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李卿曦 页数:214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成长在我的心目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园丁和树苗一样。成长中的小孩就像是一棵正在长大的树,需要精心的照料才能成材。就如同种树者需要为它及时除去野草、毒苗一样,家长也需要为孩子精心创造出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这里所谓的“适宜”绝不是让家长替孩子扫除成长中遇到的一切障碍,事事都护着孩子;更不是让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系列的条条框框,让孩子事事都循规蹈矩,从而失去了享受一生中仅有一次的成长快乐的权利,就像温室里的树苗终究难以成材,缺乏生长空间的小树也注定无法长成参天大树。我认为人一生需要吃苦头是注定了的.小时候吃点苦头,或许在将来的生活上会顺利一些;而那些小时候仰仗家长的庇护,一点苦都不吃的人,在将来的生活中恐怕就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了。正如歌词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命运是公平的,所有吃过的苦都是一种付出,迟早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尽管回报的方式未必就是物质上的。为孩子选择恰当的成长方式是家长的天职。我感谢父母为我选择了一条我喜欢的成长道路,让我品尝到了成长过程中应该品味的酸甜苦辣。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是只能在某一个时间段才能做的,一旦错过,它就再也不存在了。我希望我的人生活得精彩,我希望我能体验到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该有的快乐,我希望我在回忆的时候不会悔恨。那些顺应本性生长的小孩会有很多很美好的童年时光,他们会有在黄昏自冕为王、挥舞想象中的权杖的尊贵;会有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奋力拼抢的恣意;会有沉迷在小说世赛中与独角兽做伴的神奇;也会有在网络中决定千万人生死的畅快。虽然他们的将来会如何,没有人会知道。但是,没有游戏的童年还算是童年吗?没有赛场上恣意挥洒汗水的青春还能称为青春吗?没有偶尔的放纵的人生还能算作人生吗?我不要,我不要没有童年的童年,我不要不是青春的青春,我不要不算人生的人生。长大的孩子就像是一棵大树,他已经不需要家长时时刻刻的叨念,不需要父母为他安排生活中的一切,这或许会让父母感到失落,觉得自己被丢弃了。但是孩子总会长大,父母这时应该放开手,让他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他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成长。我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每个孩子的心中也永远会挂念着父母。但无论到什么时候,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眼中长不大的树,时时需要从父母这里获取成长的养分,因为孩子总是需要父母适时的指点和关怀。人都是贪心的,如果你和我一样,既想要童年的快乐,又希望以后能过得顺利,就得学着掌握好玩与学的关系,就得思考怎样才能在不失去成长快乐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从而活出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沟通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至少我是从我有记忆开始)。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家长与孩子彼此的想法,又怎样才能互相体谅呢?作为沟通的前提,我们首先要相信,别人向你表达的所有想法,对于他来说,都是经过慎重思考后提出来的,需要认真地聆听,即使你觉得他只是个思想幼稚的小毛孩,或者是个思想落后的老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说的是最重要的。聆听过后是交流,没有聆听的交流是没有意义的。最后则是理解。尽管我也很讨厌我妈妈在我耳边唠叨,讨厌爸爸妈妈总对我说“你看看人家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看你自己”之类的话,讨厌他们在我热心于某些事的时候来给我泼冷水;反过来讲,我父母也会在我固执己见的时候火冒三丈,也会在我为贪玩而找些拙劣理由的时候咬牙切齿,也会在我恣意妄为的时候无可奈何,但是冷静地想一想,无论是父母或是孩子,他们的说法真的一无是处吗?真的就没有什么是你没考虑到的?不会,没有人会毫无考量,就如同没有入会考虑得面面俱到一样。