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经济科学 作者:罗青 编 页数:375
Tag标签:无
前言
如果说会计准则是纵向延伸,则内部控制就是横向发展;如果说会计准则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直线,则内部控制就是涵盖多项业务环节的立体;如果说左手要抓会计准则建设,则右手要抓内部控制建设,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正是由于内部控制建设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况且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确立了以防范风险和纠正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因此,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设计、测试以及评价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本书的主旨 本书着力推进我国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单一的会计控制向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转变,由注重经营增长方式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着力推进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如下关键点开展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 (一)识别、分析企业的组织体系、机构设置、营业范围、经营方式、主要业务、营运情况、管理水平、员工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 (二)了解、判断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内部控制要求的相关子系统,包括职责确定、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配备等决策管理系统;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经营系统;会计、统计、审计、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支持保障系统。
内容概要
一、本书的主旨: 本书着力推进我国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单一的会计控制向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转变,由注重经营增长方式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着力推进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如下关键点开展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 (一)识别、分析企业的组织体系、机构设置、营业范围、经营方式、主要业务、营运情况、管理水平、员工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 (二)了解、判断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内部控制要求的相关子系统,包括职责确定、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配备等决策管理系统;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经营系统;会计、统计、审计、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支持保障系统。 (三)梳理、评估各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辨析与每一个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相关的有效的控制措施。 (四)用文字政策、流程图程序、风险控制文件等多种形式将各相关子系统及其业务和事项的风险类型、控制目标、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控制频率加以规定和说明。 (五)充分考虑手工控制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的特点和差异,不因实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而免除或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二、本书的使用:由于本书属于研究报告范畴,旨在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种设计、测试及评价的思路,虽然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宗旨,但不能也不可能替代具体项目的实践。应该看到,内部控制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制式的标准可循。内部控制只有扎根于特定的市场环境、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特殊的法律文化背景、特别的企业实践路径,才可能量体裁衣,量身定做,才不会产生南橘北积、南辕北辙的效果。 三、本书的特色:本书是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宣传委员会组织开展系列课题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一方面体现了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关注热点、焦点、难点的敏锐视角;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有关专家学者协作研究、集中攻关的创新精神。这对于行业协会今后开展为会员服务的专业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书籍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内部控制设计基础问题研究 第一节 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的定位分析 第二节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第三节 内部控制设计的流程 第二章 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 第一节 公司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 第二节 公司预算管理控制 第三节 对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的管理控制 第四节 内部审计制度 第五节 信息系统管理控制制度 第三章 业务活动内部控制设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控制 第三节 生产循环控制 第四节 货币资金控制 第五节 筹资活动控制 第六节 担保活动控制 第七节 投资活动控制 第八节 固定资产管理控制制度中篇 第一章 内部控制测试的目的和范围 第二章 内部控制整体层面的测试 第一节 内部控制整体层面测试概述 第二节 内部控制整体层面测试的流程 第三节 内部控制整体层面各要素的测试 第三章 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层面的测试 第一节 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层面的测试概述 第二节 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层面测试的流程 第三节 内部控制各业务流程的测试下篇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 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及实务发展现状 第四节 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 第二章 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与评价主体研究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出于审计目的的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第二节 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第一节 内部控制评价计划 第二节 了解内部控制 第三节 记录内部控制 第四节 测试评价内部控制 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若干问题 第四章 管理层的自我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与内部控制评价有关其他有借鉴价值的评价方法 第五章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 第一节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和实施 第六章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相关问题 第一节 管理层的报告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附录一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附录二 安全——评价过程及报告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内部控制设计基础问题研究: 毋庸置疑,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但在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时,存在一些共性的理论基础。相关人员应当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考虑企业多方面的特性,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本章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基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够为内部控制设计者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指导建议。本书认为进行内部控制设计必须解决好的基础问题包括内部控制框架的定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及流程等。 第一节 内部控制基本框架的定位分析: 一、内部控制基本框架定位分析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最早由西方产生,其中以美国最具有代表性。我国现实条件下并不存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部控制标准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现实中,至少存在包括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部门或主管单位发布的关于内部控制标准的规范文件。上述各规范中刈‘内部控制的定义小尽相同,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所选择的内部控制标准也存在差异。当然,这种情况随着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出台而有所改变。 实践中,部分企业往往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仅仅用以防止发生错误和舞弊,或者是用以应付有关部门及主管单位的检查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放在文件柜中一份份书面日常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又往往认为有关的分工体系、审批授权制度,就是内部控制制度;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制定出了有关部门或主管单位所要求具备的制度规定,就已经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 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设计之前,必须首先对内部控制框架进行定位分析,以明确内部控制的内涵及框架标准选择。本书认为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定位分析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构成、内部控制的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分析: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立是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内部控制本身是一种手段,是一个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进行的过程,而这些目的便是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内部控制存在的根本,体现的是内部控制存在的目的及存在的最终预期结果。同时,内部控制目标也是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以及考核、评价内部控制的指导性参照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