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

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威廉·格雷德  译者:耿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威廉·格雷德编写的《美联储》是一本开创性的畅销之作!记录了保罗·沃尔克任职美联储主席的8年中,强势扭转美国被通货膨胀吞噬的命运,奠定了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形态的基础。《美联储》在对最顶级经济玩家大量采访的基础上,第一次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中央情报局更机密、比总统和国会更强大的神秘机构。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威廉•格雷德 译者:耿丹威廉•格雷德长期辗转于白宫与华尔街,政府高层和资本大佬的座上宾客,真正懂得政治原理与资本内幕的第一人。畅销书作家,曾出版《谁告诉人民》。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资本代言人:揭开世界央行的神秘面纱第1章 华尔街打了总统一个巴掌第2章 美联储是个十足的怪胎第3章 “一小撮”货币主义者第4章 改革让倒霉蛋雪上加霜第5章 资本主义战胜了宗教道德第6章 意外的经济崩溃第二部分 货币的本质: 荒诞又合理的心理操纵术第7章 货币无罪却洗不干净第8章 该死的银行:谁应该管理美国经济第9章 美联储:资本家与政客的巨大妥协第10章 央行的职责——逆风飞扬第三部分 改革的代价:被牺牲的人第11章 美联储主席和总统打擂台第12章 萧条是对畸形繁荣的惩罚第13章 被牺牲的都是穷人第14章 在经济衰退之前急转弯第四部分 兜售繁荣第15章 赤字与利率的战争:分裂政府的政治奇观第16章 贫富分化加剧,谁之过?第17章 “美国的又一个早晨”第18章货币的胜利附录A 美国物价历史数据附录B 美国历年货币利率和经济指标对照表附录C 联邦公开委员会会议记录参考注释鸣谢

章节摘录

第2章 美联储是个十足的怪胎1937年,美联储崭新的办公大楼在华盛顿宪法大道竣工落成。干净整洁、充满古典风情的白色大理石外墙让这座大楼与邻近的美国联邦政府办公楼看上去十分相似,共同标志着新政时代的繁荣。楼体设计传达了“高贵和持久”,正如设计师所预想,设计风格不追求华丽装修和宏伟气势,从而保全了毗邻的华盛顿政府老建筑的自命不凡和冷峻威严。白色大理石雕座上的美国雄鹰栖息在巨大的青铜色大门之上,目光正看向位于林肯雕像东侧的华盛顿购物中心大楼外的绿色草坪。楼体大门向前厅延伸的门道上陈列着两尊伟人雕像,分别是美联储缔造者、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和1913年带头在美国国会上抛出美联储提案(Federal Reserve Act)的弗吉尼亚参议员卡特•格拉斯(Carter Glass)。前厅天花板由希腊钱币样式的石膏浮雕装饰,簇拥着象征“充盈和稳定”的西布莉女神像。整个大楼的入口处威严庄重,但实用性不强,除了偶尔的某些仪式场合之外,青铜色大门一般都是关闭的。从办事员到政府官员,每个进出美联储总部的工作人员出入大楼都是通过靠C街一侧的后门。1就在美联储总部办公大楼还崭新光亮的时候,美国国会中最后一位留守的真正的平民主义者、来自得克萨斯的众议员赖特•帕特曼(Wright Patman)提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议案。帕特曼才华横溢,为人古怪,观点特立独行,性格死板固执,在其近50年的国会任职生涯中,大多数时间都在不遗余力地主张废除美联储及其神秘特权。就在1939年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帕特曼直言美联储实际上不属于美国联邦政府,而是属于美联储旗下的12家会员银行,而这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又隶属并受控于诸多私家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均以美联储会员身份持有美联储股份。因此,这位国会议员通过推理认为,美联储的这座办公大楼并不应该像其他公共建筑那样享受免税,而是应该和其他私有建筑一样缴纳地方财产税。深受帕特曼言论“鼓舞”的哥伦比亚特区税务员将地方财产税单寄给了美联储。后者随即表示拒绝支付。委员会的代表律师们耐心解释了美联储是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立法折中下诞生的复杂机构,并坚称此机构是隶属于美国政府的一部分。这些律师还引用1913年美联储建立之初的立法经历,同时提供了于次年公布的司法部长意见以及后续的一系列联邦法庭决议,所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确认美联储的角色,即为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哥伦比亚特区的税务员并没有被说服。毕竟,美联储是在1935年花费75万美元从联邦政府手里购得土地,美国财政部也在这份交易契约书上签了字,表示让与“美利坚合众国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权益”。如果美联储是政府的一部分,那么联邦政府为何要将自己的土地卖给自己?1941年12月,也就是珍珠港遭突袭前4天,哥伦比亚特区政府向美联储寄出税款拖欠通知单,并计划安排一次公开拍卖,他们要将美联储的大理石神殿以最高竞拍价拍卖出去。