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作者:傅赵凤 著  页数:181  

前言

21世纪,人类文明跨入一个全新的时空。不管是否愿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人都被这个时空一网打尽;无论是否承认,每一种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元素,甚至每一种文化基因都面临着决定性的选择。因为,凭借科学技术原创而生发的文化创新正在超强提速,伴随全球一体化而弥散的文化消费令人眩目。当此考验,开放的中国生机焕然,不仅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且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既立足于本土、传统、民族,叉面向世界、现代、未来,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人类文明,致力干推动和谐世界的进程,引起全球性的关注。在实现社会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后工业化等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没有惊慌失措,我们没有麻木不仁,我们更没有放弃责任,而是登高望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实施,解决了观念、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进行了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转型、创新、开发等实践,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协调了文化生产关系,实现了文化转型,确保了国家文化安全,参与了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创造与共享。

内容概要

中国杂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是灿烂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粹艺术中最具活力、最贴近民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技”为核心,以演员潜能的非凡挖掘为前提,以显示人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特殊驾驭能力。它的发展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姿多彩的杂技画面,为我们讲述了舞台背后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杂技故事,是一部极具资料性和趣味性的艺术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傅起凤,女,1942年出生于魔术世家,魔术专家,是魔术大师及魔术杂技理论家傅腾龙的姐姐,曾任《魔术与杂技》杂志副主编、编审;中国杂技家协会研究部原主任。著有《中国杂技史》、《中国艺能史》、《魔术与伪科学辨析》等。有四十多年魔术研究经历,现任央视多档魔术节目顾问。

书籍目录

前言一、从远古走来的艺术  1.从劳动技能中走来的杂技——飞技板、舞流星  2.从农牧生活中走来的杂技——马戏与动物戏  3.从战斗生活中走来的杂技——蚩尤戏和角抵戏  4.从祭祀活动中走来的杂技——巫傩与杂技  5.从游戏娱乐中走来的杂技——投掷节目的鼻祖“击壤”二、先素杂技从民间进入豪门  1.奇伟之戏——最早的宫廷杂技  2.春秋战国时的杂技故事    (1)侏儒扶卢    (2)宜撩弄丸    (3)兰子跳剑    (4)鸡鸣狗盗    (5)举鼎绝膑  3.集六国角抵的秦宫杂技三、汉代百戏杂技的兴盛  1.从汉墓藏看民间杂技  2.汉武帝的宫廷盛会  3.张衡笔下的西京杂技  4.东汉的杂技团  5.杂技艺术的繁荣期的到来四、魏晋南北朝杂技在民族交融中发展  1.粗犷北国的杂技    (1)《猿骑》    (2)《五兵角抵》  2.秀丽的江南杂技    (1)传统技艺的发展    (2)凤凰含书    (3)形式繁多的竿木表演  3.罩上宗教面纱的杂技幻术五、隋唐杂技远播四方  1.集传统精华的隋宫杂技  2.唐杂技的繁荣与变迁  3.唐明皇的观酺盛会    (1)“唯有长竿妙入神”    (2)飘飘若仙走绳技    (3)“倾杯乐”与舞马    (4)丰富多彩动物戏    (5)“太平乐”与舞狮子    (6)“剑器行”与舞流星    (7)新兴的叠置伎    (8)乐舞中的杂技  4.中外杂技交流的热潮    (1)兼收并蓄    (2)中华文化远播四方六、宋元杂技在民间发展  1.宫廷杂技的变迁    (1)宝津楼的诸军百戏    (2)圣寿宴中的杂技  2.民间杂技的繁荣    (1)“瓦舍”、“勾栏”杂技人    (2)宋代出现的新节目    (3)杂手艺和踢弄    (4)马戏和动物戏技艺翻新    (5)别具一格的水上百戏  3.元代的“杂把戏”    3.元代的。“杂把戏”七、明清杂技在江湖闯荡  1.宫廷杂技的衰颓    (1)明宫元宵景图中的“过锦戏”    (2)北疆特色的清宫杂技  2.江湖杂技多姿多彩    (1)“跑马卖解”走江湖    (2)九牛坝观角抵记    (3)踏青中的杂技    (4)行香走会中的杂技    (5)“堂会”和“撂地”中的杂技    (6)戏曲中的杂技和幻术    (7)一招鲜吃遍天    (8)“毽儿谭”与踢毽子    (9)“坛子王”与耍花坛    (10)“隔壁戏”与口技八、百年沧桑    1.现代杂技的萌芽    (1)屈辱年代畸形发展    (2)游乐园——现代杂技的摇篮  2.特殊背景下的中外杂技交流    (1)流浪海外    (2)马戏之父孙福有  3.新型杂技团的雏形——延安杂技团九、当代杂技精品集萃  1.“顶”与倒立  2.《武术》  3.轻功与芭蕾  4.《钻圈》  5.《跳板》  6.青春的旋律——《滚环》  7.《顶碗》  8.《滚杯》  9.《蹬板凳》  10.《手技》  11.《转碟》  12.《飞技》  13.《抖空竹》  14.《聚刀拉弓》  15.《蹬技》  16.《走索》与《达瓦孜》  17.《绸吊》  18.《双秋千》  19.《车技》  20.《舞狮子》  21.主题晚会与杂技剧  22.杂技剧《西游记》的创作历程

