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章创生 页数:264
Tag标签:无
前言
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等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在报告上称:美国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下,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二年级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整天奢谈发明创造他们重视音、体、美,轻数、理、化,上课谈天说地,像逛街一样由此,访问团得出结论:“美国的初等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样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及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同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看了北京、上海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下了自己的见闻: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把手端在胸前;他们早起,在七点钟前,街道上见得最多的就是学生,并且边走边吃早点;学生必须做家庭作业,老师说这是学校作业的延续;中国人把考分最高的学生称为“优等生”,在学期结束时会颁发给他们一张证书于是,美国人的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然而,现实却和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30年过去了,“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本土却没能独立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才!一个民族的振兴根基于她的教育,一个民族的教育又基于她的每一个家庭,所以教育大师福禄培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手中。”去年7月,我应邀到重庆书城,用美国的家教经典案例给家长们做了一次题为《把快乐和成功教给孩子》的交流讲座。会后,我收集了家长们的信息反馈,整理并得到了如下信息:1.反感当前的应试教育,但又无力改变游戏规则。2.不愿意消极适应,希望更新观念,让孩子的成长更富有弹性。3.欣赏美国的家教理念,但不想学理论,只想读案例。我给这些父母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交流。后来,当这种联系和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时,这本《美国家训》的构思也日臻成熟。或许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父母走进美国家长的心灵;或许这本书能同更多的父母交流教子的苦辣酸甜;但愿《美国家训》是一个导游或一杯清茶,能带给万千父母一点有益的记忆。
内容概要
本书以访美学者章创生所精选的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的30个美国家教案例为基础,以每一条家训引领一个有代表性案例,同时辅之以国内教育现状的案例两相对比,总结美国家庭教育精华,弥补国内家教之足,取长补短,为国内广大家长带来一种切实可行的家教理念和实行方法。
作者简介
章创生,家庭教育专家,访美学者。曾任大、中学教师,著名中国百佳电视栏目《雾都夜话》编导、创作室主任,重庆朗诵艺术团团长。中国名校重庆巴蜀小学特聘顾问,《教育故事》季刊执行主编。著有《听听孩子怎么说》《陪读母亲》《获奖的人》《我和父亲》《父亲的隐私》等20余
书籍目录
