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作者:一丁 页数:4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部外传采用章回体手法,透着小说的笔致,因为作者有一种刻意的用心在里面,意味着作者对传主的那种崇拜而衍生的赵树理文化情结,而由此情结转化成的模仿,它完成了作者对赵树理的文化意义上的亲近。我很欣赏作者对回目的编排,遣词造句在力求讲究和工整,也不乏机智与幽默感。不妨随手举两个小例子如右:“父奏子唱地头戏/母怨儿笑农家乐”“带头罢课闹学潮/巧写名字难找头”。“赵树理再婚/关连中得名”“遇变随机应变/遭险虎口脱险”等。自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可能由于情节的限制,并不是每个回目都能做到严谨。
作者简介
一丁,原名张文君。1935年出生于山西沁水县历山地区的北石窑树。大学文化,其生平艰辛,经遇坎苛,多灾多难,九死一生。1949年14岁时,参加革命工作,当过解放军,参加过抗美援朝。任过国家干部。1957年被诬陷为右派、反革命,判刑20年,打入监狱。下过煤矿,北国垦荒种过地,做过砍木匠、理发员、赤脚医生、民校教员、剧团编导。平反后做过报刊的记者、编辑。出版了30余部文学和文史作品,被聘为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晚年获高级职称,读者赠予一顶作家帽子。《中华英模大典》等辞书中介绍了其人生格言:做一个夜不闭户不畏贼,半夜不怕鬼叫门,响雷闪电不惧龙,不贪财,不媚官,背后无人戳脊梁骨的堂堂正正的男人。
书籍目录
序
作者的话
第一回 赵中正夜梦文曲星 赵树理华诞尉迟村
第二回 过“百岁”手捉赶驴鞭 步父路掐指识“阴阳”
第三回 九龄童掌鼓惊四乡 八音会尉迟夺第一
第四回 拾牛粪不拾地里的 人私塾因贫受人欺
第五回 白天赶上毛驴驮煤炭 晚上接成家里读唱本
第六回 幼小儿童怜老妪 巧展手艺赠簸箕
第七回 父奏子唱地头戏 母怨儿笑农家乐
第八回 借唱台词骂富人 巧写名字难找头
第九回 赵得意娶了好媳妇 马素英生下胖儿子
第十回 肩挑行李去长治念师范 手弹三弦说鼓书挣盘缠
第十一回 施“绝术”治好相思病 获“现洋”步入潞安城
第十二回 识王春破迷信开斋吃肉 改树礼为树理追求真理
第十三回 带头闹学潮驱逐反动校长姚用中 离校去流浪政治避难服从王夫子
第十四回 图谋生医号“杨大夫” 当“和尚”寺堂授音乐
第十五回 历山采药为给夫子生活费 探友方醒离寺归里骂苍天
第十六回 遵父命考教师名列榜首遭嫉妒 妻亡命身人狱与敌斗嘴苦读书
第十七回 流浪晋阳城 拒绝回党内
第十八回 洞庵访师友 高小当教员
第十九回 赵树理再婚 关连中得名
第二十回 玉琴妹三轰媒婆 得意哥送妹出嫁
第二十一回 离洞庵赴太原北洗就教 写文章编戏剧拚击时弊
第二十二回 开封府遇“匪”跳黄河 赵树理患了“迫害狂”
第二十三回 插班“西北影业公司”训练班 上演《千秋万岁》配角老冬烘
第二十四回 红军东渡黄河山西形势好 应聘上党乡师吹奏救亡曲
第二十五回 修改课文要奋斗 上街游行查日贷
第二十六回 慷慨解囊扶“贫生” 火神庙里打“灶王
……
第一百五十回 粉碎“四妖”赵树理平反昭雪 结束“文革”八宝山喜迎忠魂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尉迟村的东头院住着一家姓吕的.叫吕祥。吕祥老汉养有四个儿子,分别叫花牛、红牛、五牛、六牛,他们都是村里八音会的能手和骨干,六牛打鼓板远近有名气,五牛坐文场,吹拉弹唱样样精。花牛、红牛比赵和清年纪长几岁,赵得意称其为伯伯,五牛、六牛比赵和清小几岁,赵得意称其为叔叔,这一家人虽然日子过的贫困,但人缘好,村里人都喜欢到他家聊天拉呱摆龙门阵,加上八音会的整套乐器就放在他们家里,爱高兴的人一到天阴下雨不能上地干活时,就都自动地聚集到吕家打镓伙(就是敲打乐器)学唱戏,寻觅欢乐,有钱人骂他们“穷高兴”。赵得意在六七岁时,祖父赵中正按照赵家家族家谱忠、和、树、德、教、传、芳排列,当系树字辈,就给他起了官名叫树礼,即树传统礼义,做一个知仁义懂礼义的人。同时还给他起了字(号)齐民,(后来也有人称为齐明),直到1926年,他20岁时自己才改为树理,意在树立真理,这是后话,以后再说。尽管爷爷赵中正把赵树礼管得很严。不让他出门,不让他与别的孩子接触,但父亲赵和清经常让他出院门替他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说,他们生活在农村,赵树礼也八九岁了。已经能干一些轻巧的农活了,所以祖父的管束也就慢慢地松起来。他脑瓜很机灵,什么都想学,而且是一学就会,能过目不忘。他父亲赵和清也是八音会的好手,起初也带上他一块去吕家吹打。赵树礼一接触锣鼓家伙就迷上了,起先人们不注意,各自拿起自己的乐器吹打,剩下什么乐器赵树礼就拿起什么乐器来敲打。很快,人们就发现这孩子不简单,他什么乐器也能打,而且能敲打到点子上。特别是吕家兄弟很器重他,一面教他吹打点子,还一面把农村流行的乐谱(指《工尺谱》)“六、工、尺、上、一、四、合”(也有的唱为“凡、工、尺、上、一、四、五”)教给他。很快,他就学会了各种乐器的打击、弹、拉。谁不在,他就替谁。擂鼓、砸梆、打锣、扇钹、拉二胡、弹三弦、真可谓无一不通,就是嗓子眼有点粗沙,但还能把住调调不走腔。
编辑推荐
《赵树理外传》: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以发表《小二黑结婚》蜚声解放区文坛,成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忠实实践者,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人民作家”,被文学界誉为描写农村现实生活的“铁笔圣手”.和郭沫若、茅盾、老舍并称为“中国语言大师”,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巨匠,是20世纪大众文学的领军人物,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山药蛋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