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聂作平 页数:259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已经忘记是哪位老先生曾经说过,他说人的一生应当活九十岁,前三十年读万卷书,中三十年行万里路,后三十年坐在书斋里,潜心著述。这位忘了姓名的老先生的话,是我困居川南时支撑我的信念之一。我还年轻,我应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机会,它必将在以后如期而来。事实上,直到三十五岁以后,行万里路才成为鲜活生动的现实。数年之间,每一年都有多次长短不一的远行。只有当我四处奔走,人在旅途,我才明白中国的国土有多么广阔,而960万平方公里又是一个何等辽远、何等宏大的空间。有人戏言:所谓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我以为,这一戏言有着真实的哲理:一个永远囿于小地方的人,尽管他可以从书本,从影视和网络中了解远方,但这种了解毕竟是肤浅的,平面的。与真实的远行相比,便如同造型逼真的塑料花与怒放摇动的野花摆在一起。只有当你亲身出现在那些陌生的远方,你才可能感悟到另一种迥然不同的生存与呈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你因为没有见过,你因为没有感受过,神奇与诱惑便油然而生。诸种出行方式中,我最喜欢的是火车和自驾。漫长的铁轨,笔直地伸向远方,喷着烟雾的机车,拖动着我行进在未知的路途。而我,长时间地呆望着车窗外面,那些一闪即逝的路人、村庄、稼禾、城市,它们会让我在一瞬之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或许,旅行就是沿路检验自己的前世或来生。至于驱车自驾,我喜欢那种随遇而安的闲适:不需要一环扣一环的时间计划和景区计划,需要的是兴之所至,随时停下车来。或许是爱枫林的晚景,或许是爱奔涌的晨雾,或许只是想面对一川烟草满山翠竹打个盹。景区不应该是旅行的目的地,旅行的目的地应该是心灵——让心灵在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他乡,享受幸福也享受落寞,享受狂欢也享受孤寂,享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伤感,也享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幸运。从某种意义上讲,旅行就是通过出走的方式,让我们体验更多元的人生。一个人独自在异乡游荡,迥异于故乡的风景、火车上的一次邂逅、街头寻找到的一餐美味、偶然间误打误撞走进的某个历史名人的故居,以及异乡的日出日落与晨晨昏昏,这些寻常而又亲切的事物都长久地感动着我。它们让我明白,这方难以穷尽的大地,它其实由诸多可以信手拈来的细节构成。在这些细节里奔走、寻找、聆听、观望,或许,我们会发现生命的另一重意义:灵魂在高处。灵魂在远方。灵魂需要流浪。我想,我会长久地行走下去,因为还有那么多异地他乡,还有那么多美景殊风,等待着我走近它们。大地给予我的,我将用文字和脚印表达感激。对我三十五岁以后行万里路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除了我自身想要满足青少年时的梦想外,还有另一个外在因素,那就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从2003年为该刊的四川专辑撰稿以来,我便成为该刊长期撰稿人。于是乎,出于经常为该刊撰稿的原因,我得以游走四方。事实上,本书中一大半的篇章,都曾在该刊发表过。当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该刊在发表这些文字时,有的篇章按刊物的整体设计作了删节或修改。本书采用的绝大多数图片,都由我在旅途中拍摄。唯因年代久远,有少许当年拍下的照片难以寻觅。故此,我在爱卡论坛上向网友们征集到一些。感谢提供了部分图片的网友,他们是:王洪平,杨智勇,会飞的鱼,或跃于渊,风中游影,唐宋雅韵,叶湛,以及我的朋友徐献。尤其要特别感谢的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著名作家麦家先生,感谢他们以精短的文字将此书推荐给广大读者。
