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In Cold Blood)

出版时间:1987年10月第1版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作者:楚曼·卡波第(Truman Capote)  译者:杨月荪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这部享有盛名的“非虚构小说”的一个中文译本,来自台湾的杨月荪老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冷血(In Cold Blood)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
      抑郁症患者,双向情感障碍症。
      perry的心理和我的某个朋友太像了,
      身边的朋友就是没杀人的perry。
      好在朋友也从前门出去了。
      
      
  •      “最难过的是说再见的时候。尤其是你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也知道他的归宿。他的那只松鼠肯定也想念他,经常跳进来找他。我试图喂它,但它根本不理,它喜欢的知识佩里。”
       连松鼠都自后的佩里确实1959年一件骇人听闻杀人案的罪犯之一,另一个叫迪克的与之相比真是一个只会自吹自大的孬种。卡波特为了重述这个故事,花费了几年时间收集资料力求能够带人们再次回到那个宁静的,倍受人尊敬的克拉克一家灭门的夜晚,就连猎枪的声音都没办法划破这死一般的宁静。
       冷血,是谁的?一定不是佩里,他把十六岁时的照片送给迈耶太太,说他希望她心中记得的他,就想照片上的那个男孩一样。即使憎恨着全世界,也不能说佩里是冷血动物,这个世界没有给这个敏感的男孩太多的温暖。一盘西班牙炒饭都能是最美好的一餐。佩里这类人真的和那些流浪猫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总是在流浪中勉强维持着一餐又一餐,在外地汽车的轮胎下寻找不幸被压死的鸟。克拉克一家也像那些鸟,本来跟猫儿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命运就牵着他们被猫吃掉。
       佩里、迪克以及还有很多的罪犯,包括我自己,都不是能够明辨是非的人。但只有佩里的这一类让我爱,或许真的是同类,或许只是经历着同样的孤独。
  •       有一个台湾搞历史的学者叫薛仁明,他写过一篇文章叫《文艺与自残》,读来很有感受。大致是讲一个他年轻时遇到的师哥,本身就忧郁内向,喜欢思考人生问题,看的还都是忧郁内向的书,接受的也都是忧郁内向的哲学,最后这个师哥就自杀了。薛仁明说,搞文艺当然是好的,但是搞成这个样子,就是自残了。
        这其实跟这本《冷血》没什么关系。在我读这部“经典”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多膜拜之感,即使忽略掉翻译的问题,《冷血》的文字不过是高中水平,结构上也是无聊的双线蒙太奇,平铺直叙,啰里吧嗦。很多地方乍看之下都显得很多余,而且苍白无力,还不如大记者柴会群的文笔(当然我读完还是深深地感到,学新闻写作的人应该读一读《冷血》)。容我摘抄一段,且看看它文字的空洞和浅白:
        
        圣诞节这天早晨,博比没有飞奔去河谷农场,相反他留在了家中。中午他和家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大家都不厌其烦地劝他一定要多少吃一点儿东西,没有人发现他实际上病了,悲伤欲绝。那种悲伤仅仅将他圈住,他出不来,别人也进不去……
        
        当然也有好的段落,比如民众第一次见到两位杀人犯的时刻:
        
        虽然记者们都预料不会发生暴力行为,但不少人曾估计高声叫骂是难免的。然而当凶手们在身穿蓝色制服的公路巡警的护送下出现时,人群却寂然无声,仿佛在为凶手竟然也长着人的样子而感到惊愕。
        
        最后一句写得很传神,但也并不是非常特别。
        最触动我的还是佩里,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有过童年伤害,身体有缺陷,娘娘腔,喜爱美术和文字,敏感脆弱、忧郁自卑,最重要的,是他把自己与自己以外的世界完全割裂起来:世界上的人都不了解他,世界上的人都不认可他,他也看不上其他人,更加看不上自己的“同类”,他的犯罪伙伴在自己眼里就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性欲的、狂妄自大的“堕落”的人。但同时,他又经常幻想着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在万众瞩目之下成为一名歌手——他急切地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且一跃成为其他人都尊敬的人。
        他是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尽管很少有文艺青年有过他那样的悲惨遭遇——被监护人虐待、被父亲当奴隶,在当水手的时候被船上的同性恋鸡奸过,尽管他被认为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病症……但其实,我发现他的“人格模版”跟我自己的非常相像,我想,也许卡波特也有这样的感受,所以他敏锐地嗅到了自己的写作冲动,他希望用写另外一个人的方式表达他自己。
        比起赶赶时髦、装一装文艺,内里却无比认同主流的那部分“伪文艺青年”,佩里这种“真文艺青年”的毒性更大。
        把佩里这种人格,翻译成当代的典型文艺青年的典型面貌便是:可能小时候父母离婚,身体有缺陷(胖或者矮,丑是少不了的),有被小伙伴欺负、侮辱的经历,性向可能也有问题(可能是同性恋或者性倒错,所以都跑到电影学院去了),在大家庭中,总是比不上其他小孩,是最不受正常异性待见的一类人(至少他们自认为如此);朋友不多,因为他们对“朋友”二字的理解近乎苛求;他/她最有可能喜欢的文艺种类是电影、文学和国外歌曲;他从心眼里看不起考国考的同学们,看不起不读小说的同学们,但当他看到自己学电影的同学们,他又觉得深深地鄙视(尽管他出于人际交往的需要努力地抑制这种鄙视),觉得他们都不如自己对电影更有感觉、更有理解;他柔弱而内向,不喜与人交流,同时又时时幻想自己拿了金棕榈(他绝对不会幻想自己拿奥斯卡,只会幻想自己拿到奥斯卡却不去领奖),在掌声中腼腆一笑,想象着电视机前的观众、曾经轻视过自己的同学说:“啊,原来他这么牛逼啊!”(所以电影学院目前有可能是自卑和自傲者的大本营,尤其导演系)。
        人生在世,最难的事情是接受自己,比接受自己更难的是清醒地认识自己,后者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常,我跟我的同类都互相说:“啊,我是屌丝,啊,我是挫逼。”这样的话在有些时候是一种自嘲,有些时候却是一种违反自己生存意志的、压缩自己的努力,因为一旦此人向外的挣扎暴露于阳光之下,其贫乏无力便展现出来,这是一件让人害怕的事,所谓“我是屌丝”的潜台词不过是,“因为我是屌丝,所以我不需要对我自己有什么要求”。
        事实是,越是向内收缩,向外膨胀的压力也就越大,如同大爆炸之前的宇宙。这个宇宙亟需一个出口,这个出口便是文艺,沉溺于文艺之中,便觉得安全,离开文艺,这个人便什么都不是。可以想见,佩里既真心热爱文艺本身,又依靠文艺保护自己,在文艺中反复地确认自己。
        自卑与自大永远并存,二者都让人缺乏行动的能力。
        相反,在《冷血》中,被佩里杀害的一家却完全不是文艺青年,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活得兴致勃勃、热情向上,尽管他们也会上上教堂、读读书、做做手工艺、看看电影(女儿看电影是为了谈恋爱,不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但他们的生活主题始终明确:积极主动地积累财富、增加财富。他们被佩里残忍杀死,让整个社区的人都难以接受。
        这个点是写这本书的读后感的意义所在。在《冷血》的铺垫章节里,卡波特详细地介绍了被杀害的这一家生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户主克拉特先生的发家史,还有当时整个小镇人们的面貌,这些描写很有文献价值。在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字里,这样不厌其烦的、可信的纪实文字很少见到。(这句话很装逼,搞得好像我看过很多当代中国作家一样,通过贬抑国内吹捧国外,是中国文艺青年的通病。[这一句话更装逼,文艺青年写文章老想把自己置于文艺青年之外的观察者位置上])
        也许我说的并不是文艺青年,我说的是一种自我放纵,没有长大的青年,一种将自己囚禁于某种牢笼之中的青年。总之克拉特一家不是这样的人,在讲述克拉特先生的发家史的内容里,我看到一个美国人是怎么勤奋地生活、积累财富的——他出身农民,贷款上大学,学农业,在农村信用社里工作几年,买下农场经营。正如我身边的高中同学,他们都已经买房领证,有着奋斗目标,即使是公务员,也在想方设法地开淘宝店赚钱。
        我想到了我的炮友,他出生在东南沿海的一个三线城市下面的小县城里,父母都做着普通的工作,他努力高考,考上北京一本大学学工科,在荒废了大半学期之后,总能临时抱佛脚,取得好成绩。他努力跟身边的同学、老师搞好关系,积极参加团体活动,还当过08年的志愿者。最终他保送本校研究生,然后他卖力地给导师干活,得到学校研究所的一份稳定工作,学会了开车,用自己赚的一笔钱买了苹果手机,羽毛球、乒乓球都打得不错。他有一个女朋友,将来打算在北京买房,总之他无比正常。他每天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满,几乎从不看电影,在睡前的休息时间,他会跟他寝室的朋友打打游戏。他看我整天无所事事,教育我:“你应该给自己定个目标!”我说:“真羡慕你每天都过得兴致勃勃。”
        而我这样的人,生活中忧郁内向,看的电影也忧郁内向,甚至我压根就是傻逼,活得开心的很,却要找些忧郁内向的电影来看,比如娄烨之类,并不断沉溺其中,蛋疼忧郁自卑自怜,让我感到自己的智商虽低、情商不低啊!而克拉特先生和我炮友这样的人,即使自己是忧郁内向的,他也不会找忧郁自卑的电影来看。
        好一个阳光向上的青年的范本啊!只要家里不是那么有钱,我觉得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像他那样活着。这是当代中国需要的青年,因为当代的中国就像《冷血》中五十年代的美国,人人都在积累财富,那时候,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还没有到来。虽然在中国的机会没有美国那么公平,但是,中国有中国的条件和机会,只要肯低头,绝对饿不死。
        总而言之,这个国家的人都在努力赚钱,摆脱贫穷,传宗接代,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更好——至少是更有钱。
        赚钱,赚真金白银,人生的真正任务除此之外,也许别无它途。
        所以,一个人的目光永远向内、向过去、向自己、向小众,是没有出路的,至少在现在的中国,注定是孤独的、边缘的。
        就像佩里,总觉得没人能够了解他,发现他的才华,但凡对他的才能和性情有真挚的赏识,都会被他引为知己,说不定还可以和他一起抱团取暖,鄙视“外面”的人。他不知道的是,走大多数人都在走的路,才是容易的,轻松的,至少不那么容易迷失方向。
        就像我经常上软件上找朋友,他们都说,自己有一个男朋友,但还有一个女朋友,他们毫不纠结地说:“以后总是要结婚的,对吧?”
  •     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在一堂《大众传播学》的课上,授课教师李苓带我们做了个“小游戏”。
      她叫了十来名同学走到教室前面,排成一排,然后在第一位同学耳边讲了一句话。再然后,一位接一位同学以”咬耳朵“的方式将这句话传递下去。当最后一位同学说出那句话的之后,李苓老师也将她的原话公布。两者相差甚远。
      那堂课,她想教的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偏离。
      