引 言家训故事一:偷钓往事家训故事二:我不上大学家训故事三:伯纳德父子家训故事四:一次苛刻的处罚家训故事五:鲍比的友情家训故事六:暑假的社会之旅家训故事七:上帝的艾米丽家训故事八:爸爸眼中的ABC家训故事九:生命中的一堂课家训故事十:一场棒球赛家训故事十一:餐桌上的阅读课家训故事十二:理查德家的洗车赛家训故事十三:洛克菲勒孙子的零花钱家训故事十四:我不出卖朋友家训故事十五:雷蒙尼的受刑家训故事十六:威尔森的忏悔家训故事十七:眼泪,为父亲而流家训故事十八:牛奶罐游戏家训故事十九:父子俩的“性”事谈家训故事二十:汉斯的床单家训故事二十一:父爱的力量家训故事二十二:骑自行车上哈佛家训故事二十三:儿子,我们一起跑家训故事二十四:留一半事给孩子做家训故事二十五:在中美学画画家训故事二十六:生与死的抉择家训故事二十七:苦难成就的奇人家训故事二十八:希拉里的父爱家训故事二十九:请别叫他“神童”家训故事三十:孩子的“紧箍咒”附录 九则中国家庭的教育故事结束语
章节摘录
一.偷钓往事美国家训一:规则意识是孩子人生的航标。美国是一个敬畏法律、敬重律师的先进法制国家。有23位总统出身于律师。国会中60%以上的议员曾当过律师,法官、检察官一般都有律师资格。它的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对总统的弹劾,小到对儿童的善待。可以说没有法律意识,在这个国家将寸步难行。美国家长从小就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下面这个故事是我们孩提时代常常目睹或经历过的寻常小事,而美国家庭却悟出了教育的分量:我叫吉米,11岁那年我迷上了垂钓,只要有空,就会去家乡湖心岛的码头上钓鱼。记得那是鲈鱼季节开放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父亲早早地就开始了垂钓。我系上鱼饵,练习着如何抛线。我真想在这个美好的夜晚,能钓到一条大鱼,那样我就可以向伙伴们炫耀我的运气和手艺了。突然,鱼竿的端头向下钻了一下,接着整个鱼竿都向下弯了,我知道一定是钓到了一条大鱼。父亲在一旁惊异地望着我技巧纯熟地在码头边沿和那鱼儿周旋,眼神中充满了赞赏。最后,我将筋疲力尽的鱼吃力地提出水面。我也兴奋得一下子退倒在地上。哟!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一条鱼,还是一条鲈鱼呢。父亲擦着一根火柴,看了看表:十点钟——距离钓鱼开禁的时间还有两小时。他看了看鱼,又看了看我。“孩子,我祝贺你,但你得把它放回去。”父亲说道。“为什么?爸爸!”我大声叫道。“现在还没到允许钓鱼的时间。”我环视了一遍湖的四周。月光下静静的,附近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辩解道:“可这……没有人会来执法呀?”“可我们心里得有规则。鱼,今后还会有的嘛。”父亲说。“但不会有这么大的了,爸爸。就这一次吧?好吗?”我几乎是在乞求父亲。“不行。必须放了它。”父亲的脸色异样地严肃。从他不可动摇的语气中,我知道这个决定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了。我只得慢慢地将鱼钩从大鲈鱼的唇上取下,然后蹲下将它放回水中。我的心依依不舍,像与心爱的伙伴诀别一样,我不可能再见到它了,也不可能再看到这么大的鲈鱼了。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是30年前的事了。现在,我是一个纽约的成功的建筑师,我仍旧常常带着儿女到这个码头上来钓鱼。我的确没有猜错。自那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钓上过那么大的鲈鱼了。但每次当我面临道德难题而举棋不定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再次浮现出那条鲈鱼来。我不能忘记父亲曾告诉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得心里有法律。即便是没人瞧见的时候,即便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我们永远也不能放弃对道德准则的尊重。我想,30年前我失去的只是一条鲈鱼,而得到的却是一生的精神财富。在现实中,很多父亲会对吉米钓鱼的事采取这样的方法去处理:孩子能够钓到这么大一条鱼,首先要赞扬他“儿子真有水平”;看到孩子那么高兴,我们总该满足他吧,怎么会叫他将鱼又放回去?在如此静寂的夜晚又无人知晓。更实惠点说,一家大小还能饱餐一顿河鲜呢。但是,在这皆大欢喜的眼前利益背后,我们却忽略了它将潜移默化地带给孩子这种信息:只要没人发觉,就可以为了利益而放弃规则。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习以为常,那么这个孩子还能在一个法制社会平安生存下来吗?答案是否定的。