内容概要
《中国国家地理》十周年文章贡献奖获得者聂作平文字集结。全书分为名川秀水、雄山奇峰、旧物新缘、古迹重寻、优雅之旅、边城风光六个部分。文字具有深度和细节的双重特点,是目前国内能够把自然科学、人文历史、文学情感融会贯通的少数精品之作,能轻易同走马观花的旅游文章区别开来。
作者简介
聂作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撰稿人,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改版10周年之际,与马丽华、王旭峰、范晓等人同获“中国国家地理10周年文章贡献奖”。已出版作品30余部,主要有《历史的B面》《1644:帝国的疼痛》《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外文。
书籍目录
名川秀水
呼伦湖:北方第一大泽
逝者如斯:一条河的灿烂与落寞
图们江:一水两岸三邻邦
黑龙江:从内河到界河
雄山奇峰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
横山,隐者的高地
盘旋在云端的隐秘通道
旧物新缘
追寻杨贵妃的荔枝
洋浦盐田:阳光与海水的千古传奇
构皮纸:唐朝工艺的时尚再生
干窑:京砖是这样炼成的
腌菜:弥漫中国的古老滋味
冬虫夏草:一只昆虫创造的奇迹
古迹重寻
大中国的海上走廊
江,生者对死者的访问
湖州:丝绸之路零公里
蜀道:那条深入四川血脉的路
锡林郭勒,从皇家牧场到肉篮子
优雅之旅
成都:优雅的市井
建水:追忆似水年华
故乡赵化古镇的几个片断
莫干山:中国第一度假地
三多寨:细雨中的梨花古堡
时光之上的华安土楼
边地风光
漠河,北极光下的边城
呼中:落叶松抒写的秋色赋
遮蔽的福地
玉树:离唐朝最近的地方
一个石渠,两个关键词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成都:优雅的市井如果成都距离汶川再远一些;如果成都所处的扬子地块不和活动频繁的龙门山板块比邻;或者,再干脆一点,如果“5•12大地震”推迟50年;那么,至少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我们将缺少一个更加精准地认识成都的机会。但这些如果都只是事后的假设,事实上是,成都距离汶川实在太近,近到只有几十公里;而成都所处的扬子地块和龙门山板块,它们已经做了亿万年邻居;而天崩地裂的“5•12大地震”,它选择了2008年这个微风吹拂的初夏。如同登临平原尽头的山峰眺望这片熟悉的土地——当薄雾轻轻散去,平原上那些绿树环绕的村庄和溪流,就小心翼翼地浮现在大地深处。当时间开始慢慢医治大地震带来的创伤,成都的生活在继续——和以往不同的是,人们更加认识到这样一种客观存在:这座距离震中最近的大都市,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它的生活依然生动而鲜活。我以为,成都生活的特质是市井,倘若要给市井加个定语,那就是:优雅。宽巷子:历史深处的人间气息慵懒的雨水有气无力地打在梧桐上,间或有风,摇动着梧桐树下那盆孤苦无依的雏菊。一张古旧的茶几,上面摆着一只青瓷茶碗,茶碗里,热气袅袅。远景则是悠长寂寞的老巷,两侧的房屋,高耸着飞檐和风火墙,院落深深。在街的那一头,一条大黄狗吐出长长的舌头,忧郁地看着越来越密集的雨,两个窃窃私语的老人,他们的两颗头碰到一起,那些铺天盖地的白发,比一个世纪还要惊心——这是我记忆中的宽巷子景象。或者说,每当想起宽巷子,我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一幅已然过去了好些年的画面。尽管人们常爱说成都几千年城名未变,城址未变,但可怜得紧,成都其实已经很难找到哪怕一百年以上的成片建筑了。动荡的世事和功利的商业正在给传统一记记劈头盖脸的重拳,它把先人的遗留更改得面目全非。幸运的是,宽巷子——宽巷子其实是一个广义的地名,它往往还包括与它比邻的窄巷子和井巷子——则是不可多得的老建筑。具体地说,它们都是曾经的少城的残留。少城是清代的满城,那是作为清朝统治民族的满人的聚居地。如果从空中俯瞰少城,它的主要街道布局极像一条巨大的蜈蚣:将军衙门是蜈蚣头,长顺街是蜈蚣身子,东西向密集的街道和胡同则如同蜈蚣身上众多的脚。这是一条精美典雅的蜈蚣。自从满清覆亡,越来越多的权贵和有钱人进入了这座原本不许汉人居住的城中之城,一座接一座的公馆拔地而起。