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杜建华、张守清、 廖奔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1-02出版)  作者:杜建华,张守清 著  页数:16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川剧是在巴山蜀水的土壤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被公认为巴蜀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中国国粹艺术读本:川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活泼清新的语言,故事的讲述方式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普及川剧这一门国粹艺术的文化知识与内涵。包括历史与发展、唱腔的特点与艺术价值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和剧目等。

书籍目录

前言 一、萌芽及形成(明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 1.孕育与萌芽 2.“湖广填四川”与多种声腔在川流行 3.五种青腔逐渐融合 4.川剧向西南地区流播 二、蓬勃发展期(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 1.川剧演出的兴盛 (1)万年台、会馆遍布全川 (2)川剧戏台与戏园的演变 2.著名班社与科社 3.上演剧目丰富多彩 (1)丰富的剧目及其艺术特点 (2)赵熙和他的《情探》 (3)黄吉安留下的宝贵遗产 4.著名表演艺术家 (1)蜀伶魏长生名动京师 (2)戏状元、丑行宗师岳春 (3)傅三乾、李琴生、黄金凤 5.民风民俗与川剧的普及 (1)演出习俗 (2)玩友活动如雨后春笋 三、进步变革期(晚清至民国时期) 1.社会变革与三庆会的突出贡献 2.时装戏的兴起带来川剧的革新 3.河道艺术及其特色 4.冲出夔门,远征上海 5.大后方抗战川剧的兴起 6.民国时期灿若群星的川剧表演艺术家 四、黄金时代(20世纪50-60年代) 1.首赴北京,川剧艺术大放异彩 2.剧目鉴定,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壮举 3.为国争光,第一次赴东欧演出走向世界 4.“三并举”的剧目政策与现代戏的发展 5.新中国第一代川剧作家 (1)独具风格的赵循伯 (2)勤奋笔耕的徐文耀 (3)喜剧大师吴伯祺 (4)成就卓著的李明璋 6.群星璀灿,名家辈出 五、角色行当与表演艺术 1.川剧角色行当的分类及特点 2.丰富奇妙的表现手法 3.精彩独特的绝技绝活 六、场面与声腔 1.川剧的场面——文场、武场 2.川剧的五种声腔 (1)川剧高腔的独创性 (2)川剧的胡琴 (3)川剧的弹戏 (4)川剧的昆腔 (5)川剧的灯调 七、改革振兴 1.振兴川剧,巴蜀儿女的共同心声 2.《自蛇传》轰动西柏林,《芙蓉花仙》饮誉东京 3.勤奋耕耘,奉献精品 (1)苦吟成戏,巴蜀鬼才魏明伦 (2)笔底波澜,北大才女徐菜 (3)推出《山杠爷》的谭愫 (4)隆学义奉献的精品《金子》 (5)擅写推理剧的倪国祯 4.蜚声中国剧坛的优秀导演 (1)谢平安 (2)胡明克 5.名家辈出,群星荟萃 (1)川剧第一位梅花奖得主晓艇 (2)艺术的执著追求者刘芸 (3)川剧的女儿沈铁梅 (4)川剧文化的守望者陈智林 (5)“川剧金牌旦角”陈巧茹 (6)艺高德美的肖德美 八、走向新世纪 1.川剧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众望所归的代表性传承人 3.川剧将绽放绚丽的时代之花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川剧表演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于历代川剧名家及其代表剧目的艺术创造之中,由此切人可以比较清晰地梳理出川剧表演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康雍年间的演出剧目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已难以详考。乾嘉年间,关于川剧演员及演出剧目的记载日渐增多,且涉及一些演唱特点。特别是以魏长生为代表的一批“蜀伶”因其以新出“琴腔”而名动京师,且在唱腔表演及装扮上多有创新,为京师观众所倾倒,致使“六大班顿为之减色”。道光、咸丰以降,五种声腔逐步合流,演出剧目数以千计,角色行当趋于完备,功法程式渐成体系,以岳春、肖遐亭、谢海潮、傅三乾、李琴生、黄金凤等名家为代表,开始形成注重人物刻画、擅用表演绝活的艺术风格。历代有成就的川剧演员大多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擅长诗文,工于书画,努力使观众在看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熏陶和闪光的智慧启迪。 【(1)蜀伶魏长生名动京师】 魏长生的人生之旅,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中国戏曲史上,魏长生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表演艺术家。魏长生创造西秦腔(西琴腔),表演“善于传情”,他艺帜高举,一鸣惊人。同时,他在化装造型上别出心裁并发展了踩跷技艺,对戏曲表演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魏长生原名魏朝贵,字宛卿,俗称“魏三”,四川金堂县人。家贫,父早死,全靠母亲做零活为生。幼年时,金堂陕西会馆常有秦腔班演出,魏三就很有兴趣学唱秦腔梆子。少年时母亲辞世,备尝艰辛。环境迫使他奋发学艺,起早摸黑,唱念做打,出大汗,吃大苦,发大愿:艺不惊人死不休。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魏长生入京后强劲的“魏旋风”劲吹梨园,以一出《滚楼》技压群芳、名声鹊起并为秦腔赢得盛誉,在京城独领风骚,使得当时京城的六大名班无人问津。魏长生作为戏曲史上“花部”的优秀代表,从此彪炳史册,“海外咸知有魏三”。他从北京返川的十年间,住于成都东较场口,常与川剧艺人切磋技艺,并曾多次登台献艺。其拿手戏《滚楼》、《香莲串》、《铁莲花》、《烤火》、《送灯》、《铁弓缘》等,大多为川剧所传承,他创造的“梳水头”、 “踹高跷”等化装表演技艺,在中国剧坛开一代新风。如杨懋建《梦华琐簿》所说:“闻老辈言,歌楼梳水头、踹高跷二事。皆魏三作俑。此前无之。”川剧名旦赛四妖在《菱角配》中创造的踩跷踢毽,川剧名旦琼莲芳在《宫人井》中创造的中国芭蕾等,都是源于对跷功的出色运用,而成为川剧表演的一门绝活。

编辑推荐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川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故事的讲述方式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普及川剧这一门国粹艺术的文化知识与内涵,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恒长的发展轨迹,是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国粹艺术百科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