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页数:163  译者:姚仁喜  
Tag标签:无  

前言

  许多人问我这本书是给什么样的读者看的。作为悉达多的追随者,能为他的教法和他所留给我们的一切提供服务,一直都是我强烈的愿望。我所有的上师们都曾说过,将悉达多的话语与想要了解的人分享,是最好的服务。因此,纵然已经有极多的佛教典籍和教法存在,我想再写一本也许不是坏主意,因为它可能会利益一些我跟他们有缘的人。因此,我心中没有特定的读者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缘,因此这本书可能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  不久之前,我和一位住在北京的友人陈冠中先生闲聊,谈起佛教在中国的情形。他的看法令我既惊讶又困惑。我一直以为佛教曾深植于中国,因此起了这个话头,但他却告诉我事实上基督教才是现在在中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他的解释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基督教代表现代化与民主,而把佛教和帝制、封建甚至迷信联想在一起。我对于大家选择基督教没那么困惑,但他所说的理由却令我不解,也更加强了我动笔讨论佛教的意愿。我的感觉是,虽然中国有极大的成长和改变,但一般人对佛教基本教法的接触还是非常有限;即使有一些,也大部分都是混杂而不纯正的。佛教被视为古老、过时、非民主的事实,就是它受到误解的最佳明证。虽然所有的宗教都各有优点,但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佛教比基督教更平等,更现代。佛陀曾说,“你是自己的主宰。”还有什么比这更平等的呢?佛陀以这句话肯定了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而大乘教义认为每个人都本具佛性,不是更平等的观点吗?事实上,佛教基本上是非神论的——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个全能之神独裁地控制着一切。佛教徒也尊崇僧众的概念,和佛法、佛陀本身一样重要。  不过也许我的想法太天真了。因为佛教起源于亚洲,由东方的大师和信徒们所弘扬,因此我想象中国会骄傲地拥抱这些教法,一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中东,而由西方世界所弘扬一般。  1982年我首度造访中国,其后又有数次机会前往。每次我都注意到两件事:巨大的经济成长,以及愈来愈多人对心灵性和精神面的渴望。许多混杂了健身和民间信仰的新式宗教兴起,支持了我的观察。最近一次的中国之旅,当我了解到有多少藏人在内地教法之后,我开始感觉到急迫性。因为在西藏虽然还是有许多优秀的喇嘛,但是也有很多冒牌货。除非你能遇见具足佛教正见而且慈悲的具格藏传佛教上师,他们真正关心众生的证悟,而不只是想号召大群弟子以便获取供养;否则的话,相当容易受到误导。  从我身为藏人的一点体验,我注意到一些藏人倾向于教导西藏法——西藏文化、西藏习俗等——多于佛法。我认为传达佛陀确实说过的话语,譬如: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现象既非无因,也非源于创造者,而是来自因缘;行之善恶取决于背后的动机而非行为本身等等,将这些教导给世人是非常重要的。举止穿着像个藏传佛教修行者,反而是比较不重要的。  另外,令人忧心的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的世界中,精神层面也物质化了。世世代代以来,无数的佛教大师们,以大菩萨的发心和事业,化现各种形式,从苦行僧到国王,不一而足。然而,乔达摩佛陀在街上赤足托钵的简单身影,似乎愈来愈不受重视了。现今,许多西藏喇嘛和他们的信徒们,比较热衷于建造金顶大庙。我怕再过个五十年,中国佛教徒会以为大寺庙、大佛像、大僧团就是佛教的全部了。  从内地和西藏的友人口中,我听说各式各样的郎中从四面八方涌现。而这些人大都前往了内地,因为大家渴求心灵与精神面的事物。这种渴求,更加强了必须把事情弄对的急迫性。  中国是个高速成长的国家。然而,在物质进步的刺激中,很重要的是我们不要迷失而忘记了心灵的一面。也许对实用主义的中国人,要说服他们心灵方面的努力会有利益是不容易的。在经济如此蓬勃发展的当下,人们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心灵层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从非常实用性的角度来看,以心灵为目标的物质主义,比起纯粹为物质的物质主义,更具有长远的利益。  最让我不解的是,我们花了这么多努力,却只去获得只能享用于此生的物质回报。如果唯一的价值只是让自己、眷属和朋友有钱有势的话,那么抢劫、诈欺、贩毒等各种可怕的事情,如果不是怕被逮捕,还有什么做不出来?设若连这也不怕了,那么我们何必还需要伦常、道德、善行、慈悲,甚至对国家的忠诚?因此,如果所有人想的只是这单一、相对短促的一生,结果可能是社会瓦解。难怪我们在报道中读到,在中国许多人贩卖赝品,不只是衣服,还包括药品、婴儿食品等不良甚至危险的货品。这都是只想到眼前、短视的后果。我们不必考虑来生,人类只要考虑到下一代的福祉,就会对整个世界带来极大的利益。即使来生不存在,业报也不存在,你就如植物般地活着,我敢毫不迟疑地说,即使你的目标只是满意和谐的此生,佛陀的智慧还是可以帮助你,或至少对你无害。  有一回我在缅甸的一个购物中心,看到一位比丘对着一小群人,正在给一个简短的开示。我的翻译者不太会说英文,但从我所了解的,这位比丘是在教导类似不要杀生或盗窃的基本善行。在这个世纪当中,追求物质的强大力量,已经让这种出家众的身影变得稀少了。能维系实际支持并供养出家众的传统,会带来世界的和谐。珍视这种系统,本身就是和谐的行为。  最后,我想说的是,除了几个不太长的朝代,几世纪以来,极度实用主义的中国人采用了儒家,而非佛家或道家,以至于道家几乎了无踪迹了。这是很令人伤心的事,因为即使是《道德经》的只字片语,都是无价的。我对儒与道所知有限,但是我的猜测是,儒家所提供的是常识,因此实际的中国人喜好儒家;而道与佛提供的却是超越常识的智慧。它不能带来即刻的获利,但是如果中国人能看到拥抱智慧的长远利益,我有信心中国人会再度拥抱佛教。毕竟,这是一个与文殊师利及观世音两位大菩萨有深厚渊源的民族啊!  宗萨蒋扬钦哲

