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现实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F. 德鲁克  页数:224  译者:黄志典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在1989年夏季第一次出版时,就备受瞩目。然而,受到瞩目的原因并不正确。几乎所有的评论人——美国境外的评论人甚至超过美国境内的评论人,都将注意力集中于本书的第四章 “苏联解体”,他们都认为这个标题太离谱了,尤其是这一章提到苏联当时已经开始分崩离析。例如基辛格博士就写道:“德鲁克一定是疯了。”两年之后的1991年,苏联真的解体了,而正如本书所明确指出的,它是被非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所摧毁的,如波罗的海、乌克兰、高加索与亚洲地区的民族主义。即使是赞美本书的评论人也都认为,这是一本关于未来,即预言的书。然而,本书讨论的所有议题都不是“预言”或“预测”。本书所叙述的,全都是现实。本书的基本论点是,未来30年或40年,甚至更久的重要议题,早就被过去半个世纪所发生的事件界定了。本书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决策者,包括政府、大学、企业、工会与教会里的决策者在做决策时,必须将那些“已经发生的未来”纳入考虑范围。他们必须知道哪些已经发生的事件并不符合自己原来的设想,从而认识新现实。

内容概要

真正需要的领导者    事实上,有能力、不固执己见、不兴风作浪的领导者,或许不引入注目、不具戏剧性,甚至枯燥乏味,可是他们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跨国经济成为主宰    跨国经济已经成为主宰力量,牢牢控制各国的经济。跨国经济主要是由资金流动,而不是由商品和劳务贸易骥造的。    管理和创业精神并存    我们往往同时需要“管理”和“创业精神”,而且有加以协调及合作的必要。

作者简介

彼德·F·德鲁克,1909年出生于奥地利。1950年任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著有数十部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专著。这些专著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德鲁克本人更是全世界管理者的学习典范。美国《商业周刊》称赞他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人》更称他为“大师中的大师”。

