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作者:朱成梁 马得等绘 司南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而言,时令节气是非常重要的。这套《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旨在让每个孩子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整套书总共8本,收录了8个传统节日故事。一些故事来自民间的口耳相传,比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原来来自于一只怪兽“年”的传说;七夕节,来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而端午节,则是源于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
文字也多次经过推敲和精炼,非常富有童趣,比如《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她对丈夫说:“有单衣,有棉被,织布不如把觉睡。”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最为贴心的是,我们还在末尾附上了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有趣的习俗,孩子们在听完故事,还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与此前出版的四辑毛毛虫中国经典图画书一样,这套书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大师为孩子作画的年代。《七夕的故事》出自著名戏曲人物画大师高马得先生。马得先生以画戏曲人物闻名,他借鉴了戏曲人物的造型,又能放开手随意点染,整个画面妙趣横生。《中秋节的故事》,由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所画,他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严谨,线条流畅,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端午节的故事》由著名画家秦龙先生所做,秦先生用心用情,绘出了三闾大夫九死不悔的一生。《春节的故事》出自当代新文人画派画家朱新建之手,画家用一种游戏的心态,讲述了一个怪兽的故事。画面非常洒脱,气息散淡,又充满稚拙的童趣……

作者简介

刘大为: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
199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
方俊
秦龙一九三九年生于四川成都。作品曾获1982年全国书籍艺术展优秀插图、封面设计奖;1986年全国书籍艺术展优秀插图、封面设计奖;1991年第二届幼儿图书奖一等奖;1991年中国优秀美术图书奖特别金奖等。作品有《海风》、《恶之花》、《雪花飘飘》、《花蕊》等。《船老滩浅》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朱新建(1953-)
1953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大丰。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利时家历史博物馆、巴黎美术学院等机构收藏。《除三害》获全国少儿图画优秀奖,动画片《选美记》的造型设计获上海美术电影厂优秀奖及金鸡奖提名。
……

书籍目录

《小年的故事》朱成梁绘 
司南改编
《春节的故事》朱新建绘
司南改编
《元宵的故事》励国仪绘
司南改编
《二月二的故事》杨景芝绘
司南改编
《端午的故事》秦龙绘
司南改编
《七夕的故事》马得绘
司南改编
《中秋的故事》刘大为绘
司南改编
《腊八节的故事》方骏绘
司南改编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跟我一样,要到自己做了父母以后,才多少体会出一些节日的况味。这套《传统节日故事》安安静静的躺在我的手里,两个憨憨的小孩子举着灯笼,一个女人在蒸点了红点的馒头,整个封面流露出一种美好祥和的气氛,让人沉醉。  也许身边熟悉了的事物因为太过家常,反而不会去深究内里的含义。说来惭愧,在看到这套书以前,很多节日背后的事情,我自己都是不知道不了解的。比如腊八节,原来是一个很传统的训诫故事,“瞌睡虫”和“没底锅”懒惰无边,勤劳的父母去世以后,两个人连老鼠洞里扫出来的粮食都要充饥了。以前看到这样的故事会觉得无趣,现在却看出了那对勤劳父母貌似训诫实则充满了对孩子拳拳爱意的内心。中国的父母大抵是这样了,明明很爱孩子,却不会表达。再比如二月二,我只知道这一天是龙抬头,之前是不能剃头的,看过故事才知道,这是春耕季节的开始,二月二的故事本身,也是求雨的,只有有过生活阅历的人才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背后是一个农业社会生活的艰辛。不过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小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插图作者是朱成梁,朱老师的《团圆》荣获第一届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奖,他的人物趣致滑稽,色彩鲜艳,仿佛刚刚从一张喜气洋洋的年画上走下来,吆喝大家一块来过节。故事本身具有民间故事的那种传统无厘头的感觉,姑娘一巴掌把灶王爷打到灶台上那个情节,让人忍俊不禁的笑了半天。中国的社会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当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一想到用糖瓜去黏住灶王爷的嘴巴不去告状这种天真的做法,你又狠不下心去责怪这种无邪了。而最打动人的,是《七夕的故事》里面的小孩子。当妈的人最抗拒不了的,就是卖萌的小孩子。马得先生一定是个极其爱孩子爱生活的人。画面上牛郎和织女生下的这一双小儿女,粉雕玉琢憨态可掬的,十分十分十分的可爱。你简直忍不住想伸手去把他们搂在怀里,亲一亲。不由万分痛恨拆散了这个家庭的王母娘娘。  除了故事,每本书后面附录的“毛毛虫资料馆”也好玩,看得出是花了很多心思的,里面提到了许多种节日的食物。中国人本就是爱吃的民族,节日和食物真是分不开的,每种节日都有相对应的吃食。端午有粽子,腊八有粥,就连不是节日的进伏,也有“头伏的饺子二伏的面”。说来也奇怪,我小时候很讨厌吃饺子,但是长大以后却渐渐爱上了饺子,也许是爱上了大家围着桌子包饺子的那种氛围。满屋子飘着韭菜的味道,面的味道,让人安心的味道。  节日的味道,说到底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啊。  ——幸福的味道/书评人艾斯苔尔

