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后危机时代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赵晋平  页数:201  

前言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2008年秋季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但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恐慌,而且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出现连续几个季度的大幅度经济收缩,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明显回落,全球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由于“防火墙”的作用,中国金融体系受到的直接冲击较为有限,但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急剧收缩,将中国经济拖入了快速下行通道。GDP增长速度继2008年第四季度回落到6.8%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到了6.1%这一十几年来的最低点。出口锐减、企业破产、农民工失业大量增加,市场供求失衡和社会矛盾有所加深。中国政府为了防止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在2008年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基础上,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一系列新的稳定外需和促进投资、消费增长的政策措施。

内容概要

  《迎接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向》收录的文章基本上是2009年一年内完成的,并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对策分析,包括5篇文章。报告的完成时间主要集中在年初的几个月里,涉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和前景、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各国的应对之策和对中国的启示等广泛内容。当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分析和展望,为研究和制定对策提供基本依据。第二部分是关于外部环境和我国外经贸形势的分析与展望。有4篇文章,完成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之间。内容主要围绕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经济的实际进展、面临的新问题和全年经济走势预测等展开。目的在于对经济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和提出建议。第三部分是年终经济综述、后危机时期若干经济问题分析和形势展望。包括3篇文章,主要在10~12月完成。文章立足于后危机时期经济形势判断和政策研究的需要,分别对利用外资、中国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对策问题作出了分析;同时通过年终报告的方式,在回顾和分析全年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2010年的可能经济走势和政策问题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赵晋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经济学博士;200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2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世界经济形势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专题讲解人。  赵晋平1978年3月进入山西大学数学系学习;毕业后任山西大学经济系教师;1987-1995年在日本立教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并先后任日本通商产业省通产研究所和日本庆应大学产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5年回国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赵晋平的研究涉及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和对外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合作等诸多领域,出版了《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报告》、《欧盟企业对华投资发展报告》、《走向新起点:日本经济复苏之路与中日经济关系》等多部著作和大量论文。

书籍目录

国际金融危机和主要国家的应对之策一、国际金融危机发展的最新态势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三、世界经济面临的深层矛盾和主要问题四、世界主要国家的危机应对之策五、对我国的启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展及其影响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三、外部需求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经验分析四、2008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五、工业行业的相对安全风险评估六、2009年的产业发展形势展望七、实现国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产业安全问题再认识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长期的产业安全二、充分利用危机倒逼机制,妥善处理政策失衡问题三、贸易保护将成产业安全最大威胁之一四、重点行业的产业安全问题值得关注五、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的产业安全评估六、抓紧危机应对政策落实和机制建设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三、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危机应对措施四、我国经济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日、韩贸易的影响分析与前景展望一、中国出口总体形势与前景预测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日、韩贸易的影响三、中、日、韩贸易形势趋于严峻的结构性原因四、中、日、韩三国贸易前景展望五、加强三国经贸合作的政策课题外部环境与外经贸发展趋势展望一、国际金融危机已近谷底二、主要国家经济有可能触底反弹三、内需导向型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四、影响我国外经贸增长的三大问题五、我国出口全年将呈现大幅度下降六、我国利用外资全年将呈现负增长七、应采取的几项重要措施关于当前经济问题的中日专家之辩一、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势二、关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危机应对政策三、关于中日节能环保合作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四、关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回升过程中的增长与结构问题一、重在实现增长和结构“双提升”目标二、中小企业“出口转内销”成效亟待巩固扩大内需的实际效果与可持续性一、中国经济已经表现出明显回升趋势二、内需增长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因素三、内需主导型增长具有长期持续的可能性后危机时期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二、关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几个认识问题三、我国利用外资的新要求和政策措施后危机时期的宏观风险与对策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与解决之策二、后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问题三、后危机时期的产业安全风险和对策二○一○经济形势与政策展望第一部分 国际经济形势一、2009年全球经济由衰退走向复苏二、2010年世界经济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三、全球将面临资产泡沫膨胀和贸易投资回升缓慢压力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形势一、2009年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回升态势二、2010年经济走势预计好于2009年三、遭受严重冲击的我国出口将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三部分 相关行业发展形势一、工业经济回升引领我国经济复苏进程二、电子信息产业受到的冲击较为严重三、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战略选择第四部分 中国经济政策展望一、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二、将重点实施出口增长和贸易结构调整“双促进”政策三、继续加大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章节摘录

  (一)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发生逆转  2003-2007年,世界经济曾经出现了“高增长和低通胀”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好的增长态势,而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上半年出现的能源与粮食危机则使大家担心世界经济会出现“滞胀”。而现在有人又提出世界经济可能出现“滞缩”——即经济低增长和通货紧缩并存的态势。这种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彻底扭转了过去几年世界经济的增长态势。  往更远的时期看,世界经济上一次出现根本性的转变是20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黄金时期”,而70年代的“滞胀”终结了这一增长态势,其标致性的事件是两次能源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后来,为了应对“滞胀”的挑战,以美、英等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放弃国家干预主义,重拾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包括对内放松管制、对外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也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并逐步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开始快速增长,新的全球贸易体系、投资体系和金融体系开始形成。进入90年代以后,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经济也迎来了一段繁荣的发展时期。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很可能终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原因不仅仅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显著下降,而且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可能也会发生改变,世界经济体系可能会出现大的调整,影响经济政策的经济学思潮和理念可能也会发生转变。  (二)经济下行阶段将保持较低通胀水平  关于今后一段时期全球经济会出现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的问题,两种观点争论激烈。通胀还是通缩的判断非常重要。如果判断会出现通胀,当前刺激经济的政策就必须慎重。反之,如果高估了通胀的威胁,很可能使得刺激经济政策的力度不够,造成经济衰退的旷日持久,甚至演变成大萧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迎接后危机时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