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约瑟夫·布罗茨基 页数:319 译者:陈方 等
Tag标签:无
前言
编纂《布罗茨基谈话录》一书的最初动机,来源于诗人1978年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座。他当时向美国学生们评介了他喜爱的几位诗人:茨维塔耶娃、阿赫马托娃、罗伯特·弗罗斯特和温·休·奥登。这些讲座让我很受震撼。很自然地,我很想让尽可能多的受众分享我的感受。我产生了编纂一部“谈话”之书的想法,并向布罗茨基提出了这个建议。他很快就表示同意。于是,就开始了这项持续了多年、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这项工作的结果就是这部容量很大的文本。在这本书中,除了关于上述几位诗人的章节外,占据更大篇幅的是一些具有传记性质的章节:关于青少年时代和列宁格勒的回忆,关于“布罗茨基案件”的回忆,关于北方流放和随之而来的流亡西方的回忆,以及关于纽约的生活、各种旅行等等的回忆。一些章节在布罗茨基生前就曾公开发表。按照原来的计划,本书最后一章的内容,应该是诗人重新见到俄国、见到他的故乡城彼得堡时的感触。这一计划未能实现……“谈话录”这一体裁很特殊。这一题材在西方的深人人心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可是它在俄国暂时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丽季娅·楚科夫斯卡娅关于安娜·阿赫马托娃的那部经典之作,尽管具有纪实性,可它首先毕竟还是楚科夫斯卡娅本人的日记。俄国读者还不习惯和自己的诗人们“谈话”。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原因之一,就是罗斯的文学职业化出现得很晚。人们倾听诗人,却不热爱诗人。埃克曼在1836年出版了他著名的《歌德谈话录》;第二年,在普希金的讣告上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说诗人“在其伟大生涯的半途之中去世了”,这句话引起了俄国教育大臣的愤怒:“得了吧,哪有这么高的荣誉?难道普希金是一位统帅、一位军事长官、一位大臣、一位国务活动家吗?写点小诗,还称不上是伟大的生涯。”到20世纪初,随着诗歌的大众市场的出现,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已经迟了,因为革命到来了;与革命一同,各种各样的谈话都躲进了隐蔽的地下室。尽管录音机早已存在,可是无论是帕斯捷尔纳克、扎博洛茨基还是阿赫马托娃,却都没有留下录音谈话。与此同时,对话体裁在西方却兴盛起来。这一体裁的源头——《歌德谈话录》,仍独树一帜。其另一顶峰,就是罗伯特·克拉夫特近年出版的与斯特拉文斯基的五部谈话录;这套出色的丛书对我们的文化趣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一体裁的美学也形成了。这里可以提到布莱希特的《难民的谈话》以及贝克特、尤奈斯库的一些剧作。路易·马里亚的电影《与安德烈一起吃午餐》完全建筑在两个真实人物相互交谈的基础上,这部电影的成功表明,有相当广泛的受众对这一手法感兴趣。细心的读者能够看出,与布罗茨基的每一次谈话,也都构成了一部剧作——都有着开局、潜在的冲突、高潮和结局。所罗门·沃尔科夫
内容概要
《布罗茨基谈话录》系根据俄裔美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生前与文化史学家所罗门·沃尔科夫的谈话整理而成,凡十二章,内容涉及布氏的生活经历、创作,他与俄国诗人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英国诗人奥登、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关系;对上世纪五十~八十年代苏联和美国的文化交流、文化现象颇多精辟之见。
作者简介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Brodsky,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摄影师,布罗茨基自小酷爱自由,因不满学校的刻板教育,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工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业余时间坚持写诗,译诗。布罗茨基从1955年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卓异的诗才很快使他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1963年发表的著名长诗《悼约翰·邓》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1964年,布罗茨基被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处5年徒刑,送往边远的劳改营服苦役。服刑18个月后,经过一些苏联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干预和努力而被释放,获准回到列宁格勒。从此,布罗茨基的作品陆续在国外出版。从1965年起,布罗茨基的诗选陆续在美国、法国、西德和英国出版,主要诗集有《韵文与诗》(1965)、《山丘和其他》(1966)、《诗集》(1966)、《悼约翰·邓及其他》(1967)、《荒野中的停留》(1970)等。
