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魏是龙,田建华 著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力求站在现代实践、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高度,从文化哲学的视域,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及其文化理论审视企业文化,对其结构、功能、变迁、转型和认同进行梳理和发掘,探寻其可持续发展的张力和实现的途径。本书研究的内容将涉及对企业文化的文化透视,企业文化的结构分析、性格分析、功能分析、变迁分析,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现代价值,以及对其可持续发展张力和途径的分析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中国企业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企业文化对话、交往,又如何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魏中龙,男,1946年4月生于河南省唐河县,1990年6朋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工商大学人事处处长,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是北京市教委人才教计划项目,“北京服务业市场营销占略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企业文化、商业企业管理等课程,致力于服务营销,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管理世界》、《中国流通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中国企业的六西格玛管理之道》(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加速转型期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等著作8部,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或参与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6项,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田建华,女,1972年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达斡尔族第一位女博士,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近年来对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等有专题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作著作l部,主持并参加北市、黑龙江省等课题7项,横向。课题l项。
书籍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化哲学的解读 三、研究对象的状态与定位第一章 企业文化的文化透视 一、文化研究的维度 二、作为程序和取向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中的反文化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结构 一、企业文化的形态结构 二、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 三、企业文化的心理结构第三章 历史时空中的企业文化的民族性 一、东西方企业文化视角的时代共振 二、企业文化展开的地域回响第四章 企业文化的发展和转型 一、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变迁与整合 三、企业文化的觉醒与文化认同 四、中国企业现代化进程的路径与期待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球化语境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文化境况 二、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张力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选择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这种意义上,企业文化研究应将文化与人类生活其他维度相合并,文化不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它不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机能,而是人类生活所有机能的基础。文化展现了人类生活的深层,它是内化于人的活动之中的,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李丽同志从对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困境的分析入手,揭示了反文化的基本特点,她提出,反文化作为文化的对立面,既有与文化共同的一些特征,如累积性、传承性等,同时更鲜明地表现出与文化不同的品质。首先,从指向性上看,文化与反文化表征着“进”与“退”、“增序”和“减序”、“减熵”和“增熵”不同的指向。其次,从活动步骤上看,文化和反文化表现出自身程序的优化和劣化的不同趋向。再次,从价值取向上看,文化价值取向的提升与反文化价值取向的堕落是完全相反的。最后,从程序与取向的关系看,文化作为程序与取向是理性的、逻辑的统一,而反文化的程序与取向却是非理性、非逻辑的断裂。①除了本质特征外,企业文化中的反文化还伴有大量的非本质特征。如,生成方式的渐变性,并且往往要通过持续的转换、变构才能敞露其本性;表现的混杂性,既带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掺杂着历史真实的因素,又有大量模糊的、不确定的虚构成分;存在形式的“伪形”,一般都披着文化的外衣,但文化的外形不过是为自身的立足所采取的似是而非的表现手法。所有这些提法都对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多种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相互交汇与相互冲突的文化景观中,进一步深化对人的深层文化本质及其变迁进行自觉的理性反思这一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提供了新颖的解读视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