那时候,高大的黄桷和银杏遮掩的街道两旁,不时有高大威严的石狮怒目而视,不用说,石狮身后一定是一座气派的公馆。正像我从前在一篇短文里说过的那样,这样的公馆往往会有一些相同的细节:总是有青砖砌成的围墙,墙头牵延着金银花或是爬山虎之类的植物丝蔓,若是春夏,一些淡淡的小花便漫不经心地开在墙头,让墙外行人也有机会领略什么叫做“满园春色关不住”。若是经过后花园外的幽深小巷,或许还能听到从里面传来的女子的娇笑,让人想起“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宋词。世事变幻如同白云苍狗,很多年过去了,那些公馆大多被拆被毁,惟独宽巷子里那些朴实的普通民居还留存了下来。虽然风火墙已经破败,旧梧桐已经衰老。但身处成都市最中心地区的宽巷子,还保存了几分老成都的市井姿态。就在不久之前的漫长岁月里,这几条宽不盈丈的小街,集合了众多“最成都”的茶馆、旅店和小吃,节奏缓慢的宽巷子仿佛被时代故意遗忘,下午到宽巷子喝茶便成为一种写意的生活方式。那时候我常去的那家小茶馆,迎街的老墙上,挂着一帧格瓦拉的黑白肖像,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个遥远的古巴人和成都这条破落小街有什么关系。我也不清楚。我只是坐在他的目光下喝茶,谈天,或者有一眼无一眼地看闲书。更多时候,我愿意把目光送给那些从街上款款走过的女子。至于龙堂,那是宽巷子里一个著名的去处。那里,常常聚合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我的一个同窗来成都,五星级宾馆不住,偏偏指名去龙堂。其实,龙堂的设施很普通,普通到粗糙。当然,我知道,这位同窗看中的是那份潜藏在深巷中的古意与质朴,那是一种离成都民间最近的稀有之物。无疑,宽巷子那些古旧门宅里的生活是细屑的,琐碎的。但正如历史记录看起来平淡如水的年代才是幸福年代一样,真正的幸福生活也一定是细屑的,琐碎的。后来,宽巷子就因地处市中心而面临拆迁的危险。好在,主事者最终没有把这片有历史有生命的老建筑拆掉,另建一些冰冷的水泥盒子,而是把它改造成了如今的宽巷子——大地震之后刚刚一个月,当许多地方还处在草木皆兵的余震中时,宽巷子就紧锣密鼓地开街了。那天有雨,我没去看热闹。不过,从电视上看,来来往往的人流,把那几条小小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我选择了另一个夏夜前往宽巷子,曾经有过的那家小茶铺不见了,更多的,是时尚的酒吧和咖啡馆。在恋旧的人看来,这未免是一种遗憾,但我却从那些怡然漂浮于店堂深处的脸上感觉得到,其实,生活更需要的是一份淡定与悠闲,至于这份淡定与悠闲,到底是用小茶铺的青花茶碗还是用咖啡馆的咖啡杯来表达,那是另一个层面上的问题了。既然天底下最忙碌的小蚂蚁,也总是有时间参加每一次野餐,那么,到宽巷子喝一杯茶,饮一瓶酒,品一壶咖啡,都是人生这篇漫长文章中必需的几个小逗号。生活像美女,就是用来泡的我的朋友何小竹写过一本关于成都茶馆的书,书的名字就叫《成都茶馆》。我还记得,我和何小竹最初的几次见面,其中有至少两次,都是在一座茶馆里不期而遇。那座茶馆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在一个叫大慈寺的古老庙宇里。外面是肃穆的红墙和森严的大门,但只要穿过了那几间面容严谨的大殿,你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春夏时分,头上是密密麻麻的葡萄架,下面是石头方桌,间或还有几棵开着黄色小花的桂树。方桌四面,随意排放着最多只值10块钱一把的竹椅子,屁股刚挪上去,椅子就会吱吱呀呀地唱歌。茶是花茶,全都用流行于四川民间已经几百年的茶碗盛装,送茶的伙计一盏接一盏地甩到桌子上。茶客们就坐在随时可能飘落下一片葡萄叶、一阵蝉鸣声或是一颗鸟粪蛋的园子里,消磨着似乎永远也消磨不完的光阴。即便走遍全世界,你也难以找到第二个城市,拥有成都这么多茶馆。以前的一个统计数据说,仅仅三环路以内的不到1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就有大大小小几千家茶馆。这些茶馆,高中低各个档次都有,它们与荡漾着民间呼吸的居民区和威严矜持的政府衙门,以及熙来攘往的商业场所相生共处,就像一支交响曲的各个乐章,必须有起承转合才能和谐动听。何小竹在《成都茶馆》里说,朋友们去找杨黎,就是把他从楼上喊下来,到附近的茶馆里泡上半天。