信任、聆听、理解你的父母或者孩子,然后你会发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父母其实只是希望你更好;而对家长而言,你的儿女也并不是什么都不懂、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成人我会永远记得高中的成年礼,那天,我和同学们聚在一起参加成年仪式。我当时就在想,什么算是成年?是从十七岁的最后一天迈向十八岁的第一天,还是已经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又或是离开家独立生活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却始终没有答案。在内地时,总有种长不大的感觉,在家有父母照料,在学校有老师管着,总觉得自己只要按照既定的规则行走就可以了。直到来香港以后,在夜深入静时回想自己最近的情况,才突然发现有了成长的感觉。那,什么是成长呢?成长就是你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以后打算,开始学会计算这学期要选哪些课,哪些是大学必须修完的,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哪些教授的grade(成绩)得好,哪些教授教得好,哪些课花的时间多,哪些课是自己擅长的。自从上了大学后,怎么搭配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需要慎重的事。首先是学分问题——在对于环境还不太熟悉的时候,我们面临着要不要让自overload(超负荷)的选择,因为毕竟有个要选多少学分的问题。其次是课程的问题。大学四年有很多的必修、必选课,每门课要在什么时候修,要和什么样的人一起修都需要认真考虑。因为成绩基本上是按照百分比给的,所以如果这门课今年有很多大陆学生选的话,不妨避开,等下学期再修。还有就是教授的问题。在香港,教授对于课程有很多的自主权,他们不仅能够决定作业的多少,考试的难易程度,更决定了每年的averagegrade(平均成绩)。有的老师讲得好,但是grade很低,有的老师grade很好,但是讲得一般,所以你需要根据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向和重点来作出抉择。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时间。就我个人而言,我很不喜欢九点的课,因为需要很早起来(别觉得我懒,九点是我们最早的课了,而且在香港,作息制度往往混乱得令人不可思议),而有些人不喜欢中午的课,因为容易犯困。当然,这纯粹属于个人问题了。此外,成长就是你在抱怨学校食堂的同时,能够想到自己去采购,然后慰劳自己。科大宿舍里每层楼都有微波炉和电磁炉,虽说不能炒菜以免干扰消防系统(我们的学长就有因吃火锅而触发消防警报的记录),但是自己热一些小菜,或者煮点东西还是没问题的。所以我们在比较闲的时候,也会去菜市场买些生菜或者面食来慰劳慰劳自己(作为喜欢美食的四川人,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学校的食堂能把普普通通的白水煮菜弄得这么难吃……)。还有,还有,成长就是你已经学会报喜不报忧,成长就是你已经开始计算什么东西划算什么东西不划算,成长就是你已经学会了在买飞机票的时候怎么选择便宜的机票,成长就是你已经明白家人的重要,成长就是一种感觉……
内容概要
初中、高中、大学,她都是被保送到最好的学校。初中、高中,她连当了六年的班长。100米跑,她只需13秒多;高中三年连年都是学校跳远、4×100米比赛的冠军,没事还练练跆拳道、弹弹电子琴。当别的孩子没日没夜玩游戏的时候,她开始设计游戏,结果还一不小心拿了个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去年6月,当同龄人大都在考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她已手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5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香港科技大学以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成功“捕获”这名成都美少女———李卿曦。
书籍目录
序一 开花结果的快乐序二 天才首先是普通孩子上篇 天性自有天籁 第一章 家庭教育要顺其自然 自然是成就天才儿童的第一步 谁说女孩不如男 婴幼儿的健康是父母关注的唯一焦点 第二章 快乐是童年第一课 没有什么比玩耍和游戏更重要 及早培养“内在的能力” 选择一个好幼儿园是天大的事 “幼教”不足“家教”补 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培养生活能力 亲近大自然这位“老师” 适时干预,“扼杀”不切实际的梦想 一次偶然的检验让我们更有信心 第三章 成大事者重小节 妈妈的经历让女儿少走弯路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句话 “胆小”背后有大问题 凡事有度,这个问题一定要讲清楚 安全和健康至高无上 不怕有毛病,就怕没毅力 要做事,先做人 为人父母是一件容易让人遗憾的差事中篇 让上进和思考成为毕生的习惯 第四章 从最简单最实在的小事做起 不要过早强调理想和抱负 在别人跌倒的地方要小心行走 做好“学前动员” 不偏不废,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会利用空闲时间 低起点、低落点 第五章 善于从黑暗的地方发现光亮 第六章 该逼的就得逼,该坚持的就一定要坚持 第七章 父母也要学会发现自己 第八章 换位思考,母亲也不妨做一做女儿的“孩子”下篇 女儿教我们找方法 第九章 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老班长 第十章 “不想高考”,为什么? 