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诠释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李PP  页数:160  
Tag标签:无  

前言

  学名李剑。李PP不是笔名,是小名。本来就是“屁屁”。听说是婴儿时代被大人亲热地举在脸上时,很不谦虚地放了一个,就得了这么个小名。后来为了稍微雅一点儿,家长给改成英文字母了。  1975年秋天在北京出生,然后在北京长大。小学初中高中都混迹于重点学校,所以长大后老是嫌自己身上的三好学生味儿太重。  十九岁到加拿大,连上学带上班一共待了八年,这八年所学所做,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但确实积累了一个“标准件”的所谓素质,适合配备给各种有远景、有宗旨、有规划、有章程、有管理、有钱的公司。  二十七岁转悠回了北京。还是干着自己不爱干的事儿,为自己也为别人,继续当三好学生。为了找到自由,找到有饭吃的同时还能接着背三好生包袱的那种境界,也业余尝试过对于海归来说最讽刺的工种——当翻译和教英语。干得还真不错,可惜发现既挣不够饭吃,也不自由。  早就想写东西,小说写到八万字,离印成书的字数要求还差四万,就无论如何也续不上。为了生计也为了巩固三好生的价值观,一直没有勇气脱离正规军。写东西就只能沦为爱好。  二十八岁被洪晃女士领进了媒体圈,发现做杂志好玩。后来开始写博客,再后来开始给《乐》杂志写专栏,第一次有人逼着我按时交稿而且还给点钱。有人拿钱换文章,终于可以厚着脸皮说自己“写作”了。这就是我这代人、我这种人的悲哀,干点什么事儿,老怕别人不承认,人家给一点儿,哪怕一千字才三百块钱,也算是承认了。承认就好。看,还是三好学生的思路,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够,关键得有人承认,有人把证书给我,才算数。“70后”这一代,赶上我国奖状文化的最后一拨,贻害匪浅。  后来一直很喜欢做杂志,混在所谓“管理层”。基本上,我属于扛着白领的大旗,在规定范围内尽量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人。这听上去很拧巴,但其实身边好多同龄人都跟我一样。  现在当《心理月刊》的出版人,忙得不亦乐乎。  特别感谢朱正琳老师,他是《万象》最早的那拨才子之一、也曾是CCTV《读书》栏目的主编,极其渊博,竟然接受了为我写序的请求。大家看他的序,会发现,那才真是大幽默。

内容概要

Party季、媒体圈、脑风暴、创意区、和谐社会,这些热门词汇裹在一块儿,劈头盖脸、摸石头过河地就兴起了。见过的、没见过的,每天都应接不暇地闯进脑子里,想闭上眼拦住都不行。刚说停下来想五秒钟,后屁股就被“咣”地踹一脚,接着往前走!    这本书就是停下这五秒钟里冒出来的琐碎灵感,好多东西你就让它这么平铺直叙地发生,全有冠冕堂皇的道理,可仔细想五秒钟,就难免成了过度诠释。

作者简介

李PP,大名李剑,资深媒体人。现为《心理月刊Psychologies》杂志出版人。以前写专栏,现在写博客,以后写小说。70年代生于北京,是三好学生奖状的牺牲品,洋插队塑造的标准件。一般爱在人群里偷着乐,偶尔也愿意跳到一大群人面前“喷”。

书籍目录

01  过度诠释  趴体的过度诠释  很低调  会议的过度诠释  每逢佳节  IN and OUT  模范短信息  文字不剔牙  在路上  封面女郎:行为艺术和规定动作02  歪评有理  你丫闭嘴!  领导不让窦娥冤  戴套儿  爱狗宣言  节约标点符号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舒服地耍酷  假如地球是个违章建筑03  文化小火锅  读书的“性沟”  兼职老师的开场白    ——学好英语需要的四个习惯  从易中天想黎东方  两个展览  秀该怎么做  原谅《无穷动》是个老实学生  电影边缘人  水煮《雷雨》爱吃不吃  换成“中意人民友谊万岁”不就得了04  我爱北京天安门  798的白色恐怖  清明节叫春  爱面  意淫西湖  一顿饭不能吃两遍  中国字,出去!  三联四联  泰国印象一二三  壮阳05  CBD里的小国寡民  电梯的过度诠释  攻略人生  舒服不如躺着  三十岁单车  小姨子的瑜伽馆  抻什么别抻男朋友  百姓TAXI  减肥说说细节——给外甥pp的信(代书评/刘索拉)