内容概要

本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藏传佛教的老师,也是闻名影坛的导演。在书中,他以电影的虚拟实境,巧妙地比喻我们身处的幻相世界;而证悟的过程就彷佛脱去妄念所带来的层层蔽障,了解因缘的善变与无常;因而放下我执,迈向醒觉之路。
他爽洁而利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于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对于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最精要的部分,对于修行者有甚大的帮助。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作者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却吉嘉措(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Khyentse
Norbu,1961年7月6日-)是不丹的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喇嘛,第三世钦哲传承的主要持有人,通常被称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或是三世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出生于不丹,
是已故宁玛巴法王敦珠仁波切的长孙,父亲为红教大德听列罗布仁波切,母亲之家族出自贝玛宁波,外祖父为著名之竹巴噶举喇嘛,得法自释迦师利,终身修持“那
洛六法”。七岁时被十四世达赖喇嘛、萨迦法王及十六世噶玛巴认证为 宗萨钦哲确吉罗卓(Dzongsar Khyentse Jamyang
Ch?kyi Lodro,1893-1959) 的转世,后由顶果钦哲仁波切为其进行升座礼。曾在萨迦学院研习佛教哲学。

书籍目录

简体中文版序
胡因梦推荐序 生命的真谛
李连杰推荐序 一场没有戏的好戏
译者序
自序 又是一本介绍佛教的书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婴儿摇鼓及其它分心物
追寻真理可能会像个坏事
佛陀的发现
「在目前是」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它
不稳定性
因与缘:蛋已煮熟,你无法改变它
明了的利益
情人眼里出西施
无常是好消息
老沙弥的故事
第二章 情绪和痛苦
个人快乐的定义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习气:自我的盟友
与自我作战
那么爱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们有限的逻辑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份逻辑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执着困住了你」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为安慰剂
明了的利益:续集
第四章 涅盘超越概念(涅盘寂静)
天堂:终极的假期?
快乐不是目标
快乐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什么样的感觉?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结论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出离中的丰富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修持祥和
后记
感谢
出版社附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佛陀不是天上的神。他是个凡人。但他又不太平凡,因为他是一位太子。他的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他享有优裕的生活,在迦毗罗卫国有美丽的宫殿、钟爱的妻儿、敬爱的双亲、忠心的臣民、孔雀悠游的苍翠花园,还有一群才华出众的宫女随侍在侧。他的父亲——净饭王,尽全力要让他在宫墙之内不虞匮乏,并且让他的一切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因为当悉达多还在襁褓时,一位占星家曾预言,太子将来可能会选择做一名隐士。但净饭王决心要让悉达多继承王位。宫中的生活豪华、安全且相当平静,悉达多从不与家人起争执。事实上,他关怀家人,而且深爱他们。除了偶尔与堂弟的关系有一些紧张之外,悉达多和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佛法的书读了不少,唯独这本,让我觉悟了佛法的真谛,写得清澈、明了、公允。一下子想到了金克木先生那句“书读完了”。  ——王立

编辑推荐

  佛陀说:你是自己的老师。  “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  ——李连杰的佛法上师的甚深教导  胡因梦、李连杰作序推荐。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说服大家都去追随释迦牟尼佛,成为佛教徒,修习佛法。我有意地不谈禅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语。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与其他见地不同的独特部分。这位印度王子,到底说了什么,能赢得世人如此的尊敬与景仰,甚至包括如爱因斯坦等现代怀疑论科学家们都如此?他到底说了什么,能感动在千上万的朝圣者,从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佛都与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么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试图将这些艰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  仁波切这位不平凡的导演不断地提醒我,我自己是演员,也是编剧。收到这本书,就如同收到一个剧本一样。其实学生遇到上师,就像演员遇到导演。  ——国际巨星 李连杰    书中最大的 理念是在讲,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  状态。比如有些人虽然穿着僧袍,言行在他看来却并不符合佛教徒的标准,而有些人可  能一辈子都没有听过佛教这个名字,却像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一般在活着.    ——创意大师 赖声川  佛法的书读了不少,唯独这本,让我觉悟了佛法的真谛,写得清澈、明了、公允。一下子想到了金克木先生那句“书读完了”。  ——王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正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0条)

 
 