章节摘录

插图:一、从远古走来的艺术1.【从劳动技能中走来的杂技——飞技板、舞流星】中国杂技是一朵较早孕育成熟的艺术奇葩。初始的杂技,是在生产劳动、战斗、祭祀、游戏中出现的异常技能活动。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们的劳动技能,如钻燧取火、渔猎、攀缘、超壑、涉水、为生存而进行的战斗,都可能孕育着杂技的某项技巧。例如飞弹、弓矢、流星索、布鲁(飞去来器)、投枪、刀斧、网罟、舟楫、兵器等用具的制造和使用,乃至人与兽、人与人的徒手搏斗,到了超凡的程度,可以说就是原始的杂技。那些古老的木、绳的布鲁、弓弩和网罟之类早已不复存在了,而石、陶、金属制成的球、弹、箭矢和刀斧,却被考古家们从遗址中发掘出来,成为实在的见证。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祖先留存的绘画、雕塑、甲骨文字和古文献中,了解和想象出先人们的勇武、智慧与非凡创造性。由此看来,杂技的孕育和产生,应该还是在其他姐妹艺术之先的。杂技由萌发到成为表演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劳动技能演变为以娱神为主的乐,再演变为以审美为主的艺术这样三个步骤。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三者又或有并行和混杂。在中国杂技发展史上,先秦时期是杂技艺术完成这样三个步骤的最初阶段,此后又经历了汉唐宫廷杂技大发展的时代、宋以后的杂技在民间发展、近代以来杂技则向现代化过渡这样三个重要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杂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编辑推荐

《杂技》有趣味浓郁的经典故事,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亘长的发展轨迹赏心悦目,生动反映光辉灿烂的国粹艺术图片,立体凸显中华五千年民族艺术的非凡成果一部让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国粹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一部让每个家庭了解国粹文化与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国粹艺术百科全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杂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一般,图画比较花哨。感觉是少儿通俗读本。建议买给孩子看,自己了解是不够的。感觉中国很多的书籍都是如此,不管是在哪个方面研究,都是空泛的多,深入的少,有时候为了了解去买书,买了后,看完了,仍然只有个空泛的概念,没啥深入的意识。外国人治学的态度比我们要严谨太多了。就买书的经验来看,很多外国人哪怕是娱乐类的书籍,也有趣深入得多。如果不是这些书根本没有外文版本的类型,都恨不得找外国人写的来看。在人云亦云的基础上,添加些描述,就汇成一被给大众的书,价格倒是永远都不会下降,这样的著者不觉得太敷衍了吗?唉,我又淘到一本厕所看的书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