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还是大师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东方  作者:陈旭  页数:220  字数:19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更有唐朝盛景,不过历史就像过往烟云,随后荣景渐去,世界上的创造发明也少见中国人的名字。尽管之后还有清朝的康乾盛世,不过我总以为那有点像是回光返照。  清朝末年,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马蹄终究跑不过火车,长矛拼不过洋枪,科技落后导致丧权辱国。到了“五四”,中国人喊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只因战乱连年,局势动荡,直到改革开放,勤劳的中国人才使这一东方古国再次崛起。  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没忘教育后代苦读圣贤,重视教育应该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十多年前中国恢复高考,我作为当时的下乡知青,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为之兴奋不已,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凭着中国人的聪明和刻苦,随着科学春天的来临,好像中国人站在世界科学顶峰上的日子指日可待。三十多年过去,我也漂泊到美国二十多年,这期间中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不过,现在还是西方人主导着当代的科学与技术。虽然我也知道科学的发展需要时间和积累,但是,我还是又开始怀疑我们的教育是否有什么欠缺2009年10月底钱学森先生去世,留下钱老对中国教育的忧虑,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内容概要

本书不是什么教育理论专著,只是想通过平时发生的新闻故事和大众能理解的教育常识,以创造力、创新力为切入点。讨论中美教育的差异以及一些不同的教育观念,从比较中认识美国教育的思路,了解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想以此让读者了解美国这块土壤在过去一百年间为何能吸引世界精英,使得美国的学术界人才辈出、成果卓著。希望本书能对我们重视教育的民族,不论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学或国家创新中都能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陈旭。1959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后就读福州大学,毕业后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多年,1988年移居美国,现定居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郊区。
  从女儿在美国上小学一年级直到哈佛大学毕业,作者对中美教育的差异感触颇深。他曾在《美华商报》

书籍目录

序言第1章 中国多“天才” 美国多大师第2章 中关教育理念的差异第3章 美国精英教育的思路第4章 回首三十年话高考第5章 美国的“傻帽儿”是怎样成功的第6章 大学、非大楼也第7章 中关学生的知识对比第8章 备受青睐的美国大学第9章 暑假生活杂谈第10章 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有什么特征第11章 学科交叉 有利创新第12章 创造力是如何被扼杀的第13章 创造力不是凭空臆造第14章 闲聊神童第1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16章 天下父母心第17章 了解心理 增强自信第18章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第19章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第20章 有创新才能实现强国梦第21章 回首历史,思考未来,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个物理系教授去学画画,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大概是不务正业,但费曼教授在科学领域却成就卓著。西方教育重视艺术,不仅仅是让孩子拉几首曲子、画几张画。除了让孩子学会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艺术教育的目的同时还是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许艺术让人提高观察能力,让思维海阔天空,使人摆脱线性、平面的思维局限,从而有三维、甚至多维的空间想象,不断突破传统的束缚。科学的目标是把困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方法来分析,而艺术常常是把简单的道理用不可思议的方式来表达。保存在巴黎卢浮宫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500年来一直令人捉摸不透她那“神秘的微笑”,不同的参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所以很多的科学家也在研究这幅画,例如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Margaret Livingstone)教授就做过专门的研究,从视觉神经科学的角度研究眼睛与大脑对不同对比和光暗的反应。她指出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表情神秘莫测。她说:“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观察位置。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便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  这或许是艺术家懂得科学的好处,这样更能让作品千古不朽《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不仅仅是个画家,他还是科学家。