第十一章 只要付出努力,高能峰回路转 第十二章 心愿花开,努力结果 第十三章 征服香港科技大学 第十四章 方法成就一切 第十五章 美丽人生就这样后记 高考并非必由路
章节摘录
重理轻文要不得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曦曦不是天才,更不是神童。她的数理化几乎无可挑剔,但是文科相对较弱。跟数学、物理、化学相比,曦曦的语文和英语就逊色很多。严格说起来,曦曦也不可避免的有点偏科。曦曦的语文成绩很一般,因为曦曦把主要的时间都用到了数理化方面,语文自然就没有时间顾及了。她的高中班主任说:“如果要给高中的各个学科排一个顺序,语文肯定排在最后。数理化是高考的重中之重,肯定要排在第一位;学生要走向世界,英语也是很重要的,排在第二位;那么剩下的就是语文了。更何况,语文十分注重平时积累,在短时间内即使再下功夫学,也可能跟不学习的成绩一样,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也打了折扣。”其实,在数理化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文科好的人在高考时更具优势。曦曦和很多理科好的孩子一样,没有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上,但是,要想增强竞争力,语文是她必须过的一关,确切地说,曦曦必须要增强自己人文学科的学习了。英语是现在的孩子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很多高中生就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甚至还能够通过托福考试。曦曦的一个同学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托福考试,她是当时四川省年龄最小的考生,却考了最高分。曦曦的英语在班里比起来并不是很好,她的初中班主任就曾明确要求曦曦参加补习班,以提高英语成绩。香港科技大学进行的是全英文教学,这对曦曦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努力过英语关应该是她进入港科大首要的事情了!动静相宜才美丽在同学总结曦曦特点的时候,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猫妖有点瓜。”“瓜”在四川方言里是傻的意思,“猫妖”发瓜还真有点意思。有一天中午,曦曦和一个同学到学校附近的面馆去吃饭。她和那个同学每人要了一碗面。等面的时候,曦曦就不说话,手托着下巴,不知在想什么。等服务员把面端上来,曦曦还在琊里想,同学看到她这个样子就提醒她说:“猫妖,吃面!”曦曦应了一声,用筷子挑了几根面,接着就又坐到那里想事情。同学把面吃完了,基本上也已经到了上课的时间,曦曦说:“走吧!”面也没有吃就回到了学校。后来同学洗刷(四川方言:开某人的玩笑)她,曦曦说,她当时是在想一个程序,想着想着,就把吃面的事情给忘了。等想起吃面的时候,也该回去上课了,索性就不吃了。这还不算“瓜”,“猫妖”的好朋友说,她经常做一些很“瓜”的动作。曦曦喜欢掐人家的脸,她的好朋友高中三年被掐了无数次,每次都是一脸无辜的表情,而曦曦对此乐此不疲。掐同学的脸也就算了,曦曦还经常特别主动地给同学梳头,千万不要以为她是在助人为乐,她是在给别人添麻烦。曦曦把同学已经梳好的辫子拆开,然后再用自己拙劣的手艺给人家编小辫。平时还可以,快高考的时候,曦曦的“发瓜”行为真的让同学们很“害怕”,一看到“猫妖”又要来“助人为乐”,同学就开始“哄”她。别看曦曦长得文静清秀,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标准的淑女,实际上,曦曦能动能静,动静判若两人。曦曦在动脑筋想题的时候特别安静,此时的她和平时玩的时候根本不是一个状态。在计算机竞赛集训的时候,曦曦特别地专注,她的小师弟都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打扰她,谁要是撞在枪口上,肯定是一顿暴打,绝对没有好下场。而且,曦曦跑得特别快,就连男生也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不论你跑得多远,她都会把你抓回来。曦曦也是有静有动的,而她那种突然爆发的动,往往动静很大,把同学吓一跳。有一次,曦曦在课间操结束的时候,突然跟另外一个女孩子打闹起来,两个人的动作幅度都非常大,周围的同学吃惊之余马上让开。后来一个同学风趣地说:“以她们两个为圆心,两米直径内没有人,大家都围在旁边看。”