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新路  页数:164  

内容概要

投资者行为通过影响资产定价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传统金融理论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下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不同,行为金融理论在心理学、决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预期效用最大化和有效市场的研究范式,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为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解释了众多的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决策是投资者的一种心理上计量风险与收益的过程,容易受到投资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投资者除了受人们固有的认知偏差影响外,还经常受到情感、心情、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是易变的,对于效应的感受存在时间差异性,他们并非追求最优决策,而是追求满意的决策结果。    中国股票市场属于新兴的股票市场,在政府监管、市场微观结构、股权结构及投资者构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构成主体的个体投资者行为特征的研究,对丰富、验证行为金融理论,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框架,首先对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并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理论进一步解释投资者决策行为模式;然后以行为金融理论为指导,利用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中国个体投资者单体和群体交易行为特征,并探讨其理性程度。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对象选择 1.2 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 1.3 数据库描述及处理第2章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质疑 2.1 有效市场假说的产生与发展 2.2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第3章 基于认知模式与心理因素的决策 3.1 认知偏差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 3.2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因素第4章 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者决策 4.1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4.2 投资者决策与价值函数 4.3 投资者行为模型 4.4 投资决策与投资者交易行为第5章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 5.1 认知偏差与股票历史收益率 5.2 研究方法及数据 5.3 中国个体投资者启发式认知偏差的实证分析 5.4 中国个体投资者框架依赖认知偏差的实证分析 5.5 结论第6章 投资者“处置效应”和“愉悦整合”研究 6.1 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处置效应” 6.2 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愉悦整合”第7章 投资者羊群行为研究 7.1 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文献回顾 7.2 数据库和研究方法 7.3 实证分析 7.4 结论 7.5 投资者羊群行为的解释 7.6 政策建议第8章 投资者策略及其绩效的研究 8.1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者策略 8.2 研究方法与样本处理 8.3 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8.4 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投资策略的绩效分析 8.5 结论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及创新 9.2 未来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对象选择  无论对于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金融领域都是一处最值得冒险的乐园。金融系统构成了整个经济的心脏,而股票市场又是整个金融系统的明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交易行为、交易策略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并对股票市场流动性、波动性、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股票市场交易主体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政府监管股票市场、稳定金融秩序等实践活动,也有着重要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将对人行为的研究与传统经济学结合起来,在经济学界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许多经济学大师都曾经将人的行为放到一个特定的或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探讨影响经济决策的行为因素,以获得对经济现象的合理解释。凯恩斯(Keynes)在其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就探讨了人们的心理因素对有效需求的影响,并将边际消费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作为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X、Y理论也在管理学中运用了人们心理因素的影响将人的行为研究运用于金融领域“异象”(异常现象,anomalies)的解释,就成为行为金融学的开端。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研究通常将人看做经济人或理性人,即能根据未来价格的变化预期和对未来风险的估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进行最优化,证券投资者当然也不例外。传统金融理论就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上而产生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