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杨树云 页数:346 字数:23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红楼梦》忆之化装小记 邓云乡 离电视剧开拍的日期越来越近,化装组先搬到北京西山“八大处”开始工作了。剧组请来了兰州《丝路花雨》舞剧的著名化装师杨树云同志。树云同志是研究唐代化装的专家,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唐装和唐诗中的描绘,都作过对照研究。和我一见面,树云就把他在《兰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拿给我看。记得是一篇讨论唐代仕女画眉的文章,资料翔实、分析缜密,的确是专业之作。看来舞剧《丝路花雨》的化装获得巨大的成功,载誉世界,不是偶然的,一切都是来自学问中,自不同于一船就化转谈化装者。 自来到剧组,杨树云就开始仔细研究各个演员的面形,揣摩他们饰演的角色。《红楼梦》主要是女孩子的戏,自然重点是要设计好这些女孩子——也就是“十二金钗”的装。 “十二金钗”究竟是什么打扮呢?谁也没有见过。所见过的,都是假的,不是画,就是戏。由改七芗的《十二金钗图》,到梅兰芳先生的《黛玉葬花》,都是古装仕女的发型。《红楼梦》中人物,究竟梳什么样的头,戴什么样的花,插什么样的首饰才好,是颇费斟酌的。按照导创人员的假想,把电视剧《红楼梦》的时代,假定至明清之间,这样大体给化装造型定下了大范围。 但具体设计,还要下工夫仔细研究。同样一个人,有盛装、淡装、便装、晚装、晨装、病装等。生活中的装饰多种多样,电视、电影是更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因而也要针对剧情,富于变化,设计多种多样的发型、头饰。况且是《红楼梦》这样的大戏,如在发型头饰上没有创造,那是十分遗憾的。 树云同志精心设计,但这么多女孩子,都要在发型、头饰上显示出不同的风韵,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高超的艺术创造、过硬的化装技艺,也要在这里显示真功夫。我特别欣赏他为尤二姐梳的头,一抹秀发,斜覆额上,善良、妩媚又稍带娇艳之态,欣然托出。我称之为“二姐媚妆”,为谱《如梦令》云: 一抹秀云眉上,妩媚更添娇样,记得嫁衣裳,笑语花枝深巷。惆怅!惆怅!飞入断肠罗网。 当时我还写了“妙玉禅妆”、“元春宫妆”、“可卿艳妆”、“李纨淡妆”等小令。我本来还要写“黛玉素妆”、“晴雯病妆”、“宝钗华妆”、“凤姐盛妆”、“平儿泪妆”、“袭人慵妆”等。但迄今尚未交卷。
内容概要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是中国影视化装界的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著名影视化装专家杨树云以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经典化装为案例,从化装前对原著的资料查阅,与红学专家、民俗专家进行人物分析,进而定位每个人物的化装风格,到主要人物的化装细节、化装故事,本书都有详细的介绍。《装点红楼梦》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穷究其源,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和对专业的热爱和执着,使这本书更专业、高端。本书还有大量精美的绝版图片,大都出自作者之手,与影视剧照和截图不同,值得所有红迷和化妆迷珍藏!
作者简介
杨树云,满族,北京人,中国著名化装艺术家,曾任中央电视台中视传媒化装造型设计师、中央电视台美工设计、中国影视唐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主任。从事影视舞台化装事业50年,为中国影视造型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在业界以整体塑造古代造型著称,有“天下第一梳”之美誉。电视剧《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造型设计是杨树云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描绘两行“似蹙非蹙罥烟眉”是林黛玉的主要特征之一,杨树云根据书中所绘加上自己的理解,为演员设计出了区别于其他人物的独特眉型,帮助演员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与角色之间的距离。由此,我们才看到了最接近我们心目中的红楼梦人物。杨树云先生是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吐鲁番-敦煌学学会会员,在中国古代服饰造型、化装造型的理论探讨上,杨树云先生有深入研究,曾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有《从敦煌绢画“引路菩萨”看唐代时世妆》、《谈谈舞剧“丝路花雨”的化装造型》、《电视剧的化装风格》、敦煌一三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初探》等。《电影的发式造型艺术》在2002年荣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颁发的论文一等奖,杨树云老师被誉为中国化装界的“学者型化装师”。
书籍目录
代序
《红楼梦》忆之化装小记邓云乡
附:邓云乡致作者信
壹 源起
1.同王扶林导演的初次交谈
2.我是怎么当上《红楼梦》化装师的
贰 《红楼梦》化装总则界定
1.“无法学法”,“异中求同”
2.《红楼梦》人物年龄和时间进程
叁《红楼梦》特色人物化装
林黛玉
1.似蹙非蹙冒烟眉
2.黛玉的发型
3.角色的第一次出场
4.两张不同风格的化装照片引出的故事
薛宝钗
1.宝钗是个“冷美人”
2.宝钗的发式
贾宝玉
1.宝玉的辫发
2.“金抹额”
3.珍珠冠
王熙凤
1.王熙凤的眉眼
2.王熙凤的发式与首饰
3.“勒子”、“昭君套”、“抹额”等
贾母
李婷-静虚-贾母
妙玉
1.“孤僻人皆罕”
2.“玉洁冰清”的妙玉
3.妙玉的头、服、饰
刘姥姥
不同于一般农村妇女的刘姥姥
附图:部分《红楼梦》人物设计手稿
肆 《红楼梦》服饰文化小考
1.眉间俏
2.王熙凤的“双衡比目玫瑰佩”
3.王熙凤的“朝阳五凤挂珠钗”
4.王熙凤的“赤金盘螭缨络圈”
5.贾宝玉的“雀金裘”
6.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7.芳官的“玉塞子”及“硬红镶金大坠子”