拍卖被一再拖延并且从未发生,但这场有关法律问题的口水战耗费了美联储三年的时间,才终于让地方政府确信美联储尽管结构独特,但的确是联邦政府的一部分。最终,12家储备银行被迫在一份“权力让与”的契约上签字,声明他们并不拥有位于宪法大道上的美联储总部办公楼,真正拥有它的是美国政府。2尽管如此,美联储却十分享受外界对自己模棱两可的地位,并喜欢对其大做文章。供职美联储近30年、担任达拉斯储备银行行长及美联储委员的菲利普•E•科德韦尔(Philip E. Coldwell)如是说道:“从某种程度上说,美联储会把自己看做是美国政府。但有些时候,避过某阵风头之后它又不把自己当做是政府。”赖特•帕特曼却从未心慈手软。25年后,这位众议员站在众议院大厅的地板上宣称:“任何一个稍微熟悉美国宪法制度和职能的人都会从本质上认定美联储就是一个十足的怪胎。”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对的。美联储的确是一个古怪的安排,一场公众监督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古怪联姻,从容不迫地游走在由选举产生的美国政府之外,而又始终是隶属于政府的一部分。它享受自己有别于华盛顿任何其他机构的延伸特权,可以在无需获得国会许可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收入、拟定自己的财政预算;它的最高领导阶层是7位美联储委员,由美国总统任命,由美国参议院认可,任期14年。而这7位委员要与12家储备银行行长共享权力,12位行长同时也在各地区私人银行效命,从波士顿到亚特兰大、从达拉斯到旧金山。这些行长的任命并不在华盛顿完成,而是在各区的董事会成员中选举产生。每次由各商业银行在9位董事中选出6位轮流担任行长,这些商业银行同时也是美联储体系下的“会员银行”。每当美联储决定调整货币供给这样的核心问题时,其讨论和投票都是在包含两股“势力”的“杂交”委员会中进行的,即所谓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在委员会决议中,通常要包含12名成员,即7位美联储委员和5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后者在12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中每年轮流产生。其中只有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最为特殊和重要,因其不同于其他11家地区银行行长,其拥有全部决议的投票权。因此,某些批评人士抱怨道,有关国家货币调整政策的决策权在部分上是由私人利益的代表决定的,即银行。3这些商业银行在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中各自持有股份,这的确加剧了美联储的复杂性和“阴暗性”,致使许多人误以为美联储是“私有的”。实际上,股票份额问题只是美联储会员银行迷惑和刺激平民主义评论家的退化性特征,其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美联储是一个政府,包括12家联邦储备银行,并不是一个私有实体。商业银行享受自己进入并影响美联储的特权,但其内部的权力关系是掌握在7位委员手中的,而这7位委员的任命诞生于华盛顿,其权力要远大于12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当地区储备银行董事会选举出他们的新行长时,位于美联储总部办公室内的美联储主席是有权否决这个选举结果的。美国的这种安排与其他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完全不同,后者的地区储备银行根本不存在任何附加权力。不过最大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甚至是典型的英国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被过度政治民主化,而美联储却不是,美联储的运行机制遵循于统一的金融原则,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运行秩序直接受命于由选举产生的政党。例如当英国银行希望提高利率时,不可能在没有首相内阁许可的情况下强制调动利率。类似毕恭毕敬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日本、法国和意大利。唯一例外的就是德国中央银行,其政治独立性与美联储相似,并且理由充分;经二战重建后,这家崭新的德国中央银行在运行机制上完全追随美国范本。帕特曼的改革运动失败了。这位终生致力于游说对美联储实施改革的得克萨斯国会议员从来没能说服国会多数议员对美联储实施任何程度的“手术”。年复一年,身为众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的帕特曼举行过无数次精心准备的听证会,推出改革立法,希望使美联储变得更民主、更不受制于各大主要银行的影响。他主张缩短美联储委员的任期,这样一来总统就可以拥有更多的任命机会,从而提高其影响力。他认为应彻底废除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中各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位置,因而只有行政官员任命、国会认可的公务人员才有权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从而国会才能得以实现迫使美联储公开其独立财政账目的目的,让美联储的财政预算受制于财政拨款进程中常规的国会监察体系。