章节摘录

  01 过度诠释  趴体的过度诠释  秋季,是各个品牌忙着发布新品的季节,所有的发布会、新店开业、走秀完了以后,势必要有个“趴体(Party)”。这轮趴体季节过去以后,马上又临近元旦了,新年趴体此起彼伏。然后又是春节,各大机构的年会趴体又陆续上演。前辈陈冠中先生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北京像沙漠,时尚趴体就是沙漠里的绿洲,对北京糟糕的交通,糟糕的服务,在你走进时尚趴体的时刻,就都可以忘却了。  有幸,出于工作的需要,我经常得混迹在各种“绿洲”里,时不常还得筹备出几个“绿洲”来,供嫌弃北京实在生活的人逃亡。时候长了,对趴体,也有了一些过度的诠释。  服装  在北京参加各种时尚趴体的,来回来去就那么几百人。有的人,你想不碰见都难。一个身材肥沃的女人,黑衣白肉,黑衣上坠着大面积的水晶贴片,好像鱼鳞,生动而立体地刻画着每寸肉的蠕动和颤抖。四目相接,只感觉眼神相熟,颔首示意。一旦辨明脸庞,确认身份,就难免要拥抱在一起,脸颊相蹭,嘴巴夸张地喊出亲嘴声音:“姆-啊”,“姆-啊”,以示没有忘记对方是谁,也像别人表示,“我们两很熟”……寒暄几句,就彼此在视野里消失。我很怕别人衣服上的水晶片儿或者金属片儿。那一坨耀眼,让这个本来印象不深的身影,强迫地留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感觉就像刚刚拥抱过一堆碎玻璃渣子,老想低头检查自己的浑身上下,看被扎破了没有。  口音  在北京的时尚趴体上,嗲嗲的闽南口音和广味儿鸟语,都不如前两年吃香了。目下最流行的,是那种特“侉”的北京话。这种“片儿汤音”,与“台湾腔”的一大区别,就是难以模仿。首先南方人肯定学不会;再有就算精熟普通话、善于模仿台湾腔的东北人、中原人、西北人,也学不会;就连近在咫尺的天津、秦皇岛、石家庄人,如果没有在北京熏陶十年以上,也难以乱真。台湾腔需要嘴上肌肉紧张,很容易;北京腔恰恰需要放松,这就难了。各省人民只要一“侉”下来,就难免原形毕露地带出家乡口音,分寸不容易拿捏。所以,这种“胡同腔”,不仅象征着“酷”,也象征着根红苗正,象征着共军或者满清的贵族血统。不过,我还是不能理解下面的情景:高贵女士,背靠吧台,大大咧咧地操“扯娘们儿”腔的北京话跟老外侃大山,冷不丁回头,对中国侍者说段儿京味儿英文,要杯酒。侍者一犯愣,还是准确地执行了她的命令。然后她端着酒杯又回过头去,继续用北京话扯淡。  配饰  其实,衣服、鞋、首饰、包,基本上都是女人穿给女人看的。女人用配饰相互交流、相互攀比、相互传达着各种潜台词。只要不是特别难以忘怀地难看,这些东西都不会引起男士的注意。男人的目光,通常都有本领绕过配饰,直击身体的轮廓,或者含蓄一些,停留在脸庞和眼睛上。因此,一位腰长臀大腿短的女士,就算穿上恨天高的高跟鞋,在男士的印象中,她的倩影仍然会是“一位五短女站在高跟上,脚后跟上边就是屁股”。我认为技术含量高的,并不是对配饰的选择,而是对它们的驾驭。不会穿高跟鞋的女人,偏要蹬起12公分的高跟,就很憨态可掬了。憨态有几种,一种是走路踢里沓拉、托泥带水的,原因可能是鞋子大了。另一种是步履沉重,左右摇摆,原因是双腿短粗,臀大肌过于发达,双脚肥硕,鞋太瘦,鞋跟儿太细。除了身材和鞋子的匹配,技术也很重要。女人穿高跟鞋之所以美,在于能与鞋融为一体,脚腕子自由转动、像驾驭普通平底鞋一样驾驭高跟鞋,走路时膝盖伸直,高跟就增加了腿的长度。技术不好的女士,脚腕力道不够,只能用膝盖的过分弯曲来带动高跟鞋,这样,小腿反而成了鞋跟的延伸。不像穿鞋,倒像是踩高跷。窃以为,不善于驾驭高跟鞋的女性,最好穿长裤、船鞋。安全,舒服,也显得挺有修养内涵。  表情  趴体上的笑容特别多。因为噪音太大,每个人又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精神不集中。听不清楚的时候,只好会心地笑,以示听明白了。