书籍目录

导读序一序二第一部分 政治现象  第一章 分水岭    一、1873~1973年欧洲的政治流变    二、1973年的分水岭  第二章 不再有社会救济    一、社会救济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二、政治的试金石  第三章 罗斯福时代的终结    一、以经济利益促进政治整合    二、经济利益不再是密码语言  第四章 苏联解体    一、最后的帝国    二、苏联解体对美国的意义    三、北美洲是美国新的关注焦点  第五章 军备已经具有破坏性    一、军备和经济    二、军队不再是全民的学校    三、军事援助的政治反效果    四、军事反效果    五、私人军队的复活第二部分 政府和政治程序  第六章 政府的极限    一、从全能政府到私有化    二、政府能做什么    三、道德考虑或经济考虑    四、“简单的”业务和“困难的”业务    五、政府花钱做不到的事    六、课税做不到的事    七、财政国家的极限    八、沉默的抗税活动  第七章 新的多元主义    一、多元的社会    二、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个人的地位    四、什么是社会责任    五、社区责任    六、政治责任    七、个人的权利和责任    八、政府的角色    九、少数的暴力  第八章 慎防领袖魅力:对政治领袖的要求改变了    一、新的政治标语    二、我们不再需要领袖魅力第三部分 经济、生态和经济学  第九章 跨国经济——跨国生态    一、美国的经验    二、美国经验的教训    三、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    四、不再有超级强国    五、敌对贸易和互惠性    六、跨国生态    七、保护跨国经济  第十章 经济发展的困局    一、成功的例子    二、可怜的败绩    三、指导式的计划经济有效吗    四、成功的策略    五、发展承诺的终结  第十一章   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学    一、经济现实    二、经济模型及其假设    三、像“理想气体”的经济体系    四、世界经济和经济理论    五、经济学和复变数学    六、从经济理论到各种经济定理    七、从“天气”到“气候”第四部分 新的知识社会  第十二章 后企业社会    一、企业太成功了    二、资本家的没落    三、知识工作者和企业    四、新的职业选择  第十三章 两股反文化势力    一、蓝领工人的起伏    二、工会能生存下去吧    三、工会面临的选择    四、通过第三部门发挥公民的角色    五、第三部门的成长    六、不再有“志愿者”    七、作为反文化势力的第三部门  第十四章 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    一、一些早期的例子    二、有什么特质    三、问题    四、将来的高级主管会从哪里来  第十五章 管理的社会功能    一、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二、管理和创业精神    三、管理的正当性    四、什么是管理    五、管理是一种人文艺术  第十六章 转变中的知识基础    一、教育责任    二、学校的优先工作    三、学会如何学习    四、作为社会目标的教育    五、新需要    六、受过教育的人    七、从教学到学习    八、新的学习技术    九、知识是什么  结论 新世界观    一、信息造成的社会冲击    二、形式和功能    三、从分析到观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政治现象第一章 分水岭即使在最平坦的地表上也有一些通道,这些通道通常都在升到一个山峰以后,往下延伸到新的峡谷。大部分通道只是地表上的标志,峡谷两旁的气候、语言和文化并没有多大差别。但是,有些通道就不同了,它们是真正的分水岭,虽然这类通道往往既不高也不壮观。举例来说,布伦纳(The Brenner)通道是跨越阿尔卑斯山的通道中,地势最低也最平缓的一条,可是自古以来,它就是地中海文化和北欧文化的分界线。另外,在纽约市西边约70英里的特拉华水道(The De1aware Water Gap)连通道都称不上,可是它却分隔了美国东海岸和美国中西部。 历史同样也有分水岭,历史的分水岭往往并不壮观,而且发生时很少有人注意到。但是,一旦人类跨过这些历史分水岭,不仅社会和政治景观改变了,社会和政治气候改变了,甚至连社会和政治语言也改变了。跨过这些分水岭后,人类面对了新世界。就在1965年和1973年之间,我们跨过了一个历史分水岭,向“下个世纪”迈进:我们摆脱了主导世界政治达一两个世纪之久的信仰、承诺和政治联盟。我们正处在政治的未知境界里,可以引导我们的地标少之又少。