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牛蕊  页数:264  

前言

  我很高兴看到牛蕊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作为经济科学出版社的“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丛书之一出版,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方面的研究又有了新的重要推进。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和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贸易自由化带动了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就业,提高了相对富裕要素的价格,但同时也对劳动力市场形成了负面冲击,这集中体现在对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劳动雇佣关系的改变、就业的易变性和不安全感增强、行业间和行业内部工资差距的拉大,从而在政策制定上引起了种种社会争论。在发达国家,以工会为主的政治力量鼓吹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抵制“社会倾销”(通过不给予工人基本权利和劳动条件来获得竞争力的不正当竞争)、反对本国公司进行海外生产转移与外包、要求在贸易规则中引入核心“劳工标准”。在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对劳动力市场有着重要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政府不得不关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恶化、贫困加剧和短期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等问题。

内容概要

  《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包括9个部分。导言介绍了《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贸易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文献,在理论文献部分按照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轨迹整理,在实证部分按照国际贸易影响劳动力市场的3种不同途径进行整理;第二章对书中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以及计量模型中相关指标的选取和计算做出解释和说明;第三章到第六章是《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的实证研究部分,第三章作为实证研究的铺陈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角度运用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测算了国内需求和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以便对内需和外需的就业创造效应有一个直观了解;然后,在第四、五、六章分别利用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按照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分配、就业和劳动力需求弹性3个层面的影响测算了国际贸易的工资、就业差异化和就业风险效应;第七章作为实证研究的扩展,从中间品贸易角度测算了贸易对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及工资的影响;第八章是全书研究的归纳总结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作者简介

  牛蕊,1982年3月出生于山西高平,2003年7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并考入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攻读研究生;2006年7月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9年7月至今,任教干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专业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当代财经》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参与教育部、商务部《国际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工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等多项研究课题。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三节 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 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文献研究综述第一节 理论研究综述第二节 经验研究综述第三节 小结第二章 变量指标及数据说明第一节 变量指标说明第二节 指标数据说明第三章 国内需求、出口与就业第一节 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实证模型第二节 就业系数修正模型第三节 模型的扩展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工资第一节 委托工资法理论第二节 中国贸易与工资收入关系的经验模型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第五章 国际贸易、贸易自由化与就业第一节 理论模型及其发展第二节 中国贸易与就业的理论与经验模型第三节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第六章 国际贸易、劳动力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理论及相关研究第二节 贸易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理论与经验模型第三节 模型结果及分析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第七章 外包、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第一节 外包相关理论第二节 外包、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及工资的理论与经验模型第三节 模型结果及分析第四节 小结及政策建议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二节 启示参考文献附录

章节摘录

  分析产品价格变动和劳动者工资变动之间的关系。然后,具体引入贸易工具变量考察其对劳动力工资收入变动的影响。由于产品价格变化可能来源于多种不同原因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此本章在考察贸易变量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时特别将价格与要素价格变化的残差序列作为方程的技术控制变量,然后分析国际贸易因素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收入变动的影响。  第五章是对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回归分析法的思路来分析贸易和就业的关系,并测度中国的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工业产业的劳动者就业的影响。这里,将工业部门分为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低技术产业4个产业并对这4个产业的就业变动率和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回归,以分析不同产业就业变动和该产业进出口变动、利率、汇率、平均工资收入以及关税和产业有效保护率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第六章是关于国际贸易与劳动力需求弹性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章首先在劳动力就业和工资收入关系的基础上,用进口渗透率、出口导向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等解释变量建立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就业的固定效应模型,并将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动具体区分为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种表现途径分别测算。其中,替代弹性的研究通过产出约束下贸易相关变量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来反映;规模效应研究通过产出不受控制时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与产出约束下劳动力需求弹性之间的差距来反映。然后,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以及区域水平3个层次具体测算了贸易进口冲击、出口冲击以及汇率冲击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层次上贸易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笫七章将前面三章关于贸易与劳动力就业和工资问题的实证研究扩展到中间品贸易。

编辑推荐

  《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国际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交叉联系,将现有的理论、模型和假说推广到对中国这个国别案例的实证研究将极大地丰富文献积累。从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中国的理论与实证模型》的研究将对全面和正确地认识、辨析和估价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长期收益和短期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加入WTO后,深化开放的外部冲击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交织在一起,加大了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研究对弄清贸易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传导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从政府的政策改革看,本研究对如何健全在开放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进口冲击下的贸易救济和援助体系、深化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问题提供了若干战略性的政策建议,这对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的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贸易、工资与就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