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黄达  页数:288  

前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熏陶和滋养;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不能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软实力”的强大和支撑。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两个不可替代”等重要思想论断。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了新世纪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

内容概要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新时期国家经济调节的基本取向与财政金融政策的有效组合》内容简介:以革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全球经济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中国的改革开放按照既定的路径继续推进,同时兼顾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政治和谐进步两大目标,这不仅是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体制调整和市场制度建设成效的检验,也是对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新体系的考验。随着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明确。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探究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政府调控与经济市场化的有机结合以及如何更为有效地发挥政府调节经济的作用等问题,必然成为决策层和理论界需要认真对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难题与政策挑战。  本研究报告旨在讨论全球经济调整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及国家的应对方略和政策取向;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中,我们特别关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在过去十余年间财政和货币两大政策的运用,虽然政策的组合效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总的来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调整的新的宏观经济格局及国家建立适应新形势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需要对这两大政策在新形势下的有效配合进行新的诠释,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不言而喻。可以说,只有建立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模式,我们才能最终建立一个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而应对全球经济调整的挑战。

作者简介

  黄达,男,汉族。1925年2月22日生于天津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   1981年11月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第从届全国人大代表、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成员,部门经济学召集人;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组织编写的主要教材《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货币银行学》获1994年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教委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术专著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和货币流通》、《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以及《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主要论文收集在《黄达选集》、《黄达文集》、《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以及《黄达自选集》中。其中《财政收入与信贷收支相互配合中的结合部问题》(与韩英杰合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问题》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84年度论文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与主题:基本共识1.2 既有研究文献:简要回顾1.3 分析逻辑与研究目标1.4 若干概念释义1.5 问题与难点1.6 分析结构与基本结论第2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权衡2.1 全球经济联系的现代图景:16世纪以后的世界2.2 经济全球化的成本与收益:斯蒂格利茨诘问2.3 经济全球化:我们正走向何方第3章 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的选择3.1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更早的历史景象3.2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贸易选择权与制度冲突3.3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国家角色与政策选择第4章 制度变革、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4.1 关于制度-经济增长理论4.2 开放水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4.3 结论第5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的联系及其绩效5.1 引言5.2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增长:理论逻辑和分析范式的演变5.3 全球化-经济增长联系的中国例证5.4 结论和政策含义第6章 全球经济调整、资本流动和中国经济增长6.1 引言6.2 开放、资本流动性和经济增长:理论逻辑和实证经验6.3 资本流动性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6.4 结论与政策含义第7章 全球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资本市场7.1 背景与问题7.2 全球经济增长中的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市场:历史考察7.3 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理论分析7.4 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中国实践第8章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进一步讨论8.1 引言:若干数据8.2 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与例证8.3 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8.4 中国资本市场为何难以发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作用8.5 简短的结论第9章 全球经济调整、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选择:一般讨论9.1 引言:大调整理论与分析视角9.2 经济调整阶段与中国经济增长特征9.3 财政政策选择:促进经济和谐增长第10章 全球经济调整、经济和谐增长与财政政策定位10.1 引言10.2 经济增长模式:向和谐增长转变10.3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财政政策:进一步讨论10.4 配合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财政政策10.5 转变企业创新方向的财政政策10.6 大调整时期财政政策的复杂性第11章 全球经济调整、货币政策演进及其权衡11.1 货币政策演进:早期景象11.2 货币政策框架的形成:过程与逻辑11.3 金融结构的变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11.4 货币政策环境的变迁与政策绩效11.5 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冲突与内外均衡的权衡第12章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新目标12.1 引言:全球化时代金融稳定目标的浮现12.2 金融不稳定的外部来源:国际经济不平衡12.3 金融不稳定的内部来源:资产价格过度波动12.4 经济不平衡与金融不稳定:日本案例12.5 结语:货币政策的最终着眼点急需转变第13章 全球经济调整、国家取向与财政货币政策组合13.1 全球经济不平衡:特征、形成机制与政策选择13.2 全球经济调整中国家经济调节的基本取向13.3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宏观调控体系13.4 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与内外不平衡的合理应对第14章 寻求全球经济调整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模式14.1 引言14.2 中国宏观调控框架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历史轨迹14.3 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问题何在14.4 经济政策设计规则与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模式14.5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4.6 重塑财政金融政策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与传导机制14.7 财政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第15章 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三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其核心是解释全球经济调整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特别关注制度变革、开放水平、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了凸显讨论的经验实证内涵,这一部分运用了计量方法。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出于简化分析的考虑,主要选用了回归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经济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依赖于经济制度、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等基本因素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显著地推动了中国资本-劳动比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约束条件的变化以及增长模式的较大调整,全球经济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显著降低。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开放战略,根据中国经济中基本约束条件的变化和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特征调整中国的开放战略。  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和第8章,主要探讨在全球经济调整背景下资本市场发展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无论从历史逻辑还是从理论逻辑的角度看,全球经济调整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发达的资本市场可以推进产业结构更新步伐,进而推进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从而加速经济结构的高级化进程。从理论上讲,金融体系(包括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制度供给,必须与由经济结构决定的金融需求相适应,恰当的金融制度供给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活动中金融需求的满足度,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经济结构因全球经济调整而出现的变化会对一国的金融体系提出新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把握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制度供给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  从第五部分开始,本研究报告试图分别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角度讨论全球经济调整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对财政货币政策提出的新需求,以及到底什么样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才能有效保证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第五部分包括第9章和第10章,该部分将全球经济调整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到涵盖面更广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调整”视角,通过对全球社会经济调整逻辑的梳理及其对迅速融人全球化进程的中国经济增长机理的影响,得出需求不足和与此紧密相关的社会结构失调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结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