编辑推荐

  穿过好看的故事,走进传统节日 !  每个传统节日故事,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读这样一套书,让孩子了解节日传说的同时,同时将大师级别的美术熏陶给了孩子,该算是一次富饶的阅读旅程吧!还值得一提的是,每本书的最后,出版者贴心地附上了相关的历史小资料,让孩子们读完故事后,知道故事之外还有更为广大的天地,而无论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上的英杰,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之流中去。  节日因故事而生动,节日因故事而流传。跟孩子一起读这套书吧,领略我们集体记忆的河流里,那些被标注的瞬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4条)

 
 

  •     总有些传说是比《罗宾汉》更亲切的,总有些典故是比《格林童话》更值得知道的,总有些前辈为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是比日本漫画更值得久远流传的。我们有责任保护或修复这些东西,好像散落在泥土中的珍珠擦亮、串好,并将它们珍而重之地交给孩子。
      这就是“毛毛虫童书馆”建立的初衷,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的来由。我们需要外国经典的作品,更需要自己民族精深的文化;我们需要英国式的冷峻幽默,德国式的理性思考,美国式的热情开拓,更需要中国式的淡泊优雅、含蓄绵长。孩子们喜欢这样的图书,因为它就来自他们的生活,跟他们的距离很近、很近。

      这些画家,有的作品价值上万,甚至几十万,但他们并不在意相对微薄的报酬,仍然给孩子们创作出一本本美丽的图画书。这真是只属于上个世纪的理想主义,令人敬佩而感动。如果没有他们的画稿与授权,这套书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看《七夕的故事》,马得先生用简洁而明净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神与人间的世界,牛郎与他的哥嫂,织女与两个孩子,虽然五官只有寥寥几笔,却表现出丰富多变的表情与心理。如果说我们一时无法达到大师的功力,那么至少应该学习大师注重细节的态度。

       以《春节的故事》为例,我们调整了它的版式,让页面构图有一些变化,这样更加活泼。有些图片的顺序也经过了调整,更加符合图画书需要的叙事结构。有几本故事的文字很多,我们也把它加以改写、精编,一来是为了适合版面,二来关于文字内容与风格的问题,后边还会单独说到。
      图画书的信息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家长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我们还在正文后的空白页上设计了“毛毛虫资料馆”,用“传统节日拾趣”的文章来介绍相关知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会过端午节?明朝时,皇帝吃的腊八粥是怎么做的?……既充分利用了纸张和版面,又提高了图书的附加价值。
      装帧的设计也非常细致:统一的封面版式与字体,精心选择、鲜艳大方而又适合节日气质的底色,封底的装饰性图画,低调而令人舒适的内文、页码等……好的装帧设计不应让人感觉到刻意,而是隐没在内容背后,在不知不觉中默默为阅读服务。随便拿起一本《二月二的故事》,那温和的绿正是早春的颜色,配衬着晶莹的雨滴与女孩欢快的笑脸;翻开封面,疏朗的楷体字占据画面适当的位置,一路读去毫不费力;书末《二月二传统拾趣》的字体与朱红色印章式边框、浅灰色雅致底纹和粗纸纹路的页边都与传统文化主题深深契合。更不用说漂亮的书盒,连在图书封面的排列上都注意到“正”与“破”的对比,处处体现着美编在设计上所花费的心思。
      在印刷时,我们选用了质量比较好的白色胶版纸,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画风本身已经不是很鲜艳,图稿又来自旧版书,对色彩还原性要求非常高,但图书的主题又比较朴素,不适合使用铜版纸,即使是亚光铜也显得有些张扬。