吉米的父亲是理性的、智慧的,他的眼光比那些家长看得更远,他领受了孩子短暂的怨尤和误解,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的感恩和平安。法律、规则,在我们国人心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几千年来的人治社会,使国人习惯揣摩人心胜于恪守规则。近些年来,当我们奋力迈上法制轨道的时候,几千年的沉疴让我们步履维艰。作为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却仍然还残存着无视“规则”的意识中。我这儿保存了一篇一个初中学生林兰(化名)的文章《我的悔过》,她为了在一次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当上“三好学生”,在关键的英语考试中携带复习资料并偷窥抄袭。事发后,她被老师处罚。下面是班主任同她谈心后,她写下的一篇感想,我们可从这感想中领悟到作为一个父亲的规则意识对孩子的影响:昨天,我的英语考卷发下来了,我因作弊得了零分。开始我还同老师争辩,觉得这种事无须小题大做。后来经过和老师的一席交谈,我晚上又想了很久,才渐渐明白了这种做法的危害。我也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自己总对身边一些违规的事情不以为然?从小我是家里,特别是爸爸深爱的女儿。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我大概五岁那年去鹅岭公园看菊花展。上百种的菊花姹紫嫣红,异彩纷呈,叫人目不暇接。我看到一种叫珍珠大白菊的菊花,非常美丽,我很想要一朵。我向爸爸说我想要。爸爸四顾无人,竟然就偷偷溜进展区替我摘了两朵。我当时真高兴。爸爸说:“现在藏好,待会儿出去后再拿出来玩。”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到肯德基去吃午餐。那儿对小朋友特别优待,只要是儿童的生日,都能得到额外的礼品。那天,是为过生日的小朋友放送变形金刚——那玩具的造型和功能真叫我向往。我对爸爸说:“给我买一个吧?”爸爸沉思了片刻,就去了服务台。没有多久,我就听到广播音乐的声音:祝林兰小朋友生日快乐!接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就唱了起来,我有些莫名其妙。爸爸走到我跟前,笑吟吟地将一个变形金刚玩具递给了我。我正欲开口问来由,爸爸却示意我什么也别问。我暗暗在心里想,爸爸肯定是做了违背店里规矩的事,因为那天不是我的生日。但我知道爸爸是爱我的,所以我也就没有觉得爸爸不好。还有一件事就是前年爸爸考驾照。他两次理论考试都没有过关,到了第三次考试,恰巧那几天他很忙,根本就没有看书。一天,他突然回来说:“谢天谢地,总算过关了!”妈妈问他是怎么通过的。爸爸说:“今天考试时,我旁边坐的人是我的一个哥们儿,相互帮助嘛,不就解决了?”我说:“爸爸,你是作弊!”他却微微一笑说:“只要对自己有利,作弊又有什么?前几天‘焦点访谈’还报道四川省委党校考生还作弊呢。”后来,我确实见到听到不少类似现象。特别是现在的大学,替人考试、替人做题的“枪手”遍地都是,一些大学校长、名教授还抄袭别人的论文,我也就渐渐不把作弊当做一件错事了。我不责怪我的爸爸,这么多名人、干部都在作弊,他为什么不可以?不过,从内心讲,我鄙视作弊,虽然它能带来利益,但它会腐蚀你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都丢失了,他还能在这世上很好的生活吗?这次的作弊是我平生第一次,我想也应该是最后一次。林兰同学的这篇悔过,既真切又深刻,还很具普遍意义。如果没有父亲在她小时候的“摘花”示范、“变形金刚”示范以及“考驾照”示范——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也就不会有她的考场作弊。可见身为家长,规则意识何等重要!如果没有2006年四川省委党校全省统考作弊案和合肥电大统考作弊案、如果没有浙江大学轰动全国的“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如果没有井冈山大学讲师钟华、刘涛在国际刊物上多达70篇的特级造假……也难有林兰的作弊冲动。这些年来,传承千年的社会道德标准自然无可非议,但有多少人能自觉遵守这个标准,做到人我一致,律己守度?相对于年轻的美国,我们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二.我不想上大学美国家训二: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高中毕业后就读大学,是否就是当今学生的唯一选择?