平时,曦曦也经常跟同学在教室里追打着玩儿,她桌子上的书经常被呼拉一下推到地上,她一点儿也不生气。曦曦的暴力对象可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小师弟,叫她“猫妖”真不是冤枉她,她的指甲特别长,而且特别具有猫的特征:喜欢抓人。曦曦的同学,特别是男生,几乎都挨过她的打,几乎所有人的身上都留有“猫妖”的印记。曦曦还特别喜欢“威胁”别人:在别人接受采访的时候,她总是站在这个人的身边,低声地说一句:“你可要想好了再说啊!”弄得小师弟、同学们还真怕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可能妈妈也想不到,小时候经常挨打的曦曦现在已经被列为班级的暴力大王了。用爱心面对一切曦曦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孩子,这一点让她的同学很感慨。曦曦对“虐待”动植物的行为,简直到了嫉恶如仇的地步。班里的同学到现在都对此记忆犹新。高一的时候,曦曦用剪开的矿泉水瓶子养了一些小草花,其实这些小草花还是她从学校的花池子里面悄悄“偷”回来的。曦曦和同学把这些花放在阳台上,定期给花浇水。这些小花给曦曦和同学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些生活的气息。可是偏偏就有几个男生不爱惜这些花,顺手就把花掐断一点儿。这一下,他们可捅了马蜂窝。一天,曦曦发现本来长得好好的花突然遭到了摧残。她特别生气,冲出去把所有的同学都叫回教室,以班长的身份“教训”那些不爱护花草的同学,她当时发了很大的火,脸都红了,把那个同学说得简直无地自容。同学们都觉得没有必要发这么大的火,可是在曦曦看来,这是一件大事,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为什么这么不爱惜呢?不爱护花草尚且如此,虐待动物的后果就更加可想而知。谁欺负动物,曦曦就跟谁急。曦曦跟同学出去玩儿,有很多同学去扑蝴蝶,曦曦对这种行为特别反感,只要看见就一定会去阻止,很多男生都不理解,曦曦说:“如果你是蝴蝶,被人这样追来追去,你好受呀!”谁要是不听她的,轻则是一顿批评,重则就要挨打,用曦曦的话说,她这叫“以暴制暴”。曦曦的爱心不止限于动物和花草,曦曦对同学更是特别关心。今年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的朱泓瑾就特别感谢曦曦。朱泓瑾的父母不在成都,她平时是住在成都奶奶家,奶奶家没有电脑。2005年12月,朱泓瑾申请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需要在网上下载表格,然后填写寄回学校。这下可难坏了家里没有电脑的朱泓瑾。得知这一情况后,曦曦就主动帮助朱泓瑾上网下载表格。朱泓瑾本来以为,曦曦把表格下载到U盘里给她就完了,没想到曦曦不但下载了所有的表格,还帮她全部打印出来。当时朱泓瑾就特别感动,因为她知道,这个看似很简单的小事,其实也要费很多的时间。更何况,那个时候曦曦自己也还有很多表格没有填,还有学校没有送报。曦曦说:“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觉得应该给人家把事情办好,她的家又不在本地,干什么都挺难的。”参加计算机集训的时候,遇到小师弟们有什么问题不懂,她总是会非常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清楚,很多小师弟都叫她姐姐。其实,一起集训的同学同时也是竞争对手,很多人都问曦曦:“你给他们讲清楚了,不怕竞争对手比你强吗?”曦曦对此不以为然,可能是从小学到高中都给别人讲题,这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她说:“我倒是没有往这方面想,其实竞争对手还有很多,这不过是能够了解看到的,还有更多我们看不到的对手。我们都把自己的能力增强了,不是很好吗?”P198-201
后记
2006年8月29日一早,曦曦在妈妈的陪伴下,从家乡成都出发抵达香港。关于那天的情况,妈妈在一篇题为《新生活》的短文里作了简要的介绍:我们是8月29日下午到达港科大,下午学长们安排了活动(不让家长参加),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手机卡、香港的“八大通”卡等,那时我也没有她的联系方式,虽然都在港科大,但却找不到她了。还好晚上十一点多,她到接待中心找到了我,也告诉了我她在香港的电话号码。第二天上午是大学开的迎新会,允许家长参加,我们自然都去了。尽管香港天气炎热,但参加迎新会的教授、大学领导、还有职员等,先生们都是西装革履,女士们全是职业装束。讲话的有大学的行政副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还有类似大陆的后勤中心主任、招办的主任等等,介绍了港科大方方面面的情况,以及一些注意事项,除一位管后勤的女士外,其余全部讲英文。这样一个迎新会让我们这些家长、当然还有像曦曦这样的新生对港科大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明白了教学与国际接轨可不只是一句话。招办的朱教授给家长们讲的一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首先问到,有没有谁家的孩子未满18周岁,如果有,就要委托一个监护人。