      为了整体风格的协调,我们还对八本书的文字进行了统一改编。文字内容上,我们坚持“不小看孩子,不应付孩子”的原则,不回避生老病死或离别等情节,而是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解释它们。如《端午节的故事》中,屈原投江的段落,就写得既悲凉又慷慨,令孩子完全能够理解屈原是为国家和百姓而死,而百姓怀念与纪念他的心情,也十分朴实和深长。文字风格上,我们绝对避免翻译腔、文艺腔,而是用纯中国化的口语讲故事,在适当的地方穿插少量韵文,重复朗读和修改,无论是散文还是韵文都有暗暗的声律之美,读起来十分流畅、舒适,大人和孩子都能够理解和欣赏。

      文:司南 2011.09.02.
  •   八薄册一小匣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快递到家里时,家里正好有两个小朋友。小姐姐恬恬(读大班)和小弟弟沫沫(读中班),他们打开纸匣,把所有的书拿出来,像拼图一样摆在地板上,过一会儿我去看他们时,惊讶地看到他们两个读得非常入神,他们向我报告:“我已经读三本了!”“我已经读两本了!”
      
      本来以为孩子们在日本动画、变形金刚乃至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各种轰炸下,可能不见得会对这套看上去有点儿“老气”的连环画感兴趣呢,但想不到他们的眼光好得很,对于我们以为他们未必能理解与欣赏的东西,是用一种非常投入的神情在阅读。——比如《端午节的故事》讲的是屈原,秦龙先生的绘画很大气,画出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息。孩子们肯定不懂什么是“慷慨悲凉”,但看这本书的神气,却很是严肃认真。
      
      结果作为一个大人,我也把这这八本书给看了一遍,不由得感叹八十年代这套连环画的制作水平之高。这套书文字是司南先生改编,儿童读物的文字是很简单的,但这本书的文字在质朴中有韵律感,有幽默感,在语言上保留了民间文学的风格。比如《春节的故事》吧:“每到腊月,人们就赶紧做好准备:粮进仓,菜装坛,鸡进窝,牛回圈。备刀枪,练弓箭,准备对付‘年’。”——这一串的画面与动作,读起来是不是像一串糖葫芦一样有滋有味?
      
      绘画的水平也极高,而且风格多样。这套书请了当时的各方名家,比如《元宵节的故事》是励国仪先生画,典雅优美,宫室、器物、文饰这些背景与细节都画得妥帖自然。《中秋节的故事》是刘大为先生画,体现出中西画法的结合,他师承蒋兆和、李可染诸先生,在这本小绘本里也能看出中国画的前行的一点轨迹。《小年的故事》是朱成梁先生画,设色纷纭却不乱,有一种民间的热闹劲,但显得柔和灵巧。灶王节的懑戅赖皮被画得活灵活现,他的画面里还常添点动物,马呀,牛呀,猫呀,鸡呀,又有生活气息,又带着表情,像是这一出小戏的观众。《七夕的故事》是马得先生画,——构图空灵、取色淡雅、人物的神情画得极其生动可爱。哎,马得先生画得太好了,难以形容,看完了忍不住回头再看一遍。
      
      传统离我们确乎是越来越遥远了,很多时候,一个节日只和一种食品联系在一起,进而变成商家牟利的一个时机。商家牟利倒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可惜的是,除了商家牟利与大众消费外,节日与人的思想的、感情的、生活细节的联系越来越少,好像只和胃有联系,而且连和胃的联系也很单调。这套小书让人回忆起了关于节日的故事,人物,游戏,食物的制作方法,它们是“节日的叙事与实践”,在叙事与实践里,人才能保有动手与想像的能力,才能在漫渺时间里保持着与过往的联系,使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之间存在着亲切感,而不是高度现代化社会里的孤单代系。
      
      在这些节日的传说里,保留了一些农业社会的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应方式,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这是因为天上的“龙角星”开始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是迎接春耕的日子,有许多仪式与禁忌,它们虽然不见得有实际作用,却有一种审美上的意义,似乎农业社会有更丰富的生活细节与更优美的生活感受。在传说里,也保留了一些农业社会的价值观,比如简朴是一种基本的美德,这种价值观在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的现代社会里受到了冲击,然而在资源紧缺与环境保护成为共识的今天,是不是应当重新拾起农业社会的价值观遗产?
      