经常,是说话的人先笑,听的人随着笑,这种笑没有“听懂了”作为后盾,很心虚,一般只咧嘴,不出声 —————— 反正音乐声大。最怕干笑,女性的声带能挤出各种音色的干笑。干笑通常来自老于趴体世故的女士。她们的听觉,早就练得能在高分贝噪音中捕捉最细碎的八卦。干笑可以暖场;干笑是一个圈子的通行证;干笑可以逃避难以回答的尴尬问题;干笑同时也具有杀伤力。比如某君的一个笑话博得了数位女士的干笑,那么此君首先要明白,女士们给足了他面子,让众人看到他的幽默感和人缘儿;同时他也该意识到,自己的笑话无聊之极,因为女士们已经用笑声告诉他,她们没有真的被逗乐。总之,在趴体上,如果你听到放浪刺耳的干笑,就如同在战场上听到“点射”的机关枪,碰上行家了。  道具  不能老挖苦女士们。写个男的吧,说说烟斗。在趴体上抽烟斗,也是一桩很有意思的事情。趴体上,香烟无可避免,那是嚣张放松;少数人抽雪茄,那是高调享受;烟斗呢?据说那是思想和智慧的标志,能表现出有天赋的气质。可是直观地看去,烟斗所能展示的唯一天赋,就是让一根儿着火的管子,既不熄灭,也不烧着或烫着自己和他人。冒出来的烟,就仿佛一道墙,把自己和庸俗的芸芸众生单方面地分隔开,烟斗后面,就算最龌龊最不自信的脸,也显得高傲而冷静。潜台词是:“别跟我说话,因为我抽烟斗;我高兴的时候,会找你说话,你无权不理我,因为我是放下烟斗跟你说话的!”其实,甩掉一切带感情修饰的语言,纯用技术动作来描述吸烟斗的话,只不过是:“以变化的节奏吸吮一根握在手里热乎乎的管状物”。  知音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趴体上,你讲一个故事,四个人围着你听,讲着讲着,突然一个听众被一个热情的、穿一身亮片儿的朋友上来打招呼,拥抱、亲吻,拉到一边寒暄。你少了一个听众,有点儿失落,可还是继续讲下去,因为还有三个听众呢。结果那个第一位被拽走的人,回来给这堆人里他的一个熟人介绍那位新朋友——————她没介绍你,因为出于礼貌不想打断你讲故事的雅兴——————现在你就剩两个听众了。然后有一个拿烟斗的男士来找这两个听众中的一个说话,这个听众无法拒绝,因为人家可是放下烟斗来主动搭讪的!现在你就剩下一个听众了,你慌了,想赶快把故事讲完,故事还没到高潮呢。可就在这时候,最后一个听众的女朋友过来了,说没意思鞋跟太高脚疼要回家。最后一个听众也走了。你知道怎么样让这种尴尬变得更加尴尬么?就是去找第一个走开的听众,把笑话讲完。就算你的故事再好玩儿,也只能换回干笑。那样,你非痛恨绿洲,想念沙漠不可。  很低调  跟同事一起出差开会,空闲时有一搭没一搭地扯家常。问他老婆的职业,他答:“做电视的。”  我说:“哟,媒体跟媒体的联姻真多。跟栏目做的还是在台里做的?”我好奇。  他说:“台里的。”  我说:“不错啊,稳定。哪台的?”  他说:“CCTV。”  我说:“哦,那没劲。但待遇应该好。”  他说:“嗯,还行,是没劲。”  我继续八卦:“做什么栏目呢?”  他继续平静:“她做的那栏目巨差,但是知名度比较大,收视率也还可以。”  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哦?到底什么节目啊?我知道么?我很少看电视。”  他不再卖关子:“你可能听说过。她做的那节目叫《新闻联播》,嘿嘿。”平静地坏笑。  我说:“你说话,真他妈的低调。”  这是朋友之间的玩笑,他用实话拿我打镲。但是最近确实碰到不少低调的。才发现,最近低调很流行。  某主流文艺人士,文武双全,又做明星又开公司,她手下的公关人员曾经跟我谈合作,死乞白赖非要以各种市场代价换一篇对她的专访。洋洋洒洒地签了一大篇合同,对于刊物上怎么登她、在哪期登、登几幅照片、写多大篇幅、用哪位记者采访、问什么问题、用哪位摄影师、用哪位化妆师、刊物寄给哪些受众、在哪些渠道发行,全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可是当记者访问的时候,她回答的第一句话就是:“其实我这个人很低调的。”