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麟凤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梁志刚  页数:4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季羡林先生德高望重,著作等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了青年人、老年人,而且影响了几代人。    季先生多次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他再三强调,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甚至他所做的,比他所说的,不知要多多少倍。因此,他在国内外影响甚大。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他对时间抓得很紧,分秒必争,从不浪费,因此,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季先生的成长及其经历,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曲折艰难。阳关大道,他走过;独木小桥,他跨过;一路上坎坎坷坷,弯弯曲曲,披荆斩棘,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但他有决心和毅力,也有运气,才有今天的成就。这个艰难历程,国内外人士知道后,震惊之余,感慨万千。季先生是位胜利者,不愧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本《人中麟凤:季羡林》,叙述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对季先生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和光辉业绩作了细致的介绍。本书与他人同类之作,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有自己的特点,加上了作者自己的感受。

书籍目录

序言前记:我永远的先生第一章  “灰黄”的官庄  来到人世间  “红的”和“白的”  儿时的  玩伴  邻居宁家  走出家门第二章  绿色的泉城  叔父和婶母  王妈  三只兔子  贪玩  的小学生  偷看“闲书”  夜读英文伴花香  正谊中学  北园白鹤庄  初试锋芒  一年亡国奴  胡也频和董秋芳  娶妻成家第三章  水木清华  进京赶考  专业课和选修课  “四剑客”  结识文坛名宿  丧母之痛  高中  国文教员第四章  负笈德意志  离乡去国  初到柏林  只有一个学生的梵文班  挚友章用  德国老师们  吐火罗语特别班  获得博士学位  战时记忆  德国友人  游子归来第五章  东语系主任  南京小住  沙滩岁月  谢绝剑桥  “浮屠”与“佛”  北平解放  出访印度和缅甸  翻译《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  未名湖之春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第六章  “文革”岁月  从“社教”到“文革”  舍得一身剐  被打成“反革命”  血的洗礼  从煤场到太平庄  “牛棚”炼狱  翻译《罗摩衍那》  重登讲台  凭吊西府海棠第七章  春归燕园  大地春回  清塘季荷  整理《大唐西域记》  翻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来到天山下  “把心留在敦煌”  一张残卷引出一部巨著  写作《牛棚杂忆》  重返哥廷根  重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  永乐大钟的秘密  爱猫的老人  悲欢二月兰  相濡以沫的老伴  宝岛行  “客观公正地评价胡适”第八章  东方学人  “天人合一”新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论  坚持“拿来”,提倡“送去”  “礼之用,和为贵”  提倡“大国学”  杰出的印度学家  佛学研究  成功三要素第九章  谈笑有鸿儒  “平生风义兼师友”  “会友”冯至  “棚友”周一良  “北乔”胡乔木  终生挚友臧克家  志同道合的素心人  天涯若比邻第十章  仁者寿  爬格不知老已至  散文大家  翻译名家  原始佛教语言研究  和书结下不解之缘  朴厚的长者  仁者寿  “三○一编外”  长寿之道  “纵浪大化中”  “人中麟凤”跋

