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1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海拉德·威尔则 页数:241 字数:220000 译者:史行果
Tag标签:无
前言
沙漠中的一艘船——暴力的过去和未来“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锒铛声,我扭过头去。六个黑人正排成一队艰难地沿小路攀登。他们身体笔直,行动缓慢,头顶着装满土的筐子保持着平衡,每前行一步,就发出一阵锒铛声……我可以数出他们的肋骨来,他们四肢的关节好似绳索上面打的结。他们每人戴着一个项镣,一根铁链将他们系在一起,链环悬垂在他们之间,发出均匀的锒铛声。”约瑟夫•康拉德在他的小说《黑暗的心》中描绘的这幅图景发生在欧洲殖民扩张的血腥时代,距今约一百多年了。早期工业化国家用极端的残忍来满足自己对原材料、土地和权力的欲望,并在世界各大洲打上自己的烙印。昔日的残忍在今天西方各国的政治中已经无迹可寻,对剥削、奴役和毁灭的记忆已经成为民主遗忘症的牺牲品,仿佛西方国家向来便如今日这般民主,虽然他们的财富和领先的权势都建立在一段谋杀的历史上。早期工业化国家对矿物能源无尽的贪婪导致气候变暖,而这个恶果却对最贫穷地区打击最大,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嘲弄着所有对于公平的期望。像是著名的“爱德华•波仑”号邮船,它的残骸被掩埋在纳米比亚的沙漠中将近百年了。在巨大的不公平的历史上,它扮演了一个小角色。1909年9月5日,这艘船在雾中沉没了,地点是在一个昔日被称作“德属西南非洲”的国家的海岸前。今天,轮船的残骸位于陆地内200米处,沙漠吞噬了越来越多的海洋。“爱德华•波仑”号从1891年开始服务于汉堡的沃曼航运公司,作为邮轮定期驶往“德属西南非洲”。在德国殖民征服赫累罗人和纳马人的灭绝性战争中,它被用来运送奴隶。在20世纪这第一场种族灭绝的战争中,不仅西南非洲的极大部分原住民遭到屠杀,而且德国人还建造了集中营和劳工营,并且把战俘当作奴隶来贩卖。战争刚开始,德国的殖民指挥部就将282名俘虏卖给了南非的商人赫维特,由于没有更好的安顿办法,他们把这些奴隶带到“爱德华•波仑”号上,赫累罗人当时尚未被征服,人们一时不知道该拿这些奴隶怎么办。赫维特由于获得这个良机而大为兴奋,他将奴隶的价格压到每人20马克,理由是,这些人已经在海上了,他不能为已经办完手续的货物支付正常的价格和税金。于是他廉价买到了这些奴隶,“爱德华•波仑”号1904年1月20日离开斯瓦科普蒙德,驶向开普敦,奴隶们将在那里的矿厂做工。1904年1月11日晚到12日,赫累罗人发起了反抗德国殖民统治的战斗,他们摧毁了一条铁路线和多条电讯线路,123名德国男子在赫累罗人对农庄的袭击中被杀。调停谈判失败后,柏林的帝国政府任命洛塔•冯•特洛塔为德国护卫军司令,冯•特洛塔一贯主张灭绝战争,因此,他不仅要在军事上击败赫累罗人,而且,在一次奥马海凯沙漠战役后,他将赫累罗人赶进水源已被德军占领的沙漠,要将敌人渴死在那里。这个计策完美而残忍,据报告,缺水的赫累罗人割断牲畜的喉咙,喝它们的血,最后还从它们的肠子里挤出最后一点潮湿的残留物,以得到水份,但最终他们还是渴死了。……这种灭绝战争不仅反映了殖民暴力的无情,而且是日后大屠杀的一个逐渐呈像的过程——其目的是斩尽杀绝,手段是集中营,策略是通过苦役达到灭绝。而这一切在当时是被当作胜利的历史来加以陈述的:1907年,德国总参谋部战史一处自豪地报道,“德军不惜任何代价和艰苦,消灭敌人最后一丝反抗力量,将他们象濒死的野兽那样从一个水源赶向另一个水源,直到他们无可奈何地最终成为自己国家的大自然的牺牲品。缺水的奥马海凯沙漠将完成德军用武力开始的任务:灭绝赫累罗全民族。”一百多年过去了,这期间,暴力的形式改变了,而谈论暴力的话语形式也更是改头换面。现在,西方国家只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对其他国家采取直接的暴力手段,今天的战争具有长长的行动计划和大量参与者,暴力被外包出去,变换了形式,变得隐形了。21世纪的战争是后英雄主义的,看起来仿佛是不情愿地被引发出来的。自从纳粹大屠杀以来,自豪地谈论种族灭绝——已经变得绝不可能了。“爱德华•波仑”号在沙漠中锈烂,也许,有朝一日——假如22世纪还有历史学家的话,那么,也许在他们看来,整个西方社会模式,以及它在民主、自由权利、自由主义、艺术和文化上的所有成就,正如这艘游弋在沙漠中的奴隶船,一头来自别个世界的怪物,不合时宜地搁浅在此。这种社会模式,虽然在过去250年中取得了无情的胜利,但在今天,在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以汽车、平板电视和出境旅行为代表的高生活水准吸引的时候,它结束了无往不胜的战绩,开始濒临失败——而之前几乎所有人都没想过它竟然会走向灭亡。