基本上,一篇采访稿读下来,读者会觉得,这家媒体真犯贱,人家低调,你们老骚扰人家干什么?不让人低调!可怜的编辑,一边捧着那合同上的数十条要求在校对稿子和图片,一边眼泪往肚子里咽。心里很盼望发生点儿不可抗力,干脆不给她登了。  以上属于高调地低调。  某艺术家这两年刚刚出名,正处于从“小圈子”红到大众面前的阶段,特别享受那种被人在公共场合认出来的满足感。此君乃一文人,一般人听他的名字耳熟,却并不真正认识他的脸。于是乎他特别爱干的一件事儿,就是在飞机场领了登机牌,却诚心耗着不登机。直到整个机场的大喇叭都喊:“XX先生,请到10号登机口登机”他才从远处做匆忙状地奔将过来。旁边登机口候机的人,都惊异地回头:“快看,那就是XX!哟,原来长这样啊。哎哎,快瞧XX,快看呀!”然后他目不斜视,匆忙而低调地在登机口出示登机牌,接受检票空姐的崇拜目光,礼貌致谢。比他先上飞机的人,都没有听见机场里的找人广播,也不知道他是谁,怒目而视,嫌他耽误功夫。他照样沉浸在刚才低调“赶飞机”的那种舒坦里,心说反正你们不知道我是谁,爱生气不生气。如果碰巧飞机上有人认识他,打招呼,他也会打哈哈:“咳,没辙,刚才碰见个某某媒体的记者,非得约专访,还要跟我策划一本书。”结果飞机上的人都觉得他又了不起又没架子又低调,恨那“某某媒体”的说话不挑时候。  以上属于低调地高调。  低调到底是不是美德?跟低调的人一起生活,可能很舒坦,因为她不闹得慌;跟低调的人一起做事,可能得累死,因为你不知道他到底要干嘛。调子低,不一定要得少。至于去帮助一个低调的人高调,势必受累不讨好,累死活该。认识一个才女,个人履历细到每年奖学金的名目,让自己的策划到处向媒体朋友散发。这个策划从前也做传媒,所以朋友们都帮忙,短短几个月让她上了好几家杂志的人物采访。一天某败类记者到她公司去,那策划赶紧介绍说有N篇采访都是这个记者帮忙张罗的,她立即做事外人状:“哎呀,他们都来采访,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应付,搞得我都没有时间做事情,我好低调的呀。”高调的人,你会骂他“不知耻”;而这种低调的人,你只能钦佩她“知耻而耻”了。  当“枪打出头鸟”这句话还是真理的时候,多数中国人是很低调的。做出再大的贡献,也归功于集体、归功于领导、归功于群众。后来发现不出头的鸟,照样挨枪子儿;反而出了头,能少挨点儿;就算挨了,也不至于憋屈死。再加上整个社会需要转变观念,需要高调意识,于是出现“明星企业家”、“明星作家” 、“明星改革家”、“明星书记”、“明星劳模”、“明星服务员”,全社会都在高调,各行各业都涌现明星,媒体的力量,空前膨胀,因为明星必须靠媒体去传播。在那个明星辈出的年代,就算再多出几个芙蓉姐姐,可能也没有那么大的轰动。后来传播得狠了,不平衡了,就难免有人受伤,受伤后就低调;也有因为怕受伤而努着劲儿低调——————一直低到自残的。再后来,媒体发现高调的人固然有市场,但挖掘曝光低调的人,更有市场。至于把低调的捧红、把高调的砸趴下,简直其乐无穷了……终于乱了,大家就有了高调地低调和低调地高调等各种各样的心理乃至生理反应。  我的另一位新同事“北京女病人”,从事采访主任的工作,专会治这种“高低调综合症”。我听过她打电话约某“名导”采访,那厮先后以“我当不起这个身份”、“我没做什么成绩”、“我不算成功”、“我很少接受采访”、“我太忙”等一系列借口百般推托。最后“北京女病人”拿出杀手锏:“瞧您,又装低调,不带这样儿的!”对方只好投降,约时间接受采访。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个“一边翻滚扑腾,一遍观察记录”的PP,其实还一边在审视,仿佛他总多带了一只眼睛。  ——朱正琳  他是北京的菲茨杰拉德,人群里的卧底。在Party上,在办公室里,在一切人群聚集的场合里,心里总是暗暗地嘲笑着那些一本正经。这,需要直指事物本质的本能。  ——庄雅婷