同时又说前一天,一个家长见到他,对他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了,他当时问孩子有多大,回答是19岁。他对家长说:香港是法制社会,18岁后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不能把孩子交给我,我也不能接受,学生的行为由法律和校规来约束。记得前一天晚上,我和“方丈”的妈妈还说,我们不知道把孩子交给了谁,我们的思想没有与国际接轨。30号下午是系里向新生介绍情况,一般家长都没去,我和“方丈”的妈妈去了,主要介绍教学情况,全英文,听得我们云里雾里,后面他们的活动我们就没参加了。31号,在一个香港朋友的陪伴下,我和“方丈”的妈妈去玩了一天,晚上朋友请吃海鲜,把两个孩子也喊了出来。9月1号上午,我和“方丈”的妈妈在房间休整,找不着孩子,两个“失落”的母亲在房间大发感慨。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下午5点多,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在香港科大洒满阳光的长廊上,我和孩子告别,曦曦轻轻地说了句“再见”就朝另一个方向走了,我看着她离开,心潮起伏、眼泪已经很不争气了,把她喊了回来,说:“这个告别太简单。”于是紧紧拥抱了她,然后才放她走,而她居然没有回头。后来在网上我问她,你怎么就不回头看看妈妈,她回答说:如果她那样,我会更难过。呵呵,好理性的女儿。我告诉自己,从曦曦进入港科大的那天起,她就是港科大的学生了,是社会的人了,不仅仅是我的女儿了。对她而言,崭新的生活开始了,而我还有她父亲,也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不同的是这两个“新生活”的含义完全不同。曦曦没有参加高考就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而且是一下子得到了5所名校的录取通知,这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同时又让一部分人愤愤不平,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认为她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当然也有人说她很会取巧,是利用高考制度的缺陷或漏洞,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逃避。在曦曦本人看来,这丝毫谈不上是什么奇迹。她说:“这真的算不了什么,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没参加高考,结果也都进了很好的学校。我相信,要是我们石室中学的应届毕业生,也都像我一样去参加很多高校的面试的话,别说是五所大学,就是十所甚至于更多,也都是没有问题的。”同样,曦曦也不认为不参加高考就是一种逃避,她说:“我只是正确估价了自己的情况,做到了扬长避短,然后又让自己辛苦在了前面。”对此,曦曦高中时的班主任张老师也说:“很多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曦曦他们这些参加竞赛的孩子或许比一般考生付出得更多。都说高考的随意性大,实际上在竞赛中也是一样,稍有疏忽,一等奖可能就拿不到了。高考中要是考不到680分,上不了北大、清华,还可以上浙大、电子科大;可参加竞赛的学生们呢,拿不到一等奖就等于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可见,他们要比一般考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竞赛不成功,他们就还得参加高考,这就等于是要参加两次高考。因此,从很大程度上说,参加竞赛是另外一种付出,另外一种高考!”结合曦曦和班上很多同学的经验,张老师诚恳地说:“现在很多的孩子都在抱怨高考,一方面是极不情愿,另一方面是还得要硬着头皮参加。这些孩子其实真是有些糊涂。既然不想参加高考,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优势去尝试一下其他方式呢?比如艺术天赋好的孩子,就完全可以走特长加分这条路,让艺术成绩为自己的高考成绩加分。在这方面,李卿曦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不想高考,就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上大学,而不是像很多孩子那样只会一味抱怨,到最后把大好的机会都耽误了。所以,不要愁眉苦脸地瞎想,而是要动脑筋、想出路,要赶快行动起来,去干一些实事,以便让自己走得更好。”鉴于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很多人都会举棋不定,陷入选学校和选专业的两难之中。除非你分数特别高,否则学校和专业很难做到两全。