学,应当把这本书中国化,即对相关例子进行修改,然后给本科上课,就好了。别劳民伤财的编什么官员领衔的不靠谱的21世纪教材了。
      
      
       技术上讲,这本书的翻译,还是有瑕疵的。
       例如:电影《Ice Age》在大陆叫“冰河世纪”,书中翻译为“冰原历险记",这个翻译基本还说的过去,因为大陆和台湾的翻译有点分歧。
      
       【在修订第九版中以下错误已经改正】
       但是把"反托拉斯条例"翻译成为"反信任条例"就是严重的错误了.尤其是本书的翻译人员以及校对人员都是博士水平,文科的博士连这么重要的词汇都翻错,犯这么低级明显的错误就有点不靠谱了。
      
  •     对于一个社会学门外汉来说,这本书实在让我震撼。社会学竟然能对社会的发展和改良有这么大的影响。也让我认识到社会学是多么具有科学性的一门学科,让数据说话。对比我们国内的社会学,似乎差的太多。
      我们需要有一流的社会学家来研究我们自己的社会。
      希望以后能看到用这些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我们自己社会的教科书!
  •     McGrawHill出版社的书,质量非常好,适合初级阶段对社会学发生兴趣的读者,比如我。
      
      翻译是原书的第9版,具备时效性,里面居然有HP CEO Fiorina的照片,尽管不久前她离职了。
      
      看看人家的教科书,比比从前我的课本,地球到火星的差距。不过貌似这些年应该有很多进步了吧?但是我想基本的没有变,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即便有,也许早就被遗忘了吧,考试,升学率,金钱早已把一切给淹没。
      
      上周五回家的车上,和同事聊起来,Li还谈到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很扎实的。典型的,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来进行的比较。
      
      如果要进行一堂中美教育的比较讲座,可以拿这本书作为参考。
  •   语言确实是一个蛮综合的东西。
    “语言(language)是一个反映文化各层面的文字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抽象系统,包含了口语,文字,数字,象征,手势,以及其他非语言沟通的表现方式。” 这句话我还是蛮赞同的。
  •   初一、十五烧香其实是佛教习俗吧,与儒道也有关?
    据说“农历的初一十五是十斋日,是诸罪结集的日子(见地藏经)为消你的业(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709.htm)"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不仅有langue和parole的二元,还有历时的和共识的这二元。不过他不是已经过时了么?
    收入不均那个是不是还有上下文没有引用出来啊。。
  •   alex00zoe
    同意,语言学跨学科程度很高。对语言的定义也非常多样,在此书中采用的是比较广义的概念,我补充的是在语言学中的概念。
  •   melpomene
    我也认为烧香应该是佛教或者道教的宗教仪式,在此书中儒家和道家被认为是宗教。(这种观点多被西方接受)
    索绪尔语言学概念只是一个例子。“语言是词汇(语音,语义)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这概念应该还没过时。 在语言学概论类的书中都详细阐明了语言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我认为这本书稍稍忽略了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收入不均那个我仔细联系上下文看过了。。真是常识性错误 = =
  •   不是否认儒(孔教呵呵)道在西方人眼里是宗教,是说初一十五烧香这个大概是佛教里独有
    其实说过时有些过分,只不过后来的学派不同意他的结构方法罢了。当然语言的基本定义这个不存在过不过时的道理。
    就我所知,社会学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不知道这个和社会学的关系。。)的交叉还是蛮多的。
    请问sepburgerqueen是社会学系的同学么?
  •   谢谢你提供的佛教的信息~
    可以说任何社会科学都是互相渗透的。 而且在新科技革命之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 我就觉得社会学和生物学关系也挺大,挺重要的。
    我不是社会学系的。。
    ps:我对乐队的喜好跟你好像。。。
  •   一方面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关联,另一方面又与人文科学有联系,学科的发展真是同时走细分和融合的道路
    p.s.我还喜欢Queen,最爱他们的Bohemian Rhapsody~~
  •   广外德语系的亚~
  •   sep同学对于自然科学这块儿也有兴趣么?
  •   有兴趣的,不过连门都没入。。
  •   P244 “收入不均(income inequality) 是阶级体系的一项基本特征。2001年时,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为42,228美元,换言之,当年有半数家庭收入比这个数字高,另一半数的家庭收入则低于这个数字。”
      
      我愣是没想通“换言之”后面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数学常识错误。
    ---------------------------------
    这里是因为原文说的是平均收入,也就是可以用这个标准衡量所有家庭的收入的。
  •   p244那个 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原文是median 值吧 用median统计社会经济更常见一些
  •   哎哟喂 当年这小笔记做的真细!我到了今天才来看 = =
  •   太长,说实话我就看了最后一句
  •   哈哈,怪不得你能这麽快回应,还挺精辟啊
  •   呃,一般看长篇看了最后一句就等于把全书的99%都看完了。
    公主又改名?
  •   你的相册咋了
  •   嗯,你蛮有阅读经验嘛
  •   正因为社会的黑,才反衬出了社会学的美,社会的弊端是社会学成为学问的基础,但愿用社会学的美一点一点洗去社会的尘埃,那是社会学的荣耀,更是社会的福音!
  •   我有阅读障碍咧
  •   这篇评论比书写得精彩
    一看到什么自己不能够接受的事件就一哄而上,反正苍蝇没有姓名,没有样子,是一群的,安全的,最好多出现一些新鲜事,那样日子才有滋有味。
    一针见血啊,拜一个
  •   社会新闻 栏目根本不能看
  •   你的職業是書籍推銷員麼?
  •   英文原版的书??非影印版??
    啧啧。。很难得的啊
    英文不错嘛
  •   汗。。。
    我眼花了
  •   木马~
    书是中文,网站是英文~
  •   马奇志来看小泥了。祝一切如意!
  •   找你找到这里来的。
  •   做教材可以再改一下也是可行的
  •   - -# 反信任条例,这也太夸张了。。。
  •   也很正常,,可能对经济社会不是很了解..^_^
  •   symbol翻譯成象徵,也與公認的符號差太多了
  •   什么是教科书的典范,我想应该是注重方法论,注重分析过程,至于分析结果应当由学生自己根据相关数据自行研究判断。本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国内的教科书忙于批判,忙于打逻辑混乱的王八拳,基本就是妄言。+1
  •   这个国民缺乏社会学的教育,就连开设社会学课程的学校都是屈指可数,这一点让人感到遗憾,我想可能有政治考量在里边吧。
  •   深有同感!
    看看人家的每一课旁边的问题就看出差距了。书上的教育目的在理解。
    中国的教育目的在照搬。都是公式化的,问题的答案只要照抄课程内容就可以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