编辑推荐

  他是北京的菲茨杰拉德,人群里的卧底。在Party上,在办公室里,在一切人群聚集的场合里,心里总是暗暗地嘲笑着那些一本正经。他就是李PP。《过度诠释》是他的随笔集。见过的、没见过的,每天都应接不暇地闯进脑子里,想闭上眼拦住都不行。刚说停下来想五秒钟,后屁股就被“咣”地踹一脚,接着往前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过度诠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6条)

 
 

  •   这本书是帮朋友买的,她挺喜欢的。说李PP的语言很幽默,很值得!
  •   尝试分析这种过度诠释,是真心实意,还是在混淆视听,甚至尝试转移注意力?
  •   最喜欢的一段是“你丫闭嘴”,好看、好玩,看了过瘾。
  •   作者文字犀利,写得很幽默,蛮好看,我读了两遍,还推荐给了朋友。
  •   书已收到,非常好,以后会常来买.
  •   剖析深刻,文笔幽默,很不错
  •   从某个角度分析问题很到位
  •   超级搞笑的文字,推荐
  •   这类书籍可以归类为易耗品,没有丰富的信息量,也没有什么劲爆的料,纯粹的休闲书籍。但是我还是喜欢看。毕竟工作压力已经让人崩溃了,休息的时候就放松一下也很好。这类书籍就像快餐店的薯条,如果为了填饱肚子,吃了等于没吃,如果为了打发嘴巴倒也不错。我以前没有看过李作家的书,后来发现他是跟洪晃混的,还好,晃姐的嬉笑怒骂他有点影子,但如拉拉的书评,不够深刻和随意。顺便说一句,这个李PP很想我的一位挚友,有不少缺点但是真诚,可爱。而且那人也姓李。
  •   喜欢书的内容,也喜欢书里的插图。
  •   很是过瘾,把我想说的、想骂的用特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真是让人佩服。可是反过来说这一切之所以会对自己产生这么大的刺激,从而产生要贬它的冲动,而且还贬的那么成功,就是因为被贬的东东中有自己的特质,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如果自己已经修炼到家的话,看着这刺激自己的一幕幕,会象看两小儿争论1加1是不是等于3一样,激不起贬它们的冲动。
  •   北京的痞样,嘴
  •   语言风趣,虽然很多文章出自其BLOG,但是看起来还很很有意思。
  •   文字量不大,多数是李PP博客上的文章,以为会有心得东西合并进来,唉,有点失望
  •   有些东西,我们需要去了解。看过这本书以后,感觉就是结交了一个朋友,告诉了我一些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自身的感受。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一些。
  •   买回来书面很脏。。。
  •   起个好的书名比好的内容重要不是吗?
  •   第一次拿到当当的书是脏脏的,失望了~
  •   就是一名酸腐小员写的浅薄感叹,有点哗众取宠,全靠抖点机灵想博众人一笑,但笑起来感觉那么干涩
  •     看得出李PP想努力摆脱三好生范。可事实证明他就是个三好生,哪怕在嘲讽时也能嗅出标准三好生味。当三好生其实也挺不错,别挣扎了。
      
      有几篇文章不错,但汇编成书,总体就有些不太平衡。而且这个“过度”并感觉不到,深度吧还到不了“诠释”,充其量是个小调侃。其实,这风格也与三好生标件相匹配。
      
      适合单独摆在杂志里。杂志的时尚大杂烩之后再来点小调侃,刚刚好。我就是在《Timeout》上看到才对这本书感兴趣的。
  •     
      
      
       PP笔下的生活离我有点远。估算那个距离,大概相当于从我的居住地(北京城五环外)到市中心区(西单或王府井)那么远。这个距离的意义,当然不在于公里数,也许用房地产的差价倒更能说明问题一些。我还应该再补充一个数据:PP今年才30 出头,而我已经60开外。几个数据叠加在一起,这距离就意味着:PP在职场上奔走打拼之际,我正在公园里散步健身;PP在酒吧或各种“趴体(party)”出入之际,我已在黑甜乡里游荡;PP在自嘲“基本上的路数,是先谋生计,再贪得无厌”,我则在“反思”我们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血色浪漫 ”。
      
       简单说,PP写下的生活,是一种我不太熟识的都市生活。作为一个“城里人”,我确实一直享有城市户口本,年轻时还享有购粮证和粮票、油票(不是汽油是菜油)、布票、棉花票、烟票、酒票、肥皂票、火柴票等等各种票证,但那与“都市生活”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待到近十余年都市生活方兴未艾时,我已然是个老家伙,紧赶慢赶也“融入”(是这个词吗?)不了啰,呵呵!所以,如果不是由于某种机缘,我是连PP的这些杂文都不太可能读到的。
      
       写都市生活,时尚自然是一大主题。时尚云者,如潮之来去,在都市生活中总有一种席卷之势,很少有人能完全不为所动。《诗经》上说:“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想那是由于作者没有见识过现代都市生活的缘故。不过,卷入时尚也还有个卷深卷浅的分别。像我这种总是被卷到边缘的人,潮起潮落都只能慢半拍地跟着潮尾,也打湿了衣服打湿了鞋,但却始终未得一睹潮头之风光。PP就不同了。他是一位“海归”的“白领”,又供职于一家时尚类媒体公司,怎么着说也算得翻滚扑腾于潮头之辈。难得他一边翻滚扑腾,一边还观察记录,笔下带出来的信息鲜活生动,对于我就有点现场直播的意思了,很开眼界的。
      
       信手举几例说说。其一,低调现已成为一种时尚的姿态,“你真低调”差不多就成了一句骂人话了。乍看上去这低调的姿态好像是秉承了 “中国式谦虚”的传统,但其实却是高调推销的一种变异,而变异意味着进化。老实说,对于传统的低调我很熟悉,11岁那年我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知道说“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党和人民”(我真低调!)。后来高调推销自己的风气兴起来了,我打心眼里认为是一种进步,但至今也还没能完全适应。眼见得又出现了这种用低调姿态达到高调效果的更高境界,我当然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不过,据说技艺不纯熟者容易“拧巴”成“高低调综合症”,不学也罢。
      
       其二,“头脑风暴”是从美国一些公司传过来的时尚。在拟订一种方案之前,先让公司员工胡说一气,有点集思广益的意思。这事我原先也略知一二。但没想到的是,在有“慎言”传统的中国,“风暴后的头脑,绝对是重灾区”。当然,在美国的效果如何也可存疑。这倒让我想起,其实“头脑风暴”传入后还增添了另一层中国特色,那就是从外单位邀请一些“头脑”(在我们这里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做“头脑”的哦!)来“风暴”,本人就曾偶尔做过这种“头脑”。“风暴”完了我拿着红包扬长而去,时至今日方知竟让人家的头脑遭了灾。惭愧!
      