  •   《正见-佛陀的证悟》一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藏传佛教的老师,也是闻名影坛的导演。在书中,他以电影的虚拟实境,巧妙地比喻我们身处的幻相世界;而证悟的过程就彷佛脱去妄念所带来的层层蔽障,了解因缘的善变与无常;因而放下我执,迈向醒觉之路。
      他爽洁而利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于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对于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最精要的部分,对于修行者有甚大的帮助。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   他爽洁而利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于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对于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最精要的部分,对于修行者有甚大的帮助。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我们都执着于自己的内心中,自己想什么就认为世界就是什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书不错!
  •   我被这部影片(宗萨仁波切导演的《旅行者与魔术师》)憾动的部分,其实和《正见:佛陀的证悟》这本书是类似的:我看到一位承继藏传佛教最优良传统及训练的老师,仍然以虚怀若谷的观察和学习态度,寻幽入微地探索着现代文明与文化的琐屑内涵,然后以洗炼的笔锋和诚挚的执导风格,清晰地勾勒出现代人如何背离了佛陀四法印中的生命真谛。当我放下工作,投入修持,以为不再演戏,其实只是换了个角色,身在另一场戏中。每次有缘与仁波切这位导演见面时,他总是提醒我,连身为佛教徒,也不过是另一场戏罢了。若想从无明到无名,真诚推荐大家细读这本书。仁波切这位不平凡的导演不断地提醒我,我自己是演员,也是编剧。收到这本书,就如同收到一个剧本一样。其实学生遇到上师,就像演员遇到导演。
  •   如果信仰佛教是为了祈求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没什么错误。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都不是为了让人生更痛苦而创立的。不管你人生快乐的基础是建立在财富,爱情,家人健康,还是为了世界上不再有贫穷和不公平之上,总之你是要寻求心灵的轻松和安宁而活着。从这样的观点去理解《正见》这本书,我会对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充满敬意。虽然在书的扉页上印有“佛陀的证悟”字样,我依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唯一的宣讲佛教但是超越佛教的书籍,它非常象一本哲学著作。跟蒋扬钦哲的缘分是阿南介绍我读《佛教的见地与修行》开始的。那时我对佛教几乎没有了解,除了知道信佛就是要相信前生来世,修佛要吃素守戒,敬佛要磕头烧香而已。看了《佛教的见地与修行》,对佛教依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对于作者却印象深刻,难得一位不说妄语,不威胁恐吓,公平客观,娓娓道来的老师,讲述各种修行的基本方式。书里面特别强调了修行方式因人而异的观点。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食色男女,实在没有信心去信仰佛教,也许和众多麻瓜一样,我这样安慰自己,相信善良就好,不必一定要相信佛。《正见》一书中是佛教的教义,即佛教中的“四法印”,读罢发现它是一种如何为人,如何生活的思维模式,依照这样的思维模式,你将最终具备一种能力,就是心灵的自由和超脱。从“好”的方面说,不再有恐惧,不再有失望,不再有伤害;从“坏”的方面说,不再有快乐,不再有希望,不再有勇气。因为任何一种心情都是有害的,包括“爱”。所谓“诸漏皆苦”(这里的“漏”是指人的情绪),是因为每一种情绪都依赖别人或者物体而存在。对你舒服的,也许对别人非也。比如你希望父母健康,而接受不了他们的逝去;捐赠贫困山区,结果让湘西凤凰沾惹了“商业污染”。这让人非常惊讶,免除一切情绪的人还叫人吗?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佛陀说,谁说人生就一定要有意义呢?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现象的短暂合和,在这个短暂的现象中,你居然还为多吃多占而忙碌,或者为先天下之忧而忧,简直愚蠢透了。释迦牟尼从来没有鼓动天下人都要信仰他,他从来没有引诱大家说天堂要啥有啥,也没有吓唬不信他的人就送到魔鬼那里做炸鸡烤鸭。“见佛杀佛”这话是佛教弟子提议的,因为真正的信仰是心灵的完全释放和无所不容,不应该再看见什么神佛。由此看来,通过这本书,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或者是一位科学家,因为释迦牟尼总结的“自然人文的规律”是2500多年都被别人追随而证实的。从此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把他当作达芬奇,或者萨特。一个集艺术,科学,哲学于一身的天才。释迦牟尼针对这个“万物皆空,涅槃超越”的规律,进行很多研究和实践,所以才有形形色色的法门和修行等手段来实现。说到底,就是针对个人如何定义量体裁衣的“度”和“道”。与释迦牟尼叫板的好象是萨特,他著名的“存在主义”似乎也有道理,可他并没有偏激地呐喊所有存在都合理。说到底,大家都是针对范围,深度,时空进行探讨。一个智者企图教会世人如何生活,如何定义那些我们不能用科学解释的现象,如何看到我们不能依赖公式而计算出来的结果。一个人如何能够超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同时也不沉湎于过渡的舒适中,这是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和安全的生活态度。果真如此的话,世间并没有佛教,而且将不会存在任何宗教。或者也可以说,世间所有人都是佛教徒,如果你认同释迦牟尼的哲学观点。
  •   【读宗萨蒋扬钦则仁波切《正见》】
    西方极乐世界/天堂 到底是什么
    ——佛陀证悟了什么?
    一本好书能开拓视界。宗萨的《正见》就是这样,在这位藏传佛教上师娓娓道来中,叙述着佛陀的生平以及佛陀的证悟。不同以往的宗教书籍,总是以绝对的崇敬“仰视”着,而宗萨则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平视或者俯视”来评述佛教评述悉达多。在这个层面上,依我看台湾的“星云大师”可以作为心理理疗师,而“宗萨上师”则更加像一位智者。
    一、先说西方极乐世界/天堂到底是什么?
    这俩实质是同一个地方,即,佛教中信徒们辛辛苦苦遵守教义后获得的报酬、基督教徒理想的彼岸。但是在看这本书前,至少我是没仔细推敲过这个西方极乐世界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应该说吧常人的理解那地方应该是:应有尽有,人人都有大神通,都是全能的先知。
    小时候曾经问过邻居一位基督教徒:什么是天堂?那位老太太说:反正就是非常非常好的地方。到底怎么个好法,她不知道。她的牧师也不会知道,就是罗马大主教也不会知道。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同样没人知道怎么个好法,至少在我们地球人来说,这,不过是存在头脑中模糊的概念,也只能是模糊的概念。
    如果要推敲一下,应有尽有,想什么就有什么,人人都有大神通,都是全能的先知的天堂是不存在的。试想: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和自己喜欢的人去湖边烧烤和自己深爱着的人傍晚手拉手漫步在小路上,是不是很开心很愉悦的事情?要是让你连着早上中午晚上,今天明天后天,……,几十上百上千年,每天这样一刻不停的烧烤不停的漫步,还不让你回家,你还会觉得有乐趣吗?天堂就是这样,你一进去,就是把最美好的展现给你了,进入天堂人就不死了,想想吧,几百几千几万年后,兄弟啊,你不觉得天堂无聊透顶吗?想不想去地狱一日游?想不想去人间谈谈恋爱,尝尝失恋?想想神话故事里那么多的仙女们,屁跌屁跌的跑到人间来恋爱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人人都有大神通了,想什么都能办到了,还能体会到历尽艰辛登上山顶的兴奋?还能体会到新买了一台IPOD的激动?能体会到偷偷看了部三级片或者小日本“爱情动作片”的刺激?要是人人都是先知了,那天堂里看悬疑片还有啥滋味?还悬啥疑啊,电影还没拍,就知道啥结局啦,因为都是先知么。几个仙人凑一起搓麻将斗牛牛还有啥玩头?不如大伙把牌都翻开来比比大小么好了。平湖读书那会,课间花一两饭票两角菜票买来的肉包子好吃的一塌糊涂,真想买个几十个,吃个够。现在呢,还对肉包子有那样的“激情”?
    所以说,理论上,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天堂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那最终解释就是无聊透顶,永无止境的无聊透顶!要说让人感到欣欣然的天堂,也就刚进去那几年。就像谈恋爱结婚一样,刚开始恨不得一天二十五个小时黏在一起,结婚后,慢慢熟悉了,慢慢冷下来了,七年之痒么也来了。人还是这个人,物还是那些物,不同的是谈恋爱时候的天堂,说不定就成了地狱。而那些在地狱里煎熬的那些小鬼,还可能会为今天工作人员太忙油锅里被少炸了十分钟而沾沾自喜呢?这十分钟是小鬼的天堂。
    有意思的是这推理居然是乔达摩悉达多同志发现的。当佛教要信徒们好好修行,遵守教义,死后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享受,可他的创始人说,这个极乐世界是不存在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为了传播,给无知的土包子(书上的称谓)一个精神上的乐园,一个终极的向往,这样的假设还是需要的。
    二、佛陀证悟了什么?
    快乐也不是佛陀证悟的目标。
    快乐和不快乐,成功和不成功,高兴和不高兴……这些都是二元论的相对面。而佛陀理论首先是超越二元论的。也就是说佛陀最终涅槃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我的理解简单点就是:无欲无求。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理解了悉达多的这番理论还是被他所折服。
    (想起《小和尚释戒瞋讲故事》有:为什么要参透生死?在生的时候就想去参透死,只怕到死也未必能参透。干吗要去参透“生死”这个二元论呢?小和尚的这个回答要是他自己的理解的话,那他已经跨越了二元论。)
    佛陀的意思,你要想得到证悟,远离不快乐,那么先请你离开快乐。因为只要你还在“快乐与不快乐”这二元范围里,就不是佛陀的证悟。
    那么佛陀到底修行证悟了什么?按书上的原话:从无明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死也要死个明白(呵呵,我的这个比喻有点糙)!
    三、佛陀的第一性和第二性
    佛陀认为,人的本性无污染,自身清净,为佛性。逐渐长大,被贪婪、欲望等等污染发展而来的为第二性。通俗的说,就是人的本质是好的,都是可以教育得好的。这就不难理解,在佛教里那几句经典的台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不难理解在金庸小说里,一灯大师为何铁定要感化裘千仞。金庸毕竟是了解佛学的,了解佛陀的人的本性为佛性的道理。

