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安虎森,邓宏图 页数:251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研究主旨集中在“制度变迁、转型与中国经济”,其基本含义就是,社会正义、制度精神与公权力等因素与制度体系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前者是后者的核心要素。这样,制度变迁或社会转型就是在社会正义原则的规范与调节下重塑制度精神、转变观念与意识形态以及改进效率的统一。社会正义原则尽管源于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利益团体的合理诉求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交集,它的表现形式却只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的、观念化了的逻辑体系,因此,它必须借助具体的社会规则与公共秩序来承载并表现出来。公权力也好,组织结构也好,私人的财产权利也好,都必须满足社会正义原则所确立的道德与伦理标准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效率标准,它们的变迁所导致的社会转型才是合理的、可置信的,才能经得起历史与逻辑的检验。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才能实现健康、稳定和有序的增长。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马克思和哈耶克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马克思的“三论”:价值论、拜物教理论与目的论 第三节 制度选择与变迁: 由“三论”导出的历史演化的分析逻辑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第二章 意识形态偏好、地方政府政策与制度演化分岔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民营经济演进:一个理论说明 第三节 地方政府意识形态偏好和政策的内生性 第四节 地方政府意识形态偏好与政策偏好:政府内部成员博弈的简单说明 第五节 地方政府意识形态偏好与地区经济制度变迁 第六节 不同地区经济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的“路径分岔”:制度互补特性与“多重均衡” 第七节 经验证据 第八节 计量检验 第九节 小结 参考文献第三章 “官僚制”的变革与政府治理 第一节 信息、激励与“官僚制”的危机 第二节 官僚化的消解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 第三节 “官僚制”的变革与政府治理: 中国视角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制度分割、产权残缺与农民权益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产权保护规则与征用(收)权的适用条件 第三节 制度分割与产权残缺:一种比较 第四节 产权形态与农民利益 第五节 政府目标与农民利益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第五章 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非平衡化与不平衡”路径 第一节 “农村经济衰退论”和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 西方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第六章 中国“反哺三农”的经济学理据 第一节 和谐发展的现实障碍:巨大的城乡差距 第二节 “反哺三农”之理据 第三节 小结 参考文献第七章 国企与私企技术授权方式及福利效应比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模型 第三节 国有企业拥有新技术的情况 第四节 私营企业拥有新技术的情况 第五节 福利分析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第八章 国企改制的福利效应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九章 不同产业分布模式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第十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些理论问题第十一章 经济学的创新、传承与超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