       其三,每年中秋节上演的“月饼环游记”(我有感而发胡编了一个名称),当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时尚。这事本来也可想而知,但我对其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规模却缺乏真切认识。尤其是环游的一个终点竟是其真正的起点――“月饼厂回收,明年再卖”,这确乎超出了我的想象。当然,我的想象力本来就很贫乏。
      
       这种种事情在PP笔下变得非常有趣,竟至于让我忘记了自己和他之间的那段距离。读到兴味盎然之际,忽然悟到:这个“一边翻滚扑腾,一遍观察记录”的PP,其实还一边在审视,仿佛他总多带了一只眼睛。所以,在他那随口就来的幽默和调侃中,总好像藏有一种冷峻――一种让人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格局的冷峻。我猜想,正是这种审视缩短了他和我之间的距离,因为我觉得我懂这种审视。这个人世,你不加审视则罢,一旦加以审视,流行一时的价值自然就成了很表面的东西。想起有一回我的一位同龄人批评现在的“哈韩族”服饰“太傻”时,我曾为他们辩护说:“不比我们当年更傻。”我意指的是我们当年穿黄军装、戴黄军帽并且还系根武装带的“时尚”。当然,那也许只能被称为“类时尚”。我们当中还有一些人至今仍认为那是激情岁月的象征,所以“时尚”二字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一种侮辱。但不管怎么说吧,如今审视起来,那“激情”不也是一种很表面的东西?我们这是回过头去审视,而PP则是当下就在审视,这让我有点佩服。很想跟他套近乎,借苏格拉底的话把自己引为他的知音:“未经审视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但终因拿不准他会回我一句“您好高调”还是“您真低调”而作罢了。
      
       表面的东西一经审视,就总会显露出可笑的一面。这或许就是幽默的一个来源。PP妙语连珠一般的幽默常让我忍俊不禁,那确实证明我懂得了他的审视。但他的表达方式却又让我时时意识到他和我之间的距离。举例说,他有一篇文章写到,他去看京戏《谢瑶环》,发现田汉的剧本被改写了,原先死于刑场的谢瑶环如今在临刑前获救。到后台追问原因,回答是“领导让改的”,因为考虑“现在的大调子是和谐社会”。读到这里,我只觉惊诧莫名、义愤填膺。正愤懑着呢,却见PP轻轻淡淡地来了一句:“当前的安定团结,把唐朝的社会都给和谐了。真好。”我于是开怀大笑,而且一直笑着看他继续写“领导不让窦娥冤”,把窦娥也从刑场上解救下来。他的笔调是那样松弛。我感觉那松弛也很时尚,而且觉得这种时尚要比我们当年那种紧绷绷的时尚好。
      
       最让我想把自己引为PP的知己的,是PP对时尚类媒体的审视。在我看来,媒体那种紧跟在潮流的屁股后面却又一心想引领潮流的尴尬,让他表达得很是到位。在一篇文章中他用in和out这两个反复在时尚类媒体出现的英文词,概括了时尚编辑们的时尚观。“IN”代表流行起来了,“OUT”则代表已经过时了。“IN”的,一定要跟从;“OUT”的,就别再提了。如此这般地in out; in out; in out ……,让PP因此联想到下三路。我觉得他的这一联想再正当不过,不能归为“中国人的想象力唯在这一层容易发生飞跃”(鲁迅先生语)一类。我为老不尊,竟然因他的联想而也产生了一些不雅的联想。其间还想到在德国汉堡街头书摊上曾见到的一个贺卡。贺卡的画面写意地画了一对男女在做爱,旁边的德文题词是:ein mal, aus mal, das ist Leben.其中ein相当于 in , aus 相当于out ,mal是一个副词,意思为一次或一下。整个句子则可译为:进一下,出一下,这就是生活。也可译为:进进出出(或一进一出),这就是生活。这样一种直白的画面和文字,却显然构成了一种幽默,是不是因为它包含了一种“张力”(是这个词吗?)?而且,为什么一触及性,就容易出现这种构成幽默的张力呢?有学问的人会说:“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暂且别去碰它。我在这里想说的只是,做贺卡的那个哥儿们很可能与PP想到一块去了!当然,他(或她?)的思路也许是反向的,是从下三路联想到了上三路。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下三路的直白常常会使上三路的花拳绣腿露怯。进门/出门,上车/下车,上班/下班,上岗/下岗,进场/退场,入围/出局•••in/out,这就是生活,干嘛煞有介事地弄出那么多的“过度诠释”?PP说得好:“真是‘好严肃、好严肃’的垃圾啊!”
      
