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出版时间:2006-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曹鸿涛  页数:215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构建场外债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阐释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优化问题。借鉴了新兴债券市场的经验和美国场外债券市场双重监管模式。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功能完善及其特殊性,并坚持场外债券市场为主体、统一市场、市场化监管、债权人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改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绩效的政策建议。     哈佛大学的Bain和Mason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范武),既适用于研究生产领域的厂商行为,也可用于分析金融市场结构、行为取向与组织绩效问题。我国已有学者应用SCP范式分析股票市场、金融产业组织,本书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构建场外债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阐释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优化问题。 本书研究对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特指金融同业场外债券市场(不包括柜台交易市场)。基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有关契约理论,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功能缺失的契约特性。市场结构方面,结合进入壁垒理论分析,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既存在一般的经济性壁垒和法律、政策性壁垒,又具有特有的高社会性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数据分析得出,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导机构投资者,这种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趋同性投标行为与交易行为特征明显。上述市场结构与行为直接影响市场绩效,导致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货币市场特征明显。实证研究发现,各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存在较大差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明显;银行间债券市场政策性功能曰益突出。 经过以上分析,本书借鉴了新兴债券市场的经验和美国场外债券市场双重监管模式。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功能完善及其特殊性,并坚持场外债券市场为主体、统一市场、市场化监管、债权人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改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绩效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曹鸿涛,黑龙江哈尔滨人。2000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债券市场、债权融资。近年来在《上海金融》、《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1.2.2 银行间债券市场SCP分析框架    1.2.3 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研究    1.2.4 银行间债券市场行为研究    1.2.5 银行间债券市场绩效研究    1.2.6 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共政策研究  1.3 本书的研究对象、方法    1.3.1 本书的研究对象    1.3.2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4.1 本书的研究思路    1.4.2 本书的研究框架第2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债务契约特性  2.1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2.1.1 中国债券市场强制性制度变迁形式的理性分析    2.1.2 场内债券市场向场外债券市场转型前后的市场驱动型制度创新需求     2.1.3 场外债券市场建立后的市场内生制度需求    2.1.4 强制性制度变迁成功的原因   2.2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务契约特性     2.2.1 债务契约:理解银行间债券市场内涵的新视角     2.2.2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功能缺失的契约特性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研究  3.1 银行间债券市场集中度    3.1.1 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结构    3.1.2 银行间债券市场集中度的实证考察    3.1.3 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集中度的因素  3.2 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差异化     3.2.1 产品差异化的概念     3.2.2 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差异化     3.2.3 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差异化的制约因素  3.3 银行间债券市场进入壁垒     3.3.1 进人壁垒的理论概述     3.3.2 银行间债券市场进入壁垒的分析     3.3.3 政出多门的监管体制     3.3.4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分割  3.4 小结 第4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行为研究  4.1 市场结构与银行间债券市场行为    4.2 拍卖理论在债券发行中的应用     4.2.1 美国国债拍卖特征及其演变     4.2.2 拍卖方式的基本分类     4.2.3 单位拍卖理论的简单回顾     4.2.4 多单位共同价值拍卖——以国债拍卖为例  4.3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交易商的投标行为    4.3.1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交易商制度     4.3.2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交易商的投标行为  4.4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     4.4.1 做市商制度     4.4.2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   4.5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的做市行为    4.5.1 存货风险管理     4.5.2 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     4.5.3 双边报价行为     4.5.4 双边报价商向做市商的转型   4.6 小结 第5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绩效研究  5.1 银行间债券市场绩效概述     5.1.1 银行间债券市场绩效     5.1.2 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对绩效的影响   5.2 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     5.2.1 市场流动性的定义及其衡量     5.2.2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5.3 银行间债券市场外部绩效——市场外部性     5.3.1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     5.3.2 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政策性金融解读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外部性效应   5.4 小结第6章 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优化: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6.1 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市场的国际比较    6.1.1 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市场结构特征比较    6.1.2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债券市场的经验    6.1.3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发展债券市场的教训与经验  6.2 美国场外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双重监管模式    6.2.1 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    6.2.2 美国场外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政府监管    6.2.3 美国场外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自律监管——以NASD为例    6.2.4 美国场外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的透明度监管    6.2.5 可供借鉴的美国监管经验  6.3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组织优化基本立足点与原则     6.3.1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优化的基本立足点    6.3.2 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优化原则   6.4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优化的政策建议    6.4.1 民间信用与政府信用并重发展     6.4.2 逐步构建我国多层次的防范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体系     6.4.3 建立公正的信息传播机制     6.4.4 建立预发行市场     6.4.5 放松进入管制,构建多元的机构投资者体系,推动做市商制度     6.4.6 统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与债券柜台市场     6.4.7 统一与重塑我国场外债券市场政府监管主体    6.4.8 强化与突出自律组织的场外债券市场监管功能     6.4.9 建立与完善债券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