就此,《教育故事》编辑部于2009年6月对中国200个家庭做了问卷调查:选择考普通大学的占91%,选择读职业学院的7%,仅有2%放弃继续读书,选择找工作。而2008年10月,一份来自美国某校学生高中毕业后去向调查资料则是:选择读大学有33%,读职业学院的占48%,直接参加工作的占19%。就读大学不是美国孩子的唯一选择。毕业之夜,是卡尔•费伯最兴奋的时光,除了分享甜蜜的友谊之外,更在同窗的鼓励之下坚定了自己这几月来考虑的前途方向。他来到父亲的卧室,犹豫了片刻,欲说还休。父亲看出他有心事,于是问道:“可以分享你的想法吗?”迎着父亲那如同春日般和煦的目光,卡尔说道:“爸爸,我不想上大学了。我和玛丽决定合伙开一间咖啡吧。”“哦,是这样。”父亲沉默了片刻说,“你可真有想法。能详细谈谈你的理由吗?”卡尔阐述了三条理由:一是他目前的兴趣已不在学业上,没有激情的话读书也效果低下;二是女友玛丽的叔叔就是咖啡店老板,玛丽有六个月的学习、实践经验;三是他们锁定的那条街至今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咖啡店。而且同学们也答应会经常带人来给他捧场——人气不会缺乏。最后他向父亲强调说:“爸爸,我希望您能理解我。比尔•盖茨如果当年不从哈佛退学去干自己热衷的事业,那么今天的世界就不可能有微软……”“你确认一切都准备好了吗?”父亲又问。“准备好了。我和玛丽已经把钱基本凑足了。为了开店,我们一直省吃俭用,常在外面打工。”“这事对你母亲说过吗?”“我给她打过电话,她没有异议,让我征求您的意见。爸爸,我知道你们更希望我读大学,但是……”“别说‘但是’了。我尊重你的选择。上大学固然好,但它并非是生活的唯一选择。毕竟读书和事业没有必然的关系。再说,即使我们有让你读大学的想法,但亲历者是你自己,必须由你自己抉择。不过孩子,你毕竟还年轻,开创一项事业并不会一帆风顺,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倘若哪天后悔了,你可以随时继续去上学。”父亲言之凿凿,温和而亲切。“谢谢您,爸爸!”卡尔激动地抱住父亲。三个月过去了。一天,卡尔回来了,他的情绪沮丧得像一个败仗归来的伤兵。老费伯主动迎上前去,像往常一样,用那春日般温和的目光看着儿子。“男子汉,怎么啦?”“爸爸,我失败了……”卡尔垂头,显出对父亲的内疚。“怎么就失败了呢?”父亲显然想为儿子鼓劲。卡尔说:“自开业起人气就太低,一天才不过一二十个顾客,那伙热情高涨的同学的偶尔捧场也没能根本改变这一情况;店里的设备是二手货,维修的费用经常高得吓人;最要命的是,近来有一个大商家竟在我们对面开了一间装修精良、品种时尚的咖啡店,把我们仅有的一点人气也抢去了。我们已无力再支撑这个生意了。”“爸爸,您说我该怎么办?”“你的想法呢?”“我咽不下这口气。我恨那些言而无信的同学,还有抢夺我们生意的家伙!”“孩子,做生意可是一门科学,千万不能把个人情绪带进去。当然,现在你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干,它需要认真确认产品定位、需要资金投入、需要你加强管理和营销;二是暂时歇业,参加行业经营知识的学习,然后再重做市场调查,研究产品,重整旗鼓。你再仔细想想吧。”卡尔低着头,沉思着父亲的话。老费伯从书桌上拿起一个记录本递给儿子:“你看看这个吧。”那是一位父亲为儿子的咖啡店所做的商业调查,其中包括本店及周边咖啡店的顾客人数、年龄,经营品种、价格等的调查。林林总总,细致而丰富。捧着父亲用爱和心血为他记录的这些数据,卡尔的手激动得发颤。“孩子,你若想继续干,资金问题我们会给你以帮助,不过学习、运作、管理得靠你自己啦!”当浏览完父亲那本记录后,卡尔抬起了头,似乎下了决心地对父亲说:“爸爸,谢谢您为我花费的心血!我现在明白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了。我待会儿去与玛丽商量一下。也许我还是应该再回学校里待几年!”“去上大学吗?”“应该是职业学院吧,学点小生意管理课程。”老费伯突然兴奋地抱住儿子:“小伙子,你真这样想吗?上帝!我等待你的决定,儿子!”如果在中国,听到子女说“爸爸,我不打算考大学啦”,那么绝大多数的家长会像听到了世界末日的噩耗。在美国,一个木匠日收入约300美元,一年做满200个工作日就有6万美元,这与一个普通大学教授差别不大。在美国人的眼里,优秀的人并非是一直不间断从小学读到博士的学生,他们或许读到本科甚至更低一点,就会先去融入社会,在社会上实践几年后,确定了自己切实的发展方向,再去深造。他们认为绝顶聪明的孩子,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之后,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或许可以通过实践而变成精英,尤其是商界人士,比如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不难理解故事中老费伯的教育心理了。