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杨莉 页数:348
内容概要
本书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民族经济理论为依据,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内,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作者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分析我国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体系中享有平等权利而构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即通过由民族在聚居区内实行区域自治的方式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满足少数民族的政治要求。 作为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结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方式上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国家要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二是少数民族在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的民族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
作者简介
杨莉,女,白族,1965年4月生,云南大理人。法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公共管理等研究,先后在《云南社会科学》、《思想战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一项。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视角及分析框架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概述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 二、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关于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的思想 三、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成效的历史比较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完善 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实践中的制定、修改和完善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中要求经济发展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导思想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题 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第二章 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非均衡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运用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理论探讨 一、非均衡发展的两种类型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第二节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民族及自治原因 一、经济非均衡中的民族性差异 二、民族要素禀赋及自治制度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三、自治权的实施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三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自治政策导向 一、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二、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均衡 三、自治权运用:自治条例及主要内容 四、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及自治权保障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民族特色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内涵 一、经济管理自治权范围的界定 二、经济管理自治权的行使特点 第二节 经济管理自治权与特色经济形成 一、民族自治地方特色经济形成中的民族性要素 二、民族性特征作用机制的制度保障 三、经济管理自治权在特色经济形成中的作用 四、特色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大理白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培育实证分析 一、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条件 二、特色经济形成的自治政策支持 三、特色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文化自治权:文化经济与经济增长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教育自治权: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与其经济增长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资源保护自治权: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第七章 民族自治地方新农村建设中的自治权运用结论与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概述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所作出的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的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本章主要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完善以及党和政府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演变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概述,为本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纵观中国历史,放眼当今世界,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间,少数民族取得的发展进步超过了以往的几百年、上千年,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证明我们党和国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中,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本的政策。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