    总结一下:抛弃二元论,人在思想上就自由了
  •   生动活泼的语言,道出了佛教的真谛,我是看了这本书,才对佛教有了真正的了解,好像一下子开了窍,再去看其他的书,都觉得容易理解了。很喜欢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文字,非常现代,易于理解。其实书中讲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适合反复地体味,对树立正见有非常大的帮助。
  •   宗萨仁波切的这部书,谈论的是佛法的根本:四法印。法印,就是证悟者如来的印玺。传统的表述是: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但仁波切在这本书中几乎没有使用佛教的专门术语,而是采取了通俗平易、尖锐而不失幽默感的表达方式。这种风格在美国专栏作家那里我们领略过,但最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仁波切这样一位真实体证者的表述,佛法脱去了历史文化的隔阂,重新恢复了其作为真理的简易面目。佛教徒通过这本书可以更好地反省自己的信仰与见地,非佛教徒此书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佛教简介,最重要的是,他会发现,三千年前释迦牟尼的教法,对他仍然是富于启示性的。甚至,如果他愿意直面人生,他会承认,释迦牟尼的教法为人生提供了唯一真实的解答。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书。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通过自身对于藏传佛教的深刻领悟,引导我们深入地修行。
  •   以前就听朋友说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很长的名字,一直没记住,读了《正见》,一下就背住了这个名字。不错的书,收藏之
  •   昨天开始看了,只是看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写的中文版序,
    我只为他想要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心所感动。
    书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内涵隽永。值得一看!
  •   一本值得反复读,推荐给朋友的好书!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书值得毫不犹豫的购买!
    买了8本,不同时期,均以5.2折,13.6元的价格购得!
  •   是佛学的入门书籍,面向门外汉,作者功力高深,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写得生动有趣,可民让未深入接触佛学的人对佛学有个大概了解,而且是正宗、全面的了解。欣赏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这本书我是在图书馆借来看的,当时就想应该拥有一本,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言简意赅的把我带进正见中。
  •   非常喜欢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语言!非常朴实、易懂!
  •   如果佛教的理论让人感到艰涩或理解困难,那么这本书可以帮人解决。

    绝对没有故弄玄虚,没有“高深莫测”,只有聊天似的平和。

    其实从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的文字中更多读到的是——关切,甚至迫切。
    一位仁波切显得“迫切”,怕也是被这过于追求现实和追求快速回报的世道给逼的吧,呵呵。

