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报刊研究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钱承军  页数:342  
Tag标签:无  

前言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事业是与党同时诞生、同步前进的,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0.8-1949.10),前后共30年,几乎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党的报刊事业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过程。据不完全统计,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各机关、部队、团体及个人在这30年间所创办的各种报刊,总计不下4500余种。其中党组织和人民政府报刊约2470种,人民军队报刊约1020余种,群众团体报刊约1030余种。毫无疑问,这些党报党刊是反映新民王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现象的重要文献资料来源,对于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新闻史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诚如列宁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就曾指出的那样,革命的迅速胜利是同党的出版物有联系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或学术界一直未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报刊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改革开放近30年间,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新闻史研究领域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有目共睹,先后出版了不少有影响的专著和教材,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报刊的论述也能见于其中之章节或片断。但显而易见,若从学术专题研究所应具备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诸方面的要求来审视,确实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内容概要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报刊研究》在体例上,可以说是集史论、人物列传、报刊目录提要为一体,深得中国传统史书体例之精华。既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中所涉及的资料来源,上及国家级档案馆、图书馆,下及各地市、县乃至私人收藏,无及海外,可谓搜罗备至。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1920.6-1923.12)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孕育和诞生一、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报刊二、党成立以后至大革命前创办的报刊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特点及作用一、党对报刊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二、重视报刊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三、强调报刊的阶级性四、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五、艰苦奋斗,忠诚党的事业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报刊介绍一、《觉悟》(1919.6.16-1931.12.31)二、《新青年》(1915.9-1922.7)三、《劳动界》(1920.8.15-1921.1.23)四、《劳动者》(1920.10.3-1921.1.2)五、《伙友》(1920.10.10-1921.1)六、《广东群报》(1920.10.20-1922年秋)七、《劳动音》(1920.11.7-1920.12.5)八、《共产党》(1920.11.7-1921.7.7)九、《武汉星期评论》(1919.6-1923年春)十、《劳动与妇女》(1921.2.13-1921.4.24)十一、《工人周刊》(1921.7.31-1926年底)十二、《劳动周刊》(1921.8.20-1922.6.9)十三、《山东劳动周刊》(原名《济南劳动周刊》,1921.5.1-1923)十四、《妇女声》(1921.12.10-1922.6)十五、《先驱》(1922.1.15-1923.8.15)十六、《青年周刊》(1922.2.26-4.16)十七、《少年》与《赤光》(1922.8.1-1930年初)十八、《向导》(1922.9.13-1927.7.18)十九、《珠江评论》(1922.9-1922.10)二十、《真报》(1922.10.10-1923.2.8)二十一、武汉《劳动周报》(1922.12.23-1923)二十二、《新时代》(1923.4.10-1923.11)二十三、广州《劳动周报》(1923.4.14)二十四、《前锋》(1923.7.1-1924.2.1),二十五、《妇女周报》(1923.8.22-1926.1.27)二十六、《中国青年》(1923.10.20-1927.10.10)二十七、《青年工人》(1923.10.31-1924.3.15)二十八、《中国共产党党报》(1923.11.30-1924.6.1)第二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报刊(1924.1-1927.7)第一节 统一战线报刊的形成与发展一、统一战线报刊兴起之缘由二、毛泽东主编《政治周报》三、其他统一战线报刊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团、工农和妇女报刊一、五卅运动中的《热血日报》二、中共党团报刊的兴旺三、工农报刊与妇女报刊的活跃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报刊介绍一、《妇女日报》(1924.1.1-1924.9.30)二、《政治生活》(1924.4.27-1926.7)三、《少年共产国际》(又名《少年国际》,1924.7)四、《中国工人》(1924.10-1929.5.15)五、《星火周报》(1924年冬-1925.5)六、《中国军人》(1925.2.20-1926.3)七、《楚光日报》(1925.3.24-1927.7.15)八、《工人之路》与《工人之路特号》(1925.5.31-1927.3)九、《光明》(1925.5.10-1926年底)十、《湖北妇女》(1925.6-1927.7)十一、《中州评论》(1925.9.1-1926.1)十二、《战士》(1925.12-1927.4)十三、《中国农民》(1926.1.1-1927.6)十四、《犁头》(1926.1.25-1927.1.7)十五、《人民周刊》(1926.2.7-1927.4.10)十六、《湖南民报》(1926.7-1927.5)十七、《农民运动》(1926.8.1-1927.6)十八、《工人导报》(1926.11-1927.7.17)十九、《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1926.12.1-12.27)二十、《革命先锋》(1927.1.1)二十一、《平民日报》(1927.2.27-1927.9)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报刊(1927.8-1937.7)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共产党报刊一、国共合作破裂对中共报刊的影响二、中共地下报刊的创办及特色第二节 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报刊一、中央革命根据地报刊二、其他革命根据地报刊三、革命根据地报刊的特点四、人民军队报刊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报刊与抗日救亡运动一、《红色中华》报的抗日救国主张二、《救国时报》的历史功绩三、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报刊第四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报刊介绍一、《中央通讯》(1927.8.11-1928.7.30)二、《上海工人》(1927.8.23)三、《前锋》(1927.9-1927.11)四、《无产青年》(1927.11.7-1928.10)五、《江苏省委通讯》(1927.11-1932.2.19)六、《红旗》(19227.11-1931.3.25)七、《太阳月刊》(1928.1.1-1928.7.1)八、《多数》(1928.9.10-1928.11)九、《列宁青年》(1928.10.22-1932.5)十、《中国工人》(1928.12.1-1929.5.15)十一、《烈火》(1928.12-1931年春)十二、《党的生活》(1929.1.1-1930.6.15)十三、《北方红旗》(1929.2.16-1933.9)十四、《红旗》(1929.3)十五、《浪花》(1929.7.27)十六、《组织通信》与《组织通讯》(1929.8.25)十七、《工农兵》(1929.9.20)十八、《右江日报》(1929.9-1930.2)十九、《兵士呼声》(1929.10)二十、《环球半月刊》(1929.12.10-1931.1)二十一、《士兵福音》(1930年初)……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报刊(1937.7-1945.8)第五章 