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相信社会救济——自从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来,这个信仰一直是政治的主导力量。可是,另外一股有影响的反制政治势力——通过利益集团进行的政治整合——也已经过时了。这股反制势力是美国对政治艺术的一大贡献。这股势力在19世纪末由马克·汉纳(Mark Hanna)创始,40年后,由罗斯福总统在他的新政上发挥得淋漓尽致。300多年来,军备一直都具有“生产性”,而且一直都被当做政策工具。现在军备只具有“破坏性”——即使不会造成经济瘫痪,至少也是经济累赘,是一个靠不住的政策工具。最令人意外也是最重要的改变是:军备已经不再具有军事上的威力。这些是本书第一部分所要讨论的主要事实。一、1873-1973年欧洲的政治流变人类上一次跨过历史分水岭,是在1873年。就经济冲击而言,当年维也纳股票市场的崩盘算不了什么,它只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股市引起了短暂的恐慌,一年半以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已经完全复苏。然而,这次股市崩盘在政治上却代表着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100年来以自由放任为主要政治信仰的时代终于宣告结束。这个自由主义的世纪始于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的1776年。就在1873年以后的10年内,以“进步”和“启蒙”为名、横扫整个西方世界的所有自由主义政党,都已经式微了。这些政党从此一蹶不振。在欧洲,这些政党不久后都分裂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反犹太的社会主义政党。这两种新政党同样都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式的民主”。反犹太政党的诉求对象是那些传统的反资本主义分子、农民和小商人,而不是后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工人。但是,反犹太政党跟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样,排斥自由放任思想和资产阶级伦理。而且,跟马克思主义一样,反犹太主义一开始就被视为政治整合的主导力量,是一个可以征服政治权力的主义。事实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主义政策,把天然气公司、电力公司和电车公司收归公有的政治人物,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位反犹太的社会主义者——1897年当选为维也纳市长的卡尔·鲁伊格(Kar1 1ue—ger)。一开始(即19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社会主义和反犹太的“国家”社会主义可以说是在互相争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继承权。在1873年维也纳股市崩盘以前,维克多·阿德勒(Victor Ad—1et)和舍内雷尔(George Von Schoenerer)是奥地利自由主义阵营的明日之星,两人是亲密的盟友,私交也好。可是还不到5年,这两位亲密的朋友已经反目成仇。阿德勒成为欧洲大陆最受尊敬的马克思主义领袖,而舍内雷尔则创立了第一个反犹太政党。60年后,希特勒在德国实施的反犹太政策,就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维也纳服兵役时,从舍内雷尔那里学到的政治教条。在1873年以前,马克思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异数”,靠当新闻记者勉强糊口。可是5年后,马克思就成了一位信徒遍布欧洲甚至美国的大师。1873年后的20年内,马克思社会主义政党已经成了欧洲大陆各主要国家的最大政党,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和俄国(虽然社会主义政党在俄国受到镇压)。维也纳股市崩盘10年后,在1883年到1888年之间,德国首相俾斯麦设立全国性的健康保险制度和全民养老保险制度,开启了“福利国家”(由政府提供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时代。同一时期,英国和奥地利也通过工厂检验制度、保健和安全法规,以及对工厂雇用童工与女工的限制,开始约束雇主的权力。就连一向远离欧洲政治潮流的美国,也在19世纪80年代抛弃了毫不受限制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段期间,美国通过了一连串旨在管制市场力量的法案和举措:颁布格吉兰法律、建立管制铁路经营的州际商务委员会、实行反托拉斯法和第一批管制证券业的州立法。