    总之,如果之前接触过心灵方面的书也好,禅之生活也好,道也生活好,哪怕那些佛教故事也好,那些只能算是看热闹,小资一下。不过,那都没关系。只要有颗向好的心,只要有一个亲近佛祖的心,这本就是正路子。
  •   看过《西藏生死书》后,想多看点藏佛教的哲学,宗萨蒋扬钦哲却吉嘉措,期待!
  •   虽然说这本书也有些枯燥无味,需要静心细读,但就已读过的部份来看,是一本净化心灵的普及佛教知识的好书。通过宗萨蒋扬钦哲大师通俗易懂的文字,来阐述佛教的知识,对我们这些佛教知识知之甚少,常常又被日常所见所闻佛教现象所困惑,而苦于无法通过那些晦涩难懂的经书来解释的普通人来说,真是一本了解佛教知识的好书,值得购买。
  •   因为有胡因梦的序,毫不犹豫拍下这本书,细细品读。体会宗萨欽哲仁波切另一个角度传达佛法的核心教导。
  •   说实话,我以前一直对密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直到偶尔知道了“利美运动”,才知道藏传佛教里也有如此包容大气的上师--蒋杨钦哲仁波切。
    本书的作者是上师的三世了,外表行止很西化,但读完本书后,非常惊讶:一位密宗的上师,竟然用如此浅显的开示,就将佛陀夲旨的大智慧说得清清楚楚。真让人慨叹,伟大也是一脉相承的!
  •   仁波切以他清新的风格和贴近生活的现代例子让这本本该严肃的宗教书籍变得通俗易懂,将佛教的真谛阐述的非常清晰读,起来一点都不觉晦涩。

    文中提出了佛教的四个真理,并指出相信与否是划分佛教徒的简单标准,全书根据四项真理分为四章,逐一进行阐述。这佛教四项真理就是: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静)