      事实上,我在试图还原那堂课的时候。我所呈现的事实,可能已经出现了偏离。当时真的是“十来名同学“吗?当时在同学们传递的是一句话吗,还是几句话?当时的结果真是”相距甚远“吗?而或者只是出现了一些偏离,但是并不远。呃,”远“又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词,每个人对于远的判断都不一样。或许我应该把那句话改成——“两者出现了不同。”
      
      
      回到这本一共359页的书,卡波特在其中写了无数的细节。联想起大一课上的那个“小游戏”,我猜疑书中的细节信息都是真的吗,哪怕卡波特用了六年时间,查了无数的资料?
      答案不言而喻。念过新闻系的学生可能都听过类似这样的一句话,“新闻报道永远只是在接近真实。”
      既然绝对真实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问:那么,那些存在的一些个错误信息又会导致什么?
      答:这谁知道呢,也管不了了。活在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像那只在扇翅膀的蝴蝶。“
      问:一篇报道中出现了多少信息偏差才会到达不能被容忍的程度?
      答:这都得是经手报道的媒体人自己说了算了。当记者把稿子交给编辑的时候,心里想着:好吧,我想已经够了。当编辑又把稿子交给主编,当主编面对印刷厂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我觉得已经够了。
      ”我觉得“
      当张三指责报道不真实的时候,他也许不会想那么多,”失实失实失实“他一个劲地说。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让错误信息多到让报社开除你的地步。嗯,保住饭碗,别在想真实真实真实,还是花点时间去想,这个细节我能确信他是真的吗?那个又如何?
      
      特稿不是谁都能写的。
      特稿需要一个好故事。李海鹏讲,A杀了B不叫故事,A在什么语境下杀了B才是故事。
      语境要什么来支撑?要细节。为什么而杀?A用了什么刀?杀的时候说了什么?什么表情?B的反应是什么?
      特稿需要血肉。然而多一份血肉,在传播过程中,就多一份出差池的可能。如何平衡?
      要说难,其实也不难。无非是多写了三两血肉,就要多花三两的精力去核实罢了。
  •     昨天刚看完的,初次接触此书时,是被它的真实所吸引,花了两天时间读完。放下书,总被某种说不出的感伤所笼罩。佩里的不幸,迪恩的浮夸,克拉特家的善良,三种不同的生活,却同时被摧毁,六条生命,就这样消逝。
      
      根据作者的描述,佩里早年家庭生活的支离破碎,被送入修道院后又遭到虐待,16岁因为与父亲发生争执,踏上水手之路,谁知船上变态的男同们,对他施以各种暴行。随后应征入伍,参与朝鲜战争,满载荣誉归来,却未得到任何的头衔。只能又跟随从来不曾理解自己的父亲到处奔波,矛盾、争执、自私、漠视,我只想说,从未得到任何幸福的他,又如何可以理解正常人的生活。我们生活在平稳、安逸的环境中,而佩里的生命中,除了颠沛流离,就是各种噩梦的结合。是的,他杀了人,他没有人性,他自己也说,杀死克拉特一家人时,没有任何的感觉,只不过是几个“活靶子”。我不理解的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号称“博爱”的社会去了哪里,社会监管的失职,是我最大的失望。我不知道那些审判员们,是如何痛下决心,判他以死刑。是的,他罪大恶极,可话有说回来,谁都没有决定他人生死的权利,审判员们又岂会重复这样的错误。不解,失望,充满愤怒,却又不知冲谁吼,每个人都标榜着自己是正义、善良的化身,可真正面对社会中的种种不幸与悲剧时,你能说你没有一点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有义务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社会监管的缺失,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感想。
  •      冰点登载《北京最后的粪桶》后一年,大洋彼岸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非虚构写作《冷血》也出版了。两部作品成为了汉语、英语世界中,广义上的新闻特稿写作的两座里程碑。
       《北京最后的粪桶》是记者王伟群在跟随北京最后的收粪工采访多日后形成的特稿尝试,而《冷血》则是卡波特对于一个灭门惨案进行了长达六年后的访谈和调查后写成的。
       《冷血》分四部分,死神来临前夕;不明人士;水落石出;角落。
      卡波特在第一部分里,站在受害者被杀之前的临界点,分别从受害者和凶手两方进行了非虚构的写作;之后则双线并行,还原凶手犯案过程、逃亡过程,同时从侧面的描写说明案件对堪萨斯州造成的影响、人们相互信任的消减;水落石出的破案过程则是警方和正在逃亡的凶手间,激烈的博弈,最后凶手被绳之以法,在人群唾弃中锒铛入狱的场景至今令我难忘,而那个场景则堪称整部小说最震撼人心的场景描写;最后的角落一章则是关于凶手的审判记录,审判过程很长,卡波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时刻,通过专业、合格的法庭记录和新闻写作,使得整个《冷血》一书真正达到了所谓的“作家试图打开凶手的内心时,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自省之旅。”
       《冷血》是整个非虚构写作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新闻特稿,也可以说非虚构写作,并不是一个冷血的活儿。特稿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特稿可以对抗时间,对抗新闻的易碎性。他是一种介于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的一种非虚构写作。
       写特稿,其实就是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资料,合理推测出作者所看不到的场景,进而讲上一个好故事。卡波特花了整整六年搜集所有关于这个案子蛛丝马迹,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所以,特稿首先得是一个好故事,好故事应该涵盖戏剧性,冲突性,独特性,唯一性等要素。但要注重细节,真实可信;更要具体,保证在新闻原则下,找到人物事件的内核。
       在西方叙事学中,经常被用到的一个概念是:叙事弧。这里的弧指的是,故事中的人物经历一些事情后,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在特稿写作中,由于你不可能每次都让亲历者知情者详尽讲完一个故事。完整的叙事弧很难获得。此时,绝不能将自己置身于上帝的视角。很多产生争议的特稿就是为了补充叙事弧的完整,而替主人公想了很多其实是记者自己想要的东西。
       好的特稿也应该是丰富的。其次,不做黑白分明的判断,尝试呈现黑灰色。你不是法官,也不是道德仲裁者;你不是慰问者,也不是作秀者。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稿子都适合以特稿的形式呈现。
       阐述得比较简单,推荐一些比较有名,有趣的中文特稿,大家感兴趣可以读读。一腔冷血是写不出好特稿的,正如卡波特满怀着满腔热血才完成了《冷血》。
      
      推荐篇目:
      1.《北京最后的粪桶》
      链接: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1-06/03/content_4496068.htm
      摘要:北京最后的挑粪工人。
      
      2.《两个矿工的生还奇迹》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09-06/152313832456.shtml
      摘要:“寿衣店老板倒没说啥,反正那些东西也都卖得出去,倒是问:“人咋又活了呢?””
      
      3.《少年杀母事件》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11-29/181114415953.shtml
      摘要:“张明明决定杀掉他的父母。”
      
      4.《另一个国度》
      链接: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3909
      摘要:安佳和皮特的爱情故事,穿插着两德统一的故事。
      
      5.《中国制造:欲望年代的干露露们》
      链接:http://ent.163.com/13/0424/18/8T8E6EK600032DGD.html
      摘要:“急和躁,是之后几代学生的普遍特点,都想速成:一夜间就发了财,一夜间就出了名。”
      
      6.《生于5.12 四个地震遗腹子的一年》
      链接:http://news.163.com/09/0508/13/58Q02ED00001124J.html
      摘要:在梦里,张建清可以回到地震前,回到2008年那片没有收割的油菜地,他的老公席刚还欠他一个承诺,他说干完5月12日那天的话,要回家收油菜的。
      
      7.《差生韩寒》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70247/
      摘要:“从今往后,松江二中写文章的,我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8.《诗人和银行家的对决》
      链接:http://www.techweb.com.cn/people/2012-08-21/1228068.shtml
      摘要:“王微是个诗人,而古永锵骨子里是个银行家,好比冰箱里的一只机械表,勤奋,准确,冷冰冰。”金融稿从来没看到过可以这么写。
      
      9、《售票42年 崔世宏还觉得不过瘾》
      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06-10-09/023210183215s.shtml
      摘要:“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闹钟。他就靠看月亮和点蜡烛来计算时间。”深挖细节。
      
      10.《消失的班级》
      链接: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2/10/09/226609.html
      摘要:“那天第一堂课是语文,第十一课,秋天的雨。孩子们一个个被抱出来,放在帐篷里,法医用河水给他们清洗。”细节,就是细节。
      
      11.《东四八条部分房屋拆迁 归国留学生坚守四合院》
      链接: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5/21/content_8280413.htm
      摘要:“东四八条部分房屋拆迁,土生土长又有留学经历的夏洁成为住户中惟一公开反对者”
      
      12.《永不抵达的列车》
      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07/27/c_121727508.htm
      摘要:算是冰点的好稿子。
      
      13.《车陷紫禁城》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039e50100bl8a.html
      摘要:李海鹏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讲述超级城市的超级尴尬。
      
      14.《回家》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1619a01009cpb.html
      摘要:“带儿子回家”,冰点地震见闻。
      
      15.《无声的世界杯》
      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7/12/content_1443901.htm
      摘要:“其中一个用四川话嘲笑道:“看,四个傻×在看球呢。”
      