对成都人而言,茶馆很多时候具备了客厅的功能。朋友,甚至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见面,首选一般都是茶馆。成都人似乎特别喜欢茶馆的那种喧哗与热闹,一个例证是,生意越是火爆的茶馆,它的客人往往也越多,而那些冷清的茶馆,生意会越来越冷清。说到底,我有点搞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成都的悠闲生活催生了遍地茶馆,还是遍地茶馆催生了成都的悠闲生活?曾经有沿海的朋友对成都这种以茶馆为核心的散漫颇为不解,我就给他讲那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大企业家到海边晒太阳度假,遇到一个当地的穷小子也在那儿晒太阳。大企业家就教育穷小子,你为什么不去努力工作,挣更多的钱,开很多公司?穷小子反问,做了这些,接下来干什么?大企业家说,那时,你就可以像我现在一样,到海边晒太阳度假。穷小子笑了笑说,我现在不已经在晒太阳度假了吗?除了客厅功能,成都茶馆也是不少人的工作场所。尽管茶馆的近亲——比如咖啡馆,在成都也渐有燎原之势,提着笔记本到咖啡馆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到茶馆工作的人也没有减少的势头。于我,我的许多文章——包括您正在读的这一篇,都是在茶馆里完成的。因此,成都本土或从成都走出去的文化人,他们的著作,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写到给他们的生活打下了深重烙印的茶馆,从李人到巴金,从沙汀到流沙河,概莫能外。在家里泡一壶茶,那叫解渴;到茶馆要一杯茶,那才叫生活。成都人在说到茶馆时,爱用一个词,叫做泡茶馆。一杯茶,坐上那么几个时辰,这就叫泡,否则只是牛饮。从某种意义上讲,茶馆和生活都像美女,都是用来泡的。神经般遍布全城的茶馆,它对成都人性格的影响无疑潜移默化,它使这座城市的人健谈、风趣、和善,同时也带有程度不同的狡黠。当然,更本质的可能是,这种缓慢的节奏,使他们对生活总是抱有常人难以理解的通达和乐观。必须说到近几年声名在外的几家很文化的茶馆,比如悦来茶馆。我以为,它们已经从原初的那种属于市民阶层的悠闲与淡定,被商业化成了供外地人观看的模具,它与真正意义上的老成都茶馆和老成都生活方式已经产生了遥远的距离,就好比一朵精致完美的塑料花和一朵被风雨吹打得有点憔悴的野花之间的距离。因此,最成都的茶馆其实不需要那种业已沦为江湖杂耍的变脸或吐火之类的表演,它只需要清清的茶和闲闲的心。以我为例,我常去的是一家叫柳浪湾的茶馆,巨大的落地窗户铺向府南河,垂柳的垂发一直垂到茶桌旁,庭院里,树木荫郁,小鸟闲鸣。别人打牌,我打字——无论打牌还是打字,一旦搬进同一座茶馆,生活的面容都同样亲切得一塌糊涂。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走马观花的旅游书,是一本大气而细节、深度而深情、人文而私我的体验式随笔集。——《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本书文字具有深度和细节的双重特点,是目前国内能够把自然科学、人文历史、文学情感融会贯通的少数精品之作。——《竞报》大气纵横,是这本书的特点。当小资们在旅游杂志上,一遍又一遍地抒写某个咖啡馆的时候,聂作平已经站在了高山之巅,百万河山都在胸中。——《新快报》如果游记只是对风景的描摹,那不如看风光片。只有在游记里注入强大的人文气息,游记才会变得丰满,才会变得有血有肉,才能让读者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看到作者的情怀与思想。——《图书馆报》
编辑推荐
《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编辑推荐:《中国国家地理》是最具文化气质和历史厚度的地理读物,以其具有卓尔不群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气质,被中国“驴友”奉为“旅行圣经”。《中国国家地理》的执行总编单之蔷;百万级畅销书《风声》《风语》的作者麦家;新浪5000万人气旅游博主风同学联袂推荐随波逐流的浏览毕竟浮浅,深沉细致的行走才显雍容。万千浮夸的脚步背后,还有聂作平,带你领略真正的中国,带你领略大地深沉的细节——历史的千般模样,风物的万种风情,陌生人群的新鲜故事,旧物新缘的深情交汇,边城远地的无限旖旎……慢下来,用心行走,途经美好的遇见,途经盛放的钟情……《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是《中国国家地理》谱系继《选美中国》《中国景色》之后又一精心之作。作者聂作平是《中国国家地理》的资深撰稿人,以对大地最深沉的爱,写下这些充满深情的文字。一路风景,一路钟情,一路写作,一路引领读者欣赏最美的“国家地理”。
