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林 页数:163
内容概要
贫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障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几十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扶贫帮困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仍有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解决。能否解决好贫困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福祉,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1994年4月,以刘永好为首的十位民营企业家发起了光彩事业,成为我国社会扶贫活动中最具活力的力量。光彩事业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主要活动是到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开发项目,在帮助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使企业自身获得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光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光彩事业的理论框架,并引入了扶贫与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理论,结合了中国扶贫工作的现状分析后,笔者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光彩事业是对区域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丰富了国际消除贫困的理论和实践,同时也是传统义利观的传承和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 2.光彩事业的扶贫模式,即开发式扶贫,是以人为本的扶贫模式,有利于贫困人口的素质提高及实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的手段来推动减困工作的深入进行,具体手段有价格制度、税收制度、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4.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光彩事业的机制构建:参与机制、瞄准机制、传递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等。
作者简介
王林,1971年出生,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博士,管理学硕士,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参与的非政府组织减缓贫困问题。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全国重点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08年10月参加中国青年访问团访问日本。
书籍目录
导论 研究背景和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和不足引论 光彩事业的发展历程 背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源起 序曲:《让我们投身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 推进:《关于大力推动光彩事业的意见》第1章 中国光彩事业的发展阶段 1.1 光彩事业的发展阶段 1.2 光彩事业的组织结构 1.3 光彩事业的成就第2章 光彩事业的理论架构 2.1 光彩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2 光彩事业与国际消除贫困理论 2.3 光彩事业与“义利”的理论解析 2.4 民营企业与社会责任第3章 光彩事业与非政府组织扶贫机制 3.1 非政府组织的制度边界 3.2 光彩事业与中外非政府组织比较 3.3 光彩事业扶贫机制的理想构架第4章 光彩事业与消除贫困 4.1 中国的区域发展现状 4.2 光彩事业与中国扶贫 4.3 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5章 光彩事业与扶贫转型 5.1 光彩事业——中国扶贫模式的转型和创新 5.2 制度创新——有关扶贫减困工作的政策建议和制度安排 5.3 对扶贫“输血”与“造血”的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3.4.1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胡锦涛,2005)。柏拉图说过一句名言:“公正的社会必定是和谐的。”和谐社会是指公平、合理和有序的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只有遵循公平正义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能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与全面进步。 公平、正义,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原则。在社会文化中,其表现为国家通过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群体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得到合理分配及切实实现。它的基本要求在于,任何一个公正的社会,都应该以充分有效而又公平合理的方式,确定每个阶层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平等实现;尊重和保护各个阶层所具有的阶层差异,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促进社会总财富的不断增长;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培育良性的社会流动,构筑和谐的社会整体。从具体规则上看,现代意义上的公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机会平等,即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使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基本发展机会,增进社会合理流动。第二,规则平等,实现公平有序竞争,按贡献分配,保护各阶层合理差异。 ……
编辑推荐
《光彩事业与民营经济发展: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探索》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民营企业腾飞”为己任.始终关注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前沿动态,秉承“独立的视角、前沿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的宗旨,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思想和新智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