      16.《放映员往事》
      链接:http://news.sohu.com/20100709/n273398239.shtml
      摘要:从上访里挖出来的人物和新闻。
      
      17.《路遥身后20年》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83603
      摘要:从活人入手讲死人的故事。
      
      18.《举重冠军之死》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039e50100bkz0.html
      摘要:“他一生都无法脱离举国体育体制。”
      
      19.《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链接:http://ndnews.oeeee.com/html/201302/28/26725.html
      摘要:难道真的需要用生命弥补制度的黑洞?扛鼎之作。
      
      20.《在这里 死亡是个秘密》
      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08-05-31/051113950842s.shtml
      摘要:地震之后的“后灾难”时期
      
      21.《城管副队长之死》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6400
      摘要:城管和小贩的猫鼠游戏从来没有结束,超越崔英杰的问题在于城管制度。
      
      22.《在她抱起小悦悦之后--陈贤妹的"非典型"生活》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64503
      摘要:“儿子唐小兵解释说,媒体的采访让她休息不足,导致眼疾复发,眼睛常常酸痛流泪。”不同落脚点的特写,别有韵味。
      
      23.《湄公河暗流》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64043/
      摘要:特写还原13名中国船员被虐杀始末。
      
      24.《红色朗读者》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74849
      摘要:收集的两百余枚毛泽东像章被盗以后,山西省阳高县71岁的李德才吊颈身亡。
      
      25.《昆明"小学生卖淫案"折射城市边缘家庭生活史》
      链接:http://news.sina.com.cn/s/sd/2009-07-30/150918330537.shtml
      摘要:城市边缘家庭的生活特写。罗生门更加罗生门。
      
      26.《舟曲:向死而生》
      链接:http://www.lifeweek.com.cn/2010/0906/29501.shtml
      摘要:山那边的四川汶川、九寨沟等地的泥石流消息也频频传来,显然,灾难没有那么轻易结束。
      
      27.《雷政富"沦陷"全纪录》
      链接:http://news.sznews.com/content/2013-05/27/content_8105550.htm
      摘要:这篇稿子当时引发的蝴蝶效应无法估量。特写一般,但调查很深。
      …
  •      在《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被Tate枪杀的无辜大学生们变成鬼魂追逐Tate,他们心中有一个疑问,Why。为什么Tate要杀掉他们?他们当中有朋克,情侣,每天泡图书馆、有可能改变世界的书呆子天才,他们也许有罪,但是为什么?为什么Tate要杀掉他们?Tate甚至都不认识他们!
       Tate没有解释。更可能的解释是,Tate并没有像抽签一样特意抽中他们,他们是谁是干什么的对于Tate来说没有任何意义。Tate只是要去杀人,至于是谁,没那么紧要。
       观看者在看到这样的故事时,也会自动略去这些戏剧中的配角,我们要知道的不是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而是这样一桩事实:他们被Tate枪杀了。于是,他们的死变得合情合理,变成作为上帝的观众们达到高潮的一勺催化剂。
       这自然不是事实的全部。倘若你从被枪杀的任何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你会看到一个破碎的家庭,一对伤心欲绝的父母,摆在他们身边湿淋淋的裹满泪水的手绢。在卡波特的《冷血》里,他们成为了克拉特一家四口,Tate是佩里和迪克。
       卡波特对于这样一桩灭门惨案十分不解,他也想知道为什么佩里和迪克会残忍地杀死善良的克拉特一家。为什么?从佩里和迪克的自述看来,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甚至觉察不到这是在杀人,干完这事之后他们开着车,对着彼此疯狂大笑。他们感受到刺激,那股消灭生命之后发自本能的自我鼓励,除此之外,杀人?犯罪?上帝,他们可不觉得是这样。
       他们像杀掉一只苍蝇,像剥开一个橘子一样,对着克拉特一家人的人头,扣动扳机。有学者说他们在杀人那一刻已经出现了人格分裂,把克拉特当成了自己过去遭受的苦难。克拉特只是一桩苦难,是修道院虐待佩里的坏修女,是酗酒乱搞的母亲,是弱小时所有欺负他的人。枪杀克拉特是如此理所当然,复仇带来的快感冲破了理性的束缚。
       可是这样,仍然无法解答问题,为什么是克拉特?一个靠自己努力过活的老绅士?他的体弱多病的妻子?他的谦卑机敏的女儿?他的善良活泼的儿子?为什么是他们一家?他们永远是失语的,他们死了。这个为什么也只得出现在恐怖故事的鬼魂身上,借他们的口问一问那残忍的凶手。
       而现实却是,凶手并不总是如此残酷无情,佩里甚至表现得充满爱心和慈悲。他在牢房里喂松鼠,他怕克拉特着凉为他在地上铺一层纸板,他对迪克想强奸小南希的念头非常恼怒,不惜与他撕破脸,他热爱文学和诗歌,在逃往墨西哥的路上还带着一箱子书。
       甚至,甚至在与警员对话的车上,他敏感地觉察到警员喂自己吃阿司匹林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嫌弃。有可能只是嘴角一丝细微的颤动,有可能只是眼神的一晃,他都捕捉到了,像个敏感的诗人捕捉到阳光一样。
       天哪,佩里完全是艺术家的派头!那么对于别人的泪,和因恐惧而瑟瑟发抖的身体,他完全视而不见吗?他对松鼠的慈悲,完全在面对克拉特一家人时失灵了吗?
       所谓艺术家,不过是把全部的热情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卡波特是这么想的罢。他理解佩里,理解杀人的当下消失的敏感与慈悲,在那样一个情景下,就如同卡波特写《冷血》一样,除了不停地写,别无他法。
       卡波特说,“我们像同一间屋子里长大的孩子,只不过我从前门出来,他走了后门”。前门是小说,是虚构世界里肆意的快感,后门是凶杀现场,是对邪恶的复仇,以邪恶的方式和名义。小说家佩里和杀人犯卡波特完全可能。
       又完全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佩里,但每个人又都不可能成为佩里。因为作如此假设的人,秉持的是一种类比的逻辑,而事实上佩里是无法被类比的,他是一个单纯的个案,从他小时候的生活,到他犯下罪的那刻,到被绞死,都只是个案,没有普遍规律可循。或者有概率,不过谁都知道概率只对不存在的人类集体有效。
       因此,从佩里推断出卡波特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可能,与为什么是克拉特一家这个问题具有相同的性质,除了上帝的选择,你找不到答案。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束手无策坐以待毙了。佩里的家庭,他所有的遭遇,都仰赖于这个不健全社会的畸形发展。因为有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世界,所以有了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凶手。每个人都是帮凶,这点毋庸置疑。
       只有在这点上认清楚每个人与佩里并无不同,在这点上低下我们的头,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而不是一边推开克拉特惨死的图片,一边抚着胸口故作惊悚地说着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佩里的可能。事实上,这样的观点仍然是我们与他们的区隔,是对罪恶的他者化处理,而没有看到我们自己身上就分担了罪。
       自始至终,卡波特都在强调他自己与佩里是多么相似,每个人与佩里是多么相似,恰恰是这样一种怜悯把卡波特束缚住了,这种相似的努力毁掉了相似,把界限刻画得更为明显。而佩里和卡波特从来不是后门与前门的关系,从这间屋子里走出去只有一个门。不是他们,而是我们共同的阿门。
       至于克拉特一家,那些无辜被枪杀的学生们,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作为有幸生还的人,为他们祈祷,也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吧。
      
      
  •     
      故事的核心——你可以看到,不是伟大光明正义的Mr Clutter和Nancy,也不是为正义奋斗的Dewey或者Logan Green,这不是他的重点。哦,对,重点当然是The True Account of the Murder,但是故事如果有一个主人公,那一定是Perry Smith。
      
      最后,沉冤得雪,Dewey在堪萨斯的天空下平静走过,仿佛一切未曾发生。这和Wuthering Heights的结尾略有相似,也同样简洁有力。
      
      
      
  •      “魔戒”是托尔金对人性的洞察,而“冷血”是卡波特是对人性的悲悯。
       前几天在追《魔戒》三部曲的时候,对故事中的主人公Frodo非常不理解,他除了一时冲动说“我来护送魔戒到末日火山”之外,并没有什么作为,身无长技又不聪明,还误中奸计怀疑忠诚的队友,甚至到了最后,到了火山口,在该把魔戒投入火山口的那一刻他却动摇了,如果不是因为外力他很可能成为又一个被魔戒蛊惑的千古罪人.......但是我现在想想,非常能理解Frodo,面对巨大的诱惑,我们还是免了“道貌岸然”那番清高说教吧,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枚无法摆脱的魔戒,比如美貌、金钱、荣誉、自尊、虚荣,还比如一些微小的东西,比如一件具体的东西,都是心魔的所在,而这就是我们作为人的本性和无奈,就像《冷血》里芭芭拉给佩里写的信中所说的:“我们对自己的人类弱点很少有控制能力。”
      
       卡波特在此书中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风格:既有新闻的时效性、报道性,又有文学的可读性和作者的想象力。 于是我们知道,书中这起丧尽天良的一家四口灭门惨案,是在美国历史上里确实发生过的,那是在1959年的美国中部堪萨斯州一个小农村,一个富裕的、口碑极佳的农场主家庭,仅仅因为两个穷途末路的瘦弱年轻人渴望发财而遭遇如此飞来横祸,而这两位凶手实际上并未如愿,只抢得钱夹里的50美元左右的零钱以及一台收音机、一只望眼镜。后来,凶手之一的佩里坦白说:士兵们不用少睡觉,杀了人还能得勋章。堪萨斯的善良的人们想要我的命“,某个刽子手将很乐意来行刑。杀人太容易了,比开假支票容易得多。请记住:我认识克拉特家的人只有大约一个小时。如果我真的人是他们,我想我的感受也许会不同。我想那样的话,我将无法面对自己。不过事情就是那么简单,杀人就像在靶场里开枪击落靶子一样简单。”
      