以全球升温两度为发端,由排放的有害物质导致的气候效应将不再可控,这一点还不是西方社会模式濒临失败的惟一缘由,另有一个原因是,寄希望于掠夺自然资源达到经济增长的全球化经济模式,作为全球性的经济准则将不再有效。因为,逻辑上来讲,这种经济模式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有效,即强权积聚于世界某一处,而运用在另一处。它的本质是局部性而非广泛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剥削别人。暴力在这个世纪拥有宽阔的前景。不仅将出现难民潮,还会出现解决难民问题的暴力手段;不仅有水源和矿藏之争,还会有资源战争;不仅有宗教冲突,还会有信仰战争。西方运用暴力的主要特征在于,他们想方设法将暴力外包,包给私人安全机构或暴力组织。在边界安全问题上,他们通过将边界外移到经济和政治上依赖于他们的国家内,使暴力外移。在国家政治安全事务中,他们在凶手犯罪前便捕获他,形成事实前移——这也属于暴力行动日趋间接化进程中的一环。当西方国家一方面在诸如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些国家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一方面又更加青睐暴力外移,使暴力间接化的同时,另外一些国家的社会状况则是持久的暴力,人民在以暴力为中心的生存环境下艰难度日。这一切都缘于250年前世界历史所确立的不均衡,这不均衡在今天仍然在发展,并且因为气候变暖而加剧。倘若围绕未来的战争和暴力冲突做纯粹预测性的研究,未必会有什么收益,因为,社会进程不是直线型地发展。今天,人们并不知道哪一次人口迁徙会使西伯利亚的冻土开始解冻,或者何种暴力将导致洪水淹没一座大城市或整个国家。人们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已经预感到的未来的威胁,以及自己的应对又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对于从自然科学角度弄清气候演变及其后果来说,情况同样如此:气候研究专家的论断基础通常具有历史学性质,这一点太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当专家们对确知年代的冰层或岩层中的空气和水分进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时,他们便可以推算出可得到证实的历史演化进程。引发公众不安的未来图景建立在历史过往的数据之上。同样,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推测未来的可能性,而在于陈述过去和现今的暴力的形式和目标,为的是判断暴力在21世纪会有怎样的未来。由于暴力一向是人类行动的选择之一,所以,为解决那些由变化的气候引起的问题而借助暴力手段,也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并不美好。在我看来,气候演变的后果将不仅仅改变世界,产生出不同于以往人们熟知的社会关系,而且它还将终结启蒙,终结启蒙者所提倡的自由。尽管如此,我在写作本书时还是抱着如下希望:但愿自己错了。
内容概要
气温升高、水资源匮乏、土壤流失、沙漠蔓延……在地球这座孤岛上,人类正在把自己当作最后一种资源全部耗尽。而生态的毁灭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恶化和生命的消失,激增的生存压力压垮了道德的脊梁、蚕食了所有平等的奢望,于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度崩溃、文化衰落,战火连天。在我们所认为的“和平的”近五十年里,围绕着资源、土地和信仰,全球爆发了七十多场战争和武装冲突,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卢旺达大屠杀、苏丹内战……世界早就已经不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的样子了。
21世纪,最主要的冲突就将是全球化的阶级冲突、全球化的信仰冲突和全球化的能源冲突。我们就算可以制定计划,却无法预料事情的进展——单纯的人口迁徙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变成驱逐,而驱逐又可能变成大屠杀。
“明天会更好”已经注定是一个幻境,究竟谁才能拯救我们的未来?