在这方面,曦曦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真正有实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达到既选学校、又选专业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想一劳永逸地摆脱两难的处境,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具备很强的综合实力。古人所说的“技不压身”是很有道理的,对包括神话传说、神秘现象和电子游戏在内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问题不在于学了有没有用,而是在于能否鉴别和驾驭它们,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在不至于迷失自己的前提下,让它们为我所用,最终成为自身实力的一部分。通过竞赛、保送和升学,曦曦把自己的爱好和专业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这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的,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从曦曦的经历中体会到:让孩子及早给自己定一个方向,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有多么的重要。曦曦说过:“爱好如果仅仅是爱好那就没有意义了。我经常都要考虑到自己的爱好能不能对以后谋生有所帮助。如果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要及时地在兴趣与谋生之间作一个取舍。”也许,有人会认为曦曦是一个特例,一个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受到素质教育的特例。其实在曦曦本人和我们做家长的看来,高考和素质教育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也是不能够脱离学习的。相对于长大成人这样一个大目标而言,个人的能力、爱好和特长绝不应该只是加分的工具,而必须成为孩子个人素质的一个部分,因为它们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成长,将来更好地适应我们这个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社会。所以,作为学生,你不能一点儿都不功利,但也不能时时、处处甚至于事事都功利,不然的话,反而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影响既定目标的问题。在这方面,曦曦举过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她说:“我喜欢跑步、弹琴、玩游戏,这些当然不能直接为我的高考加分,但是在我学习太累的时候,我可以弹弹琴、跑跑步、适当地打打游戏,它们至少能让我放松下来,尽快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在中国,科举历来都是读书人晋身的不二法门,大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意味。曦曦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大家表明:对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而言,高考也许是必要的、可行的,但绝不是唯一的、必由的道路。即使是在现阶段的中国,除了参加高考、跟千百万考生一起熬过“黑色六月”之外,至少还有另一条途径通向大学校园。这条曲折、迂回、堪称是人迹罕至的小路,她去走了,走过了,也走通了。她是勇敢的,也是幸运的。我们想,她的切身经历,也许可以给各方面与她比较相似或相近的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启示。她行,你也行,而且完全可以比她走得更好!最后,我们想,大家目前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应该是:被保送到港科大并且取得全额奖学金的曦曦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怎么样呢?她能适应新的环境和压力吗?她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尖子生云集的国际化的新学校里,她还能脱颖而出吗?说真的,这些也都是我们所担心的。对此.由于相隔遥远,我们无法确切地感知,只能通过两个很小的细节加以揣测和说明。刚进校不久,曦曦就被校方指定为负责大陆学生日常事务的联系人,她非常高兴,感觉自己又是班长了。2006年11月,曦曦代表港科大参加在清华大学举行的ACM(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国际计算机协会)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这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且具有权威性的组织主办的,是世界上公认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目的是要通过竞赛让参赛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比赛中,曦曦所在的港科大代表队得到一枚铜牌。