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谭小平 页数:217
内容概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企业的财务改革进入创新阶段,企业财务自主权发生了质的变化;证券市场的发展为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随着改革的推行与深入,我国企业的财务自主权,尤其是受到深远影响的融资权都经历了从高度计划经济下完全执行计划安排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下的自主过程。然而,制度的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在这一渐进的变革过程中,企业的融资权,特别是采用债务融资时的长、短期债务融资选择权,企业是否真能自主呢?也就是说企业能否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在长、短期债务融资方式上进行理性的选择?在没有得到经验证据之前,我们只能猜测。本书试图运用西方较为成熟的债务期限结构理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所特有的制度环境,来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决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在长、短期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是否属于理性行为,剖析各种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对有关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评述;第3章则从宏观视角系统地探讨和分析我国制度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影响;第4章则从微观视角剖析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特征对其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第5章是进一步探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这种短期债务期限结构偏好是否属于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理性选择,第6章是本书的结语。
作者简介
谭小平,女,1971年生,湖南益阳人。200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现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与会计。先后在《暨南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本书的研究背景 1.2 本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主要贡献第2章 债务期限结构研究:回顾与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主要实证文献的实证结果第3章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特征:宏观视角与制度分析 3.1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特征 3.2 使用短期债务融资的优势与弊端 3.3 短期债务为主:当前经济与制度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3.4 小结第4章 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决定:微观视角与实证分析 4.1 假设的形成及其替代指标 4.2 数据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度量方法 4.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4 债务期限结构决定因素的检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4.5 与国内外实证结果的比较分析 4.6 小结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偏好分析:内在动因与外在局限 5.1 不同期限债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5.2 不同期限债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5.3 小结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3 政策建议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 1.2 本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本书问题的提出 从我国企业财务改革和融资模式变革的过程来看,我国企业的财务自主权,尤其是受到深远影响的融资权都从高度计划经济下完全执行计划安排逐步变革为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下的完全自主过程。然而,制度的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在这一渐进的变革过程中,企业的融资权,特别是采用债务融资时的长、短期债务融资选择权,企业是否真能自主呢?也就是说企业能否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在长、短期债务融资方式上进行理性的选择?在没有得到经验证据之前,我们只能是猜测。对此,可能大多持有怀疑的态度,即认为企业在长、短期债务融资上的选择余地不大。这种怀疑主要是源于:(1)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旧体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文化和制度环境下的企业行为难以理性。(2)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企业债务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而目前的银行还未真正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企业,这未免会给企业的融资行为带来种种约束。当然,同样也存在促 使企业融资行为自主的因素,如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日益成熟与规范、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以及股份制改造等。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通过改造上市是国有 企业转变为现代企业的主要方式。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但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上市公司的数量与规模,而在于公司 的行为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尤其是在这一改革中受到深远影响的企业融资行为。本书就是以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长、短期债务融资行为来进行研究,以考察上市公司在长、短期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是否属于理性行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