       是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人性也就是这么简单。很多东西其实是根深蒂固在你的身体里,你不可能摆脱,除非付出生命的代价。犯罪对于他们这群人而言,只是一种生存方式,抢劫、偷盗、杀人,就像我们的吃喝拉撒一样天经地义——当然,如果你不信基督和天主的话——这两位年轻人从不信那些东西。 就像那位使案件出现转机的关键证人:凶手的牢友威尔斯,他拿到了悬赏奖金,也获得了假释,上帝对他够宽容了吧?但是有什么用呢?他之后又接二连三地犯罪,再次被关押进密西西比州的监狱,面临三十年的监禁。是的,宽容、和平,确实是上帝所钟爱的,但前提是,你的邻居同样也这么相信,它才有效。所以,宽恕,对有些人而言,一文不值。
       且慢,卡波特并没有在小说里展开道德批判,也没有表明他的是非道德判断。当然,卡波特的确用了很多笔墨写了佩里的成长背景以及心理活动,并且将佩里描述为一名有才华、有同情心、有原则(他所认为的原则)且遭遇车祸导致极度自卑的人,甚至,他还是一个“经常躲在阴影里看月亮”的孩子。但是我不认为卡波特是在同情凶手,他只是在同情人性,也就是你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摆脱不掉的人性阴影。
       合上书,我于是做了一些延伸联想,想到了一些我认识的人,一些我比较了解的人,当然,在这里我也无意做出是非判断,但我想说,或许你拥有你所引以为傲的才华、学识,或许你坚持你以为你应该坚持原则、你所做的选择,或许你有一套能说会道的哲学自圆其说,但是,这个世界远比你以为的简单多了,那就是,如果你买不起一只尿盆,你的才华和学识又有什么用呢? 人性的弱点,不是只有犯罪,那是极端的少数,更多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东西,那些光辉的细节,其实如此不堪一击,而我们不愿去面对。要知道,“魔戒”本身是多么耀眼的一枚戒指,所以它才能蛊惑人心,不是吗?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但我们却没法改变,更没法克服,它会伴随着我们进入坟墓。
  •     准备打开这本小说的人请注意了:请作好心理准备。这本书的内容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它会将你循循引入你心底最暗的角落;在你还没发现之前,你已经走得太远,却再也回不了头。
      
       就像卡波特评论自己这部举世震惊的巅峰之作时所说:佩里就像是我同屋长大的兄弟,我从前门出去了,而他从后门出去了,阅读的过程中,你会惊讶于自己与文中两个看似冷血的凶手到底有多么相似。或许那是你埋在心里最深处,不愿任何人发现,自己都不愿触碰的感情——冷血。
      
       作为一本纪实小说,本书情节并不复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堪萨斯城边的一个小镇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灭门案。一个月后两个凶手落网。审判。死刑。实际上,情节如此简单,使读者一开始甚至有点失望。当然,这是指那些期望看到千古难遇的案件,把小说当惊悚电影看的读者(多多少少有点窥淫欲,希望能从不同于常态的人类行为中获得病态的满足感吧)。也正因为案件的情况比较简单,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上作了精心的调配。
      
       小说分四条线索:一条是被害者家庭(克拉特一家四口),在小说第一部分完结后结束(被害);一条是凶手佩里和迪克,贯穿全文;一条是三名警探,侦探案件的过程;最后一条是群众(其中包括受害者之一南希的男朋友博比和好朋友苏姗,还有其他小镇居民;另外迪克和佩里的家属也包含在内)。小说的时间线索十分明确:从案件发生前几天的宁静,到案件发生后的轩然大波,再到持续一个月的舆论和警探在压力下侦查案件,从一开始毫无头绪,怀疑熟人作案,到意想不到的线索指明方向,最后将凶手擒拿归案,作者游刃有余的展开多条线路叙述事情进程,让读者既感觉到事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悬念,又不会有混乱之感。为了保有悬念,作者并未按照时间顺序,讲明凶手的作案过程;而是从侦探的角度,带领读者一步一步揭开事实的真相。特别在之前大篇幅对凶手家庭,成长过程,社会经历的描写和分析后,凶手在被害者家中的行为和具体行凶过程似乎更加“合情合理”。
      
       南海版译本的书皮上写着对本书的评价:“…厚重的社会良知,将一处真实的灭门血案细致展开,尤其是对两名凶犯心灵状态的深刻剖析和犯罪背景的冷峻挖掘,以及文字背后的悲悯沉郁,令所有读者在拍案叫绝的同时无不唏嘘动容。…”与其说卡波特是抱着“厚重的社会良知”写作,倒不如说是野心勃勃,甚至“冷血”的利用这次残酷的杀人案件,炮制出自己的传世经典作品。在电影《冷血自传》中,卡波特来到惨案发生的小镇,对负责探案的警探说:“我不在乎这件事情是谁做的,我只关心这件事情对小镇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个小镇上的人民对他来说都是无亲无故的陌生人,为什么他——这个来自纽约上东区名流中游刃自如的卡波特在乎呢?他们,不过都是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持知名度,制造话题的工具罢了。
      
       卡波特刻画小说的两位主角——迪克和佩里时,有着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迪克,在一对善良单纯的父母抚养下长大,由于家庭的经济情况拘谨,他没能进入大学继续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更因此对父亲心有芥蒂。结婚,生子,出轨,离婚,犯事,入狱,与佩里“弃儿”的身份不同,迪克的成长一帆风顺,最后走上歧途更是因为不满钱来的太慢,劳动太辛苦的自作自受。作者似乎借佩里之口,说出来自己对迪克的厌恶:一开始以为他的夸夸其谈是勇猛无畏的表现,怎知他只会嘴上功夫,实际上是一个让人作呕的懦夫。仿佛为了加强读者对于迪克的讨厌之情,卡波特提到了他的“难言之隐”:恋童情节。在二者中,迪克其实是外表更讨好的一个:金发碧眼,高挑强壮,笑容亲切,风趣幽默;但是读者从书本中得到的迪克,只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渣滓。
      
       相反,在刻画佩里这个人物时,卡波特倾注了更多的同情色彩。佩里从小生活不幸,在受到酒鬼母亲多年折磨之后,又在教会的收容所受到了教士和修女的虐待(这也成为佩里多次表现出对宗教信仰的厌恶之情的源头);尽管头脑聪颖,天赋异禀,却又因为父亲的忽视甚至“嫉妒”,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如此多的不幸和命运的捉弄,似乎为佩里的残忍行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让读者对佩里多了一份同情之感。卡波特更加描写到,佩里对妇女十分保护。当迪克意图强奸被害者中15岁的女儿时,佩里强烈反对:“除非你先把我杀死。”因为怕迪克脆弱的母亲经受不住儿子杀人的打击,佩里推翻了自己的证词,向法庭承认自己“杀了全部人”,而事实上受害者中的两位女性是被迪克杀死的。残忍而充满同情心,如此矛盾的感情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使佩里更具“魅力”。
      
      卡波特似乎不关心案件的具体细节:犯案人“为什么”这么做,才是他试图强调的重点。他翻阅罪犯的资料,拜访他们的家人,曾经的朋友,获得了许多第一手信息;也正因为如此,他走的太远了:他与佩里的经历实在太相似。弃儿,灰暗的儿童时期,社会异类,使他无法将自己与佩里的人生相抽离。他们二人就像是同胞兄弟,佩里身上流淌的冷酷的血液,也在他的血管中静静流着。佩里就像是他的一位故人,一个来自他过去的幽灵,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他的身份和来源,提醒他不堪回首的岁月,提醒他心底沉睡的愤怒的怪兽。
      
       《冷血》,让卡波特直视自己的残酷。尽管卡波特对佩里产生了同情和友谊,在收集完写书的素材之后,卡波特拒绝继续为佩里支付律师费,也不再去狱中看望他,而返回了纽约,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也许是因为佩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也许是因为卡波特再也无法面对另一个自己——另一个怪兽。伟大的《冷血》面世之后,卡波特再也无法写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最后死于滥用药物和酒精——最软弱和没有尊严的死法。
      
       《冷血》作为一本非虚构类小说,有着极佳的可读性,作者对情节的精心安排,优美而流畅的文笔和动人的细节描写,将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西洋彼岸的一起凶杀案拉到了读者的眼前。尽管受害人只是普通人,而凶手也只是普通的社会混混,没有激动人心的追捕,也没有叹为观止的犯案手法;这两个罪犯甚至有点蠢。作为谋杀案来看,这本书确实有点单调;但是精致的细节,使整个故事和人物都活了起来。阅读的过程是享受的,就像是一桌厨师精心准备的大餐:既有提神开胃的饭前小菜,也有压轴的盛大主盘,更有完美的饭后小点心相佐。可是,这条路也许引人入胜,却幽暗险昧;它将引向心底的另一个自己。也许,无路可退。
      
  •     书月会之前并未对《冷血》有什么想法,大多都是在书月会时受启发想到的,但当时很多问题也没想明白。现在才有了一些补充想法。
      
      一、佩里的根本问题
      
      之前的想法:佩里的根本问题是不懂得“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现在我觉得这只是表象,根本问题在于佩里不愿面对现实。
      
      我想,社会上对现实不满的人并不很少。他们认为所处的社会不够好,应该改变,否则就不合作。拥有这种态度的正常人至少需要意识到两点:一、绝大部分情况下,社会并不会因为我的反对而有任何改变;二、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最终导致的是我远离社会,成为边缘人。在意识到这两点的前提下,依然保持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并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态度是我的自主选择而并非他人的强加,那么这种态度是有意义的。
      
      反之,如佩里,我绝不相信他会不知道社会并不会因为他的反对而有任何改变,所以我绝不原谅他的不愿面对这个现实,反而自欺欺人地认为“社会应该改变,我是被社会遗弃的边缘人,所以如果社会不变,不来关注我关心我,我就要报复社会”的这种想法。若非一个人自视过高到愚蠢的地步,他怎么会不认识到这一点?其实没有人遗弃他,是他自己遗弃了自己。他反对的也不是社会,而是反对他自己。这种不愿面对现实的态度,导致的是佩里把责任推给外界,而不明白只有自己才应该、才能为自己负责。而不明白这一点,导致佩里的不改变,因为他不需要改变——“既然责任都在外界,我的错也是外界造成的,那我为什么要改变?”
      