章节摘录

插图:来到人世间公元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10月10日发生了武昌起义,不久,清朝最后一位皇帝退位,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即宣告结束。不过,在北方广大的农村,人们对动荡的时局了解甚少,农民们仍然怀着敬畏称皇帝为“朝廷”,仍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感觉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夏季特别长。在闰六月初八,即公历8月2日这一天,在山东鲁西平原上一个叫官庄的村子里,一户姓季的农民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婴。小男孩的父亲叫季嗣廉,母亲姓赵,出嫁以前叫女曼儿,婚后就成了季赵氏,自从有了这个孩子 这是他们的头一个孩子——就被称为“孩儿他娘”了。这个男孩是季家久久盼望的,喜得贵子,乳名喜子。他在季氏男性中属于林字辈,重视文化的叔父为他取大名羡林,号希逋。据季羡林的弟子、作家卞毓方推断,这个名号与北宋那位梅妻鹤子的诗人林逋有关。说到季羡林的生日,解放后,有一次填表,季羡林笔误,错填为8月6日,这样,比实际时间晚了四天。因为当过宣统皇帝两个多月的“臣民”,季羡林戏称自己是满清“遗少”或者“遗小”。官庄属清平县管辖,后来清平县被撤销,现在归临清市。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北向南穿过临清市。往南不远就是有名的水泊梁山。不知道什么原因,季嗣廉的性格里颇有几分梁山好汉的遗风。他为人豪爽,虽然穷,但喜欢仗义疏财——当然只是在他有财可疏的时候。季氏家族并非名门望族,甚至说不上是书香门第,却也是耕读传家。季嗣廉的父亲名叫季老苔,季老苔夫妇有三个儿子,季嗣廉是老大,老二叫季嗣诚,因为家里穷,老三生下还没来得及起名,就送给一户刁姓人家做养子。三个儿子还没有成年,季老苔夫妇就故去了。季老苔这一辈兄弟三人,老大曾经考中举人,是方圆数十咀最有学问的人,当过一个什么县的教谕。季嗣廉和季嗣诚小的时候,跟他们的伯父读过书,认识字。季老苔兄弟共有子侄十一人。季嗣廉在堂兄弟中行七,季嗣诚行九,季羡林称他九叔,那个送了人的小弟弟行十一,季羡林称他一叔。随着家道中落,遭遇灾荒,无法维持生计,十一个兄弟有六人去闯关东,一去便杳无音信。举人家的两个儿子家境较好,父母死后,季嗣廉和季嗣诚兄弟只好投奔到伯父门下,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伯父母很可怜小哥俩,可是家里人多,是非也多。兄弟二人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有时候饿得实在难受,就到村边枣树林里去拣食掉下来的烂枣子充饥。季嗣廉兄弟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也想效法几位堂兄弟外出谋生。省会济南是离官庄不算太远的大城市,兄弟二人步行两三天来到济南。他们两手空空,举目无亲,身无长物,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他们当过警察,扛过大件,拉过洋车,做过苦力,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弟弟终于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兄弟二人商议,弟弟留在济南,挣些钱补贴家用,哥哥回到家乡,侍弄父母留下的半亩多地。回乡不久,季嗣廉结婚了,娶了邻村五里长屯赵家的姑娘。后来弟弟因为失业,只身去了东北。在几乎山穷水尽的时候,季嗣诚用身上最后一块钱买了十分之一湖北赈灾彩票,不料想竟中了大奖,得了几千两银子。季嗣诚曾在自己的诗集中写道,一夜做梦,梦到举人伯父教他作诗,有两句诗,醒来还记得:“阴阳往复竞无穷,否极泰来造化工。”后来中了奖,以为是先人呵护。这下子时来运转了,兄弟二人把银子换成制钱,雇人用手推车运回官庄,买了60亩有水井的土地,又在村口南边盖起一座挺气派的三合院:五间北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和村子里那些泥顶的低矮平房相比,简直是鹤立鸡群。说起盖房子,还有个小插曲:因为砖窑停工,一时买不到砖瓦,季嗣廉就放出话来:“谁肯拆房子卖砖给我,我出十倍的价钱。”就这样,季家的房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高价房。当时季嗣廉二十来岁,不仅不懂经营,连怎么过日子都不大明白。他并不吃喝嫖赌,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却十分仰慕仗义疏财的英雄豪杰。现在他有了钱,亲戚朋友乡邻谁家有困难,他有求必应。有时候去赶集,他一高兴,请满满一席棚赶集的人喝酒吃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做了一次又一次。得到豪爽仗义的好名声,季嗣廉心里好不得意。待到囊中羞涩、捉襟见肘的时候,已经欲罢不能了。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债主们纷纷找上门来,活钱花完了,只好出卖土地,地卖光了,接着就卖房子。房子是花大价钱盖起来的,要卖却没有人要。只好拆掉卖木料、卖砖瓦。真是买来值金值玉,卖掉如同粪土。没过多久,三合院只剩下三间西屋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到死都没有还清。曾经阔过一阵子的季嗣廉又变回了一个贫农。季羡林的外婆家也是贫农。