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共产党报刊(1945.8-1949.9)附:书中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1920.6-1923.1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孕育和诞生  一、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报刊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报刊,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1年7月1日)前后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党诞生之前,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即后被称为“共产主义小组”或“共产党发起组”),在筹建共产党组织的过程中创办了一批报刊,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一批无产阶级报刊。  五四运动时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就此产生了分化,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及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迅速转向,走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救国救民的普遍真理,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应是中国革命成功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同时,随着反帝反军阀的罢工浪潮席卷全国,中国无产阶级大踏步地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从自在阶级发展成自为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的局面业已形成,因而建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和俄共(布)的指导和帮助下,1920年8月,以陈独秀为首的上海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率先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发起组织和联络中心。随后,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及海外的日本、法国等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也相继成立。其时,为了正确指导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走向胜利,进一步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亟需拥有自己的舆论工具向社会及民众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基本知识,以便明确表达本阶级的意志,并为党的正式创建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样,由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我国最早的一批无产阶级报刊也就应运而生。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报刊主要有三种:  1.由原资产阶级民主报刊转化成面向一般读者的报刊。最显著的是改组后的《新青年》 该刊原为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是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后来中国共产党另一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加入厂编辑部,在《新青年》上发表大量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文章,使得该刊社会主义因素激增。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此为《新青年》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刊物转变为一个无产阶级刊物的标志。改组后的《新青年》,加强了对广大读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但仍然不失原来同人刊物的色彩。又如《广东群报》,原为谭平山等人于1920年10月在广州创办的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份报纸。1921年春天,谭平山等人在陈独秀的倡导下组建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随即将该报改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报。  2.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为对象,为建党做准备而创办的理论刊物。这就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的秘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该刊由李达负责主编,编辑、出版和发行都是秘密的,是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必读教材,更是中国共产党各地早期组织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准备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该刊第一次在中国树起了“共产党”的大旗,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其任务是为了宣传在中国建立一个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党。陈独秀在其创刊号的《短言》中明确主张,“我们中国共产党有两大使命,一是经济的使命,二是政治的使命”,只有“跟着俄国的共产党”,试验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法”,中国的劳动者才能逃出被中外资本家奴役的境遇,并宣称“我们的信条”是“一切生产:亡具都归劳动者执掌”。  3.向工人宣传劳动运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通俗性刊物。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工人运动得到蓬勃发展,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随即在工人中活动,他们组织工人俱乐部,成立工会,举办工人夜校。并相继创办了以“劳动”二字命名的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工人报刊。如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8月创办的《劳动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的《劳动音》;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创办的《劳动者》;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于1921年2月创办的《劳动与妇女》等。主要编纂者有陈独秀、李汉俊、邓中夏、罗章龙、梁冰弦、刘若心、沈玄庐、谭平山等。这些刊物多为32开本小册子,其共同宗旨是通俗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促进工人的团结,进一步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被工人们看做是自己的“喉舌”、工人解放的“明星”。由于它们出版的背景、基础、宣传宗旨、读者对象、编排版式基本相同,当时被称为“兄弟刊”,在工人中很有影响。它们的出版昭示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先进知识分子从事工人运动的良好开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报刊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