在庆幸卡尔有个善解人意的可爱的父亲的同时,我不得不联想到安徽省某校高三学生张锐被父亲逼考大学的悲惨故事:父亲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我想过自杀,但我不甘心被中国教育折磨死。我恨父亲,但没有真正恨过,我更恨应试教育,是应试教育让所有亲人只用分数衡量我。我被应试教育逼疯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小学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开始注重我的名次。六年级时,为了让我考入好初中,父亲将我送往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我在校外租了间房子,自理生活。每逢暑假父母较忙(我父母双双务农),我就揽下所有家务,同时还得照看弟弟。我认为农民子女就应该这样。读书几月没人探望,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家。见到父母时,他们第一句话就是问成绩,临别时还是,我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了。我有个表哥,因为成绩好,亲戚一直拍他马屁,过年时一堆人围着他父母尽情奉承。“你也跟人家学学,多交流交流,长长脑子……”父亲说。我不动,父亲就叫母亲催。我本来就很自卑,再让我和成绩好的人说话,万一被加上个“带坏好学生”的罪名就不得了了。“你看这种败类怎么办……”父亲于是骂我。在他看来,排名不在前一二名的都是差生(我那时成绩通常在前10名,最差20名左右)。没人看得起我,亲戚都轻视我,我知道这是父亲宣传的。暑假我明明不停地忙家务,他却对别人说我好吃懒做。他逼我考高分,几乎不择手段,以前是打,现在是施压,还号召爷爷奶奶等人来施压。中考前,父亲那句话我今生难忘:“考不上江中(我们那儿最好的中学),你就去死,家里有药有绳……”我是含着泪跑回房间的。我不明白,考一个好高中比儿子的命更重要?后来我考上了,亲戚仍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因为父亲已把我说得猪狗不如。我在父亲面前从来没有自尊,在父亲看来,只有考高分的学生才能有自尊。上高中后,我毛病百出,先是强迫症,这学期头又疼,已经疼了两次,每次要疼两周,得挂一星期点滴。医生说,这是压力太大造成的——我一进学校,无异于进了监狱,分外难受。2008年元旦回家,我和父亲又吵起来了。父亲又提起那段他说了无数遍的话:“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我实在无法忍受,说了句心里话:“没有你,我不会这么差。”换来的只是嘲讽。叔叔说应多鼓励我,父亲拍案:“他不是那种人,跟畜生还讲鼓励……”父亲与老师只要成绩,我的感受却无人问津。班主任常打电话给父亲,让父亲给我施压,我每次向班主任说真话换来的只是怀疑与鄙夷,她只看到我的成绩在下降,从来不问为什么会下降。有一天我带了本《莫泊桑小说集》到班上,被班主任没收了。班主任说,没把成绩搞上去不允许看,这些书只会使人越来越颓废。第二天下课,我翻了翻《雅舍小品》,又被没收。班主任甚至不允许我写小文章,认为语文老师未作要求而学生去写是浪费时间。隔了一两天,班主任打电话给父母,父母来了。班主任说我头痛是因为小说看多了。我无言。“你想不想参加高考?说实话。”班主任问。父母都在身旁。我踌躇再三——“不想!”我不该说真话。接下来事情越来越糟,班主任与父亲逼了我一个多小时!“收拾书包回去……回去你也别想活!”听到父亲的这句话,我冲出了办公室。我受够了!我当时心跳加速,全身颤抖,接着,我做了出乎自己意料的事——跑回教室,将教科书全部扔到了楼下!我真的受够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章创生是有资格写这本书的。他的女儿在国内读书是优等生,在加拿大最好的大学深造,也是优等生。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中国家教”或是“美国家教”,望子成材的心是相同的。章先生以他的独门笔技“讲故事”,为中国家长洞开一扇别样的美式家庭教育大门。 ——中国著名传媒人、《电脑报》执行主编 黎和生这是一份献给中国家长的精神圣餐。它是一个窗口,让你目不暇接教育的山外之山;它是一面镜子,让你自省后方知任重道远。 ——中国教育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特级教师 张晓春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中国家庭成员阅读,且读过之后必有所思必有所得的“工具书”。用放大镜见美国家教之优,能见贤思齐;用显微镜鉴中国家教之忧,以见微知著。辅之以故事做话筒,作者用心良苦。 ——中国著名传媒人、《最重庆》主编(原《渝报》主编)何洋这本书不厚,只有十几万字,应该是一本小书。读了以后感受很复杂,一方面觉得选题很好,很有针对性,尤其采用故事的方式呈现事实以引起人们的深思,既有可读性,又有很好的警示意义,本书结束语的最后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这本书编撰的高定位和深远意义,让我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平生一份使命感,书中还大量穿插引用了一些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些数据和典型案例,很有冲击力,发人深省。 ——中国教育专家、全国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张咏梅当今家长最头疼的是什么?是怎样让孩子科学健康成长并拥有快乐健康的人生;当今家庭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怎样运用先进的教子理念引领孩子步入成功殿堂并拥有幸福的未来。章创生老师的《美国家训》用批判的眼光、独特的视觉和睿智的思考,以丰厚的闪耀着哲理及思想光辉的教子案例,将中美家庭的教子理念和方法进行科学对比,高屋建瓴地对当今家庭教育的诸多敏感问题给予了科学的诠释和解读。案例详实鲜活,文字朴实厚重,观点新颖独到,方法科学实用,直击当今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一本集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难得的好书。 ——中国教育名家、全国语文名师、特级教师 谢永龙观念的冲突,引你深思;科学的数据,让你震撼;智慧的光芒,暖你心房。《美国家训》用几十个生动的教育故事让你跨越时空,拨开迷雾,跳出重围,一览众山,获得教育的真谛。 ——全国优秀教师、语文特技教师 丁小彦翻开《美国家训》一书,悉心去触摸这些鲜活经典的故事,精心去品味这些厚积薄发的案例,真心去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字,内心会充盈着感动,这是作者潜心家庭教育的成果,既“授你以渔”,也“授你以鱼”。它似成长驿站,又似良师益友。阅读此书,如同给读者安上了一架望远镜,足以启迪每位家长、孩子和老师智慧地思考和生活。 ——全国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程明敏借鉴美国家庭教育中的先进理念,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的家长要不断与时俱进,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甄别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准。阅读本书,开卷有益。 ——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巴蜀小学教师 田冰冰真实而鲜活的案例对比,严谨而率直的理性剖析,洞穿传统教育观念的坚冰,带给每一位读者直抵心灵的叩问。读罢此书方知昨日非,站在文化和思想的高度,我们对教育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实…… ——访美学者、重庆市特级教师 李斌
编辑推荐
市场上单纯讲美国家教小故事的多,但对比中国和美国家教方法的家教书还没有。《美国家训:教育专家章创生讲美国人的教子经》作者选取的中国家教案例都是国内的真实读者来信,外国的案例则是作者多次出国考察的真实经历或者耳闻的真实故事,有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同时,《美国家训:教育专家章创生讲美国人的教子经》所举30个典型案例,几乎涵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领域和各种问题,在现代家庭的教子问题上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