    相信大家读后、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   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作的书,必读
  •   2008年春的中国是不平静的。我个人也好像正在经历着一场蜕变。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清楚地知道:这一生应该怎样度过。首先,要感谢我的朋友Y、Shuaishuai、Yueyue和D,是他们让我有机缘和这本书相遇。当我领略了它的真谛之后,我知道我和佛是有缘的。这是我第一次读到有关佛法的书,就因此被深深吸引。我想我是如此幸运,心中只有感激,感谢这所有的因缘。应友人之邀,我想把我的心得与大家分享。我不想讲太多的道理,只想斗胆引一些书中的话,与大家一起共同领略这其中的奥妙。“将悉达多的话语与想要了解的人分享,是最好的服务。”“佛陀曾说:‘你是自己的主宰。’还有什么比这更平等的呢?佛陀以这句话肯定了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而大乘教义认为每个人都本具佛性,不是更平等的观点吗?事实上,佛教基本上是非神论的—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个全能之神独裁地控制着一切。佛教徒也尊崇僧众的概念,和佛法、佛陀本身一样重要。”“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现象既非无因,也非源于创造者,而是来自因缘;行之善恶取决于背后的动机而非行为本身。”
  •   第二次购买了,值得推荐的好书,无论初学还是老参都会受益!宗萨蒋扬仁波切的其他三本也都值得推荐!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我就不耐烦地放下了,当时只是对藏传佛教的文化感兴趣,但总认为自己是个“佛教徒”,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纯粹的人”、“高人一等的人”。感谢仁波切的这本书,让我在合适的时间第二次碰到,那时正是我对生活感到无趣、苦闷的时候。书中的字句让我一下有了被利剑刺中的感觉。腐肉被剜去,留下的是健康的肌体,这也是我的感觉。从此我再也不敢以“佛教徒”自居了。
  •   这是上师的上师写的书。说实话,当初皈依的时候真的是头脑一片空白,整整浪费了将近一年的时光让心四处游汤,任由自己的贪嗔痴继续造业,幸好还算是有福报的吧^-^,让我有机会能较长时间地接触上师。亲近善知识,令我获得很多新知和新的见地,也是从上师那里知道了荣萨仁波切。后来才知道其实多年前我就已经看过仁波切执导的电影《旅行者与魔术师》,那时说不清道不明的观后感现在我知道那是“我执”和“放下我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佛性,多少也都具有正见,但就象仁波切所说的,我们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去放下我们的执着与傲慢?当我们真正勇敢地面对我执与傲慢的时候,我们就能拥有真正的正见。
  •   这是我觉得第一本真正让我认识佛学本质的一本书。
    之前也看了一些南师的书,但对于初涉猎佛学来说总觉得似是而非,隔着一层纱,看不清究竟实质。经友人推荐买了这本《正见》来看,终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来过去对佛学的认知是这么的偏颇!
    非常通俗易懂好读(绝对比众人为它写的序好懂......),利用一周的上班路上看完的。而后又买了《人间是剧场》《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但还是这本《正见》属于仁波切所有书里写的最通俗的,例举最多最有趣的一本,建议读仁波切系列书籍的朋友可以从这本开始。
    如果你对宗教不感兴趣,仅仅只是想摆脱生活中的困苦磨难,那也请你拿起这本书,来看看究竟何以让你如此不满当下的生活,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重新认识生命中的快乐与不快乐。
  •   胡因梦、李连杰作序推荐,宗萨钦哲仁波切传达佛法的核心教导。玛嘎仁波切推荐!
  •   无论学佛与否,这本书都值得仔细读读,对于学佛者来说,八万四千法门,书中未必每句话都会得到你的认同,但基本的观点是符合佛法核心的;这本书其实非常适合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来读,它可以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思考人生,放下书之后,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极地面对一切。这次一起订了几本,打算送给朋友,我已经读过很多遍了,每每读来,体会更进一步,书送给适合读它的人,也是一种布施,对于我自己心灵的布施。其实仁波切的四本书都写的很好,一套书。可是一起买没有折扣,只好分别买,比较划算,另外,本来送朋友读书希望他们仔细看,假如一下子送多了,人会有排斥的心理,所以只捡了这一本,看看他们是否喜欢,其他的基本如《人间是剧场》等都很好。
  •   在看本书之前一直不了解佛教的佛陀是怎么回事,像大多数人误以为的那样,看佛教徒拜佛陀就认为那是佛教的神,本书倒是帮我修正了这个误解,原来佛陀是人,并不是神,佛陀反对崇拜个人,而提倡崇拜此人教导的智慧。本书正式通过介绍佛陀开悟的四项真理,深入迁出的给予诠释,特别令读者感动的是作者虽然是上师身份,文笔却毫无造作姿态,极为洗练、朴素、睿智、幽默、无空洞说教,彰显一颗纯净的心灵之花,供你正见。
  •   几年前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一气读完,爱不释卷。我的任何一句评论都不足以表达我对本书的喜爱和推荐。几年之中,陆续重复购买过多次,反复向周围的人推荐过,也赠予多位亲朋好友,甚至素昧平生,有严重心理问题,偏激的人。作者是我最尊敬的上师之一。本书直指人心,用简单明白的语言,深入浅出,揭露了佛陀伟大教法的本质。借用作者的话:即使你对佛教毫无所知,也不妨碍您阅读本书。它至少能澄清不少人对佛陀这位伟大圣者教法的误解。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是不是佛教徒,阅读本书都会令人有所收获。
  •   钦哲仁波切的书都是经典呀
  •   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借我时说已经订不到了,需要记得还给她。后来说他已经找到一本,不用还了,我已经看过,非常好,后来也看了这个活佛的其他书,这次是又订了一本作为保留,那本可以送人了。同时定了宗萨蒋介扬所有的书。
  •   宗萨不愧是大师,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佛教的核心内容解释得简单明了,吹去了围在佛陀周围的厚厚的屏障,让读者看到了真实的佛陀以及他所做的事情和讲过的话的真正意图。在当今浮躁虚华的社会里,读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切虚华的真相,从而平淡内心,幸福生活!
  •   佛陀的证悟(胡因梦、李连杰作序推荐,宗萨钦哲仁波切传达佛法的核心教导)
  •   知道并喜欢宗萨是因为荣伟玲老师,都是我的恩师。然后看了宗萨的电影,也是很棒的。知道这本书的大多已是修行人,或是对修行感兴趣的人,那么我推荐你读一下宗萨的书,宗萨是一个绝顶聪明,又极真诚的、对佛法无比崇敬的出家人。其实很早以前就读过电子版了,感觉很棒,这次买来书籍,是为了推荐给好友阅读的,可以说能知道宗萨并聆听他的教诲的人,都是有福的人。
  •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曾经使我真正开始了解佛教,这一本依然是那么清晰有力,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名真正的佛弟子。对于不是佛教徒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也非常平易近人,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很实际的帮助。
  •   仁波切这本《正见》,我第三次买了,这本书破除了我对佛教的很多误解,同时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不会陷在各种情绪中无法自拔。
  •   宗萨的智慧和幽默,以直指人心的譬喻,带我们领略佛法的殊胜,一窥佛教的轮廓。
  •   的确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对于初涉佛教的人,有很大的入门作用,刚开始,就改变了我对佛教的理解和看法。四法印的真谛,的确引人思考。想成为一名佛教徒,先读这本书吧。
  •   宗萨仁波切的开示,让人振聋发聩、让人深思、更加让人警醒!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去阅读来自古老印度--佛陀的言教。
    而一些学者和宗教徒又都凭借自我的傲慢去或曲解、或诋毁、或过分神话佛陀的伟大教育。
    而宗萨仁波切---这一当代仅存得少数几位真正大师之一的开示,真的能人更多的人来认识真正的佛法。从而在烦躁的生命中给人以一丝清凉!
    向所有追求生命真谛得人推荐这本伟大的著作!!!
  •   最近迷上这位仁波切,一口气读了三本,这本深入浅出,即便是不与修行,从理解佛教的角度也很值得一读
  •   书是我的好朋友推荐的。对于佛教,其实我不太感兴趣,但是佛教的智慧,却是让人终身受益的。我觉得整本书里,对我最重要的两句话,是四法印的前两句,简而言之,就是“世事无常”和“情绪皆苦”。世间万物皆在变化,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来。任何好事或者坏事,发生都有因由,但是不一定是人可以控制。所有的情绪,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借助外物,所以它们的不可捉摸便带来痛苦。我读完了第一遍,正在读第二遍,读完,心会静,这也许是活在当下社会里最不易的心态吧。
  •   这本书看似简单的书,传达的却是佛法核心教导----佛教的四法印,并引导你贯穿在个人思维、心态和生活中。
  •   宗萨对于佛教的解读相当棒,全都是说到最核心的东西,值得花时间好好读一读??
  •   早就知道《正见》,终于又再版了。宗萨仁波切用轻松幽默的笔触把佛法的四法印做了清晰的解读,而且用到了大量现代的实例,让人能够真切体会到佛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连读了4遍,每一遍都有收获。
  •   仁波切文字诙谐睿智,每一个人,不论他/她有没有佛教信仰,都应该读一次这本书。
  •   不过,总体来说写得非常好,深入人心,阐述得深入简出,是觉识的证悟的仁波切.
  •   对于想学习佛法又不得门入的朋友,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仁波切用现代流行的语言来解说佛法精要,有时非常犀利,有时又很幽默。看起来非常轻松。
  •   这本书是现代人了解佛法、认识佛教的最佳选择,是我开始学佛的启蒙,非常感谢宗萨仁波切和介绍这书给我的人。
  •   我并不是一个佛教徒,可是这本书却让我对佛的证悟无比向往。不死不灭,不悲不喜,不受时空之网局限,佛离我如此之远。可是,这本书好像为我打开了另一个新的世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烦恼琐事也更容易从中摆脱出来。我想以后应该还要多了解一些作者其它的书籍。
  •   本书非常优美地诠释了佛学的基本概念,所谓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行无我,涅槃寂静。很平实的语言应当归功于译者的基本功。看完本书后如果有继续接触、学习佛法的念头的话,推荐台湾高僧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
  •   仁波切的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也用很通俗的语言讲清了佛教中的很多观点
  •   很庆幸能读到这样一本好书,使我对真正的佛法有了新的认识。不得不赞叹仁波切伟大的智慧。
  •   对宗萨的睿智感到无比佩服,适合所有希望了解佛教的人和所有希望在修行上有所突破的人
  •   仁波切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为众生带来了一份浮躁世界所需的内心的安宁,换个视角看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同,一切习以为常的看起来却仿佛有点陌生了。