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反企业”的政治运动也开始在美国出现,这个运动以民粹主义为诉求,要求政府控制华尔街、农产品价格、工时和工资。在1900年前后,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首府林肯市,成为把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和电车“社会化”的第二个都市——与维也纳的国有化政策只相距几年。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反犹太主义成为一股主要的政治势力。1894年,法国的屈里弗斯上尉(A1fred Dreyfus)因莫须有的间谍罪名被判刑,引发反犹太主义的风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亲纳粹的法国维希政府就是这场风暴的直接产物。另外,德国皇室的宫廷教师阿道夫·施特克尔(Ado1f Stoecker)也于1895年在柏林创立了一个反犹太的社会主义政党,公开动员德国的“反资本主义分子”。两年以后,奥地利第一次选举反犹太主义分子出任维也纳市长。屈里弗斯事件让极权主义更加高涨。在屈里弗斯被诬告为德国间谍之后不到两年,法国人都知道他是无辜的,而且大家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间谍。可是,要求法国政府为屈里弗斯平反的请求,只得到如下的答复:“谁在乎屈里弗斯是不是无辜的,真正重要的是军队的利益。”这就是极权主义的基本精神:团结、党、国家、雅利安民族是绝对的。这种军队的利益便是“真理”的论调,以及这种论调背后的思想基础,使法国民意对屈里弗斯极为不利。虽然10年之后屈里弗斯重获清白,可是后来的极权政权——墨索里尼、希特勒等人的政权——都是建立在这种论调基础之上。1873年维也纳股票市场崩盘后的100年内,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和对社会的引导成为“进步”思想。在这段期间,政治辩论主题不再讨论是否建立福利国家,而是讨论在“福利国家”中,政府本身和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控制,是应该受到法律和民主的规范,还是放任政府权力无限膨胀。二、1973年的分水岭就经济意义而言,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让美元汇率浮动的决定,都算不上大事件。事实上,如果只看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和国际贸易等统计资料,这两个事件除了引起短期并且在统计上并不显著的波动以外,对经济并无太大冲击。同样的,如果我们只看制度的运作方式,那么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学生运动——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美国发生的一连串波涛汹涌、惊天动地的事件——也算不上大事件,因为这些事件根本没有改变政府、大学和社会制度的运作方式。可是,从1968年到1973年这段期间,却是一个可以和1873年相提并论的历史分水岭。如果说1873年为自由主义时代匦下休止符,我们可以说1973年代表着“政府是进步力量”时代的终结。一个由19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的政治思想和政策——包括自由民主或社会民主、马克思社会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所提倡的政治思想和政策——所主宰的年代在1973年结束了,就跟放任的自由主义在1873年以后的情形一样,这些政治思想正快速地丧失其影响力。政治口号往往比政治现实更有生命力,那些代表19世纪50年代艾伯特亲王(Prince A1bert)——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那一代自由主义人士和穆勒·约翰·斯图亚特(John Stuart Mi11)等人政治信仰的口号,与那些在1848年代表欧洲革命分子的政治口号,今天虽然有些变动,可是对于新保守派来说仍然朗朗上口。同样的道理,“福利国家的世纪”这个政治口号也会继续伴随我们很久。可是,就如自由主义分子在1900年时已经不再具有政治影响力一样——虽然他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仍然活跃并且受尊敬,今天福利国家所代表的政治思想,在政治上和社会上已经不再具有太大影响力或合乎事实,甚至在经济上也是如此。这些口号仍然可以充当一股牵制力量,但是它们已经不可能再为行动提供指引和动力。以“新政”作为政治口号,仍然会在美国以后的选举中引起政治辩论,然而前几次的美国大选已经证明,这些口号已经无法再吸引到当选所需要的选票,更不用说提供当选以后的行动纲领了。这些口号同样也已经名存实亡了。