作者简介
海拉德·威尔则(Harald
Welzer):1958年生,畅销书作家,德国艾森文化与科学研究机构跨领域研究团队主任,一直致力于研究整体社会的文化和历史与群众心理的双向作用。韦顿赫德克大学及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政治心理学教授。2007年入选德国《明镜》杂志“杰出科学家”,被称誉为当下“最具有创造性的跨学科英才”。著有《德国士兵:战斗日记,杀戮与死亡》《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等作品。
史行果,德语译者,出版译著有《永不枯竭的话题——里尔克艺术散文选》(东方出版社)及《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边城出版社,台湾)等。
书籍目录
序言 沙漠中的一艘船——暴力的过去和未来
第一章 从气候冲突到种族屠杀
严防死守的欧洲
被战争摧毁的国家
谋杀无罪
杀戮有理
高效专业的大屠杀
全球变暖与社会灾难
“可爱”的科学家
“我们”是谁?
一纸空文——京都议定书
史无前例的全球不平等
名为“度”的美丽幻境
第二章 尸骨堆上的历史
年前的“世界末日”
由恐惧引发的种族清洗
不分男女老幼的大屠杀
从屠杀中建立起的国家政权
第三章 从未消失过的大屠杀
“我吃了你妈!”
卢旺达种族屠杀
当“杀人”成为“耕种”
侩子手们的前程
达尔富尔——第一场气候战争
被战争摧毁的家园
失败的社会制度
正在崩溃的国家
贫穷与战争
不平等的世界
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屠杀
第四章 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变态的暴力——持久战、种族清洗、恐怖主义……
“文明的战争”
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吞噬生活的战争黑市
我们会慢慢习惯战争
逃命的人、丧命的人和捡回一条命的人
战斗,为了水和空气!
美元一个的人肉炸弹
“正义国家”=恐怖组织
“打砸抢”中的年轻人
看不见的边界战争
铁丝网和刺刀
被遗弃在沙漠中的难民
密不透风的欧盟边境
偷渡,死亡之路
千里之外的国界线
“疯狂”的和平
从无法想象到彻底遗忘
第五章 谁能拯救这个世界?
被世界改变的人类
你还记得多少过去?
无知的卡夫卡
“他是个好人,你可以杀了他”
人肉炸弹们的道德追求
为信仰送葬
法制国家的倾颓
有人被杀,有人逃亡
开向冰山的坦克
世界靠我们拯救?
献给已经死去的未来
你想活在什么样的社会?
“明天会更好”——无可救药的幻想
当“我们”成为历史
可悲的乐观主义
……
章节摘录
“我吃了你妈!”环境历史学家非常偏爱岛屿国家,尤其是那些几乎与世隔绝的岛国。当这些岛国由于距离太远或者航海条件有限的原因,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近乎为零时,外界对它们的发展和灭亡的影响也同样近乎零。所以,这样的岛国就如同一座实验室,在可以掌控的条件下这样或那样发展着,而其中发生灾难的可能性也不小。因此,复活节岛对于环境历史学家而言简直就是一片乐土。它距离最近的大陆,即南美3500公里,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开始有波利尼西亚人居住。波利尼西亚人擅长制造航海的独木舟,也是航海的高手,他们的国家有长达500年的发展和繁荣。虽然复活节岛的生态条件不像波利尼西亚人居住的其他岛屿那样极其理想,却也足以养活2至3万人——这是一个为数不小的人口量,他们分归11至12个氏族,分别有自己的头领。在岛上,原来有21种棕榈树,其中两种尤其巨大,可以长到30米高,很适合用来建造房屋和独木舟。岛上还有25种鸟,而且除了田里的庄稼,鸟、海豚和当年被一道带到岛上来的田鼠都是岛上居民的口粮。复活节岛的昌盛期是在公元1500年前后,在这段时期,岛上建筑的数量达到最多,到18世纪,建筑总数已经回落到这个数量的30%。复活节岛实行的是神权政治,具有与神灵同等地位的氏族首领身兼最高祭祀的职责,和波利尼西亚人组成的其他社群一样,氏族首领充当着神与人之间的媒介,调节着存在于各氏族、首领与普通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复活节岛具备一个中等程度的人间乐园所具备的一切,但是,当18世纪第一批欧洲人到来这个岛——其中就有库克船长,他们见到的简直是一片超现实主义的景象。岛上完全没有树木,甚至也没有人烟,库克在1774年写道,零星的几个岛民“又矮又瘦,充满恐惧和悲哀”。除了田鼠和鸡,岛上也没有其他动物。岛上遍布着几百座石阵,其中不乏巨型雕塑,而大多数都被摧毁了,这景象尤其古怪。这些石雕很多长达大约六米,重约十吨,最大的长21米,重270吨。