书籍目录
代序第一章 在列宁格勒度过的童年和少年第二章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第三章 被捕,精神病院,审判第四章 流放北方第五章 罗伯特·弗罗斯特第六章 迫害。被逐向西方第七章 温·休·奥登第八章 在纽约的生活。亚历山大·戈都诺夫的逃亡第九章 意大利和其他旅行第十章 回忆阿赫马托娃第十一章 重读阿赫马托娃的信第十二章 圣彼得堡。关于未来的回忆译后
章节摘录
插图:布罗茨基谈话录沃尔科夫:约瑟夫,我想和您谈谈在您被捕和流放期间阿赫马托娃给您的三封信,它们在前一段时间刊出了……布罗茨基:我不曾重读过它们……沃尔科夫:第一封写于l964年10月20日……布罗茨基:天哪!沃尔科夫:……阿赫马托娃说,她和您白天黑夜进行着无休无止的谈话,从中您应该知道已发生和不曾发生的一切。这是在暗示她著名的谈话本领,就是说“超乎障碍”之外?布罗茨基:在一定程度上。在我看来,这甚至不是暗示,而简直是确认我们所知道的全部事实。沃尔科夫:顺便说一句,关于这,阿赫马托娃在她关于莫迪利阿尼的回忆中谈道:“……我最令他吃惊的禀性,是爱猜测思想、观察他的梦境和其他琐事,而认识我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了。”在致您的信中,她仿佛以您作自己的媒介:您“应该知道”,关于您她在想些什么。这是对上面一段引文的准确解释吗?布罗茨基:在某种程度上是的。沃尔科夫:亦即阿赫马托娃认为,对于诗人,阅读他人的思想和其他心理的“把戏”,这是一件普通事,是这样吧?布罗茨基:是的。要知道我们诗人什么都懂。沃尔科夫:阿赫马托娃随后在这封信中引用了自己两首诗的片段。第一首引自《走遍大地》,她所谓的“小长诗”。对于我,这是最难懂的阿赫马托娃作品。它先以所谓“基捷冉卡”开其端,亦即她是传说中那座消失在水下、因而幸免于鞑靼人毁灭的基捷日城①的居民。我现在,正如您所知道的,正在撰写彼得堡文化史。我觉得,对于阿赫马托娃,彼得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传说中的基捷日。亦即说彼得堡文化是藏在水下的基捷日,就凭这种方法免遭毁灭。布罗茨基l是的,这是可能解释文本的办法之一。
后记
在东方出版社的文化编辑室里,本书编辑刘丽华女士对我说:“这本书早该出了,很多人都在翘首以待呢。”其实,一直“翘首以待”的,还有本书的译者。三年前,香港的马海甸先生就译完了此书的大部,并托人将译稿捎至我处,嘱我补译完他余下的篇页,然后交出版社出版。但后来由于版权方面的原因,此书的出版事宜一直拖到今天。幸运的是,在刘丽华女士的关照下,此书终于得以面世,这让我想起了俄国的一句谚语:“晚做总比不做好。”本书的两位主角,都是20世纪俄国和美国文化界的名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早年在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开始写诗,后因“不劳而获罪”被判刑,遭流放,1972年被驱逐出境,他于1974年加入美国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美国大学执教诗歌,如今,这位俄裔美籍犹太族诗人,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期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所罗门·沃尔科夫和布罗茨基一样,也是犹太人,也生长在列宁格勒,后来也移居到了美国。他是一位音乐学家和文化学家,他为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芭蕾舞大师巴兰钦、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等人所写的传记,在欧美国家享有盛誉,他还是第一部《圣彼得堡文化史》的作者。这样两个人的交谈,注定是“棋逢对手”的,也注定是一种“关于文化的对话”(这是出现在本书俄文版扉页上的字样)。这的确是一本值得翻译的书,无沦在欧美还是在俄国,此书出版不久就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此书的章节曾在多家报刊率先发表,成书后又不断再版,仅在最近几年的俄国,由不同出版社先后推出的版本就多达四五种。这又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尤其是对那些关注布罗茨基、关注20世纪俄语诗歌乃至整个诗歌和文学的读者而言。国外的评论家常将此书与埃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相提并论(这也恰恰是这里的交谈者之一沃尔科夫的初衷),它能否享有《歌德谈话录》那样崇高的文学史地位,还有待观察,但是布罗茨基的确像歌德一样,通过“谈话录”这一文学体裁,更为自由、多面地,因而也似乎是更为生动、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他的生活和创作。关于此书的缘起,沃尔科夫在他的《代序》中已作了介绍。从1978年到1992年,他们两人的“谈话”时断时续地进行了十四年,这真是一次漫长的交谈。这里的文本像是录音记录,实际上却是一种被重组过的“谈话”,每一次问答都是原话,但每一篇访谈却往往是多次交谈的“混成体”,比如,第八章《纽约的生活。亚历山大·戈都诺夫的逃亡》一章,原文标题下就这样注明了谈话的年代:“1978年秋至1990年冬。”