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西岭雪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前言
她看见了她我与西岭雪只有一两次见面,却似乎一见如故,或许是因为我看了她的书,她看过我的戏吧。所以这次给这本再版的《西望张爱玲》做序的事儿,她一提我就应了,也正好我前些日子刚读完这本书,再就是我也是个张迷。一个作者能让人们关注他的作品是件不容易的事儿,若还能因其作品让人们关注作者本人就更难了,再若能让人们为之着迷并且将其视为传奇的就该是张爱玲了。初读张爱玲是在大学时,看着她的文字,读着其中的故事,想着那些个人物,怎么也不相信这是个与我当时年龄差不多的女子写的。那两年张爱玲刚刚进入大家的视线,尤其是校园,历史的种种因素曾让这个充满传奇的女人在人群中消失了,所以我们竟然是在面对一个“新”作家,读着她的“新”作品,这样一来我们与张爱玲似乎也成了同代人,剧中人也变得不遥远了,恍惚间我们会回到曾经的大上海、老香港,我们甚至把剧中人当做了真实的人,把张爱玲想成了剧中人……于是在资讯不发达的那几年我们想尽办法找到她的照片,看着她的脸竟然觉得那不是她,那只是一个扮演者。又问自己那张爱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也想不出来,于是渐渐忘了这是个人,张爱玲这三个字也不是个名字了,倒更像是个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事,比如让我描述西岭雪,我就会说:她很张爱玲……西岭雪很张爱玲,所以她着迷于她,在她的作品中就有两本是关于张爱玲的,一本小说,一本传记,两本都是西岭雪穿越时空面对张爱玲的梦呓。文字就不用说了,才情更是了得,但最关键的是她真的见到了她。我曾经在剧中扮演过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也大概读全了张爱玲的小说,之后各种舞台、影视有关于张爱玲的我也都关注着,当然也包括不同版本的传记。这一本《西望张爱玲》很特别,读时觉得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封长信,一封西岭雪写给张爱玲的长信,一封西岭雪替张爱玲写给我们的信……“西望”两个字我一开始想当然地认为就是地理位置,西岭雪住在西安嘛。读完了觉得与方位无关,“西”该是指她自己吧。我问过西岭雪笔名之前的真名是什么,她说她忘了。看了些她的穿越题材小说后,想起她说忘了时的神情,心想我们可能都忘却过一些什么,比如名字,比如曾经你是谁。张爱玲的《色·戒》中有个人物叫黄磊,当初吓了我一跳,如今读过西岭雪的书,心想,也许那真的是我呢。
内容概要
现代实力派女作家西岭雪穿越时空,带领读者一窥一代才女张爱玲的传奇人生。从年幼时的艰辛,到备受争议的张胡恋,再到国外隐居生活的揭秘,书中的诉说是抽丝般的间离,更是骨肉似的纠结。在书中,你会看到人们热闹、拥挤,然而陌生、隔阂,沟通充塞着幻觉与烟幕;你也会看到亲热和敷衍的外表下掩藏着仇恨、嫉妒、鄙视和猜忌的内里。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封长信,一封西岭雪写给张爱玲的长信,一封西岭雪替张爱玲写给我们的信……
作者简介
西岭雪,七十年代生人,原名刘恺怡,某杂志主编。已出版小说、散文、游记二十余部。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后宫》、《那时烟花》;个人散文集“西岭雪时尚美文系列”;个人游记《缘分的西安》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夜半无人私语时第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三章 她不是白雪公主第四章 香港的求学岁月第五章 劫后余生录第六章 上海的公寓生活第七章 海上奇人录第八章 遇到胡兰成第九章 与子相悦第十章 一红倾城第十一章 乱世佳人第十二章 侠骨柔肠有谁知第十三章 倘若她留在中国第十四章 挥手自兹去第十五章 