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彻底废除私人银行家的特权地位,在帕特曼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贩卖货币的小贩”。帕特曼还说,美联储“借助银行家俱乐部之手确立其在美国货币事务上的独裁地位”。然而他的这些立法提议从未被实施过。从帕特曼去世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仍有一些人持续对美联储提出异议。每年国会都会收到许多有关美联储改革的提议,发起人既有自由人士也有保守人士,不过除了1978年通过的美联储账目应向国会公开议案外,其余的全部夭折。美国几乎每年都有地区发起反对美联储的新诉讼,或抨击其隐秘性,或质疑其合法性,但却没有一例诉讼成功立案。无论是狂热的平民主义学者,还是谨慎的学术评论家,都没有对美联储产生过任何影响。带着其独特而怪异的特点,美联储始终平稳且高调地存在于美国各政治机构中间。70余年来,与美国财政政府中运转的其他重要职能相比,从五角大楼到邮政服务,美联储的基本运行机制几乎从未改变;大多数主要财政机构和部门都曾经历过数次重组和整改,然而美联储的“改革”却只有一次,即20世纪30年代华盛顿的美联储委员加强其在美联储的决策控制权,与当时其他新政改革下对国家资本的加强控制一样。无论其看起来多么怪异,美联储始终平稳且明显地作为美国政治机构之一而“运转”,也就是说美联储似乎可以提供给美国体系所需要的全部。否则,想必其早就经历多次“手术”。然而,美联储的可疑和神秘也一直在“运转”。开始时,美联储被牵连进了本土主义者的阴谋论之中。大量的手工传单和爱挑起争端的书籍将其描述为与世界范围危险力量相关的秘密纽带;它是“权力”机关,通常被认定是“国际银行”的代表机构,偶尔也代表了“光照派阴谋论”(Illuminati) 和“国际犹太人阴谋论”(Zionist Conspiracy) ,与自中世纪基督教时代以来发展形成的与金钱有关的狂热反犹太主义遥相呼应。据说,美联储是一张神秘大网的运作中心,虽不可见,却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控制他的人是为达到其个人目的而操控美国社会,进而操控整个世界。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加剧,有关美联储的阴谋论也迅速抬头且疯狂生长,大量自制传单和个人印刷书籍广泛流传。1979年8月,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正式确定由保罗•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随即一个弗吉尼亚民间组织就公开表示对沃尔克的抗议和不满,他们出具证词证明其与彼尔德伯格会议(Bilderberg Conference) 的“高度机密”有关,与大通曼哈顿的大卫•洛克菲勒来往密切,与国际关系委员会和三边委员会(Trilateral Commission) “有染”,而所有这些“标签”均与当时普遍流行的“同一世界”阴谋论密切相关。4从政治角度看,这些阴谋论微不足道;但从文化角度看,这却至关重要。这些理论包含着一个十分露骨的信息,即其表达了美国社会民众的精神焦虑。与所有阴谋论一样,针对美联储的“诽谤”旨在说明其是美国抵抗更神秘生活的混乱尝试,其解释了美联储具有某种绝缘于普通凡人监督的强大力量,但同时又能控制这些凡人的生活,就像是能够解读神谕和判决社会发展命运过程的古老神父所诵读的神殿咒语。从一个扭曲的角度去看,对大型阴谋论的信仰就是对宗教顺从的表现,是人们承认某人或某事在以一种遥远且不可解释的力量控制他们。这些信仰者们搜集零散的所谓“事实”,然后将其“拼凑”成一个可以解释善良和邪恶的宇宙的理论,与大多数宇宙论一样,这个宇宙对于信仰者来说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是十足怪诞的。他们躲在阴暗的某处密谋控制一切,妄图篡夺和霸占只有上帝才拥有的力量。

编辑推荐

《美联储》编辑推荐:格里高利•曼昆、许小年重磅推荐。•《国家》杂志权威评价: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经济政策类图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银行家——保罗•沃尔克,如何杀死通胀、拯救美国,却败于改革;•华尔街从业人员人手一册、高盛公司内部必读书,金融相关从业者绕不开的经典著作;•把银行的秘密彻底说清楚,看懂比白宫更有权势、比中情局更神秘的美联储如何操纵世界经济;•大师级的再现全球央行财富分配的逻辑和步骤,里程碑式总结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经验和教训,一件一件说清楚事关每个人的权力运作;•深入政治体系最核心的区域,白描华尔街与白宫的角力和妥协、民主与资本的矛盾与抗争,在美联储最惊心动魄的改革中品读民主的真正内涵。

