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1-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刘秉荣 页数:350
内容概要
全书以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为背景,以贺龙姐弟的感人故事为主线,突出贺龙姐弟的英勇与忠烈。贺龙姐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我国社会主义基业创始人的英名。本书在记述中国革命大的历史背景的同时,揭示了若干人们不易了解的历史问题的详细情况,运用了不少新鲜资料,如贺龙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与毛泽东、周恩来、林彪之间的关系及其悲惨的晚年境况,实为鲜见,以人们进一步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很有帮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活龙”降世 “老子要当刀客!” “不杀龙崽,誓不为人!” 贺英与谷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 龙马精神第二章 湘西讨袁护国军 “雁过拔毛溪” 贺龙大闹县衙 两把菜刀闪青锋 英雄结义 “胡子营长”第三章 追随孙中山 加入中华革命党 “刺谭杀梅” 洪家关再树义旗 一条金龙 “贺龙是龙精,圣水要向贺龙家中喷!” 父、弟之死 谷绩廷遇害 太阳山 入川讨贼 驻防铜仁第四章 北伐之际 “贺家军” 贺英的嘱咐 二次北伐第五章 参加南昌暴动 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我贺家不好,耽误了革命的前程!”第六章 再起湘西 兄弟相逢 年关暴动 “我成了唐僧肉了!” “快跑哇!贺龙的神兵来了!” 洪家关上再树旗 贺锦斋受到严厉批评 “将军拴马树” “虎死泥沙,龙入浅滩!” 贺满姑之死 锁龙洞中“锁”贺龙 贺英雪中送炭 春雷滚动时第七章 “共产军”第八章 洪湖苏区的丢失第九章 “大姐来了!”第十章 夏曦处死贺龙亲老表第十一章 红三军一败再败第十二章 贺英血洒青山第十三章 贺龙诀别洪家关第十四章 贺龙三哭第十五章 西山大雪压青松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由于当地封建势力浓厚,地方豪绅富产成帮结伙,历史上即对外来人家称为“搬家客”,排挤和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不许“搬家客”的子弟在当地上学读书,说是怕抢占了他们的“功名和前程”。贺家族祖在遭受歧视百般无奈之下,当时气愤地宣布说:“他们不让咱家学文,咱们就自己学武。”于是贺家的后院就成了校场,经常传出击拳格斗的喝令声和刀枪剑戟的撞击声,就这样,贺家的练武就一代代地传了下来。并有好几个人成了有“功名”的武举人或武秀才,在长辈们精心习武的时候,贺家的晚辈孩子们,从刚懂事时也就围在一旁边看边练,所以贺龙和他的诸多姐妹们,自幼就是从这种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每人都自然地学会了“三拳两手”的武术,同时也都养成一种机警果敢、不怕鬼、不畏强暴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武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说来也怪,贺龙却能受得了这个辛苦,每天和父亲练功。他生性聪敏,没多久,便把父亲的本事都学到了。于是,他又向村里其他懂武的人学。 贺龙有位堂叔贺士远,——身好武艺,尤其精通硬气功。贺龙要学,贺士远见贺龙胆量过人,怕他学会了伤人,因此不敢教。贺龙便暗暗地偷着学。后来贺士远发觉,大为感动,遂下决心教贺龙“铁头功”。 贺龙不仅喜武,且尤其喜水。小小年纪,就敢纵身跳下数丈的深潭。并能在水内睁开二日。如此本事,更使村中人惊奇,更谓其为“活龙”转世,缘龙乃水中之物。贺龙还喜马,且各种烈马到他手中都乖乖变老实。村中人又谓这是“龙马精神”,龙能降马,更说贺龙是“活龙”了。“不杀龙崽,誓不为人!” 