8.肚兜与抹胸
9.大观园的女儿们是天足还是缠足
附图: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饰品实物
伍 从《红楼梦》看古代妇女化妆
1.《红楼梦》人物的日常化妆
2.地位与妆容的区别
陆 梦里霓裳
1.难忘的合作——记《红楼梦》服装设计师史延芹女士
2.大观园群芳冬装服饰展
附一:民俗顾问邓云乡致作者信
附二: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史延芹
柒《红楼梦》风采再现
1.《红楼梦》重开夜宴——记“红楼梦文艺晚会”
2.记一九八四年国庆晚会(黄山国庆) 邓云乡
捌 写给年轻化装师
1.化装师是导演总体设计的一个棋子
2.“形神兼备”,随时沟通
3.整体造型更需知识全面
4.有考证而不拘于考证
5.化装师的救场
6.角色无大小
后记
遗憾的艺术
附录1:《红楼梦》人物关系表
附录2:杨树云作品、论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迫不及待等天明,一大早,扮演王熙凤的邓婕坐在化装台前,我开始用眉镊子仔细地修她的眉毛,压低眉头,抬高眉弓,再用胶水定型,用削得很细的眉笔,一根一根地画出弧度很大的眉弓;内外眼角画得往两头延伸,多层次的眼影顺着眼线由深渐浅地消失在鬓间,借此加强脸的转折。这些还不够,再用鬓角两边的头发编成小辫儿,往后拉吊于头顶,隐藏在头发底下,梳好发型,戴好首饰,凤姐的形象出来了。这还没完,邓婕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为了使她在气势上压倒群芳,所梳发型都是高髻,鞋底又加高十几公分,服装再配以竖线条的装饰。 二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在大观园中有那么多年龄相仿的女孩,她们都具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都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才干,要在外型上区分她们,确实不容易。编剧之一的红学家周岭建议我,舍弃“同中求异”,大胆采用“异中求同”的讨巧方法;从分析人物的社会属性、她们的出身、社会地位及生存环境入手,这些都是她们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宝钗与黛玉性格完全不同,宝钗不具备黛玉的外部特征,她没有黛玉“似蹙非蹙罥烟眉”,更没有“似喜非喜含情目”的表情;虽然宝钗也有病,服用“冷香丸”,但她没有黛玉的病态美,更不具备黛玉的骨感美、柔弱美和孤傲美;她的美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她的美是“看上去不觉奢华”,更多的是天生丽质;她除了有丰腴美、白皙美、贵气美,还有黛玉所没有的随和美。这些性格上的差异都是通过化装造型的细节处理来表现的。她们一出场,观众就能分得出谁是谁! 影视拍摄与舞台剧不同,影视中特写镜头的运用,给化装造型犹如加上了放大镜,所有的细节让观众都可以一目了然,甚至还能夸张,从而加强了你对角色的理解。如黛玉在特写镜头下,使你看到她的皮肤如何细腻,妆面多么精致,发式多么讲究,首饰多么典雅……一九八四年虽然用的不是高清镜头,导演还是不断运用大特写镜头拍摄画面,如演员的脸、嘴、耳、手镯,甚至扎在头上的一段丝绳,都在强化加深人们的印象。这些特写镜头,有些是在分镜头剧本里有的,有些是导演临时加的。黛玉第一次出场加强印象的大特写镜头,有“黛玉北上”乘船垂泪,黛玉乘轿在宁荣街隔帘偷偷向外张望,黛玉在荣国府前落轿,周瑞家的迎上前,轿内首先伸出的是黛玉的一只手,“手的特写”!关于手的拍摄,事先我与导演沟通过。之前我曾读过(奥)斯•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作者通过对手的细腻描绘,揭示人物内心的变化以及心灵的扭曲,有些章节至今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能理解导演拍手的创作意图,在化装间我用比平时化装还要长的时间,反反复复画这只手;在拍摄现场,我在监视器前仔细审视手的化装达没达到预期的效果。直到灯光师在反光板的配合下,才拍出了一只纤纤玉手——尖尖十指,清秀纤长,细腻莹润,犹如美玉雕成;指甲上还涂着不为人注意的白色透明指甲油,这只手透出一股馨郁的书卷气。手上还戴着一枚小巧精致银托嵌小珍珠的戒指,点出了黛玉不平凡的家世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只腕上还戴着一只空灵通透、金丝盘绕的“虾须镯”。
后记
遗憾的艺术 人生本身多憾事,影视更是遗憾的艺术。 坐在电视机前与广大观众一起观看《红楼梦》,内心委实惶恐,这样大的一部世界名著,我从应聘到开机仅只一个半月时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胆大妄为。当时开拍计划不能变更,势在必行没有后退的余地。由于我在甘肃省歌舞团的工作难以长期脱离,两年半时间里剧组为我先后签了七八次合同,我努力避免这些纷扰,专心致志地工作,因为我知道稍有疏忽和考虑不周,影响质量,便会造成永久的遗憾。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红楼梦》拍摄中,来自各方面的鼓励和批评。深深地感谢专家、学者,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这里我特别要提出的是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服饰专家沈从文老先生,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教诲。感谢王扶林导演,感谢全体演员的密切合作,感谢化装组的全体同志,他们都是从祖国各地走到一起来的志士同仁。我们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工作。现将拍摄中的学习体会、设计实践写出,敬请各位赐教指正,以期事业的发展。 杨树云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兰州
编辑推荐
《装点》详细介绍红楼梦化装细节,大量精美的绝版图片,大都出自作者之手,与影视剧照和截图不同,值得所有红迷和化妆迷珍藏!《装点《红楼梦》》有化装界最经典权威案例细节披露,绝版美图留住红楼生命永恒之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