名人推荐
灵魂在远方梦想大概有两种,一种在未来,一种在远方。未来常常不可知,而远方总在那里若有若无地招手。因此,一个人自测是否还有梦想,是否激情已逝心如死灰,最好的办法,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想不想去陌生的地方走一趟?是不是还有离家出走的冲动?” 但是,大部分的人,一生只能囿于10公里的圆圈生活,现在有了公共汽车,也总是不出200公里以外。很多人,只能依靠地图册,还有肤浅的旅游杂志,来磨平对于远方的痴心妄想。是的,大多人都是如此。那么,如果选择在纸上一圆去远方的梦想,四川作家聂作平的新作,《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一书,当是目前的好选择。 当年呆在川南僻壤之地,聂作平也曾是“地图旅行家”,对着一本24开的地图,痴狂地想要远走高飞。最终,他从自贡赵化出发来到成都,并在最近十年里开始一次次远行,记录在笔下。这正是《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一书值得一读的可取之处。一般旅游者,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小资漫游者,又过于自我和专注细节;而那些旅游杂志,常常是肤浅的图片堆积,并且总有广告的嫌疑……而聂作平的这本书,因为积聚了多年的痴狂,一旦喷涌,便是另一种呈现。 一路钟情,作者对他所到之处,自然充满热情和人文关怀。一个情字,注定了这本书的每一行文字,都充盈着深情。比如在《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一文,旅行者如此有耐性,深入到土著生活中,将他们几十年的艰辛和梦想一一道来。这在旅行作家中是少见的。当读到郭亮村的隧道打通,村支书用卡车把村里70岁以上老人送到郑州开眼界一节时,你就会知道,聂作平对远方的向往,与这座村子的感情是相通的。因此,他才有耐性,用深情细腻的笔调来精心刻画。 大气纵横,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当小资们在旅游杂志上,一遍又一遍地抒写某个咖啡馆的时候,聂作平已经站在了高山之颠,具有了广阔的视野,一眼望去,百万河山都在胸中。《盘旋在云端的隐秘通道》《大中国的海上走廊》《蜀道:那条深入四川血脉的路》,能让“地图旅行家”们地图上生硬的符号,一瞬间生动具象起来。这种既有大局眼光,又不失人文细节的文字,使聂作平的这本书与众不同,捧之难弃。那么,那些旅行中最打动人的细节呢?“冬天里难得的好阳光如同金子一样洒在起伏的楼阁上,那些古老或新生的窗棂也便染上了一层不真实的暖意。”“下午,阳光稍微柔和了一些,光线从柏树的枝蔓间透过来,小心翼翼地射在‘太和元气’4个墨意淋漓的大字上……”在文字上,是聂作平特色的随笔风格,细腻而饱满,充满个人的体验和感触。所以,你会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走马观花的旅游书,是一本大气而细节,深度而深情,人文而私我的体验式随笔集。 《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大多是聂作平十年来刊发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篇章,他也因此与马丽华、王旭峰、范晓等一起获得“中国国家地理10周年文章贡献奖”。可以说,这本书既是聂作平十年中旅行随笔的精华,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十年来的精华文字。 “灵魂在高处。灵魂在远方。灵魂需要流浪。”这是聂作平十年远足的感悟。读过此书,于我心有戚戚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