贺龙念书不用功,练武却卖力,谷兴楼老汉见了,对贺士道说:“士道,常常这孩子我看是个将材,准有出息。” 谷兴楼年轻时上过武当山,学过“五当拳”,他就把自己当年学到的功夫,都教给了贺龙。不上半年,贺龙又把谷兴楼的拳法学了个精通。 这天晚上,正是中秋佳节,明晃晃的大月亮,照得如同白昼,贺龙、贺士道父子比武,谷兴楼一旁喝着米酒观看。刚刚10岁的贺龙,居然打得贺士道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谷兴楼不由得拍手喝彩。贺龙见击败了父亲,把手中齐眉棍一扔,对谷兴楼说:“谷爷爷,我现在可以打天下了吧? ” 谷兴楼听了贺龙之语,大吃一惊,暗道:“如此小孩竟出语不凡,打天下不就是造反嘛,小小年纪就想造反,这如何了得。”遂说:“要打天下,非有赵子龙、张翼德的本事不可,要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才行。” 这天晚上,贺士道请谷兴楼喝酒,谷老汉三盅酒落肚,话也多了。他给贺龙讲英雄故事,第一个英雄,就是那岳飞岳鹏举。贺龙听后,把手中棍往地上一戳,说:“谷爷爷,我长大,也要当岳飞。” 谷兴楼捻着胡子笑道:“好孩子,竞说有骨气的话!” 第二天,谷兴楼去桑植城中赶场,他把贺龙也带了去。一路上,谷老汉给贺龙讲着历史上英雄的故事,讲着讲着,就讲到了贺龙的堂曾祖父贺廷璧。这个贺廷璧在清咸丰四年,同秀才李晖、廪生谷启虞等,趁太平军入湘,在桑植揭竿而起,攻下了湘西十几所县城,湘省震动。湖广总督派兵镇压。后贺廷璧因叛徒出卖为清军所俘。秋斩时,贺廷璧妻子刘氏赴刑场撩衣襟兜头,不使贺廷璧人头落地。她认为人头落地是耻辱。刘氏兜头的悲壮之举,感天动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当谷兴楼讲到刘氏兜头的悲壮之处,不由得老泪纵横。贺廷璧造反,刘氏兜头的故事对贺龙的影响是很大的。他曾多次说:“贺廷璧攻城,对后人影响很大,桑植外八斗溪立有36块碑,其中一块就是贺廷璧的。” 太阳升起几竿子高时,这一老一少到了县城东关。谷老汉停住了脚步,他用那发颤的手,指着面前不远的草坪说:“常常,记住,你廷璧祖上就是在那里被害的,刘氏先人就是从这里兜走你堂曾祖的头,直上天子山的。” 贺龙说:“谷爷爷,我记住你的话了,我长大也一定为穷人争气。” 谷兴楼高兴地笑起来。正好这时有个卖糕的从那里路过,谷兴楼便买了块糕,给了贺龙。贺龙吃着,随谷兴楼进了城。 桑植县城街道不算长,可也挺繁华。爷儿俩正走着,忽然间街里一阵大乱,买卖行人都急忙闪开,只见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横冲直撞过来,身后还有几个帮闲。此人是桑植城中有名的恶霸朱海珊。原来,朱海珊这天耍钱输了,到街上撒气。他挥着皮鞭,抽打过路的农民。贺龙见了,不由得怒从心头起,一扭头,见路边摆着一条扁担,便顺手抄起,一个箭步到了马前,朝着朱海珊就狠狠地打了一扁担。朱海珊这个恶棍,没想到贺龙抡扁担打他,他一闪身,扁担打在后背上,不由得“哎呀”一声,翻身栽倒。狗腿子们赶紧去扶他,等扶起朱海珊,再想抓贺龙,贺龙早被谷兴楼拉着跑了。 贺龙这一棍把朱海珊打得真不轻,朱海珊在床上整整躺了半个月,才缓过气来。他是横惯了的人,哪里吃得下这个亏?便派人暗暗打听凶手,终于打听到打他的是贺士道之子贺龙。朱海珊登时眼珠子就圆了,他把桌子狠狠地一擂,怒冲冲地喊道:“不杀龙崽,誓不为人!” 他喊着,叫来手下一个保镖的。这人姓李名玄,外号“李铁掌”。因他那巴掌练得有千斤之力,所以江湖上送与他“李铁掌”的外号。李铁掌本是常德人,因在乡中同人口角,失手打死了人,判了死罪。朱海珊见他武艺好,就把他保了出来。李铁掌是个义气人,深感朱海珊的救命之恩,便留下给他保镖。朱海珊欲害贺龙,想来想去想到李铁掌身上,便把杀贺龙的事交给了他。当下,朱海珊把李铁掌叫到房中,说:“我有个仇人,就是洪家关贺士道之子贺常常。你把他杀死了,我给你50块大洋。” 李铁掌当时答应了,等他一出房门,那心头可就画开了道道。他心想:“贺士道是个正直汉子,这贺龙小小年纪如此胆大,也是虎子了。自己如今给朱海珊保镖,也不过是报他救命之恩。可这朱海珊的所做所为,也实在令人气愤。眼下朱海珊要自己去杀贺龙,当然不能去做。”他又一转念:“我要不去杀,朱海珊还是要派别人去杀。干脆,我去告诉贺士道,让他带儿子远走高飞口巴。我也抬腿一走了事。”想到这儿,这李铁掌便上路直奔洪家关。 