在一个采石场,人们发现大量石雕的半成品和已待运输的成品。岛上居民是用什么办法移动这些巨型石雕并且将它们立起来,是一个谜。显然,岛上已经没有木材,没法用于架构石像。今天,人们认为,这些巨型石像是被视作氏族和首领的象征,代表着高贵的地位,它们一度被当做竞赛的手段,看谁能造出最强悍的石像。岛上残留的历史数据也表明,几百年来,这些石像的尺寸在变大。考古再现表明,海岛居民——这尤其与他们不知疲倦的制造石像有关——对他们的生态资源进行了致命的掠夺。看来,公元 900 年前后,第一批波利尼西亚人登陆,他们就立即开始砍伐树木,最晚直到 17 世纪。我们不知道,那个伐倒岛上最后一棵树的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也许,他只是觉得有这个必要,根本没有再多考虑。当棕榈树数量还很多的时候,这些木材有各种各样的用途:做饭的燃料、烧制木炭、建造房屋和独木舟,特别是充当运输和竖立石像的架构工具。总之,贾雷德•戴蒙德写道:“复活节岛上出现了整个太平洋地区最极端的破坏森林现象,即使在全世界,也没有这样严重的例子。它对岛民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燃料和野生食物的消失,经济作物的产量也下降。……没有大木梁和绳索之后,石像的运输和竖立都被搁置下来,航海独木舟的建造也停工了。”在一个与世隔绝,渔业几乎无望的岛上,这样的资源匮乏是无法弥补的。岛上本就风力巨大,一旦砍伐森林造成土壤流失,就会使得农业也越发艰难。而且没有木材就没有燃料,在冬季,岛民们只好燃烧最后的一点植物和草来取暖。这些转变甚至影响到死者:没有木头,尸体无法火化,于是死者都被做成木乃伊或者被埋在地下。显而易见,生存机遇如此缩减的情况必然造成对剩余资源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且是在各个层面:口粮、建材、技术和象征表象方面。假如要举例说明人类不仅仅只是靠食物活着(尤其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最好的例子就是复活节岛上的居民。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文化实践的自主化,它使人们即使面临自我毁灭也在所不惜。这也算不得是复活节岛居民的专利,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羞耻感甚至可以让人死在一所着火的房子里,因为他们耻于光着身子冲到大街上去。诺贝特•埃利亚斯曾多次描述,情感的过度参与如何阻碍了人们对事件保持距离,进而影响人们采取挽救措施。他写道,17世纪初,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死于一场发热,“因为他太长时间坐得离火盆太近,而他之所以被烤得太热,是因为他找不到那个负责拿走火盆的仆人”。正如在前一章所表现的那样,人们的决定取决于他们对情形的感知和阐释,在此,我们也可见到,即使存在着更好的解决办法,人们还是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就像菲利普三世的例子一样。即便涉及自身的生死存亡的时候,文化、社会、情感和象征等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常常大于求生冲动。现实中的类似事件,我们只要想想自杀性袭击就能明白。菲利普三世和复活节岛上的居民所遵循的参考标准使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困境。似乎是他们所具备的文化感知觉模式阻止了通往其他解决办法的途径,似乎当事人完全看不到自己还能做什么。这样致命的阻断是可以通过训练和纪律有系统地培养出来的,在18世纪和19世纪受过操练的军队中,战役规则使得步兵可以让自己一动不动地被杀死:“士兵们一言不发,一成不变地行进,一排一排地听任屠杀,这样的屠杀往往会持续数小时。据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伯爵军团里的步兵说,在伯罗的诺,他们在直接射来的炮火里站了两个小时,‘这期间,他们队列之中唯一可以感觉到的动作就是死者的扑倒’”。换句话说,在所有上述情况下,人们感到的问题,根本不是自身生存受到威胁,而是那些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流传下来的、与地位和命令相关的行为准则可能遭到破坏——这种威胁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在当事人看来,他已别无选择。人们就是这样成为自己生存技巧的俘虏。