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01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作者:李敖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敖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以一支秃笔冲决罗网,揭露真相,抨击时政,八面威风,树敌复树敌,坐牢再坐牢,把一个死气沉沉、一党独霸的台湾岛搅动得天昏地暗,成为朝野上下注目和争议的焦点人物,也赢得了全台湾几代读者的青睐,在华语世界形成了一股强劲不衰的“李敖旋风”。
李敖是一个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人。对一切有悖于人性,有害于公众,有损于民族的种种社会现象与政体弊端,他都予以一针见血地抨击。他不顾别人怎样褒贬,不断大谈人生、女人、心境、坐牢、爱情、猫狗、佛道、风月、梦呓……李敖的可爱之处就是毫不遮掩,无所不谈,敢于挑战禁忌,拒绝一切媚俗。这样,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体制里,成为思想犯两次身陷囹圄是必然中的事。可每次出狱后复出江湖,人们还是看到了依然口诛笔伐“再战江湖”的李敖,乃至是愈战愈勇,愈战愈充满智慧。他创办的《千秋评论》在台湾不断击起层层大浪,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文化顽童”。
作者简介
李敖,台湾著名作家、史学家、思想家。1935年4月25日生于哈尔滨,1949年随父赴台。1954年考入台大法律系,自动休学后次年又考入台大历史系,1961年挑起中西文化论争,从此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1970年、1982年两次入狱前后达十年之久。
李敖是台湾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特立独行、傲世无羁。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斗国民党,拒见蒋经国;战民进党,掘出党魁根。中西文化论争,他更是单英战群雄。
他自称写白话文、五百年内前三名都是李敖;他自诩为博学的洪水猛兽,他自道是二十四品之外的一品;狂叛。
今天的李敖依旧谈笑风生地编着自己的全集、写着自己的新作。是耶、非耶,尽由他人评说。
书籍目录
警棍下的失乐园
从认贼到被贼认
“好为妇人出脱”
腿上功夫
将相怎样才能和?——答孙观汉先生
你不能只做一半
比祖宗
为中国人信命寻根——对王充宿命思想的一个观察
招了再说
中国式谈判
此非彼辈所能知也!
扰者酷吏非庸人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章节摘录
国民党中常委余纪忠的《中国时报》,四月八日刊出了一篇《里根、辜振甫相见欢》,对另一名中常委辜振甫大展媚功。文中最后两段是这样的: 辜氏出身世家,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就是辜氏的伯父。大概家学渊源吧,辜氏也说一口标准典雅的英语,成为他与国际重要人士交往的利器。这次在华府出席会议期间,辜氏和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有同席之雅,据了解辜氏为了美国基于政治理由不肯卖高性能战机给台湾,而中共现已发展出比台湾F-5E性能较住的F-8战斗机,还和布氏舌战一番呢。 辜氏长得一表人才,富而好礼,风度优雅,故中外人士多乐与交接。这次在华府开会,辜氏不仅在会上见了包括主管经济事务的国务次卿华理斯、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伍夫维兹、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主管亚洲事务的席格尔博士等重要官员,会外也接触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美国朝野人士,可说做了一场成功的“国民”外交。而辜氏谦谦君子,功成不居,不欲人知,越发叫人尊敬。可是辜氏究竞接近望七之年了,为“国”效劳之日苦短,这又不得不叫人忧心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了。 这两段话,如果问题出在就正确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犹可原谅;但出在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就不可原谅了。不幸的是,《中国时报》的肉麻,却正属后者。 《中国时报》所说“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生于一八五七,死在一九二八,鸿铭是他的字,本名汤生,别署汉滨读易者,福建同安人。他是英属马来西亚摈榔屿的华侨,早年留学英国、德国,得到文学、工学学位。一八八○年后,在新加坡英国殖民政府任职。后来跟马建忠一夕谈,深感当为祖国效命,第二天就辞职了,然后蓄辫易服,回祖国了。辜鸿铭从二十八岁(一八八五)起,入张之洞幕府,为张之洞主持英文译述,历时二十多年。他说张之洞对他“虽未敢云以国士相待,然始终礼遇不少衰”。张之洞死后,他以二十多年间见闻所及,写成《张文襄幕府纪闻》,对晚清掌故礼俗,多有生动的记述。另以英文写《中国的牛津运动》(The Story of a Chinese Oxford Movement)一书。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把它译为德文,名叫《中国反对欧洲观念之理由》,指定为哥廷根大学哲学系学生必读参考书。民国以后,辜汤生又用英文写成《原华》(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一书,一名《春秋大义》。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晚年在北京大学教书,愤世玩世骂世,被人看作“老怪物”。但他的特立独行,却是一个榜样。 《中国时报》说辜鸿铭是辜振甫的伯父,辜振甫英文棒是“学家渊源”,是百分之百的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因为辜鸿铭是福建同安人,辜振甫是台湾彰化人。辜振甫的爸爸辜显荣(耀星)是台湾一土蛋耳,八竿子攀亲也攀不到辜鸿铭,只是辜显荣归籍福建时,向辜鸿铭讨过一张照片而已,至多是同乡同姓而已,又何来伯父小侄的关系呢?辜显荣的“世家”是土生土长的汉奸,辜鸿铭的“家学渊源”,再不肖也遗传不到辜振甫的头上吧? 既然事实是如此风马牛不相干,辜振甫为什么无耻的去硬认辜鸿铭做伯父呢?《中国时报》为什么也无耻的去硬认这门亲戚呢?原因无他,“中国文化”作祟耳!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认族”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无赖认亲”。它的最早形态是自认是谁谁之后,例如唐朝皇帝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于是追尊李耳是“元元皇帝”,并把《史记》老子列传排名列传之首;又如郭崇韬自认是郭子仪之后,于是西征路上直奔郭子仪坟头,一厢情愿的大哭特哭。这类“无赖认亲”,认的还只是远祖远亲,除了回转式的光宗耀祖,尚肉麻有限。不幸的是,这种“无赖认亲”,于今为烈以后,就变得越认越近了。例如罗绍威做了节度使大官,就认罗隐做叔叔,大送其礼;蔡京为了拍当道马屁,就认蔡襄做族兄,大送秋波。后来蔡京当道,蔡薿又认蔡京做叔父,蔡京叫自己儿子出来见蔡薿,蔡薿一见,大叫认错了认错了,说他该认蔡京做叔祖才对、认蔡京的儿子做叔父才对,于是对蔡家父子一一磕头,亲上加亲,连认两代焉! 《旧唐书》李义府传,说李义府“既贵之后……无赖之徒苟合,借其权势,拜伏为兄叔者甚众”。我名这一“中国文化”作“无赖认亲”,语意本此。 佛教的《楞严经》有“认贼为子”的话;中国俗语有“认贼作父”的话,在认与被认之间,光宠攀附,都不乏脉络可寻。其中最可叹的是辜鸿铭,一代清流,不幸却被贼所认,不但被第一代称兄道弟,而且死有余辜,连第二代都要咬住不放,强呼“伯父”不绝。老辜何辜,老辜何辜,我随笔写来,真要为辜鸿铭大喊其冤了。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四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台湾“爱书人”票选十大作家,李敖不但独得第一名,且得票还超出其他作家;《中国时报》票选风云十年的文化十人,十年中李敖九年半都在封嘴状态,但复出半年,就达到“风云”的结果。——李敖的“硬里子”由此可见一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