      佩里的不改变,导致了他不明白(我更相信他是不愿明白)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他、也只有他,一直一直已经在为他的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并付出代价。即便佩里再不愿意负责,他还是已经在负了,而且每一秒钟都在负责。这是另一个他不愿面对但其实无法摆脱的现实。恐怕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命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不愿面对这个现实导致佩里一再受挫、一再犯错、一再付代价。
      
      二、姐姐的错误和虚伪
      
      其实姐姐和佩里犯了同样的错误:不愿面对现实。但我首先要原谅这一点,因为作为亲人,很难面对这一现实:即弟弟已经无可救药了。无可救药是从姐姐的角度来说,因为要姐姐理解佩里,是要一个再传统不过的人去理解一个反社会的边缘人——我觉得这个要求是过分的。姐姐能够做的只有把自己看到的问题告诉佩里,在信里她做到了。至于佩里是不是会接受,姐姐是无法控制的。更明智的做法是连信都不写,因为知道写了也没用。但正因为是亲人,所以不愿面对写了没用的现实。我相信姐姐是真诚地希望佩里看了信以后能够有所醒悟,虽然这等于是希望奇迹发生。
      
      至于所谓更实质性的帮助,我觉得不存在。姐姐的提醒其实已经触及根本问题,但越是根本、越是让人难以接受。相反,越是表面,越是容易让人接受,但同样毫无用处。
      
      姐姐的虚伪,在于她说自己爱弟弟。我觉得这句话可能是假的。上述所说的真诚希望弟弟醒悟,我想是出于责任,而非爱。同时等于也对爱提了个要求:如果弟弟不醒悟,姐姐就无法再爱这个弟弟了。我想这个要求在亲人之间是过分的,但同时,我想要求姐姐去无私地爱这样一个她自己根本不理解的弟弟,恐怕也是过分的。
      
      三、关于报应
      
      书月会时有同学问了我一个其实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把一切都归结为自身,那么克拉特先生一家为什么被杀?他们做了什么事情要遭到这样的报应?当时其实我回答不出来,所以应付说肯定有原因,只是我们不知道。其实从读《冷血》一开始我就在想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我想我得出了答案。
      
      克拉特一家人被杀害,揭露了一个现实:做好人是有风险的。佩里一生很惨,一直在犯错,一直在付代价,但谁又不是这样呢?克拉特一家人被杀害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们的信任。他们信任陌生人,认为世界上都是好人,深夜在家里完全无需安全措施,门窗大开都没问题。克拉特一家人从头至尾都对歹徒非常合作,因为他们自始至终相信只要他们合作,歹徒就不会杀害他们。克拉特一家人是宁愿相信歹徒也坏得有限度的好人,所以他们连反抗的心都没有,可以说是任人宰割。做这样的好人,好到极致的好人,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必须得真心诚意地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试想,如果克拉特一家人复活了,他们还会愿意做这样的好人吗?看看整个小村的变化,村民和村民开始互相猜疑,互相防备,就可想而知了。
      
      而,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真正的好人消失了。社会开始变得不安定、变得危险、变得人心惶惶。而这一切的源头也就是主流社会忽略了如佩里一般的边缘人物的存在,没有关注他们,没有关心他们。社会的质变,就是社会付出的代价,就是每一个人付出的代价。原文说每一个人都要承担责任,其实每一个人都已经在承担责任了。责任本身是无法逃避的,承担无非是被动或主动的区别而已。被动承担,即否认现实(如佩里),或承认现实但什么也不做。主动承担,即主动去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管有用没用。至于社会的走向,这已然是远超个人能力范围而难以讨论的问题了。
  •      作者几乎是平铺直叙的把整个案件讲完,由于从书的一开始就知道谁是凶手,几乎在没有任何悬念的情况下读完了整本书。因此,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但这并不妨碍书中依旧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思考。
       首先,是什么让这两个凶手如此丧心病狂,居然残忍的杀害了四个无辜的甚至是不曾相识的人,而仅仅为了想象中的保险箱?在他们作案的过程以及案发以后都不曾后悔,也不曾难过,甚至拿这件惨案来打趣,这两个人的人性何以泯灭的如此彻底,以至于所有人在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都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和逻辑去理解这一切。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由于这两个人悲惨的童年和生活经历导致有事的精神失常,认为他们(至少是佩里)是由于精神疾病导致他几乎毫无意识的杀害了受害者一家。但是我认为,悲惨的经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同样重要但在书中仅有所涉及但并未强调的一点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教育。读到佩里悲惨的童年和经历我们都感到难过和同情,但此时,我不禁会联想到乔治奥威尔的童年,我惊讶的发现两者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但为什么奥威尔后来的成长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为什么最终奥威尔能用一种坦然到自嘲的方式来回忆和叙述自己的童年?而可怜的佩里却深陷曾经那些悲惨经历的阴影里不能自拔。我认为是教育程度的不同最直接的导致了两者的不同,决定了两者不同的人生。佩里多次提到自己想读书,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这让我印象深刻。而教育的缺失是最直接导致心灵空虚乃至灵魂残缺最直接的因素。试想如果佩里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阅读和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内心,回忆过去的时候更多的是思考和憧憬未来而不是加深仇恨,他的人生也许有机会能有很大的不同。虽说这些只是假设,也许教育对于佩里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但是如果没有教育,我们如何想象没有受过教育的佩里面对如此悲惨的经历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去化解这一切而不去憎恨给他带来这一切不幸的世界呢?
       第二,我想很多读者在读完整本书以后,都会感到两个凶手其实是不同的,我们在内心其实对佩里和迪克是区别对待的。其实,细细想来,在书的第一到第三部分,我一直都是将二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两人一起杀人,一起逃跑,一起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大漠视。但是到了第四部分,两人被分开关进了监狱,两人不再被允许交流。从这时起,两个人的表现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我们看到的迪克一如既往,冷漠,嫉妒,狡猾,胆小,出卖朋友。而佩里呢,他似乎变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总让人不禁心生怜悯的孩子。我们感受到了他并未完全消失的人性的复活,善良,为他人着想,诚实。前后的巨大反差引起了我的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差异?我认为,这就是择友的问题。佩里自从跟了迪克,迪克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们一起计划整个案件,也许并没有计划好杀人,但是不可否认,两人对生命都没有足够的尊重,整天拿杀人来开玩笑,一旦有了杀人的机会,岂能保证曾经的玩笑不会变成今天的现实?当两人在监狱里被分开,迪克一如既往。而佩里则开始改变,尤其收到了牧师和曾经在部队里的朋友的感化,开始激发出内心深处的善。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坦白了四个人都是他杀的,为了不让迪克的母亲感到难过。书中有很多的地方都提到了佩里曾经在审讯的时候不断想到迪克,而迪克对佩里则是毫不顾忌。佩里也是直到看到了迪克的交待以后才坦白了当天的作案过程。佩里的本性不坏,甚至是非常好的。试想,佩里一开始就没有和迪克在一起,而是一开始就联系到了他的那位在部队里结识的朋友,情况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佩里还会杀人吗?佩里是不是会渐渐走出过去的阴影,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呢?
       书的最后一个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谈论死刑的问题。我不想对这个问题做过多的探讨。不过我认为,一个人并不会总是在理智思考的情况下做事情,甚至有的时候,由于某种情绪的引发,而导致理智的短时间的完全丧失,会做出很多不合常理的事情。但是尽管如此,尽管有这样的理由,有些事情做出来了以后,就是不可原谅的。例如我们可以断定佩里几乎是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杀害受害人一家,可是杀害一旦造成,就无法改变。唯一有资格原谅他的受害人一家,已经死去,其他人有什么资格奢谈原谅?如果给了佩里一次改过的机会,谁来给受害人一家一次重生的机会?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受害人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被强行夺取生命,而害人者却可以依据一条又一条的道理或者一次有一次减轻处罚的机会?我们怎能如此偏袒,这般厚此薄彼呢?
  •     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作者演绎了一段因果传奇,大家可能看到的是故事的惊心动魄,我看到的是恐怖的因果,人的一念私心造成了无法善终的结局,其实故事的主人公和作者的死同样的是因为行为的报应,作家是为了传播这种杀盗而身败名裂的,而主人公以现实做例子,所以作者死的比主人公更惨,正因为这样,我认为这本书不可以传播于世,更不要拍成电影,否则,导演和演员也不会有好报的,不信可以试试
  •     据说卡波特对诺曼《刽子手之歌》的成功很不忿,因为他的《冷血》要早了十多年,而诺曼对《冷血》评价很高。卡波特显得有点小气,但谁都知道,作品的高下和作者的高下没什么直接联系。
      
      诺曼作品众多,除了《刽子手之歌》,我只觉得他临死前虚构希特勒童年的《林中城堡》还不错。卡波特作品很少,而除了《冷血》,《蒂凡尼的早餐》一样是传世之作,当然,和赫本无关。
      