名人推荐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银行家不是格林斯潘,是沃尔克。——许小年“本书令人震惊、启发性强,深入探索的同时笔调尖锐深刻、单刀直入。其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次丰功伟绩,也是为民众服务的一次重大贡献,因其拥有无比宝贵的价值,也让我们看清了那些可以影响我们生活的秘密力量。”——罗伯特•A•卡罗(Robert A. Caro)“本书会震撼华盛顿,在华尔街掀起不小的风波。威廉•格雷德的这份报告直刺美国政治体系的骨髓,揭示了美国政府到底是如何真正决断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以及到底是谁拥有生杀大权的。本书还是公众对一个极其复杂课题进行消化理解的绝好机会,即何为‘货币’,因为格雷德的叙述会使其变得通俗易懂,甚至会让人为之兴奋。”——大卫•A•斯托克曼(David A. Stockma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联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花了10天看完。以为这是以沃尔克的故事为主线讲述美联储。其实并不是如此。这本书是以美联储的历史为主的,突出解释了它如何在两党政治的妥协中形成的过程和它转向货币主义的过程,但是对于美联储本身运转的详细流程及演变过程交代很少。后半部分以美联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为主,主要展示了美联储政策对社会阶层、财富分配、贫富差距的影响,以及在沃尔克的政策下越来越独立的过程。如果对沃尔克感兴趣那么这本书要让你失望,最好去看沃尔克的传记,国内已出过2本。总的来说这本书主线不明,内容庞杂,叙述详尽,可供阅读,也可供查阅。今年是美联储成立100年,但是国内媒体对此并不上心,这本书算不上讲美联储最好的,不过国内目前这样的书都很少。
  •   书是塑封的,纸张偏黄,有利于保护视力,书本内容将美联储与社会,政府相勾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推荐从事金融行业,或者有这方面意向的人阅读。 书的年代有些久远,但对当今社会是有借鉴意义的,也具有史料价值,赞~~
  •   书是好书,但距离目前时间有点远,本书写作与1987年,几乎是快三十年了。
  •   上一本看得如此畅快的财经书还是很早之前讲花旗银行CEO的那本书,最近买了本这个,挺耐读的。
  •   质量好,但是价格不便宜。一分钱一分货。
  •   美联储 这本书,主要讲了 保罗.沃尔克在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如何压制通货膨胀并走出滞胀的。个人感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另外在这里放一些媒体对保罗.沃尔克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这本书。周小川行长在18大上可是连任了。细品品两人的货币政策和个人的不同结局,别有滋味。“2010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被他称作“沃尔克法则”的银行监管提案,其中的条例禁止商业银行成立或投资于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并限制它们的自营交易。这一提案源自沃尔克的强烈要求而得名。沃尔克陪同奥巴马出席了该提案的发布会。  沃尔克因打破了华尔街精英的传统而享负盛名。2010年2月5日出版的《周刊》杂志上这样介绍沃尔克,他对公认的“金融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的论调压根儿就不买账。事实上,在他眼中,唯一有用的金融创新就是ATM的发明。”“任职美联储主席期间,沃尔克以有效地抑制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而被世人称道。1981年,美国的通胀率达到13.5%,但在1983年被沃尔克成功地压降至3.2%。1981年6月,沃尔克成功地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979年的11.2%的平均水平提升至20%的历史新高,贷款利率也提升至21.5%。  沃尔克任职美联储主席期间曾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政治抨击和普罗大众的强烈反对,因为他提高了...建筑业和农业贷款利率,导致破产的农民把他们的拖拉机开上了大街,并挡住阿克斯大厦的出口。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评价沃尔克,“他因成功抑制通胀而闻名于世,最终却被里根政府认为是失败的改革者而遭解雇”。 阅读更多 ›
  •   纸张薄的,文字也不是很清晰。
  •   看货币战争,总觉得像小说,太忽悠,这本书总算把美联储说清楚了。
  •   内容很丰富,需要点经济学基础.
  •   首先,书是正版正品,印刷效果佳其次,书中内容详细,学习方便快捷
  •   纸张太薄,每翻一页都会担心会翻坏书!
  •   有利于及,偷着乐吧;不利于及,慢慢熬吧
  •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阐释了美联储的作用!真的很不错!
  •   好书,值得一读,可读性和史料性俱佳
  •   正版,正在阅读,值得购买
  •   看看这个牛逼的机构如何变戏法
  •   送同学的,没看见书,听说很不错
  •   封面有点皱,估计是运输过程中撞的。
  •   买书就是要买精装本值得 真值得!
  •   这本书的深度不是那种国内烂大街的书,非常有深度,需要很耐心的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