编辑推荐

管理大师德鲁克经典著作!向管理大师学习管理大智慧!《管理新现实》是一本写给决策者与希望成为决策者的人的书,他们大多依据过去的现实来做决策。但是德鲁克在《管理新现实》中告诉我们,现实已经不同了。面对一些即将发生的新现实,我们现在要怎么做?如何从旧问题中,找到新现实,进而管理新现实、主导未来?你会看到,早在20年前,德鲁克大师就已为我们指出方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大师那里寻求大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管理新现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知识经济还是要靠德鲁克的思想,中兴华为那种所谓的科技企业本质还是按照制造业来管理
  •   德鲁克的书永远是经典,向大师致敬。
  •   老公说德鲁克是大师,他的每一本书都是经典,快买全了都。
  •   不错的一本书,对德鲁克的思想颇有兴趣
  •   这是看的德鲁克的第二本社会学方面的书
  •   还没开始读,不过,德鲁克的应该不错。学习一下
  •   他是一位大师,很多东西能在他的书里面找到共鸣。现今的社会发展太快,变化有些应接不暇,而我们需要的不是出了问题找方法而找方法,而是需要有借鉴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而转变为为我所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   是很好的一本书将经济理论和历史演变描述的融会贯通是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
  •   大师的作品,能不好吗?
  •   很实在,很现实,非常值得一读。
  •   还没来得及读呢?
  •   速度和服务态度都很好,书也非常有价值!
  •   一直在这里买书的,还是觉得比较信得过
  •   非常好的书,非常实惠的价,非常好的服务。。。
  •   脱离了意识形态的书
  •   这是一本真正大师的大师级作品。所有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都应该读一读德鲁克的社会分析著作!相信我,里面有无数闪光的思想火花!
  •   确实是一本好书,但是现在忙,没有细读,以后慢慢欣赏。
  •   是本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   彼得.德鲁克一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超级管理大师、社会思想家,以“社会生态学家”的身份洞悉社会脉动,凭借着动态系统思维的模式把大量芜杂的信息转化成不一样的创见和概念,帮助我们了解未来的社会蓝图。就在不久前,观看了一部美国大片《2012》,这部预言未来的电影票房出奇的好;同样,成书于1989年的这本《管理新现实》是一本关于未来,关于预言的书,然而德鲁克本人却认为,这本书讨论的、叙述的,全都是现实。他在2003年再版的序言中写道:“本书不是一本讨论哲学的书,这是一本写给决策者与希望成为决策者的人的书,他们大多依据过去的现实来做决策。”——然而,这一切都将改变,因为我们有了《管理新现实》、我们有了德鲁克!本书的论点就是:“下一个世纪”已经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里出现了。本书的关注点在于:面对一些即将发生的新现象,我们现在要怎么做。第一部分“政治现象”。1、历史的分水岭。历史的分水岭往往并没有地理现象那么壮观,而且发生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注意到。但是一旦人类跨过它们,不仅社会和政治景观、气候改变了,甚至连社会和政治语言也改变了。一句话,跨过这些分水岭,人类面对了新世界。1873年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股票市场的崩盘,在政治上代表着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历时100年的以自由放任为主要政治信仰的时代终于宣告结束。此后的10年,欧洲的所有自由主义政党不久后分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反犹太的社会主义政党,他们同样都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式的民主;此后的100年内,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和对社会的引导成为“进步”思想。1973年是另一个分水岭,它代表着“政府是进步力量”时代的终结;相比较而言当年的石油危机和早两年尼克松总统让美元汇率浮动的决定,都算不上大事件。19世纪70年代以后陆陆续续出现的政治思想和政策——包括自由民主或社会民主、马克思社会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所提倡的政治思想和政策——所主宰的年代在这一年结束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基础,是建立一个永存的完美社会,它的魅力源自于对社会救济的信仰;50年前的人们普遍信仰社会行动(特别是废除财产私有权)可以彻底改造人类,他们之间信仰的区别仅仅在于社会趋于完美的速度,以及改造使用什么样的手段。现在,这一切都过时了。中古世纪,源自于宗教教义,人们相信信仰可以使人类获得拯救;18世纪中期,转而相信社会救济可以使人类获救,即相信现实生活的政府,通过具体化的社会秩序可以拯救人类,而这一信念由卢梭在法国创立;现在,一些宗教教派的重新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散失社会救济信仰的一种反映。2、罗斯福时代的终结。从罗马共和时代开始,以经济利益促进政治整合的观念就产生了,但直到19世纪末才在美国成为一种政治现实;189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汉纳这位历史上真正有创意的政治家,提出了新的政治整合概念,主张各大经济利益团体可以通过他们对经济繁荣的共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他引导美国政治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从此,近一个世纪以来在美国政治中运作的,全部奠基在汉纳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政治整合”两个概念之上;但政治学家不能原谅他,因为他们的信条是: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才是受尊敬的政治,受尊敬的政治必须重视议题而不是表现。这种整合理念的成功,在罗斯福时代达到顶峰,然而在约翰逊总统时代终结,他的大社会政策并没有发挥政治整合的功能。经济利益集团整合无法再次促成政治整合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上的利益集团渐渐不再是一个明确的实体,而且也渐渐失去自我认同;二是这些团体的社会界线已经不再明确了,让他们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多的是文化的因素。