      
  •      终于在一个明媚的早晨读完了这本书。丝毫不兴奋,倒感觉有些解脱。
       从一开始为克拉特一家感叹命运不公,到最后因为杀人犯佩里的种种哭到不行,实在想说,这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恶人,好人也未必会得到平安。大家都生活在这个灰色空间,云里雾里的无间道。
       相信作者是偏爱佩里的,读起来,这似乎并不佩里本身的错,而是他的经历和这个糟烂的世界导致的。我也同样心疼佩里,在写评论前说好不看之前的评论,免得某些意识和感情先入为主,但无疑瞟到一个标题,每个人身上都有主人公的影子,恩,甚是同意。
       回顾往昔,自己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生长轨迹。但另一方面,我还有一个我认识的我。从小就坚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不知道不同在哪里,长大了发现,不同的似乎不是我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角色我不同,我是旁观者。
       并不记得小的时候父母或者身边的人给过我多少的爱,所有的亲戚都喜欢男孩,所有的人都喜欢长的漂亮嘴甜的小孩,所有的父母都喜欢聪明懂事的孩子,可惜我都不是。既然什么都不是,自然得不到那么多的爱。可是那时小,并不知道爱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孩子应该得到爱。所以,我不活泼,不自信,不善交际,胆小怕事,和佩里一样,爱幻想,也爱幻想自杀。还曾经一度认为,所有人在小时候都想过自杀和离家出走,直到见年前和姐姐聊天,才知道原来不是。
       这几天的天气很好,天空和大地保持了很好的距离,呼吸很顺畅,一点都不闷,于是心情也跟着阳光起来,每天开心的不行。但周遭人似乎都很郁闷,可能是快毕业的原因,总向我抱怨这抱怨那,我把幻想中事物的另一方面讲给他们听,各位似乎都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其实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为未来的事情担忧,根来就是愚人自扰。
       再说说那个案子吧,我着实想不明白杀人的动机,更相信书的最后提到的他们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恩,想明白了我就也不正常了。他是一个冷血的杀人犯,也是小松鼠的好朋友;他是想把他姐姐也杀死的病态者,也是在战友迪克要强奸小女孩时要和他干一仗的侠客;他被父母和所有亲戚遗弃,却还是会在高速上搭载可怜的陌生人,对肯给他做西班牙米饭的女士心存感激;他憎恨这个世界一切,也对迪克曾经的婚姻孩子充满羡慕之情。。。
       整本书的人物会让我拼成一个金字塔,最上层是佩里,下面是迪克,那些狱友,还有侦探警察,在下面是克拉特一家及佩里迪克的父母,最下层,是那些,旁观者。那些不了解情况,任凭自己想想像一群鸭子一样乱叫的虚伪的看客们。
       佩里很真,但他的确该死。
  •     非虚构小说代表作。必须得承认如主流所述,卡波特本身的叙述和描写,就深深渗着其冷血之处,在一个细节化的景物描写,在所有避免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案情介绍中。但作者这种不同人物的真实事件在同个事件却不同空间中穿插上演的方式,加上我手头的这个版本略有段落遗漏,到最后还是没让我形成一个体系,不管是鱼形图还是星罗图。这个逻辑系统我失败了。我讨厌自己的低能。
  •     我这个人乱糟糟的,想法乱糟糟,说话乱糟糟,如果不能打酱油我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嘛了。2012年,我们开学了。当然,我的同学们有些正在上班,看些乱糟糟的事儿,听乱糟糟的人扯乱糟糟的蛋。还有另一些家伙居然结婚了,可能咋乱糟糟的时候都没有好好通知到大家。“乱糟糟”这几个在文档里面显示出来的感觉真的好乱糟糟加密集恐惧啊!!我呢!论文拖到现在都木有写完,心思完全不在论文上了,看到一堆木读完的散乱资料我一点都不着急!!有种想剁手的冲动!!不过还好,我们都没有过上特别让人想犯罪的无聊生活。。
      
      嗯,最近关心的事情突然又多了起来。春节这种吃饭打牌的节日都木有冲刷我乱糟糟想来想去的热情。。。尤其是花了几个晚上在床上陪老母看综艺节目时候读完了《冷血》之后。。。。
      
      《冷血》算是让杜鲁门•卡波特(Trueman Capote)真正在扭腰文艺圈红火起来的牛作吧,但这本书写出来以后他就不再写什么别的好东西了,几次写长篇都没写下去,最后悲催滴死在了自己的好基友家里。【完了,我发现我真的不适合写书评啊一刚!!】《冷血》是一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悲剧:佩里和迪克出狱后无事可做,去美国中部某个州的农场主家抢钱,结果杀了这一家人。这部作品是杜鲁门花了好几年时间采访凶手、追捕者,搜集无数这些人的生活资料、生命历程才写出来的长篇,放到今天,我实在想不出有谁能向他一样这么事无巨细地整理出一个看上去如此简单的CASE的前前后后。是的,太简单了,这个悲剧是这么简单,除了暂时的恐惧之外,没有唤起人们更多的情绪震动。死去的一家四口被好好安葬,那家已嫁出去的大女儿二女儿欢乐地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出于对无条理离奇杀人案的兴趣和职业正义感而对凶手穷追不舍的联邦调查员们,最终按程序把凶手送上了绞刑架;若干年后,死去的女孩的男朋友结婚了,女孩的闺蜜偶尔上上坟为她采几朵野花;街道上的小酒馆除了在凶手还在逃的那几天以外,依然灯火通明。生活还在继续,就杜鲁门用剩下的一点后半生承受了无聊的、大家不感兴趣的、貌似和人的命运有关的若干混乱问题。
      
      大概是没钱了,杜鲁门就接了为《纽约客》写“一家四口遭遇的大屠杀”的新闻特稿。就写这么一次,“非虚构写作”居然就成了专为定义《冷血》这样的作品的术语。后来,“非虚构写作”走了很远很远,但《冷血》依然是这股写作潮流的典范。行了,就为他吹到这里了。
      
      到底在一个简单的杀人案背后我们能够读到多少?按杜鲁门的意思,一点都读不到。我们其实一点都关心谁死了谁活着,如果没有别人来告诉我一些“故事”,我们不会关心是什么让一个人成长为杀人犯,是什么让一个人成长为农场主,是什么让你成为了今天的你。如果脱离他人对一个人的故事般的塑造,一个人的社会性的“自我”的形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他人为你说的故事,不一定都是“编造”一个虚假你——他人为你说故事,更多情况是在提醒世界上的其他的他人,你的价值有多么重要。《冷血》写了好几百页,很多内容都是在写“个人史”,写不重要的个人的故事:写佩里和迪克小时候,写他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佩里聪明,卑微,喜欢女人,爱读文学,听歌,自尊心强,偶尔表现出对残弱者的同情。迪克儿时儒弱善良,十几岁就结婚生子,经历车祸,生活发生逆转,父亲重病,母亲是美国下乡随处可见的农村妇女。杜鲁门反复经营着他们各自的故事,把他们的生活解剖得非常细致,近乎一种强迫症式的写作。我觉得,这就是杜鲁门一直在承受的:为夺人性命的人写下让他们的生命不被遗忘的故事,是对还是错?
      
      这个问题貌似还可以这么问:我们能不能客观地为一个有罪的人做一次中立的叙述?很悲催的答案是,真的不能。无论我们道德目光的天平如何摇摆,它貌似最终都不能保持平衡。。。(此处省略1000字)
      
      还有,《冷血》真的写出了某种异常巨大的”无聊“感。。。异常巨大。。。。
      
      我真的想好好写个上道的书评,可是。。。不想把《冷血》往死里说,因为这本书读完如果使劲想的话还真的蛮容易崩溃的。。。
  •     无论是对带有自传性质的《别的声音,别的房间》中的惨绿少年,还是对《蒂凡尼的早餐》中有着纯洁放荡感的少女,卡波特作品中的主人公不管是好是坏,是死是活,最终都会得到完满的安置。在结尾,他通常会给故事披上一层荒凉的暖色调。而读《冷血》,我不相信他会安抚读者的心。
      
      读到中段时,曾设想几个收尾,多数无奈绝望,只因这一次的卡波特与以往不同。在此前的作品中,卡波特的描写往往充满细腻情感和让人眼花缭乱的符号意象,这一次他却淡漠,冷静,简洁,将一个残忍的真实故事冷血地还原。
      
      卡波特波澜不惊的描写了一家四口在被杀之前的平凡一天,那一天无聊却安详,到凌晨什么也没有发生。他没有直接描写杀戮发生的当晚,而是在之后借凶徒之口还原了案情。时间空间上随意的穿插到处可见,事前事后相关人等的行为态度也让人唏嘘不已。
      
      卡波特在长达六年的整理调查中与罪犯之一佩里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按卡波特自己的话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就是“我们像同一间屋子里长大的孩子,只不过我从前门出来,他走了后门”。佩里与卡波特确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破碎的家庭,同样艰难的成长环境,同样孤独的童年,同样流离失所的青春,同样的敏感脆弱。事实上佩里与卡波特完全可以说是同一个人,但是轨迹却不同。最后,可恨又可悲的罪犯走上了绞刑架,卡波特则靠着对事件近乎冷血的完美还原名利双收。
      
      佩里在死牢里对杀人不曾悔过,他说他的人性只够怜悯他自己。卡波特借佩里之口表明了他创作的态度,尽管利用这一题材也曾使他挣扎动摇。行刑前,佩里最终低声悔过。卡波特则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我想他的目的只是想安抚自己矛盾的心。尽管,这一结尾对我也有同样的效果。
      
      那里还是会有饱满的麦穗,油光水滑的长发和云淡风轻的天空,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在一切被破坏之后,在一切还未被破坏之前。
      
      结尾是这样的:“再见,苏珊,祝你好运。”他望着她急匆匆消失在小路上。那柔软的头发随风飘荡着、闪闪发光——南希本来也可以长成这样一位年轻的女士。良久,他也转身回家,朝树丛走去;留在他身后的,是广阔的蓝天,还有那沉甸甸的麦子,它们随风起伏,发出阵阵私语。
      
  •     今年又看不少网络小说,大多文笔粗犷,又没甚布局,故事也有一搭没一搭,能碰到个文字流畅的就不易。网络小说是俗物,卖的就是用俗烂的情绪堆砌的故事,不深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最能瞬间启动情绪。倘若看的兴起,能投入其中,它就像是工具书:简单,粗暴,有效,用罢直接丢掉。
      
      在这种不负责任地的气氛下,再看冷血,别的且不论,只卡波特那种叙述的美就让人激动不已,像他写罪案前的平静,一大串的字,像是微风扫过谷草,静谧又舒适。这是属于文字的美,甚至与故事都无关,电影卡波特开篇儿也是拍静谧中略带危险讯息的农场,三个漂亮镜头,一气呵成,但不能比文字的美。就像乐器能发出最美的声音,也无法比拟画色颗粒的美。
      
      那种美独一无二,是无法复刻的,这本身就让人激动到情绪泛滥,变得娘炮起来。
      
      卡波特有一种冷静的写法,写堪萨斯农家的恬静生活,写案发后笼罩小镇的恐怖乌云,或者佩里的残酷成长史。即便是写两个罪犯的逃亡,也像是无牵挂的两个人在外度假,波澜不惊。卡波特无意于惊心动魄的路数,想象下他接触到的那么些事件相关者和一手资料,要保持住冷酷又平静的写作情绪,需要强悍的控制力,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正是卡波特在书中展示出的冷酷和平静促成了电影的纠结主题。在电影中,卡波特抵达小镇就看到了农场主一家的尸体,演员菲利普很漂亮地完成了震惊和稳定情绪以便观察的两部分。这一幕是整部戏的一个缩影,卡波特因其敏锐的洞察力深深陷入惨案前后的戏剧化,他甚至在案犯佩里身上找到一部分的自己,而与此同时,他又需要保持住冷静的写作情绪,以便做出精确的判断,从而完成创作。
      