对这一奖项,曦曦自己完全不当回事,在她看来,她只是尽力完成了学校交给自己的任务,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罢了,但据了解内情的人说,作为刚刚入校不久的女大学生,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高手如林的重大赛事中,曦曦的表现是出色的,也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上没有学而无用的东西,即使是对电子游戏那样的东西,也不能简单地用好坏二字来加以区分,关键在于要能够鉴别和驾驭它们,同时要能够真正把握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而不至于被事物的负面效应所蛊惑和左右。 在孩子的身心发育成熟以前,如果家长在教育和培养上急于求成,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在向前走特别是走上坡路的时候,不管心里是否愿意,总是要丢弃一些东西的,有时甚至会被迫扔掉一些很好的东西。对于非丢不可的,就不要再有任何留恋,丢了也就算了。 生而知之的天才固然是少数,学而不知的蠢才其实同样罕见,任何人只要愿意去学,就总会有收获。 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可以绕开走,一旦发现不妥,已经定好的目标和计划也照样可以修改。
编辑推荐
《发现孩子:全能女孩李卿曦成才解秘》编辑推荐:教育要革命家长先“换脑”!复旦、浙江、交大、北航、香港科技大,五大名校抢全能小才女,高考决战尚未打响,她已胜券在握。她并不比别人多一个脑瓜,她只是比别的孩子多了点主见,可以为自己的事情拿一点“大主意”。她并不比别人聪明,她只是更多地保持了自己的天性,可以随心所欲地“犯错”。李卿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善结合的成功范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唐玉光作为一种现象,李卿曦成才的最大意义,是向广大家长们阐明了一个道理:完善的教育,可以通过“消极”或“被动”的干预达到最积极的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文摘周报》主编蒋峰以李卿曦的资质,要是她把自己的PS投向哈佛、耶鲁抑或牛津、剑桥的话,我敢肯定,迎接她的,必是一路绿灯。——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徐小平透过《发现孩子》,我们会发现,只要父母有心,“天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肖川在求学时期,她已经实现了“做最好的自己”。——新华社记者何自力世上没有学而无用的东西,即使是对电子游戏那样的东西,也不能简单地用好坏二字来加以区分,关键在于要能够鉴别和驾驭它们,同时要能够真正把握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而不至于被事物的负面效应所蛊惑和左右。在孩子的身心发育成熟以前,如果家长在教育和培养上急于求成,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人在向前走特别是走上坡路的时候,不管心里是否愿意,总是要丢弃一些东西的,有时甚至会被迫扔掉一些很好的东西。对于非丢不可的,就不要再有任何留恋,丢了也就算了。生而知之的天才固然是少数,学而不知的蠢才其实同样罕见,任何人只要愿意去学,就总会有收获。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可以绕开走,一旦发现不妥,已经定好的目标和计划也照样可以修改。初中、高中、大学,她都是被保送到最好的学校。初中、高中,她连当了六年的班长。100米跑,她只需13秒多;高中三年连年都是学校跳远、4×100米比赛的冠军,没事还练练跆拳道、弹弹电子琴。当别的孩子没日没夜玩游戏的时候,她开始设计游戏,结果还一不小心拿了个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去年6月,当同龄人大都在考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她已手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5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香港科技大学以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成功“捕获”这名成都美少女——李卿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