母亲勤俭持家、善良聪惠、服从丈夫、孝敬长辈、和睦邻里、生儿育女、含辛茹苦、坚忍不拔,总之具备那个时代的妇女应有的一切美德。季羡林小的时候不爱哭闹,母亲一边带孩子,一边还可以做点活儿。后来她又生了女儿,生活就更加艰难了。母亲不识字,一辈子连县城都不曾去过,她走过的最长的路不过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那时候妇女缠足,走路艰难,一般是不出远门的。季羡林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环境里,论说他长大了八成会是一个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贫农,足不出乡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终年劳作。可是事实却偏偏不是这样。他一生所走的路,他小的时候根本不曾想到,他的父母长辈也不曾想到。他后来竟成了中外知名、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足迹遍及三十多个国家。  “红的”和“白的”由于家里穷,季羡林对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所谓“红的”和“白的”,是指干粮的颜色。高粱的颜色是红的,季家一年四季的主要食粮就是高粱。小麦面的颜色是白的,白面是季家一年到头难得一见的细粮。高梁这东西口感发涩,实在算不上什么好食品。可是在五谷中它长得最高,抗旱耐涝,即使夏秋发了洪水,一般也不会陷于灭顶之灾,总能有些收成。加之高粱是一种最便宜的粮食,于是就成了北方穷人家的主要口粮。季羡林小的时候,家里饭桌上天天少不了高粱面饼子或者高梁面糊糊,里头时常还掺杂着野菜。下饭的经常是一碟自家腌制的萝卜咸菜,成中带着苦味——因为没钱买盐,是把地里的盐碱土扫起来,泡水熬过,腌成菜,里面含有大量的硝,所以味道发苦——从来没有什么香油、酱油之类。至于“白的”,那东西太稀有、太珍贵了,只有过大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两顿。这种好吃的对小孩子诱惑力实在太大,小羡林就想方设法找一点“白的”吃。季羡林的祖父这一代,出了一位举人。季羡林来到世间的时候,举人已经故去,举人的妻子还在,季羡林管她叫“大奶奶”。她有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儿子们每天蒸几个白面馒头孝敬老人家。这是一位宽厚慈祥的老太太,亲孙子不幸夭折了,就把满腔慈爱转移到了季羡林这个可爱的本家孙子身上。老太太身高体胖,饭量很大。据说有一次家里煮了一锅肉,老太太吩咐,“煮好了没有?给我盛一碗,拿两个馒头,我尝尝!”她每天把自己的口粮省出半个馒头,减在肥大的袄袖里。小羡林三四岁的时候,早晨一睁开眼睛,溜下土炕就往大奶奶家里跑。见到老太太,甜甜地喊声“大奶奶”,老太太立刻眉开眼笑地招呼道:“乖孙子,快来!你看这是什么?”随即像变戏法似的从袄袖里掏出半个雪白的馒头来。小羡林捧在手上,眼睛里充满了感激。数十年后,季羡林回忆童年往事,认为这是他最高的享受,最快乐的时刻。小羡林四五岁的时候,就能靠自己的“劳动”挣一点“白的”吃了。麦收季节,小羡林跟着邻居宁家的大婶和大姑,胳膊挎个小竹篮到收割过的麦田里去“拾麦子”,即拣拾遗落的麦穗。每天能拣半篮或者一篮子麦穗。母亲把麦穗搓成麦粒儿,一个麦秋下来,总有十斤八斤。母亲把这些麦子磨成面粉,烙成饼子,自己一口都舍不得吃,留着给儿子解馋,一顿只许吃一小块。有一次,小羡林吃完一块,伸手又拿了一块,母亲不让,小羡林拿着饼子跑了出去,母亲在后边追着要打。夏天,小羡林身上一丝不挂,跳进屋后的苇子坑里,站在水中,嬉皮笑脸地看着母亲,慢慢享受着他的“战利品”。母亲站在岸边看着,也笑了。可惜每年只有一次麦收,吃白面饼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当然,秋收的时候,小羡林也跟大婶、大姑出去拣谷穗和豆子,可这些东西就无法和“白的”相提并论了。在季羡林童年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吃过肉。肉汤是喝过的,那是在外婆家里。俗话说:“外孙是姥姥家的狗,有就吃,没有就走。”姥爷姥姥十分疼爱外孙子,每次来了总要想方设法给他弄一点好吃的。姥姥家隔壁是一家屠户,杀牛卖酱肉。姥姥家穷,买不起肉,有时就花几个制钱买一小罐肉汤回来。冬天,金黄色的牛肉汤凝固成冻儿,油亮亮的、软软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一进嘴里,就融化了,实在是香极了。这便是儿时的季羡林吃过的最好的东西了。一小罐牛肉汤从五里长屯提到官庄,每天喝几小口,能喝好几天呢。有一次,牛肉汤里有一块牛肚子,季羡林找来一把锈迹斑斑的小刀把牛肚切成几小块,慢慢品尝,其滋味简直可以和龙肝凤髓相媲美!

编辑推荐

《人中麟凤:季羡林》叙述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对季先生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和光辉业绩作了细致的介绍。没了解季羡林先生之前,你会觉得他是一座高山;接触后,才发现他是大海,平静、深邃,却发出夺目的光辉。季羡林先生德高望重,著作等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了青年人、老年人,而且影响了几代人。季羡林先生的精神人品感人,他的学术著作,高见卓识,中外读者甚是钦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中麟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