      这种火与冰的纠结构成了整部戏,卡波特也在纠结中被塑造成为一个矛盾体,他交际广泛但又孤僻封闭,他才华横溢但又自怜自卑,他观察敏锐,却沉溺于虚伪的赞美。菲利普给卡波特安置了不少零碎,抿嘴,挑眉,抬起下巴看人,语气柔弱却总是保持警惕。他始终能在人群中凸显出来,夸张并且满足于被注目,与此同时,又展现出一种近乎冷酷的控制力,非常有说服力的表演。
      
      正是卡波特本身就是金矿似得素材(片中他形容佩里是座金矿),电影里就只有卡波特,他的朋友、爱人都只是他的观察者,作用类似于哈哈镜,从各自的出发形成不同的侧面。至于佩里,那甚至直接被理解为卡波特的另一面。小说中,卡波特确实在佩里身上花去更多笔墨,写他不堪的童年,坎坷的经历,直到他近乎幼稚的白日梦,或者咀嚼阿司匹林的怪癖。在电影里,被塑造的卡波特与他塑造的佩里则是一体两面。当卡波特的朋友问他,你是否爱上了佩里?卡波特如是回答:我与佩里像是在一个家庭里长大,只是有一天佩里从后门走了,而我,走了前门。
      
      所以,被塑造的卡波特对他塑造的佩里的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自恋,或者说自怜,电影是更棒的一篇书评。
  •     在bus靠窗的座位上,斜躺在开着昏黄床头灯的床上,盘腿而坐的冰凉地板上,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当合上书页时,心里突然堵得慌,并没有因为这件事的了结带来一丝轻松和快感。相反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东西纠结住,或许是一股挥散不开的悲伤,又或许是一团纠结着的哀愁和怜悯。
      两个杀人犯为了45美金杀了一家四口。這句话就是這个整件事的线索吗?是的,但又不仅仅如此。
      当迪克带着佩里进到策谋已久的克拉特先生的住所。搜寻许久,终无发现那个他幻想计划了日日夜夜的“保险箱”时,他感到丢脸羞耻。终和佩里二人联手捆绑了克拉特先生一家,割喉咙并枪杀。杀戳过程中,手段极其残暴冷漠,但又有些令人费解的温柔细节。譬如为什么在克拉特先生的身体下铺上垫,在男孩的颈后垫上枕头靠在沙发上,把南希和夫人捆在床上。這些在残酷背后流露出的温情细节,被杜威警官细心的发现却感到匪夷所思。
      被贴上杀人犯的佩里,我缺始终无法恨起来。他说话时冷静的语气,车祸后丑陋短小的腿,以及无数不经意显现出的温情(迪克要强奸南希,被佩里制止了,说你要敢碰到她除非杀了我。还有在逃亡路上迪克拒绝搭载一对爷孙时,佩里坚持要帮助他们等等),以及所有他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自小被伤害抛弃。但一想到克拉特先生一家人,性格温和待人友善在邻里间皆为好口碑,是一个标准的家庭模范。這样一个好人家却被无辜残暴杀掉时,所有人恨得咬牙切齿简直想把凶杀犯碎尸万段。
      小说看到中途,我看了《卡波特》电影,不得不承认影片中的佩里饰演者演绎得入木三分。心目中的佩里就是哪个模样,苍白矮小,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但电影的时长限制总不如小说来得精彩细腻。
      到最后,经过三年的审判,终究二人还是被推上绞刑台。当别人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佩里说:“也许我对这个世界也可以作些贡献,比如——也许为我所作所为道歉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不合适的,但是我还要这样做。我愿意认错。”看到这里,你却无法为他最终的认错所释怀,动情到了深处便是无声。你明知道他会死,但是到了最终被处死时,你并没有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快感和轻松。相反是到了井口,终于喷薄而出的悲伤和压抑。
      有句歌词“我的心有座灰色的监牢,关着一票黑色在吼着。”我想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perry,礼貌温和,笑容温暖。但反面却是残暴冷漠到令人发指,因为他的孤独他的不被理解他的绝望他的理想他的贪婪。只是那个黑暗面的自己被我们小心翼翼的关闭起来,直至连我们自己也不曾发现。我们最终原谅了他,原谅了另外一个隐蔽的自己。
  •      看《冷血》的时候,窗外正下着不大不小的雨,这突然使我想起这位作者另一部小说《蒂凡尼的早餐》中女主角郝莉的一句话:“不,心里发愁是因为你长胖了,或者雨下得太久了。你感到忧郁,顶多就是这样。但是心里发毛却十分难受。你感到害怕,直冒冷汗,但是你又不知道怕的是什么,只知道反正有什么倒霉的事情要发生了,但是你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卡波特总是能够把话说进人的心里去,我暗自问自己:现在我是心里发愁呢,还是心里发毛呢?发愁也好发毛也罢,当下我只想得知手中这本小说的结局如何。
       “我在高中时第一次读到英文版的卡波特作品,它让我深叹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所以我在二十九岁之前都没有试图写小说。”村上春树在为《蒂凡尼的早餐》作的序中这样说过,或许这算是我看《冷血》的初衷吧,毕竟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来的作家,应该是寥若晨星的。不同于一般的侦探类小说,卡波特一开始就走了两条线,一条是被害者一家,另一条则是两名嫌疑犯(虽然不是完全指明,可仅凭直觉也能感觉到他描述的这两人与惨案有着重大关联),重点在于:两条线都是明的。“如果不能够给读者带来足够的悬念,他想靠什么来吸引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接着看下去。不久我便的得到了答案,就我而言,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人性的复杂和法律的非完备性(这一点我无法清楚地表达我的观点,故略去),否则没有必要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凶手的过去、和家人的通信,否则更没有必要用整整一章讲述凶手归案之后直到处决的过程。当我看到两人没能逃脱被绞死的命运,我发现自己居然和文中全程参与此案、不抓住凶手誓不罢休甚至将破案作为全部人生的警探杜威一样:并没有使命完成的解脱感。就像这不是结局,只是另一个开始一样。明明知道他们仅仅为了金钱就屠杀了克拉特一家,是克拉特一家啊——是由精明能干的克拉特先生、柔弱善良的邦妮太太、美丽优秀的女儿南希和敏感寡言的儿子凯尼恩组成的幸福家庭,一个真正的、令人无比羡慕的温馨之家!可是我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讨厌这两个凶手,尤其是佩里,我甚至打心眼里同情他。
       佩里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从他的狱友威利-杰伊写给他的告别信中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极富激情的人,一个饥饿却不是很清楚想要吃什么的人,一个饱经挫折却拼命在牢不可破的世俗中寻求自己生存空间的人……你的强壮有一个缺陷……不分场合随时会爆发的感情用事……你可以成功地谋事,却不可能谋得成功,因为你就是自己的敌人,你使自己无法享受自己的成就。”“你追求的是被人否定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在乎,没有责任感、没有信仰、没有朋友,也感觉不到温暖。”就像威利-杰伊所说的一样,佩里极富激情:他可以画出笔法娴熟的耶稣像,他会唱两百多首圣诗和情歌,他会口琴、手风琴、五弦琴和木琴,他甚至乐于纠正其他狱友的语法和发音只因为他觉得所受教育不超过三年级的自己比他所认识的大多数人都更有学问。他的童年是不幸的,由于父母不和的关系他几乎是孤苦无依的,他待过孤儿院,被凶狠的修女打骂,他还待过儿童教养院,女护士差点把他溺死在浴盆里,就是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也仅有过短暂的快乐时光,多数时候他都是被忽略的那个——父亲对他各方面都缺乏了解,他从没意识到他的音乐才能,也从不关心。之后当水手、入伍的生活过得也不怎么好,总之纵观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很难不给予他些微的同情:试想如果换做我们任何一个人过的是他这样的生活,还有多少人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会做好好学习热爱社会的好公民?没有经历过,就没有资格作为旁观者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当然每个人都有痛恨他的自由,因为事实是他杀了人,不是一次,至少还有一次杀人未遂,一次也不是一个,而是四个,四条鲜活的生命,瞬间黯淡下去。绝对不能原谅。
       对佩里的解读,我想从他的自我认知入手。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始终不曾丢弃的一个摘录本上有这样一段话:“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夜晚的萤火虫光,是冬天里野牛的呼吸,是在草地上掠过的一小片阴影,转瞬便消失在日落里。——黑脚印第安人酋长鸭足”对此,作者说:“‘生命是冬天里野牛的呼吸’,这准确地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看法。为什么要焦虑?辛苦是为了什么?人太渺小了,只不过是一团薄雾,一片被黑暗所吞没的阴影。”我想这或许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教给他的吧。因为受过太多的苦难,所以分不出一点多余的空间去珍惜生命,包括他自己的。人类这样渺小,渺小到一切情绪皆虚无。
       我问自己: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我怎么竟恨不起来?或许是我看到了他“人”的一面吧。
       理论上来说,他就是一个凶杀犯,就该被社会所唾弃,但当我想恨他的时候,我忘不了那样一个温暖的场景:逃亡路上,他和迪克搭载了站在飞沙走石狂风里的一个可怜的小男孩和一个又聋又眼花的老头儿,虽然起初迪克想要撵他们下车,但在佩里的坚持下,他还是带了他们一程。他们俩还有那个小男孩在路边开始了竞赛——捡拾废品的竞赛,想想看,两个凶杀犯和一个天真的小男孩,在公路上四处寻找空瓶,仿佛在玩一个童年简单的游戏,这个画面只要想着我心里就是满满的感动。我多想他们就这样,一生和那男孩和老人在一起,过这样平凡或者是有些艰辛的生活,也好过不知未来还有几天可活的逃亡生涯。可是事实却是,拿走了那些瓶子换来的十二块六毛钱的一半,迪克毫不犹豫地将祖孙俩赶下了车,游戏结束。是的,他们不是曾经还谋划杀掉一个旅人再抢走他的车么?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听着他冷静地描述杀害克拉特一家的经过,他割断了男主人的喉咙,然后举枪,瞄准,一个两个三个,目标倒下,于是一切都安静下来。而他们这次作案的所有收获是:四十五块钱。多么讽刺啊!可是我无法不注意到,佩里做的其他一些事,一些比起他的滔天罪行似乎微不足道的事:为了不让克拉特先生躺在冰凉的地板上,他在地上铺了纸箱;他把凯尼恩绑在一个很舒服的沙发上,还给他头下垫了个枕头;他甚至尽力不让搭档迪克和女孩南希单独呆在一起,以防他对她图谋不轨……很奇怪,在很多方面佩里都比迪克表现得更像一个人,但是最后却是他一个人杀死了他们四个人。或许有些人或认为这些只是因为凶手的变态——他在杀人时也要尽力表现得友好而亲切,仿佛他不是在杀人,只是在谈论一件轻松的事情而已。但我还是坚持佩里是有良知的,至少他不是泯灭人性的魔鬼。
       他后来说过:“我之所以杀了他们,不是因为克拉特家做过什么。他们从未伤害过我。不像其他人。我这一辈子受尽了别人的欺负,也许仅仅是因为克拉特家命中注定要替别人还这笔债。”他憎恨全世界。没错,既然世界给予他的,是无数的不公,他又为什么要摆出一副和善的面孔对待他人呢?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受过了太多太多的苦而自己的才能却从未被世人肯定过的可怜人。他杀人的时候并没有把他们当做是克拉特一家,可能他们的脸在他看来,一会儿是伤害过他的修女、一会儿是虐待过他的护士、一会儿又是船上的那些同性恋……他的报复来自多年积压的恨,他有理由恨他们,他更有理由抱怨命运的不公,虽然他没有理由杀掉与他毫无关系的无辜的克拉特一家。他的一句话让我心酸了很久: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这是他的错吗?一部分是吧。但他的家庭、整个社会也都要负一定的责任!不是没有人性,是人性只够怜悯自己,为什么只够怜悯自己,因为没有人教他怎样在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情况下依然怀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笑话,他又不是耶稣,凭什么要去替他人承受苦难。文中说“然而当凶手们在身穿蓝色制服的公路巡警的护送下出现时,人群却寂然无声,仿佛在为凶手竟然也长着人的样子而感到惊愕。”请别忘记,无论怎样,杀人犯也是人,也有作为“人”的一面,当然我指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长相。他们得到如此惩罚,有罪有应得的成分,但也有外界的因素的作用。世事何曾是绝对!人生不是除了黑便是白。坏人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有谁天生就坏事干尽,有谁天生就冷漠无情,又有谁天生就想当一个杀人犯?!很多时候人生就是如此无奈,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愿意落得个生时遭人鄙夷死后还要遗臭万年的悲惨下场。
       佩里入狱后,看到父亲寄来的明信片,绝食十四个星期的他对朋友说“我决定活下去,那些想夺走我生命的人再也别想我帮他,想要的话,就自己来拼吧。”那又怎样。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只能接受。当初杀人的时候就该做好这一切准备,否则就像现在,除了苦涩的笑,什么也做不了。我实在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指指点点,做出一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表情,但是我为他感到可惜,他若能碰上更好的家庭,现在会是个出色的音乐家也说不定,可是没有这么多完美的假定。事实是,他的生命已走向终结。
       最后我感到很欣慰,在接受绞刑的时候,佩里说:“也许我对这个世界也可以作些贡献,比如——也许为我所作所为道歉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不合适的,但是我还要这样做。我愿意认错。”我想他是真心的。
       他曾送给监狱里对他不错的迈耶太太一张十六岁时的照片,说希望她心中记得的他,就像照片上的那个男孩一样。果然还是不甘心啊,是很想回到那个时候吧,一切还没有太糟的时候,还可以被人们当做美好印象记忆的时候。哦,我差点忘了,据佩里的姐姐说,他曾经是个温柔的爱哭鬼,一个会为美妙的音乐、黄昏的日落,或是皎洁的月亮而落泪的小男孩。没错,这样的一个人,我就是恨不起来。
       窗外的雨还没有停。我写着写着,想到书名是《冷血》来着,可是怎么心中所看到的,却是悲剧故事背后,蕴藏着的一点点温暖的光。那或许是作者心里一直存在的,某种期望?
      