到了洪家关,李铁掌见了贺士道,便把朱海珊要害贺龙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贺士道这番感激就不细说了。便摆了酒,又把谷兴楼请来。谷老汉见李铁掌如此义气,也说了不少感激之话。贺士道又叫过贺龙,拜谢李铁掌救命之恩。李铁掌见贺龙年少英勇,也是赞不绝口,他喝了口酒,对贺士道说:“贺大哥,朱海珊心黑手毒,常伢子还是躲一躲为好。” 谷老汉也点头称是。当下,大家计议了一下,决定把贺龙送到鹤峰县的外婆家。 贺龙外婆家在鹤峰县的王家河,也是个美丽的山村。村上百户人家,大都养蚕织麻耕田为生。贺龙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见了十分高兴。外婆家是佃农,租着几亩田,日子过得挺艰难。为了减轻外公负担,贺龙便帮着外祖父、外婆种地、放牛、拾柴。 1910年春,贺龙奉父母之命,与贫农女儿徐月姑结婚,第二年生女儿贺金莲。几年后,徐月姑病故。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了,湘西的山村也刮起了风风雨雨,朱海珊同桑植县知县都吓得跑到了城里,乡下的大小财主们也都老实了。贺士道高兴地说世道变了。 贺龙仍然帮着父亲种田,一家好歹勉强蝴口度日。不久,祖父病故,父亲又给他起个名字叫“贺振家”,希望他能振兴家业。1909年,湘西又闹洪灾,贺龙一家颗粒无收,贺士道只好带着全家人背井离乡,来到本县蹇家坡燕罗界,给财主覃金街当了佃户。 原来,湘西的菜刀自古以来有名,又厚又大,锋利无比。尤以张万利的菜刀出名,就跟王麻子剪刀、狗不理肉包子一样,张家菜刀,历经七代,越制越好。 贺龙拿起菜刀,掂了掂,正可手,便买了两把,用布包好,放在怀里,尔后,来到了赵家歇铺。 樵子湾本是通往凉水口、芭茅溪的必经之路。贺龙多次来过这里,也多次在赵家歇铺落脚。这歇铺是夫妻开设的,内掌柜的姓赵,50来岁,人称赵家妈妈。赵妈妈为人很忠厚,过往客人,有时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来,也可以记账,不论白天黑夜,只要一打门,赵妈妈就开。赵妈妈的丈夫,人称赵老汉,也50岁出头。老实得像个面瓜,逢人连话都很少说。店里店外,粗活笨活都是他的。 到了年底下,往来客商少了,赵妈妈开铺门也晚了。老两口子没儿没女,过年也没多大劲,胡乱做了些饭吃,刚刚涮完锅,就听门外有人喊:“赵妈妈在家吗?” 赵妈妈出门一看,见是贺龙,便拍着巴掌说:“是常伢子,怎么,大年了,你还出来?” 贺龙说:“赵家妈妈,我们卖些年货。” 赵妈妈说:“快进来歇歇,看,走的满头大汗。” 赵家妈妈很喜爱贺龙。她忙给贺龙沏上茶,还端宋一盘桔子。贺龙喝了碗茶水,抬头看了看屋子,屋子打扫得挺干净。还贴了张新年画,画的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赵妈妈见贺龙看画,便说:“常常,这刘关张的画儿好吧?” 贺龙点头说:“好啊。” 赵妈妈说:“当中那个三缕胡子的是刘备,听说刘备不是人。” 贺龙问:“是什么?” 赵妈妈说:“是条龙。” 贺龙笑道:“你听谁说的?’, 赵妈妈说:“我听说书人讲的。说那个张飞、关公刚认识刘备的时候,看他是个编席的人,寻思他也没多大本事,想谋害他,就请他喝酒,酒席摆在了井口上,上面铺了张席。关公、张飞俩人坐在井边儿上,井口的位置留给了刘备,刘备只要一坐上去,就要落在井里。他俩没想到刘备坐上之后,稳稳当当的。二位老爷都傻了眼。张三爷偷偷掀开席一看,好家伙,原来井里有条金龙,龙爪子正托着刘备屁股呢。张飞一拉关二爷,两人翻身便拜刘备为兄。”赵妈妈说到这儿,问道:“听人说袁大总统是条金龙,要当皇帝了?” 贺龙说:“他是什么金龙,是个大癞蛤蟆精。” 赵妈妈说:“我说这世道不太平,癞蛤蟆当了皇帝世道还安稳得了?” 赵老汉进了屋,听赵妈妈这么一说,道:“这真龙天子也不知在哪里?快些出世吧,老百姓奸过几天安生日子。” 赵妈妈一指贺龙说:“常伢子不是一条龙吗?” 赵老汉念叨着:“贺龙,活龙,哈哈,可不是嘛,常伢子就是条活龙。” 贺龙只是笑而不答。正在这时,贺锦斋进了门,贺锦斋也同赵妈妈认识。寒暄之后,赵妈妈给他倒上茶。贺锦斋坐在贺龙身边,他喝着茶,打量这屋里的新年装扮。忽然间,他被墙上的一副春联吸引住了,联文是:“宜入新春,原事随心,不但发福,而且生津,大吉大利,大脚后跟。” 贺锦斋看着看着,放声大笑起来,赵妈妈见贺锦斋笑,问道:“秀伢子,你笑什么?” 贺锦斋说:“我笑这对联写得好,这是谁写的?” 