美国的忘年之恋第十六章 绿衣的母亲第十七章 台港行第十八章 永失我爱第十九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第二十章 永远的海上花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夜半无人私语时1我在雾里行走,追逐着张爱玲的脚步;我的灵魂行走在天上,行走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上海;我拨开迷雾,从天空俯视那庭院,闻到幽微的花香,听见一个女孩子清泠的读书声。这是1928年的上海,小小的张爱玲,那时还叫做张,拉着弟弟的手,坐在院子的花树下读书——我愿意它是桃花,因为那个形容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的胡兰成说过“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至于书么,或许便是《红楼梦》罢,那是她反反复复读了一辈子的书,她说过第一次读时才八岁。他们抱着母亲从英国寄来的玩具,男孩子还戴着舶来品的草帽,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七岁,在一树桃花下扬起纯真童稚的脸,宛如天使。我心动地聆听。——如果上帝在这个时候的天空经过,大概也会驻足倾听。她没有弟弟美,神情也略显呆滞,没有弟弟那种讨巧的乖恬。可是她的声音抑扬顿挫,有着对文字天生的感知力与领悟力,渗透了灵性。弟弟张子静多少有些不专心,是在惦记保姆张干为他预备了什么样的晚饭,也是在想妈妈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他已经想不起母亲的模样,甚至想不起“母亲”这个词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但总归是一个好词,是一件好事,不然不会一大家子人这样兴头头地回到上海来,接驾一样地等待母亲的归国。连下人们都较从前勤快些,因为知道她们的女主人就要回来,小的保姆何干和子静的保姆张干,早早地就替两姐弟预备下了见面那天穿的衣裳,连被褥也都拿了出来晾着。满院子拉着长杆短杆,晒着金丝银线的绫罗绸缎,发散着太阳的香气,有种蓬勃富足的喜庆劲儿。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会清楚地感觉到太阳的光,是纤细热烈的一条条。天津家里的一切都成了过去——挥之不散的鸦片味,父亲和姨奶奶的吵闹,亲戚们关于小公馆的种种议论和鄙夷的眼神……这一切都扔在天津了,隔着一个海洋扔得远远的。他们从天津来上海时,轮船一路经过绿的海黑的海,走了好远好久,把不快乐不光明都丢在了海那边,怎么也追不上来了。从天津到上海,命运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儿,似乎是在向好里转,至少一度是这样充满着好转的希望。人总是喜欢新鲜的,有变化总是好的。等到母亲回来,一切还会变得更好。弟弟忽闪着他的长睫毛大眼睛,打断姐姐的朗读,不知道第几百次地问:“妈妈长得好看吗?”“你又不是没见过。”姐姐有些不耐烦地看着弟弟,“妈妈走的时候,你也有三岁了,一点都不记得?”她可是记得很清楚的。记得母亲上船那天伏在竹床上痛哭时耸动的肩,记得她穿的绿衣绿裙上钉有抽搐发光的小片子,她躺在那里像船舱的玻璃上反映的海,绿色的小薄片一闪一闪,是海洋的无穷尽的颠簸悲恸。那汪洋的绿色看久了眼睛会盲,想忘也忘不了。那一年,她四岁。一个早慧的儿童多半是不快乐的。敏感,仿佛总是与伤感孪生。母亲给她拍过许多照片,照片里的她大多不笑,圆头圆脑,有着怀疑一切的目光。惟一笑得很灿烂的一张,便被母亲很用心地着了色。照片上的她生得面团团的,穿着蓝绿色薄绸的衣裳,有着薄薄的红唇——然而她明明记得,那是一件T字形白绸领的淡蓝色衣裳,印着一蓬蓬的白雾——蓝绿是母亲后来的着色,那是母亲的蓝绿色时期。隔了许多许多年之后,她也会清楚地记着,那是一个北国的阴天下午,相当幽暗,母亲把一张小书桌晾搁在装着玻璃窗的狭窄的小洋台上,很用心地替这张照片上色。