      
      
  •     
      一个聪明的家伙去参加一个豪华晚宴。他一定不是那个在颁奖台上慷慨激昂的评审团主席,也不是在台下最前排眼中充满感动神色的嘉宾,更不是穿梭于其间做优雅状或热络状到处打招呼的社交名人……他不过是挑选出台子上最能入口的红酒,然后找个不引人注意但是又能纵观全场的角落,默默的看着红尘都市中时常发生的各种桥段。
      
      在一个聪明人眼里,只有严谨的道德和高智商是不够的。因为他知道,假如你妄图评论、批判、瞧不起某些事物,必须要先投入进去经历过这一切才够资格去评论、批判和瞧不起:只有有钱人说我讨厌金钱才有说服力不是吗,否则难免陷入以道德和气节来遮羞的酸腐嘴脸。所以,聪明人从来都是人群中的卧底,他们是看起来最正常的,但,他们的内心绝对是每日都充满了各种狂想和期望。所以,在我眼里,聪明人都是如菲茨杰拉德一样的卧底,假如你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你可能能体会我所说的那种破局而出的人生感悟——不过很遗憾的是,当下都市人群,宁可去看《了不起的比尔盖茨》。唉。
      
      所以,聪明人都是刻薄的,只不过有的已经懒得说,有的还不死心,总想再把自己发现的不靠谱事件诠释一二为来者鉴。就好像当年菲茨杰拉德干的事情一样,在“上流社会”中嘲笑那些伪装,李PP的《过度诠释》正是一个不甘心沉默的聪明人还想着记录、诠释、讽刺那些欢快而庸俗的大场面和小细节——这都是我们的都市生活中很高雅很拿捏的常见场景。而,写这样一本书是有风险的,它太能暴露作者的智商了。
      
      俗话说:事出反常即为妖。当大家都一本正经的在都市时尚舞台上狂欢,却有一个人默默的观察着这一些正经到具有喜剧感的荒谬片段;当大家都努力做一个正常而合格的都市群族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像《皇帝的新衣》里的孩子那样说出真相,并且是带着嘲讽的口气……那么,这本《过度诠释》也就是这个都市里的一本“妖孽之作”了。可是,这并没那么简单,这需要一眼就可以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也需要有几分尚未油滑的热血和理想主义精神,更主要的是,在枯燥无味的庸常生活里,在虚伪低效率的社交场合中,在压力繁重的办公室里,这个聪明人可以一直保持着嘲讽与自我嘲讽的精神,以刻薄的口气寻找生活的笑点和本质。
      
      在PARTY上,在办公室里,在马路边,在每个大小节日来临之前,你一定都迫不得已的做了些事情,希望可以跟“大家”保持一致,显得不那么各色而突出,但是却没留神陷入了更加zhuangbility的怪圈。好吧,有个聪明人很损的告诉你,这些都是不必要的都是很搞笑的。你听了这个话,开不开心呀?
      
  •     在传媒行业工作是我的梦想。看过张立宪的书,又看了李PP的书,更是无比向往。
      
      可惜本人这个专业进入媒体实在有点难了。
  •     字数有限没写出什么东西来……希望前辈还算满意^^
      
      就图一个乐儿
      
      李PP,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其人是谁。但混媒体圈子,尤其是时尚、生活类的,肯定和他有过接触。最近他出了本书,叫《过度诠释》。作为一位资深媒体前辈,按理说我这个小辈是没什么资格来写他的书评的。只是理由有二:一是作为同在一个集团下的工作伙伴,好歹一起在798大厂房里呆过一年;二是都是北京人,都贫。
      
      与李PP虽然同在厂房屋檐下共处过一段时日,但因为厂子太大了,办公区域也不挨着,接触并不多。唯一的一次,是约他写一个刘索拉的采访。由于深谙约稿作者的脾气秉性,我依旧提前不少时日通知了李PP,并像定时闹钟一样,每日进行“交稿善意提醒”。果不其然,到了最后一日,依旧没收到稿件。然而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讲,天不亮,就不算违约。人家答:“天亮等着收稿吧!”于是我心安理得地睡了。早起开邮箱,心想不知道这跨两个大版的五千字能不能写够。结果一看,洋洋洒洒快一万——那感觉就像你买了一斤栗子,又饶了小半斤瓜子儿似的。好吃吃不了,扔了很可惜。我在删除那些贫的精髓时一直很痛心,想这世间有多少好稿因为版面限制被编辑阉成了个废人啊。
      
