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武捷思 页数:2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粤海重组涉及债权金额巨大,牵涉债权人众多。粤企、广南、粤投和南粤共欠各类债务近60亿美元,涉及银行200家左右,债券持有人超过300家,贸易债权人超过1000家。粤海重组涉及的资产金额庞大,社会影响面广。粤海是一个企业巨人,包括南粤在内,八代同堂。共有各级正在营运或持有资产的企业572家,业务涉及金融、食品分销和加工、酒店和旅游、基建、制造、地产、超市、贸易、运输、啤酒、制革、建材12个领域,遍布中国广东和其他省份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美国、加拿大、法国、泰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和联营公司分别持有5家香港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另外,本书还利用较长篇幅叙述和分析了粤海宣布债务重组的背景和过程,粤海问题出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及中国政府对粤海债务重组的支持、对保护境外债权人权益的关注。
作者简介
武捷思,经济学博士。在南开大学完成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获教授衔。著有《国际商业银行行为研究》等专著。 现任广东粤港投资有限公司及广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2000年担任广东省省长助理,协助省长处理广东国际信托公司破产、粤海债务重组及化解金融风险事宜。 具有银行及政府工作的丰富经验,长期担任与财政有关的职务。1995-1998年任深圳市副市长,主管财政、税收、证券、银行、教育等工作。1984-1995年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调研部、资金计划部副主任;深圳分行行长。
书籍目录
序言序言绪言作者介绍第1章 粤海宣布债务重组的背景和经过1.1 粤海的发展历史1.2 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1.3 粤海对1997年度财务状况的分析1.4 粤海和南粤的出现支付危机1.5 广东面临的金融风险1.6 毕马威的重点审计结果1.7 对粤海情况的基本判断1.8 广东省政府宣布重组粤海和南粤1.9 重组谈判各方顾问团的组成第2章 重组企业的基本情况2.1 组织结构与资产负债2.2 粤企的基本情况2.3 广南的基本情况2.4 粤投的基本情况2.5 南粤的基本情况第3章 重组目标及约束条件3.1 广东省政府的重组目标3.2 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约束条件3.3 重组资源3.4 东深供水项目的基本情况第4章 “5·25”债务重组方案4.1 重组思路4.2 计划交易过程4.3 计划交易结果总结4.4 计划交易前后的组织与股份结构变化4.5 重组资源的表现形式_金融资产4.6 债权人经济回收情况4.7 债权人回收金融资产的分类4.8 各方面对经济回收情况估价的差异第5章 谈判双方的对峙5.1 债权银行的反应5.2 债券持有人的反应5.3 债权银行态度强硬的原因5.4 广东省政府停止垫付债务利息5.5 广东省政府提出谈判的六项原则5.6 债权银行的理性思维第6章 债权人对“5·25”债务重且方案的修改意见6.1 关于债券和优先股6.2 关于有价证券的期限和利率6.3 关于证券会计处理的灵活性6.4 关于企业未来的增值6.5 关于供水公司的管理权6.7 关于粤企资产的质量6.8 关于债务一体化6.9 关于重组对价的分配办法第7章 “9·10债务”重组方案……第8章 讨价还价过程第9章 “12·15协定”第10章 对“12·15协守”基础上的谈判框架第11章 对“12·15协守”的不同估价第12章 “12·15协守”之外的分歧和妥协第13章 中国政府的支持第14章 最终重组协定第15章 债务重组交易结案、交割第16章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编辑推荐
本书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既有严谨的学术性,也包含了详尽的内幕资料。很难想象亚洲其他地方能出版此类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