杂乱的桌面上有黑铁水彩画颜料盒,细瘦的黑铁管毛笔,一杯水——她记得这样清楚,因为是记忆里难得的母爱珍藏。母亲是时髦的,也是美丽的,总是不大容易高兴。早晨,何干抱了小到她的大铜床上,她总是显出微微愕然的样子,似乎一时想不起这个小小孩童是哪里来的,她忍耐地看着那孩子爬在方格子青锦被上不知所云地背唐诗,要想好一会儿才可以慢慢醒来——仿佛灵魂悠游在天上,看见自己的肉身在俗世,多少有些不舍得,只得无奈地还了魂——她于是显出一点高兴来,认真地教女儿认字块,认两个字之后,就给她吃两块绿豆糕。——关于母亲的记忆,统统和“绿”有关。“你还记得绿豆糕吗?”小循循善诱地提醒,“妈妈每次给我两块绿豆糕,我总是分一块给你的。”“我要吃绿豆糕。”子静的心思立刻转开去,但是哗一下又改变了主意,“不,我更喜欢松子糖。”他说着,嘴角露出甜美的笑容来,仿佛已经吃到了松子糖。那是把松子仁舂成粉,再掺入冰糖屑做成的糖。他真是喜欢,仿佛生活的甜蜜全都浓缩在那里,落实在那里。小时候,为着他体弱多病,得扣着吃,人们曾经尝试在松子糖里加了黄连汁喂给他,使他断念,他大哭,把只拳头完全塞在嘴里去,仍然要。于是他们又在拳头上搽了黄连汁,他吮着拳头,哭得更惨了——要想吃到香甜的松子糖,便要同时接受奇苦的黄连汁,这是他自小接受到的关于人生滋味的最直接的教育。然而这么多年来,他也不改初衷。“我想吃松子糖。”他再一次声明,很认真地声明。“那你去找张干要好了。” 小终于不耐烦了。八岁的女孩子和七岁的男孩,在心智上的距离天差地远。她扔下弟弟,自己去阳台上找父亲。父亲独自坐在阳台上,头上搭一块湿手巾,两眼直视,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也许是在想象未来,也许是在面向死亡——因为打了过度的吗啡针,他已经离死很近了,才只32岁,可是竟有了暮气沉沉的况味。小站在阳台门口,试探地叫一声:“爸爸。”张廷重缓缓地回过头,看见女儿,僵滞的脸上显露出一丝欢喜,问:“做什么?你弟弟呢?”“他饿了,找张干要吃的去了。”小凑近一些,“爸爸,你在看什么?”张廷重摇摇头,却反问:“你想妈妈吗?”“不知道。”小老老实实地回答。在她心目中,“妈妈”像一个符号多过像一个人,是高贵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是每年家人要她拍了照片远寄重洋的接收人,也是逢年过节常常往中国邮寄礼物的投递人——因为父亲娶了姨太太,又抽上鸦片,她藉口小姑子出国留学需要女伴监护,同去了英国。一去四年。从那时起,人们便在等她回来,把等待当做生命中的第一件大事,来上海后,更是每天从早到晚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太太要回来了”,她隐隐地欢喜,可是想到那位高贵而辽远的母亲真要回来,要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不是一张照片,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多少又有点奇怪而不自在。小问父亲:“妈妈是不是真的就要回来了?”“她回来,也可能还是会走的。”父亲答非所问,又叹了一口气,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妻子叹气。是他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去求妻子回来的,直到他答应戒烟,又撵走了姨太太,她才终于肯答应。他当然是高兴的,可是多少也会觉得挫败,而且他对自己以后是不是真的可以戒掉烟瘾并没有十足的把握。鸦片是鬼东西,任凭再大的烦恼再多的痛苦,一个烟泡滚几滚,自然百病全消,万虑齐除。家势一代不如一代,世道一时不如一时,景况一年比一年更不如意——若再没了鸦片,还能叫日子吗?每个人都有些戒不掉的嗜好吧?人总得有个念心儿,才会觉得活着的好。他的瘾是鸦片,小的是书,子静是松子糖,妻子黄逸梵呢?大概是上学吧。说起来逸梵真是旧时代意义上标准的大家闺秀,还从小缠足呢。像张家这样曾经显赫的大家族在民国后也都不讲究那些了,妹妹张茂渊也是一双天足,逸梵却是三寸金莲。