汉纳和罗斯福时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生活形态已经所剩无几;三是新的多数,所谓的“知识工作者”并不适用任何利益团体的定义。3、苏联解体。(请注意本书出版于1989年,而苏联解体的事实发生在1991年!)戈尔巴乔夫在1982年发起改革运动,事实上,重振苏联经济的改革政策越成功,苏联就解体得越快。因为,相对经济问题而言,苏联在民主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压力下濒临解体,才是戈氏面对的真正核心问题。与西方殖民帝国一样,俄罗斯帝国虽然以陆地为基础,它也是建立在征服其他民主的基础上——像欧洲的乌克兰人、爱沙尼亚人、列特人、立陶宛人和高加索人,还有亚洲的蒙古人、土耳其人和鞑靼人。沙皇时代,俄罗斯化运动已经使种族问题日益尖锐化,而其他民族对这种运动的憎恨,正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列宁曾经答应给予各种族充分的文化和教育自主,才得到列特快枪队的支持。苏联民主主义最高涨的地方,正好是它最繁荣的波罗的海地区。这可以从奥匈帝国的历史上看到相似之处:1848年的奥匈帝国种族问题开始抬头,当时匈牙利人反抗奥地利的统治;到1867年匈牙利已经在政治、语言和文化上取得自治权力,其他种族的人民如捷克人、意大利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波兰人等等,也先后开始要求同样的待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奥地利的开明派也开始像戈氏一样,提出以经济发展来团结各个种族的构想;然而,经济发展虽然很成功,但是也带来了政治灾难——生活富裕不能安抚各个种族的人民,反而使他们更加具有民族意识,对独立的要求越强烈。事实上,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并不是农民和无产阶级的主义,而是资产阶级和由商人、工厂经理与专业人员组成的中产阶级的主义,这些人都是在经济成长中最早受益的人。4、军备的破坏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长最快的就是军火工业。军备一度只是政策的工具,现在却变成政策的目的了;战争在过去是“以其他的手段在执行政策”,现在却成为政策失败的象征。不管是对经济建设而言,还是就社会意义来说,军队的“品德”根本不足以适应现代世界的需要,因为军队无法抗拒现代社会和现代政治的诱惑。私人军队的复活。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时,欧洲大陆还有私人军队在烧杀掳掠;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明确政策,除非受政府控制,否则绝不容忍军队的存在。而现在,各国政府正迅速地丧失持有武器和使用武器的垄断权——这可能是一个最具凶兆的发展:恐怖分子相当于私人军队的化身,传统意义上的国防对付不了他们。持续了400多年的“国家”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个时代,国家主权和国家政策的核心,是国家拥有陆海空三军和“国防”。第二部分“政府和政治程序”。对于政府来说,“简单的”业务就是民众所要求的服务都是一致的,“困难的”业务就是不同的民众有不同的期望、要求和价值观,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政治上。我们被告知:课税是国家调节贫富差距、重新分配的工具;然而,过去的事实却告诉我们:政府无法有效地改变收入分配,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越高,收入分配就越平均。(以下省略)
  •   属于德鲁克后期的作品。对照现实,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   德鲁克的大作我一般都会认真阅读,对思想进行升华!
  •   德鲁克的经典之作
  •   其实这是本好书,但是很早的作品了.现在中国人才翻译出来,有点勉强!但也有可学之处!还是值得一看.
  •   挺不错的 别人介绍买的 挺有用的吧
  •   感觉这本书内容一般,只是观点比较新颖,而且其中也捎带着预言了很多现在都没有实现的事情,书本质量还行,可是快递送到我手上的时候封面有一个小洞,很明显是认为损坏,很失望……
  •   我有点不知所措好像这本书的适宜人群不是很广泛
  •   管理的目标是取得绩效,有绩效的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否则,还不如不管!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是越来越多,当然是这样!视而不见当然就没有问题,但是世界上没有问题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所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遇到了环境问题恶化的挑战,遇到了金融危机的挑战,遇到了人口增加与粮食减少的问题的挑战,还遇到了战略资源的挑战。这些一切,都给现代的企业、组织、政府、家庭、个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观看德鲁克先生的书籍,可以让人的思路豁然开朗,在传统的管理行为当中创造和发挥更适用于现代管理任务的管理行为和方法!
  •   管理新现实, 确实是值得拿来学习一下思想,但是更需要根据目前的现实进行因地制宜。管理者就是指挥你完成指标的那些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不断跨越所遇到的任何艰难险阻。问题就是需求,难点就是要点,只有坚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信念,才能不断逾越艰难险恶。销售职业化后,这些都不再是难题!
  •   原本以为是企业管理用的 事业单位也适合
  •   大师创作,非常好的一本书
  •   不知是不是正版的,翻了几页就吊页了
  •   很不错。不过希望下次收到书得时候能干净点
  •   卓越的书向来是不错的
  •     政治的变化
      回顾历史,有时候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个社会主要思辨的巨大变化。19世纪70年代,自由放任的资本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资本家的形成,对于生产工具的私有,使社会上产生了比较固定的阶级区别,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大量的劳工被雇用且不具有权利的保障,使人们对于社会进步的思考从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增加国家财富到如何改善社会结构。
      
