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张剑锋 页数:344 字数:3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历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以下简称《政治复习思路》)是考研政治命题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系列丛书是由曾多年参加政治和英语学科考研大纲修订和命题的专家,为便于莘莘学子对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进行全面、准确地理解而精心设计和编写的。该系列丛书既体现了考生复习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又鲜明地突出了考生能力结构提升的层次性。 《政治复习思路》从2002年首次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今年是第八版了。在过去的八年里,我们的图书逐渐赢得了读者的支持和信任,销售稳步增长,2008年累计销售6万册。 按照新的教学大纲和考试的要求,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内容将重点考查《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门课程。如何对这三门课程的历年试题进行分析,给读者的复习提供“指挥棒”的作用,编辑部多次召开编辑会议,最后决定:以新教材的内容和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对1991年以来的试题按照学科进行划分,并进行重点分析。由于2003年后文理科统一命题,于是将2003年以来的试题及其分析单独装订一本。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在结构框架上,本书以学科为单位,严格按照《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知识点对历年的真题进行甄选,删除了一些不符合大纲考查知识点的内容,使得各部分真题更贴近考试的需要。本书对试题的分析直指考核知识点,在选择题部分不仅分析了考核知识点选项的内容,同时对干扰项也进行了分析,使考生明白干扰项为什么不作为被选项的原因,以增加对知识点的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有针对性地复习,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其次,在知识点编排顺序上,本书把相同或相近知识点列在一块进行解析,这样做除了便于进行比较分析外,更重要的是提供给考生一个重要的信息,即: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相隔多少年会重新进行命题以及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的变化情况,以增强考生对命题的基本规律的感性认识。 本书适合考生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使用,这是因为,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使用本书,便于考生深入地了解各个学科考试的内容和考试命题的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的复习。在考试的最后冲刺阶段使用本书,考生要深刻领会本书提供的主观试题的分析方法和答题方法,才能在考场上真正实现有的放矢、驾轻就熟地进行答题。总之,考生若把本丛书的历年真题全部加以消化巩固,必将为考研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张剑锋,世纪高教编辑部编辑,命题分析专家,资深考研辅导专家。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专题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专题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专题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专题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专题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专题 真理与价值 第三专题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专题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专题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专题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第二专题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专题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专题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专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专题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望 第二专题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专题 毛泽东思想 第二专题 邓小平理论 第三专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专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专题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专题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专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专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专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二专题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第三专题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专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专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专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第二专题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专题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专题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专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专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专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专题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专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专题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专题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专题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专题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专题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专题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专题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专题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天折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专题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专题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专题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专题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二专题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专题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专题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专题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专题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专题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专题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专题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专题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第三专题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专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专题 良好的开局 第十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一专题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本题的难度系数是:0.69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2002年文科第26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2.(2004年第18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通过间接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 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3.(2006年第23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实现形式有所不同。马克思曾经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没有商品交换,没有货币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所不同。 [答案分析]按劳分配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按劳分配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作为商品生产者存在的,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劳动者在一定的企业中从事生产劳动,他的劳动只是该企业劳动的一部分,对于社会来说,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只能是一种带有个别劳动性质的局部劳动,而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经过交换,企业生产商品的局部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作为分配标准的“劳”还不是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而是通过商品交换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即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也就是说,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有可能被社会所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也有可能不被社会所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样,能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就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量,而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企业对劳动者进行的分配,是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进行分配的,而不是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进行分配的。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由于经营状况不同,劳动者即使提供相同的劳动量,也会出现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别。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都是采取价值形式,按劳分配也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劳动者提供劳动,起先获得的是价值形态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正是由于按劳分配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因而价格的变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第四,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劳动者在企业从事生产劳动,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劳动者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正因为分配的主体不是社会,所以,也无法做到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分配。企业作为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主体,当然也只能在企业的范围内按同一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离开了企业的范围,就谈不上对劳动者按同一标准进行分配。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迎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劳动者提供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干扰分析】第1题,E选项错误是因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第2题,A选项“具体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主要内容。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在按劳分配中的“劳”只能与抽象劳动有关系,因为只有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才能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编辑推荐
《历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共2册2013高教版珍藏版)》(作者张剑锋)以学科为单位,严格按照《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知识点对历年的真题进行甄选,删除了一些不符合大纲考查知识点的内容,使得各部分真题更贴近考试的需要。本书对试题的分析直指考核知识点,在选择题部分不仅分析了考核知识点选项的内容,同时对干扰项也进行了分析,使考生明白干扰项为什么不作为被选项的原因,以增加对知识点的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有针对性地复习,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