  •     合上最后一页,有一点淡淡的忧伤。我想,好书就是当你读完之后,想着如果自己也能写一本多好。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真实”本身就有足够的力量打动人心,不需要渲染,更不需要虚构。杜鲁门·卡波蒂之后在没有了激情,他的才华没有了持续性,真遗憾。
  •     和看美剧一样,总是越看越好看。史密斯和迪克:可悲可怜的人,这世上还真多。史密斯的悲剧可以理解,但迪克变成这样就是人类可怕的欲望造成的。 文章中喜欢的几句话:1.有件雨衣的人很容易忽略下雨。 2. 自己失败了,认为别人也有责任,这种看法最常见;自己取得了成就,却忘掉别人曾帮助过你,这同样是司空见惯的。
  •     看完了书的那天,我把琼斯医生对佩里的那段描述抄了下来,简而言之,佩里就是一个妄想症,没有朋友,孤僻,无法在心智上投射现实,以及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因为什么变成了这样,恶魔一般对他施虐的修女,不会信任他的姐姐,以及给他带来痛苦童年的父母,书上再怎么写也显得过于笼统。
      
      同样的,纵观佩里的一生,他,似乎一直在寻找某种认同,他和监狱里的牧师亲近,因为,他认同他。他和迪克一起,因为迪克“相信”佩里说的某个地方的宝藏,他和姐姐的关系并不好,然而依旧留着姐姐给他寄的信,因为信里面的某些东西从一个侧面,认同了他。
      
      只是,他依旧是孤独的,因为“他对于别人对他的批评过于敏感,无法忍受别人的嘲笑,他能敏锐的察觉出别人话中的轻视和侮辱,还经常误解别人善意的言辞,他强烈的需要友谊和理解,但却不愿意向别人袒露心扉,当他这样做时,又担心受到误解甚至背叛。”一种出于人本身的羞耻,一种企图掩盖的羞耻之心,却又常常无法掩盖的困境.。没有人告诉他,你是美好的,那是欺骗,谎言,恶意的,愚蠢的,充满了误解的,神秘的。
      
      亚当和夏娃拿起了第一片树叶,人间便开始倾向混乱,为什么?因为人类开始掩盖羞耻了(还是人类开始有了羞耻之心?还是,“遮盖”制造了羞耻之心?)。掩盖羞耻---自私,贪婪,“变得聪明”就是其状态和存在方式。我喜欢佩里,因为他不像迪克,“为人十分敏锐,大脑里没有阴影”。他的大脑不像一块明晃晃的芯片充满了应对世间种种困境的启动程序,在一块厚重的阴影里面,他构成了自己。
      
      我不是在赞扬他,因为这是一个非虚构的犯罪故事。当他撕开克拉特的喉咙时,他依旧尊敬他,为什么?就像大多数犯罪故事一样,他并没有刻意要伤害他们一家。而且,他们是“善良的人”。
      
      杀害无辜的一家,他的行为是冷血的,他变成了冷血。杀死了克拉特一家,佩里和迪克逃之夭夭,直到杜威将他们两个绳之以法。直到法院的案件审理,以及日益高涨的要求将他们两个处以死刑的民愤的呼吁,直到行刑的那个雨天,佩里将口香糖吐在牧师手上,直到他承受肉体最大的痛苦,生命的终结。一个犯罪故事的终结。佩里似乎一直处在命运的冥性中,恐惧是其根源。
      
      卡波特说,他和佩里是同一间屋里长大的孩子,只是他走了前门,佩里走了后门。后来,冷血问世之后,卡波特再无精品出现,世人说,冷血耗费了卡波特所有的才华和精力。
      
      也许他也一样,回到了屋里,走向了后门。
      
      一个罪恶和痛苦的衍生体在他身边蔓延开来,当他纵情声色,放逐灵魂时。他早已知道第一次拖欠就没有了归还的余地。从第一次杀害开始,从第一次暴行开始,从第一条内心的阴影开始,从第一个谎言开始,从第一片遮羞的树叶开始,就不会再有救赎。
  •   说得很好 在阅读初期我查阅两名凶手的资料时发现了一则对老年时代博比的采访,博比指出过书中失实的部分
  •   其实我觉得佩里一直没有长大,一直活在小时候被恐惧包围的环境中,而自我保护是他的本能,寻求保护也是他的本能。
    这一点是在正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很难体会的。他杀了人,对他来说与孩童搞个小破坏是一样的。
  •   我同意佩里一直没长大,但我觉得这是他自己的问题。
    要说环境,我还是想到以前有位作家(真可惜啊忘了他的名字)说过,百分之九十的人的成长环境或多或少都不正常。我承认佩里童年不幸,但我觉得这种不幸并不特殊,甚至并不小众。
  •   也许卡波特比我们更有权来评判。
  •   我也不明白,很不明白~~~~
  •   现在好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人追求的是一时的感观刺激,而非文学所带来的思考,这也许就是近年来玄幻,穿越小说盛行的原因。
  •   工具书:简单,粗暴,有效,用罢直接丢掉。
    最近看的这样的书太多了。如果不是这句话,我还没明白自己的焦躁来自于哪里,原来就是因为看的书太简单、粗暴了。
  •   简单粗暴有效,听起来多么像敏感词的概括
  •   没错,这样的一个人,我就是恨不起来。
    是的,我一直在想,他残暴冷漠手段极其恶劣的杀害掉四口人,我却怎么都无法恨他?到底是为什么,可是我想佩里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无法去爱他,但你也恨不起来。他坏透了,但是他的坏好像你都能原谅。就像是一个小孩,犯再大的错误,你都愿意去帮他。最终却是,他自己毁了自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