但就是这样一个娴静的淑女,竟然一双小脚跨洋越海,跑到英国留学去了,听说和茂渊两个跑到阿尔卑斯山滑雪,还滑得不赖呢——就这样子一天天地飞远,从他的身边飞离了去,从他的家庭飞离了去,他们渐渐活在两个世界里。记得当年结婚的时候,他们都还只有19岁,金童玉女,一对璧人。男的风流潇洒,女的清秀恬美,又都是名门后裔,旗鼓相当,端的惹人艳羡。那时候花前月下,他们都曾庆幸自己得到了传说中的金玉良缘,远远好过他们的祖辈。——张廷重的父亲是前清名将张佩纶,母亲是李鸿章的小女儿李菊耦,他们俩年龄相差了整整18岁,而且都不算长寿。张茂渊就曾很不孝地非议过自己的姥爷,说:“这老爷爷也真是——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比她大二十来岁的做填房,一个嫁给比她小6岁的,一辈子都嫌她老。”——黄逸梵的背景没有张廷重那么辉煌阔大,然而也是名门闺秀——清末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的女儿。她母亲是农家女,嫁与将门之子作妾,平等自由那是谈不到的,而且也短寿,夫妻两个都只活到二十几岁,孩子由嫡母带大。按说这样背景相近、年龄相仿的两个人结为夫妻,那是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事实上,新婚时他们的确也曾快乐,也曾恩爱,也曾甜蜜和美过,然而后来,究竟是怎么走到如今这一步的呢?大抵是从他吸鸦片、捧戏子、养姨太太开始的。张廷重再叹了一口气,眼睛微微眯起,看得更加深远了。这一次,他望见的是过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西岭雪很张爱玲,所以她着迷于她,在她的作品中就有两本是关于张爱玲的,一本小说,一本传记,两本都是西岭雪穿越时空面对张爱玲的梦呓。文字就不用说了,才情更是了得,但最关键的是她真的见到了她。 我曾经在剧中扮演过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也大概读全了张爱玲的小说,之后各种舞台、影视有关张爱玲的我也都关注着,当然也包括不同版本的传记。这一本《西望张爱玲》很特别,读时觉得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封长信,一封西岭雪写给张爱玲的长信,一封西岭雪替张爱玲写给我们的信……——著名导演、演员:黄磊《西望张爱玲》里的诉说,是抽丝般的间离,更是骨肉似的纠结。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欣赏,亦或爱,说到底是对自己的摹刻,就如同玫瑰吝惜玫瑰,菊花哀叹菊花一样。她们的一生,用于寻找,终因本质是相同的,好似浑然天成。她们是远远低隔着冥冥的两生花,相悦成疾。却,因为最懂得,所以最慈悲。在书中,你会看到人们热闹、拥挤,然而陌生、隔阂,沟通充塞着幻觉与烟幕;你也会看到亲热和敷衍的外表下掩藏着仇恨、嫉妒、鄙视和猜忌的内里。心是迷失的,是孤单的,即使人声鼎沸,也永远有着异乡人的凄楚。她和她,仍然是张淡淡的,看不出悲喜的一张脸。 ——网友评论她的一生虽然沧桑却曾经绚丽而多彩——生于乱世,少年时受尽折磨,忽然上帝将一个女子可以希祈得到的一切美好都堆放在她面前:才华、盛名、财富、甚至爱情,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可是其后又一样样抽走,换来加倍的辛酸苦楚,跌宕流离,当她升至最美最艳的时候,也是她的路走到尽头的时候,于是不得不选择一死以避之——人生的悲剧莫过。 ——西岭雪生命是一袭华美的地,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
编辑推荐
《张爱玲传》与其说是张爱玲的人生传记,不如说是当红女作家西岭雪对当代女作家张爱玲的一次最真诚的追随,最大胆的揣测。是生者对死者的访问,理性向灵性的致敬。书中除了对张爱玲的一生作了细致详尽的描写之外,还有同样从女作家视角出发的,对“祖师奶奶”作品与性格的分析,无疑是“张迷世界”又一份最难得的珍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