      李PP能写,绝对是真的。不仅写写采访稿,以前还定期给我杂志写专栏。我们编辑排版的时候,多一眼都不愿意看自己的版,最爱看的就是李PP的“贫”。这不是捧臭脚,每次我把杂志带回家,我妈爸都会先翻李PP的专栏看。文化太艰涩,消费太遥远,吃喝太奢华——看北京人臭贫,谁不懂,谁不高兴啊!何况李PP贫的是生活,浓缩了吃喝玩乐职场情场多个方面。一篇文章读下来,老少咸宜,还得点头称快。
      
      这本《过度诠释》,里面就收录了不少以前他的专栏。把blog和专栏收集起来出书会被人骂有偷工减料之嫌,但我知道一个规律,就是能写生活小散的,基本出不来书。因为他们的思维太活跃,每天的生活点滴就能凝结成文。按照小说规规矩矩地走一起承转合,绝对没走几步自己就先把自己绊了。而且小说是一编的活计,写惯了专栏blog的人基本都讲大实话。故事里穿插着调侃评论,叙述里有的是深刻观点。私以为,与其写一本“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很假的都市小说,还不如关注身边事写出来让大家乐一乐。看李PP的文,爷爷咧嘴笑,怨妇都开心。
      
      整本看下来,我还有一点欣赏,就是李PP从不忆苦思甜。好些人写blog,整得跟回忆录似的:“我刚出生那会儿……”“记得我的初恋……”也是,现在不写估计等80就忘了。李PP唯一着笔墨的就是1990年亚运会那会儿的经历,站在路上翻背景牌儿的学生不许上厕所!最后,一名在开幕式当天闹肚子,一边拉稀一边坚持翻牌儿的同学荣立一等功;以他为中心纵横五行以内的同学因为坚韧的忍耐力荣立三等功。所以说,纯写自己的作者是无聊的,能以自己的经历召唤出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欢乐的人,才是读者需要的。
      
      Time Out北京icier稿,转载烦注,谢。
  •   哈哈,好严肃好严肃啊!
  •   高中二年级 我去书店买了不起的盖茨比
    店员一脸严肃的跟我说
    你去看看吧 就在那边的个人传记的架子上
    比尔·盖茨的传记好像只有两本了要买得赶紧
  •   这里比你的博客安静多了~~~好歹能有个板凳坐~~~
  •   那我坐地板
  •   嗯,有时间 去书店看看~~~
  •   终于在瓣子上找到你咯.我失散多年的博客儿链接!
  •   你的文章名字好讨厌。也很刻薄。
  •   内啥。。。人人都有那么些聪明的时刻。多多少少。两个极端上的才配的上真正的聪明或愚蠢。
    而我们大多数,看看这样的文章,yy一下自己的智商,笑过就算吧……
    写的很好,我看了心情舒畅~
  •   书还没读过,但我预计书不如评,这算是有保留的赞扬吧
  •   聪明人=旁观者+犬儒主义?
  •   就是外化内不化嘛
  •   过度诠释所以深刻,所以刻薄,事物的本质总是残忍的。
  •   那么聪明人的乐趣是什么呢?
  •   对,聪明人都是远离尘世,但能深得其神髓的。
  •   聪明人不需要快乐?
    他是特殊材料做的?
  •   有时刻薄也是为了保护其他的事物。
  •   “只不过有的已经懒得说,有的还不死心,总想再把自己发现的不靠谱事件诠释一二为来者鉴。”
  •   看上去NB的人往往SB...
  •   突然想起前些日子看的一篇博客:牛b、装b和傻b的区别,与此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   恩你说得没错
  •   套用一句恶俗又实在的湖南名言--“那确实”。。
  •   所以说,自嘲才是大境界
  •   我这人就有点刻薄,喜欢李敖那句话宁当老妖怪,不做老好人
  •   2008-12-17 09:27:26 小新  我这人就有点刻薄,喜欢李敖那句话宁当老妖怪,不做老好人“顶起!经典横批
  •   很像天蝎做事的风格
  •   俺 可是 典型的 射手
  •   我都低调到按捺不住的给人说说。
    就像为一个女孩子做了些可以感动的事,又故不声张;一段时间还没反应的时候,就按捺不住了;
    但是那种被人发现的低调,就达到更高级的高调的效果了。
    就是有心栽花没弄活,无心插柳到处生的。
    做出来的低调始终欠缺了些东西让它忽不到人。
    有些什么残的除外。但是聪明人没他们过得开心。
    还有更高的级别的聪明人就是隐藏到跟深入的,跟被聪明人观察的对象没区别的。
    就所谓哲学人的认识螺旋上升,可以从横向坐标来看,没动,但纵向没在一个档次了。
    人说小妖的思维很跳跃...
  •   书确实不如书评
  •   聪明的人若以揭露为己任,在冷静的观察中乐此不疲,也会落入愚蠢的境地。
  •   我看完也想进媒体了。。。
  •   不好意思。点错了。我喜欢。
  •   一边拉稀一边坚持翻牌儿的同学荣立一等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