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肖金成,高国力等 页数:3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进行“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名称为《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这既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需要深入细致地进行实证研究的项目,为此组织了以肖金成为组长众多研究人员参加的课题组。课题组首先对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有关的理论观点和已有的成果进行了梳理,然后分赴重庆、长沙、金华等地进行调研,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课题组部分成员还赴法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了解了法国很多关于空间规划、国土整治、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课题组还安排专人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肖金成,男,河北魏县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团委书记、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财务处处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等职。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在南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和《中国投资》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出版有《国有资本运营论》、《西方股份制概要》、《西部开发论》、《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土地管理新论》、《打造中心城市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总论篇第一章 中国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基本思路一、科学发展观:空间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二、我国空间结构的特征、问题及调整思路三、我国空间开发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四、“十一五”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主要任务第二章 国内外空间结构相关理论评述一、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二、国外空间结构理论评述三、国内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评述四、几点基本认识专论篇第三章 我国经济空问结构的特征、问题及调整思路一、我国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二、我国经济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三、调整我国经济空间结构的思路与对策第四章 我国空间开发秩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关于空间开发秩序的内涵界定二、我国在空间开发秩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协调我国空间开发秩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四、有关协调空间开发秩序的政策建议与对策措施第五章 “十一五”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问结构的主要任务一、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背景二、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主要任务三、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体制创新第六章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一、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观念二、我国资源、环境、人口问题的现状分析三、我国资源、环境、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失衡分析四、城市化——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七章 省域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二、各省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原因的分析三、中国省际边界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四、几点结论第八章 中国未来经济高增长地区预测一、基本含义二、中国未来高增长地区的选择三、中国未来经济高增长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实证篇第九章 法国空间规划、国土整治与结构调整考察报告一、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建立规范合理的区域经济体系二、法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三、法国空间结构调整和国土整治措施对我国的启示第十章 重庆市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基本状况二、核心区与边缘区城镇布局和发展的对比分析三、协调重庆市核心区与边缘区城镇发展的对策措施
章节摘录
总论篇 第一章 中国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基本思路 一、科学发展观:空间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 “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拉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趋紧张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这一要求的实质就是要克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衡状态,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实行倾斜性政策,以城市建设、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为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在经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促进经济社会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状态的实现,这些倾斜性政策是合理的、必要的。但是当这种倾斜性政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状态日益成为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的时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协调发展。伴随着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中西部资源区为尽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采取了更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过分依赖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短期化行为,不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采掘和严重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削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