    我们不曾安静下来思考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一切,但是我们真的了解并清楚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吗?

    答案由每个人自己的心来给出吧。
  •   一切和合之物皆是无常
    所有的情绪都是痛苦的
    一切皆空
    涅槃超越概念

    佛陀 四法印
    即使不入佛出家 我们也应该学着将佛用在生活中
    好书 推荐
  •   人生而是不完满的。当不断阅读,不断反思,不断成长。随仁波切共同证悟。
  •   确实不愧为胡因梦推荐的好书.对藏传佛教的四见地有深入浅出的理解.无论你是对佛学的初探还是老修,都是一本好书.
  •   曾经看到一首诗其中这样写道: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并不是在宣称:我比你更有智慧,而是在低声说:我有太多无明烦恼要去除,所以我选择学佛......当我说我是佛教徒时,我知道菩提道上尽管七倒八起,成就佛道却是我生生世世的功课。
  •   很喜歡仁波切的書, 深入簡出, 一語道出佛教的真諦.
  •   这不是一本写给佛教徒或者准备入佛教的人的书,而是一本启发智慧并转变人生观的书。推荐所有尚处在或迷茫、或偏执、或受累于某人某事而愿意活得轻松些的人们买来一阅。它会把一个快乐、纯净、简单、健康的人生带给你。
  •   仁波切的正见,佛陀的大智慧,看后对人生有深深地启发
  •   毕业那一年开始执着于旅行,走过了不少地方,一直没有厌倦的是高原。因为常常是一个人,总是遇上淡季,在寒冷得没有旅行者的地方,在车里一群抽烟的汉子中摇摇晃晃。见到过硕大的月亮,尝到过冰川的芳香。
      
      和一个朋友说到藏传佛教,我说我对寺庙毫无研究,除了最基本的红白黄花之外细节一概不通,但是有三个修行地是这辈子一定要去的。色达,亚青寺,青朴。三个中间迄今只去过了色达,亚青寺和青朴留在以后慢慢来。
      
      每每想着去重走色达。在四川的西北角,只有一条路进去,海拔四千米的坛城,漫山遍野的小房子。不到那里,根本不知道近万人静静地苦修是怎样的世界。会怀疑和北京上海广州什么的不在一个星球上。我走了这些许地方,那里可寻得真正的宁静。
      
