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曹潇 页数:213 字数:180000
内容概要
本书首先从契约机制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各国交易所激励协调的实践,并结合我国实际,分别从交易所系统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提出了《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协调机制设计》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接着,在此基础上研究第一个主题,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失衡内在机理与系统内部监督协调机制。通过基于显性激励契约的多任务模型构建,考察了我国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失衡的内在机理,构建了相应的激励监督协调机制,为实现多任务之间的协调控制提供了激励组合策略。
作者简介
曹潇,1975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中共党员,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2009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专业为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曾在国内外一级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分别被EI跟CSSCI等收录。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的逻辑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激励协调机制设计的基础:契约理论
2.3 本章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协调实践比较分析
3.1 国外证券交易所激励协调实践
3.2 我国证券交易所治理现状、问题及其经营与监管激励
3.3 证券交易所激励协调实践分析: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
3.4 本章 小结
第4章 证券交易所激励失衡内在机理与内部监督协调机制
4.1 引言
4.2 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失衡的内在机理:多任务模型
4.3 模型扩展:内部随机监督激励协调机制
4.4 实证考察:上海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失衡的数据分析
4.5 本章 小结
第5章 证券交易所内部决策权分配激励协调机制
5.1 引言
5.2 完全信息条件下集权与分权的协调激励绩效比较
5.3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集权机制的协调激励绩效
5.4 分权机制与集权机制协调激励绩效的比较
5.5 实践验证:NYSE内部治理及决策权分配机制变革的历史经验
5.6 本章 小结
第6章 证券交易所外部声誉激励协调机制
6.1 引言
6.2 两阶段动态声誉激励协调模型
6.3 模型扩展:政府惩罚威慑力对交易所声誉的影响
6.4 实证研究:交易所声誉激励协调机制的激励效应
6.5 本章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的成果与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一 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排名
附录二 文中主要命题的数学证明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本书在数学处理上运用契约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协调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有如何选择统计变量与数据的问题。由于涉及面广,对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在本书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复杂的证券交易所治理及其经营与监管激励协调的理论和实践而言,本书仅从内部监督协调、内部决策权分配和外部声誉机制等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不全面性。 (2)激励协调模型的构建借助了高度抽象的方法,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证券交易所复合系统的一种简化,但这种简化的有效性还有待于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验证。 (3)在实证研究中,由于沪深交易所的发展历史较短,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声誉层级。因此,本书对证券交易所声誉变量的选择方面还是很不精准,在没有更理想的数据以及替代变量之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4)由于沪深交易所内部的相关数据长期不对外公开,因此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数据对本书研究中得出的相关命题进行实证分析,因而主要模型不得不暂时停留在假说阶段。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研究中没有考虑我国政府与交易所之间的经营、监管权分配机制对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的协调作用。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两者之间经营、监管权分配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经营、监管权的分配以达到有效协调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的问题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全新研究方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