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鲁滨逊 译者:何炳松
内容概要
何炳松翻译此书的目的,是认为鲁滨逊在《新史学》中反映的史学思想,“是很可以做我们中国研究史学的人的针砭”。书中作者提出了要用综合的多种因素的观点来分析历史,冲破以政治史研究为中心的传统,扩大历史认识的视野,强调历史研究的功用在于通过历史了解现在和推测未来。作为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学理论及方法的名著,《新史学》对“五四”以来中国史学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1863—1936),美国历史学家,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五四时期,该派在中国历史教育、史学理论领域地位颇高。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曾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其史学研究与梁启超并称。
书籍目录
序译者导言译者再志一、新史学二、历史的历史三、历史的新同盟四、思想史的回顾五、普通人应读的历史六、罗马的灭亡七、一七八九年的原理八、史光下的守旧精神后记
章节摘录
序 民国九年的夏天,我担任北京大学校史学系的主任,那时我看了德国Lamprecht的《近代历史学》。他的最要紧的话,就是:“近代的历史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学问。现在历史学新旧的论争,就是研究历史,本于社会心的要素?还是本于个人心的要素?稍严密一点说起来,就是历史进程的原动力在全体社会呢?还是在少数英雄?”Lamprecht的意思,以为历史进程的原动力,自然在全体社会;研究历史,应当本于社会心的要素。所以研究历史,应当以社会科学为基本科学。我那时就把北京大学史学系的课程,大加更改。本科第一二年级,先把社会科学学习,做一种基础——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再辅之以生物学、人类学及人种学、古物学等。特别注重的,就推社会心理学。然后把全世界的史综合研究,希望我们中国也有史学的发展。那时史学系中又有《历史研究法》一课,就请金华何炳松先生担任,何先生用美国Robinson所著的《新史学》原本做课本,颇受学生欢迎。我那时就请何先生把《新史学》译做中文,使吾国学界知道新史学的原理。不到一年,《新史学》一书果然译成,何先生就叫吾做一序。 我看《新史学》全书,共分八篇:其中一、《新史学》,二、《历史的历史》,三、《历史的新同盟》,八、《史光下的守旧精神》,这四篇最重要;四、《思想史的回顾》,五、《普通人应读的历史》,这两篇次之;六、《罗马的灭亡》,七、《一七八九年的原理》这两篇又次之。他最要紧的话,在第一篇里,他说:“新史学这样东西,总可以应付我们日常的需要,他一定能够利用人类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关于人类的种种发明。……这部书所以叫做《新史学》的缘故,就是特别要使大家知道……历史的观念同目的,应该跟着社会同社会科学同时变更的。”在第二篇里,他说:“历史家始终是社会科学的批评者同指导者,他应该将社会科学的结果综合起来,用过去人类的实在生活去试验他们一下。”我看Robinson这部书,都是消极的话——都是破坏旧史学思想的说话。他积极的话——建设新史学方法的说话——就是第三篇全篇和我上面所举的那几句话。其中尤以“应该将社会科学的结果综合起来,用过去人类的实在生活去试验他们一下”这句话为最简括切实。我读了这几句话,差幸对于北京大学校史学系的课程,改革的尚不算错。 Robinson在他《新史学》第二篇里,还说:“德国Hegel的《历史哲学》,将人类最高的地位给与他的同胞,所以德国人异常傲慢。……因此历史的研究同著作,就有一种民族的同爱国的精神贯注在里面。”又说:“从古代到十九世纪初年,历史家研究历史,很是用心的批评的以教训或娱乐读者为目的。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说是科学的。在历史里面,要想发见政治家或军事家的模范,要想推翻异端的神道,要想说明旧教徒是对的,或者新教徒是对的,要想说明世界精神实现自己的步骤,或者要想说明自由是从德国森林里面出来的,永远不回去——这几种目的,虽然有时研究得很深奥,却是非科学的。”Hegel的《历史哲学》有一种民族的和爱国的见解,自然和从前的旧史学一样,都应当排斥的。但是Hegel的《历史哲学》虽然应当排斥;《历史哲学》一科和别种科学一样,常常进步的,是不应当排斥!有人说:“德国自Hegel以后,没有历史哲学,所以历史哲学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不知道德国自Hegel以后,还有几个历史哲学的大家。一九一二年美国Robinson《新史学》出版以后,德国Mehlis就有一大部《历史哲学》出版。Hegel是浪漫主义的历史哲学,Mehlis是新理想主义的历史哲学,他们的主义是很不相同的。 Mehlis的《历史哲学》分为三部:第一部,历史哲学的问题,即历史和普通史的理论。其中一、历史哲学及其问题一般的性质;二、哲学的概念;三、历史的概念;四、历史论理学问题;五、历史的价值论问题;六、普遍史问题。第二部,历史哲学的历史。第三部,历史哲学的体系,即普遍史内容上的构造。其中一、历史的事象意义;二、普遍史的过程上一般的构造;三、宗教的发达;四、艺术的发达;五、哲学的发达;六、道德的国家的发达。这部书实在是科学的。虽然是历史哲学,他的实质,实在是一种社会哲学。这部书的内容,都是积极的说话,于研究史学的人,很有实际的利益。不过这部书说理很深,未曾研究过社会学哲学,不能领会的。 我国现在的史学界,实在是陈腐极了,没有一番破坏,断然不能建设。何先生译了Robinson这部书,是很合我国史学界的程度,先把消极的方面多说些,把史学界陈腐不堪的地方摧陷扩清了,然后慢慢的想到积极的建设方面去。所以何先生译了这部书,是很有功于我国史学界的。 还有一层,Robinson的《新史学》第六篇,主张历史是连续的,说明断代的不妥,把历史的时间须连贯;Lamprecht和Mehlis都主张历史是全人类的,国别史断不能完足历史的功能,所以二人都归宿到世界史或普遍史,把历史的空间须连贯。照这样看来,美国的学说和德国的学说兼收并蓄,那末可以达到史学完善的目的;而且他们的学说,殊途同归,都归到社会科学那方面去,可见学问是断不可分国界的。我国史学界总应该虚怀善纳,无论那一国的史学学说,都应当介绍进来。何先生译了这部书,为我国史学界的首唱者,我很望留学各国回来的学者,多译这种书,指导吾国史学界,庶几不负何先生的苦心呵! ……
编辑推荐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学,从内容到形式、从观点到方法都力求“开新”。当时,全国各地的部分大学陆续设立历史系、史学系或史地系等。就北京大学而言,民初(1919年),校长蔡元培废文、理、法三科之名,改门为系,建立了包括史学系在内的14个系。1920年,朱希祖出任北大史学系主任,广纳学有所长的史学人才。其时,何炳松刚从美归国即被延聘,讲授“史学原理”、“历史研究法”,所倚之课本,即为《新史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