      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对于资本主义的反对,形成了两个大的集团,即“马克思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后者被希特勒付诸实践。马克思主义者寻求于无产阶级的产业工人,希望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资本归为国有,大家都是无产阶级。而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反犹太主义者则寻求于种族区分,声称集体,政党,国家和雅利安人种是至高无上的。
      
      而在另一面,俾斯麦设计的福利国家制度成为原资本主义的另一种改变方向。也是基于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强制建立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在这一百年里,政府控制经济和政府指导社会,成为“进步”的原因。
      
      而在20世纪70年代,不管是共产主义,还是反犹太主义,无一例外已经失败了。人们已经认识到,政府对于社会的彻底人为改造,除了降低生产效率之外,并没有预想的作用。同时,福利社会却有效地保持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并维持了生产效率,同时,工会组织的不断壮大,使传统的资产阶级的控制能力进一步降低。
      
      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结构由一个劳动力社会转向知识社会。传统的劳工在发达国家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不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而社会的大多数雇员都是拥有大学文凭,或者技校证书的人,即拥有知识的人。而对知识的拥有,使得雇员们第一次拥有了更大的资本,因为知识比单纯的劳力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这样,每一个雇员都相对更加自由,而很大程度上,知识拥有者和企业主之间已经更加像一个合作的关系还不是雇用关系。
      
      组织结构的变化
      随着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一个企业组织并不需要任何劳动力即可为社会产生效益。而通常的命令-控制的管理结构也产生了变化。一个企业成功所需要的知识,从企业的上部慢慢地向底层转移。更多的专业人士在企业的运作上产生作用。而企业更进入一个更加扁平化的结构,即对于一个功能的完成由更多相对平等的小组织单位完成,而不是由一个非常大的垂直组织单位。
      
  •     零零碎碎地读了一个来月,是我看的第一本德鲁克的书。字是明明白白的,有些章节也很有味道,但总的来说,不是看得很明白。可能以后再看一次,会有一些比较深的感触。
  •     
       德鲁克特别强调“已经发生的未来”。未来已经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里出现了;事实上我们也早就进入了未来。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答案,可是我们知道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的行动已经有迹可循;那些随受欢迎却注定失败的行动,同样也有迹可循。
      
      
       资本家早已不是马克思主义里面的资产阶级,已经没有了对任何国家的经济的完全主导性。当比尔盖茨捐出全部个人资产的时候,虽然数额上可以和一个小国的 GDP比肩,但也没有影响到任何国家政权的变幻。早年,像洛克菲勒、摩根那样凭个人财力支付整个产业的财务需要,并控制生产工具的时代已经远去。
      
       当代知识工作者的崛起,使得整个地球社会转向知识型社会。知识型社会的关键点不再是工业时代的生产工具,必须得生产力恰恰是知识工作者。统计一下全球100位富翁的知识背景、毕业院校,大概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证明。
      
       由知识工作者主导的知识社会里,知识应经变成发达经济体当中的真正资本。知识工作者既具备劳动者的属性、也同时具备资本家(剥削者)的属性。这也就是高考为什么越来越重要的原因。知识储备的多少,决定知识工作者的收入的多少。
      
       知识工作者,并不像以前的体力劳动者那样容易管理,简单的量化目标管理方式正在被知识工作者玩弄于股掌。知识工作者也不会再被日本家族养老式管理所束缚。跳槽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是极其容易的,对于知识社会的管理者来说,人员流动恰恰是保持知识更新的一种好方法。唯一要处理的是时间点。
      
       知识社会的主体结构不再是大型工厂、农场。围绕一个专项知识领域的组织,完全有可能创造极大的效益,而不取决于人头数量的多少。
      
       郎咸平四处演讲的时候多次提到的一个例子,品牌设计赚大头,生产赚血汗钱的例子,也是知识型社会经济利益分配方式的一个注解。间的可以这样理解,早就不喊达到帝国主义、打倒资本家了。但是我们依然没有他们富有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知识不够,全民平均知识水平不足,历史原因的知识断层。
      
       当全民向钱看的时候,当挣钱越来越不容易的时候,一方面会是更加恶意的竞争,一方面掌管经济的主权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当个人和企业(知识组织)日益成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的时候。这类新组织必定会争取更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社区责任。
      
       其他更多内容:
       1、蓝领公认正财成为反文化势力?
       2、工会还能生存下去么?
       3、社会救济不是唯一答案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