这也非常典型地反应在人们固守的一些策略上,它们在历史上虽然已经过时了,却仍然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活力和想象力。例如堡垒,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连同交付他们任务的军事首领不断地修建这种建筑,他们却看不到,无论战争的手段还是战争的动机或形式都早已使堡垒成为多余。加农炮的改进和它们具有摧毁力的射程使得人们围绕堡垒修建距离越来越远的外部防线,在安特卫普,人们以距离中心堡垒九英里为半径,修建了一圈防线。这种不断扩张的防御结构的荒谬之处在于,它所要保护的城市本身根本没有这样大,被保护的城市反而受到其防御设施的限制。此外,驻军也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保护堡垒——由于兵力分散,当敌人决定放弃进攻堡垒而去攻击更加有意思一些的目标时,人们毫无抵挡之力。历史上也有记载,在明知兴建中心堡垒徒劳无用的时代,人们还是去建造它们。人们就是固执地抓住那些曾经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取得过成功的既有经验不放。在权力与暴力的关联中,还有一个未被当事人注意的主要因素,就是那些以暴力相威胁或施行暴力者所拥有的组织上的有利条件。社会学家海因里希•波皮茨用以下简单的事例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它:在一艘游轮上,躺椅的数量大概是乘客数量的三分之一。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总有足够数量的乘客有其他活动,躺椅足够乘客使用。但当有新的乘客上船时,情况就立即有了变化。人们开始想办法在自己不使用躺椅的情况下也霸占住它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合作,人们在不使用躺椅时,请求另一张躺椅的使用者帮他守住“自己的”座位。对于另一张躺椅的使用者而言,这也是有好处的,就是在他不使用躺椅时对方也会反过来帮他守住座位。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得利群体和一个(数量甚至更大的)吃亏群体。得利群体的人可以利用组织上的有利条件,它来源于共同利益和随之产生的合作关系。与有利条件相对立的是单个乘客,他们想坐躺椅而无力满足这个需求。单独的需求加起来并不会形成组织上的有利条件——尤其因为,没有座位的人没有比有座位的人更高明的合作模式。通过一个简单的组织上的有利条件,权力产生了——它可以任意扩展,比如,看守座位的乘客又造就了第三群人,为了保持秩序,这些人可以在特定时段使用躺椅,虽然他们并不是躺椅的所有者。这个例子引人入胜之处在于,那些吃亏者并不知道自己之所以吃亏,是由于别人利用了组织上的有利条件,从中取得了权力。他们知道的,只是自己没有躺椅坐,他们感受到的,也许是愤怒,而正是情感阻止了他们去发现造成自己不利的真正原因。
编辑推荐
《不平等的世界》编辑推荐:全球变暖究竟意味着什么?——全球气候灾难已经不是预言,毁灭性的气候已经露出了狰狞的面貌。但气候从来不是真正的杀手,因为真正造成死亡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类的愚昧、天真和贪欲:贪欲造就不平等,不平等带来灭亡。战争何时才会结束?——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因为没有人希望战争结束。军火交易、能源交易、人质交易和国际救援物资的交易……庞大的战争黑市像黑洞一样吞噬着幻想中的和平。没有哪个施暴者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意。因此,任何企望缔结和平的努力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破坏。恐怖分子都是什么人?——从来就没有什么伊斯兰恐怖袭击,几乎所有人肉炸弹都是合法的美国或欧洲公民。他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却从心底憎恨它。而美国奉行的“预防”型反恐战略已经让“正义国家”与恐怖组织没有什么区别了。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二战德军种族灭亡记录、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笔录、欧盟边境管理局偷渡者死亡数据、美国国家安全局预算分配、卢旺达大屠杀始末、非洲雇佣兵人员组成……联合国、欧盟、美国国家安全局海量机密、权威资料数据下掩藏着一副真实的全球政治军事地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