我们应该注意到沃尔科夫自己的定义:这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谈话”,这是一出出“有着开局、潜在的冲突、高潮和结局”的微型“戏剧”。在本书俄文版的封面勒口上,印有几段文化名人关于此书的评价,我把它们译在这里,供读者参考:在倾听那种暴露出了分歧的对话时,你时常会去轮流地同情对话的双方。但重要的是,书中要有观点的冲突,而不仅仅是博物馆式的崇敬。书是有生命的,它会像谈话一样流淌。——维亚切斯拉夫·符·伊万诺夫(俄国语言学家,俄国科学院院士)这无疑是一个杰出的事件……这会让人立即联想到埃克曼那部著名的《歌德谈话录》。不过,两者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是有利于沃尔科夫的:埃克曼只是一名普通的速记员,歌德的秘书,而沃尔科夫却是与布罗茨基交谈的倡导者,是他设计出了这个方案,并顺利地实施。一项伟大的文化工作完成了……此书有利于理解布罗茨基。我想说,此书给出了解读布罗茨基诗歌中众多密码的钥匙。布罗茨基的创作主题和他的世界观,都显得更为清晰了。人也显得更为清晰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阅读此书之后所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就是,一个作为诗歌创作和诗歌影响之前提的个性所具有的规模。你会意识到,一个伟大的诗人,似乎首先就是一个伟大的人。——鲍里斯·帕拉莫诺夫(俄国批评家)布罗茨基心灵的慷慨最为清晰地体现在他和所罗门·沃尔科夫关于阿赫马托娃的交谈中……这是布罗茨基关于阿赫马托娃所说过的一切话中最为深刻的东西,或许,也是任何人在任何场合就创作过程所说过的一切话中最为深刻的东西。——切斯拉夫·米沃什(流亡美国的波兰诗人,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面对这样一个独立不羁、言辞激烈的人,所罗门·沃尔科夫如何能像指挥乐队一样指挥交谈,他如何能把谈话翻译为能让他的读者感到兴趣的那些主题,他如何敢对布罗茨基进行反驳和质疑,而反驳和质疑可都是大师所非常不喜欢的——这些都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谢尔盖·多夫拉托夫(流亡美国的俄国作家)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遭遇了最大的一次人生打击——父亲突然去世。2007年6月2日下午,在河南大学讲学的我,坐在宿舍的电脑前翻译此书的第八章,4时许,一直很顺手的译事突然变得艰难起来,我努力了几次,也无法克服心中的烦躁和难受,只得关掉电脑,电脑上那个题为《布罗茨基访谈录(第八章)》(本书最初的译名)的文档,其修改日期也就定格在了“2007—6—2—16:52”上(我永远不会再“修改”这个“日期”了)。就在这时,大弟发来短信,说父亲因为突发心梗在北京去世了!就是因为外出讲学,就是因为翻译布罗茨基,就是因为诸如此类的事情,我没能在父亲临终时守在他的身边!这将是我心中一个永远的痛。父亲不搞学术,也不懂翻译,但是他知道布罗茨基,因为他读过我写的、译的关于布罗茨基的所有文字,也就是说,他是“认识,,布罗茨基的;父亲和布罗茨基一样嗜好烟酒,他离去的病因也和布罗茨基一样——心梗(我永远记住了俄语和英语中的这个单词,也就是说,爱好相同、同病相怜的他们若在天国相遇,是有可能找到某种共同语言的。那么,就允许我把此书中由我所翻译的关于布罗茨基的文字献给天国里的父亲吧!本书的代序、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二章的后半部分(从287页布罗茨基谈话中的“他在列宁格勒不是外人”一句开始到结尾)由刘文飞翻译,第二章收入了陈方发表在《世界文学》2006年第2期上的译文,其余文字由马海甸翻译,全书由刘文飞通阅。我向来认为,不同的翻译风格享有同等的存在权利,因而在通阅时仅仅做了一点统一译法、订正错译方面的工作。翻译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当之处,还望读者诸君指正。刘文飞2007—7—28于京西近山居
编辑推荐
《布罗茨基谈话录》的两位主角,都是20世纪俄国和美国文化界的名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早年在苏联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开始写诗,后因“不劳而获罪”被判刑,遭流放,1972年被驱逐出境,他于1974年加入美国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美国大学执教诗歌,如今,这位俄裔美籍犹太族诗人,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期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所罗门·沃尔科夫和布罗茨基一样,也是犹太人,也生长在列宁格勒,后来也移居到了美国。他是一位音乐学家和文化学家,他为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芭蕾舞大师巴兰钦、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等人所写的传记,在欧美国家享有盛誉,他还是第一部《圣彼得堡文化史》的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