      或者也可以叫平静。人在恶劣的气候下,忍受极为贫乏近乎空白的物质生活,没有电视和报纸,电话要排队收很高的费用,如果没有手机信号,可以算是彻底地消失在时间里了。一切是停滞的,时间慢的让人察觉不到流.
  •   伟大的仁波切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充满着密意,用简单的言语给大家传达智慧的真谛&;hellip;
  •   仁波切的书,非常好。对一个真正追求解脱的人,是一个不错的导引!
  •   看完正见这部书 还是被仁波切的大智慧感染了 能够将很多复杂而迷惑的事物 讲得那么透彻和明了 还是收获到很多。
  •   无意中在手机的电子书中搜索到了这本书,看过后,立马跑当当来购买,看到大家对此书的评论和热议,果然,受益者无数。
    无论是不是佛教徒,无论是哪种宗派,换个角度思考什么是佛教真的是受益匪浅,与喜欢这本书的读者一样,被作者的感知所吸引,从而也被引入新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
    索性,又准备搜集下作者的其他书籍,如果有可能还想去西藏,印度,尼泊尔亲身感受那里的佛学环境。
  •   仁波切是位心灵的导师,读了他的这本书,会让人放空自己的心灵,包容这美好的世界。
  •   连续看了两遍, 还会再看第三遍、第四遍,这样的书带给我清凉的感觉,它就是我的上师。
    同时看到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就能生出无畏之心,因而从容面对。生命无常,不要执著于自我,也就减少情绪,就能生出悲悯之心;无常是希望,无常才能精进;无常才是生命的意义。
    从无明的困惑中完全解脱出来,是佛教的目标。
  •   藏传佛教,上师开示,净化心灵,证悟佛陀。
  •   我其实并不信佛,也不信其他的宗教。买这本书的动机是因为我最近迷上了不丹,然后就搜了一下与不丹相关的书。看到很多人收藏这本,就试着自己也买来翻翻。没想到一口气读完了,还再接着读了一本(人间是剧场)。读完之后的那种通透和舒畅是不能用任何物质标准或者有限的言语来表达的。只想引用某位老先生的话:“书读完了”。感谢大师用如此的方式来向众生散布他的慈悲。但从现在开始,我已近乎佛教徒。
  •   系统的看过克里希那穆提之后,在看这本书,能对比出后者更贴近凡人的地方,看到克氏高端的地方。宗萨肯定现实生活的必要和无奈,克氏强调个人的自我清理,更不容易。虽然更高端。感动于宗萨对生命世界的殷切之情。值得一读。
  •   朋友说好书是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在我读<正见>时正是如此,作者就好像在你身边以平等自然的状态对你讲述一样。
    虽然自己不是佛教徒,无法放下自我、放下各种情绪、无法全盘接纳书中观点。但是关于善因善果的理解加深了(突然明白了西游记里唐僧为什么不让悟空打死妖精了,悟空是看到不对的一定要经自己手施以惩戒,但唐僧会觉得你只要负责施善就好了,至于妖精所做的恶,自然有其因果循环的报应)、以及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可以看得开一些啦?
  •   仁波切这本书通俗,好读,寓意深刻,适合所有人阅读,并且一定能有收获。非常有启发的一本书。真心推荐。
  •   宗萨钦哲仁波切深入浅出的讲说了佛学的真谛,最可贵的是,当你在阅读中有疑问时,马上就能在下一章节中找到答案。希望大家同时阅读《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和《人间是剧场》。感激之情不能言表,多年的追寻,终于窥到了佛学的门径,继续闻思修吧!
  •   支持仁波切的书,深入浅出,幽默,正见!
  •   很值得一看,强烈推荐。要细读慢慢品味。仁波切用心良苦~~
  •   上师的四本书一一拜读,正在读第二遍,推荐给了学佛的同修,上师的精简文字深入心扉,如金刚打破我执,教育我们怎样不令自己陷入二元对立,放下相对的成见,按正确的见地生活
  •   宗萨上师的书,每本都入手了一本,顶礼!
  •   之前总觉得佛教很迷信,让人信佛,吃素,就是为了求菩萨保佑,求佛祖满足人的一个个贪念。看了这本书,又听了净空法师的一些讲座才知道,那些不过是方便法。佛教的正途精髓,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智慧,佛陀是我们的老师,而不是保佑我们的神。我们对他顶礼膜拜是因为我们的尊敬、感恩,还有谦卑的心。
  •   一直喜欢宗萨老师的书,但是这个版本 我买了两本,两本都是装订错误,前言和序言都是重复装订,正文第一章从27页开始的,也就是说少了26页,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   宗萨的书都不错,值得一读
  •   这肯定是一本佛法普世价值的入门书,最早是在朋友家花了两小时快速读完的。思前想后,总觉得还是应该自己买一本私藏。
    佛陀说,你是自己的老师。
    这必然也是佛陀自己的体悟,他从未说过自己是上神,只是用更多身体力行的方式想通了复杂的世间万物。每个人都是如此,在跌倒后爬起,小心翼翼地不在同一处再次跌倒。这便是一次教与学。
    很多事情看似复杂,其实解析下来并非山路十八弯,一个浅显道理的通透可以帮人解决很多问题。
  •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阐明佛理思想的书,深奥的道理都潜伏在作者和译者合作后流畅简明的文字中了,你随意的看,它会悄悄的渗入你的大脑,让你慢慢换一双明辨的眼睛,破除心中诸多贪念和痴迷。很久以来,佛教都是被误解的,从一种深奥的思想体系沦落为一座满足大众祈愿的泥塑。很少有人可以这样用清晰简明的文字引导人走出这一误区。这本书做到了。推荐想要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朋友看一看。
  •   四法印教法很经典,概念很清楚。只有宗萨钦哲仁波切这样的活佛能写出这样的好书。愿佛光普照大方光华世界!我佛慈悲!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   顶礼上师仁波切!
  •   一直感觉佛教很神秘,一直对佛很敬畏。
    读到此书,发现还有四法印这样精辟的意境。
    以往到了寺院,仰望佛祖,只是敬畏,不敢有所求。
    以后更加敬畏,更不敢有所求。
    其实,佛都无所谓。
    你心中有,他总在那里,他就在那里。
    继续虔诚的拜读,不敢说知道了,只是努力聆听。
    好书,慢慢读,反复读。
    身心轻松。
  •   一本可以让修佛的人走上正途的好书,佛教方面的书很多很多,初学者若能反复阅读此书,必将不会误入歧途,如果可以放下心里的成见,以开放的心阅此书,必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巨大的福报和收益。从中可以获得多少不取决于此书,而取决于看书者本身,如果从这本书中依旧无法获得任何的利益,甚至此书会带来烦恼的话,那也是个人的福报所致。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是无法再装进任何的水的,所以建议阅读此书前,先清空自己的杯子,然后细细品尝此书所带来的滋味。
  •   现在是末法时代几乎是所有对社会抱有一点点关注或对佛法稍微了解的人士的共同感叹。佛预言了很多关于末法时代甚至末法时代之后的时代人类社会的悲惨境地。毋庸置疑,是一点点来临了。曾经大师多如灿烂星河的时代,闻“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豁然开朗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一个物质的时代,我们视这些为神话或迷信,这是一个欲望的时代,纵然修的白骨观,也是“白骨也风流”,这是一个冷漠的时代,沟通需要技巧,技巧需要培训,这是一个科学的自以为是的时代,只有逻辑没有因果。。。 我们该怎么办?
    佛对我们的教诲,向来是八万四千法门,因机而教。《正见》是契合时弊的,是能够为现代人接受的佛学入门书。
    大家读读吧。
  •   了不起,看宗萨的书永远不会走错路!
  •   用浅显的语言讲了佛教四法印,是我看进去的第一本讲宗教的书,如果想了解佛教、佛学,推荐这本。
  •   买了一本又一本,送给朋友,顶礼三宝,顶礼仁波切,如此透彻,原来如此
  •   一直喜欢宗萨的书,买了很多送朋友!
  •   宗萨的书很不错
  •   仁波切的开示很适合现代人阅读,赞叹!
  •   仁波切的开示,句句真言
  •   顶礼仁波切,都是智慧语。
  •   仁波切是当今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之一。好书。敬仰!
  •   感恩仁波切
  •   仁波切的书本本精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