编辑推荐

  钱学森临终留下疑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美国的“傻帽儿”怎么成功的中国的教育要从美国借鉴什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才还是大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对比中美教育的差异时,如果分别从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展开分析的话,往往要么得出中国基础教育比美国更扎实而美国高等教育比中国更有力的结论,要么产生因教育环境差异太大而无法横向对比的无奈。事实上,包括诺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内的学者,都力挺过中国的基础教育并为之叫好。那么,既然中国基础教育这么扎实,高等教育也不赖,为什么就无法解决“钱学森之问”呢?该书作者通过自己在中美两国的经历,尤其通过对自己女儿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实践经验,展示了中美教育的根本差异:美国人崇尚自由选择,个人兴趣第一,走了一条让儿童玩乐中找兴趣、青少年探索中学知识、青年大学生则在极度紧张中习得能力的先松后紧之路,而且还提供了一整套职业培训体系,以安慰那些过度找寻兴趣而玩物丧志的毕业生;中国人讲究竞争意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选择第一,走了一条让儿童在考(级)乐中找兴趣、青少年比拼中(如全民奥数)学知识、青年大学生则在万般宽松下混学习但必须提升就业能力的先紧后松之路,虽然也提供了一套学位后培训或继续教育体系。可以说,中美之间的教育差异不是阶段性的,而是系统性的,根本来说是传统计划体制与现代市场体制的对比。试想,青少年最有探索欲时却被要求做无数的作业,时时关注自己的成绩排名,何其残忍;大学生最应该努力学习时却发现,习惯了中学时的被教导而不知如何在大学中主动寻求指导(甚至丢掉了基本的礼貌),多么无奈。好专业一生平安、差专业终生叹息的唯分数入学规则,有好爸不用愁、没资源靠自己的拼爹式出口游戏,更让拼了十二年、练就一身文艺(钢琴考级等)的大学生情何以堪?其实,家长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谁愿意孩子吃那么多苦?尤其是,吃这么多无聊、无用(奥数对大多学生无用)的苦?甚至买个房、报个班也是为了跟官家子弟靠近一点呢?问题是,这都要怪到中国人多、只有分数公正这上面吗?谁来救救孩子?
  •   很值得多的一本书,原本以为中国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美国有差距,但相差不是很大,读过这本书后发现,差异巨大。
  •   对于关注教育的人,这本书非常有帮助。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何让孩子真正成才,相信看了这本书,您一定会有答案。
  •   请在货物到达后联系卖家去领取
  •   作者评价很客观,值得一读
  •   帮同学买的,应该很不错吧
  •   本来买这本书是为了写论文的,因为自己要写中美教育中的小学差异,图书馆里实在没有什么新鲜的书了,都是改革之前的对比,在网上搜了很久,研究中美教育差异的应该属这本最有名啦,当然,里面对中国和美国教育情况也分析得很透彻,不仅仅说到我们需要学习的“创新力”,还讲道美国教育的缺点,非常全面,看完这本书,论文有了更充足的论据,对自己在教育方面的造诣也能有点提升,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需要改进的力度。
  •   有孩子的妈妈、爸爸们可以看看,不错的一本书,对孩子的教育有启发!8分
  •   不讲空洞的理论,但有深刻的见解,读后让人感到中国教育的悲哀。
  •   我们能从里面学到不少东西,感受到不同地方教育的不同
  •   看完后很有感触,很好
  •     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自己想写读后感,想来也是因为此书的魅力。
       《天才还是大师》的笔者名为陈旭,就个人感觉而言,陈先生真是为博学多才的作者,语言平静而不失优雅,论述朴实而不失雄辩。《天才还是大师》主要论述中美教育的差距,通篇旁征博引,实例丰富,而笔者却并未就中美教育做出好坏评价,一切参差皆留给众读者自己评判。就我个人而言,中国教育强于应试而弱于运用,初高中学业压力山大,竞争相当的激烈,而家长大部分在此时不合时宜的给孩子培养了一种观念:考上大学你就可以放松了。中国学生可能会为了这个所谓的放松而坚持努力,毕竟这是个比较现实的目标,而不出索然,大学生生活放松的多,而且是太多了,本应是象牙塔的天子骄子一个个桎梏不前,故而本最应造就人才的大学反而成了人才的墓地。与此同时,美国学生是先松后紧,这种教育当然有一种弊端,那就是会有一部分孩子在少年时不认真学习,被大学所淘汰;当然,事分两面,能上大学的当然是不错的孩子,不论他们是天资过人还是刻苦努力,至少有各自的特点,会为了自己喜欢的事而一直努力。
       还记得书中提到的一个视频《两种青春 同一世界》中美学生的直接对话,我也一直想看看,可惜一直没找到。现如今,中科大的第一介神童已然出家,好好的一位神童被中国的教育糟蹋了,而我完全看不到中国教育的收敛,中科大还在招收神童班,前几天招生的,13~16岁,做神童真的那么好么?13岁的神童离开父母去上大学真的好么?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不是神童,至少我没资格评判。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最多,中国学生因为就业的压力,不得不日复一日的学习,久而久之,爱好被抹杀,兴趣被磨灭,做事不会再持之以恒,因为他们的事,除了学习已经所剩无几。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学生的见识面狭隘,做事畏手畏脚,不敢于创新,当然,这和我国传统的“枪打出头鸟”也有很大的关系。而美国相对好得多,人口少,各尽其职,学业好的做科研,手艺好的做生意,不亦乐乎?他们没有这么大的功名意识,他们讲求奉献。官场并非他们所有人都想去的,而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想法却从未消失,过度的功利化也是导致我国人才稀缺的一大原因。
       我认为,一个国家能有多少人才必须看它的大学教育,因为初高中教育出来的毕竟是一般的人,而人才、精英则必须在大学培养。所以,大学的学术氛围是很重要的,算上我上的学校,我只参观过3所大学,在我看来,南开和苏大则有很不错的学术氛围,大学毕竟不同于市井,大学应该有大学的样子。比如南开,一进校门就能感觉它浓重的学术氛围,但我不知道怎么描述那种感觉,因为那只是一种深深的感觉。而游览苏大,我最深的印象是那硕大的树,只是看看那株树也能感觉学校的厚重的历史。而现在好多的学校则一直在建设新的校区,这些新校区看着真的不像大学,反而像是一间间的公寓,大学俨然退化为住宅小区。这是学生的悲哀吗?是,在那里会没有兴趣去学习,去钻研,反而是在“小区”里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这样学生会得到什么?只是越来越贵的住宿费罢了。而且,我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学习的地方,提供各类的学习资料,完全以学生的个人爱好而定。恰恰相反,现在大学依然是传统的学习,做题,考试,评分等等,完全是初高中的翻版,毫无新意,要是这样,还不如取消大学,把大学的知识放在高中学,延长高中的学习时间……
       陈先生说得好: 中国多天才而少大师,美国少天才而多大师
       这是为什么?多希望中国的教育清醒一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