赵妈妈说:“是对门袁大双袁先生写的,我老婆子也不识个字,上边写的啥,你给我念念。”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1980年夏,我尚在北京军区政治部工作,经老作家刘伍的推荐和总参谋部与北京军区政治部领导的批准,参加了《贺龙传》的编写工作。为采访贺龙元帅的伟绩,我和编写组的同志们一起,先后到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倾听了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和人民群众对元帅和红军将士艰苦卓绝斗争的描述。当他们讲到那许许多多的悲壮的场景之时,竟泣不成声。老区人民对先烈们的深厚情谊,真是难以言表,这种情怀,也使我们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在采访中,我听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贺龙元帅姐弟感人的事迹。为此,我多方找元帅的亲属了解,又到元帅家乡桑植调查、访问。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贺龙元帅的父亲、大姐贺英、妹妹满姑、弟弟贺文掌、大女儿贺金莲等都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其余姐妹也在敌人的迫害之下,贫病而亡。此外,贺龙元帅的三个姐夫及许多堂兄、堂弟也都为革命做出了牺牲,贺龙元帅一家,可谓满门忠烈。 关于贺龙元帅姐弟的事迹史料多有记载,但民间传说也很多。我在查阅各档案馆保存的资料外,对民间传说也多有记录。 在写作中,我本着这样的原则:一、力争做到史出有据,文史结合;二、对一些老将军、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区人民的回忆,虽然没有文字依据,无法核实,但由于是他们的耳闻目睹,且许多老同志已经作古。我想,他们的讲述,仍然是很可贵的史料,不仅能起到昭示后人的作用,并能为研究有关历史的同志,提供参考资料,因而加以引用:三、对一些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在不影响主要历史真实的情况下,也做了引用。 贺龙元帅一家,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孰料到了“文化大革命”中,竟惨遭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毒手,造成千古奇冤,令人胆愤。 今年6月9日,是贺龙元帅被迫害致死35周年忌日,元帅的骨灰将移往湘西的天子山上,老总魂归故里,其精神将与日月同辉,山川共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今天,是万千烈士鲜血换来的,而今,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他们忘记先烈创业之艰,他们“崽卖爷田不心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把他们清除出去。 此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和编辑部主任张秀平同志的支持,王海滨同志作了压题画,特在此致谢! 作 者 2004年10月9日
编辑推荐
在采访中,我听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贺龙元帅姐弟感人的事迹。为此,我多方找元帅的亲属了解,又到元帅家乡桑植调查、访问。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贺龙元帅的父亲、大姐贺英、妹妹满姑、弟弟贺文掌、大女儿贺金莲等都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其余姐妹也在敌人的迫害之下,贫病而亡。此外,贺龙元帅的三个姐夫及许多堂兄、堂弟也都为革命做出了牺牲,贺龙元帅一家,可谓满门忠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