      大人们看书实在是想得太多了!不能单纯地享受阅读的乐趣。而沫沫这些天把这套书又重新翻看了好几遍,我近乎羡慕他——他毫无功利目的也不深思苦想,只是让这些故事,这些画面像清风雨露一样伴随着他成长,这是阅读最好的状态,只是这种状态在成长之后,就也像传说一样一去不返啦。
      
      
      
  •   每个传统节日故事,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读这样一套书,让孩子了解节日传说的同时,同时将大师级别的美术熏陶给了孩子,该算是一次富饶的阅读旅程吧!还值得一提的是,每本书的最后,出版者贴心地附上了相关的历史小资料,让孩子们读完故事后,知道故事之外还有更为广大的天地,而无论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上的英杰,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之流中去。  
    节日因故事而生动,节日因故事而流传。跟孩子一起读这套书吧,领略我们集体记忆的河流里,那些被标注的瞬间……
  •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我女儿自从听幼儿园老师讲过端午节的来历,又听我讲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秋节后裔和嫦娥的故事,感兴趣的很。正好听说毛毛虫童书馆出了这套书,赶紧收了。

    今天收到,趁着工作空闲的当儿,迫不及待的打开看,我女儿的书国外引进版的多,这样的画风对于我来说,也简直有点遥远的熟悉了,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看连环画的时代,但是,比连环画更精美、丰满。

    《小年的故事》,就是我们那里“祭灶”的节日,小时候只知道给灶王爷贴“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还不知道灶王爷的来历是这样的。

    《春节的故事》是讲“年”的,这个故事在幼学启蒙里读到过,略有改变,我女儿应该还记得。

    《元宵节的故事》是来源于一位叫元宵的姑娘,这个我倒不太熟悉。但是每到这个节日,全国人民都吃元宵是没错的。

    《二月二的故事》,来历我不清楚,但是小时候这个节日我还是有印象的,二月二龙抬头,貌似要下雨的,还有二月二可以去人祖庙烧香,拜女娲娘娘,回来带回来很多泥土烧成的哨子,还有老虎娃娃,在那个玩具稀有的年代,能得到些这些小玩意儿,那可是顶开心顶开心的事情。

    《端午节的故事》,这个很熟悉,我记忆中就是好像是妈妈用艾叶煎饼,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记不太真切了。

    《七夕的故事》也几本是家喻户晓的,我曾经告诉过我女儿,在七夕节的晚上,蹲在茄子架下面,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私语,我女儿很惋惜:“到哪里才能找到茄子架啊?!”

    《中秋节的故事》,来源于后裔和嫦娥的传说。

    《腊八节的故事》,这个来历我以前从没有注意过,看书,故事选的似乎也没啥特别的,我觉得是整套书最不招我喜欢的一个故事了。我小时候,只听大人说,过了腊八就要开始忙年啦,小孩子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就要来了,所以对这个节日印象特别好!
  •   这套书文字是司南先生改编,儿童读物的文字是很简单的,但这本书的文字在质朴中有韵律感,有幽默感,在语言上保留了民间文学的风格。比如《春节的故事》吧:“每到腊月,人们就赶紧做好准备:粮进仓,菜装坛,鸡进窝,牛回圈。备刀枪,练弓箭,准备对付‘年’。”——这一串的画面与动作,读起来是不是像一串糖葫芦一样有滋有味?
      
      绘画的水平也极高,而且风格多样。这套书请了当时的各方名家,比如《元宵节的故事》是励国仪先生画,典雅优美,宫室、器物、文饰这些背景与细节都画得妥帖自然。《中秋节的故事》是刘大为先生画,体现出中西画法的结合,他师承蒋兆和、李可染诸先生,在这本小绘本里也能看出中国画的前行的一点轨迹。《小年的故事》是朱成梁先生画,设色纷纭却不乱,有一种民间的热闹劲,但显得柔和灵巧。灶王节的懑戅赖皮被画得活灵活现,他的画面里还常添点动物,马呀,牛呀,猫呀,鸡呀,又有生活气息,又带着表情,像是这一出小戏的观众。《七夕的故事》是马得先生画,——构图空灵、取色淡雅、人物的神情画得极其生动可爱。哎,马得先生画得太好了,难以形容,看完了忍不住回头再看一遍。
  •   传统节日的气氛,现在已经很淡了,除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现在的节日,早就变得没有了传统的味道。昨天中元节,可能很多人连听都没有听过了。想想孩子们要在这样缺少传统底蕴的环境下长大,真是有点悲哀。记得我们小时候,中元节要给先人写包,一个个包写下来,就像给认得不认得的长者寄信一样。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聚在阳台,虽然只有两个月饼,几串葡萄,不过举头望明月,那份情致最让人惦记。还有端午节,我们要染红壳鸭蛋,小孩子喜欢互相比谁的最硬,有人拿木头蛋染红了来比赛,所向无敌,不过最后还是被戳穿。现在的节日,除了钢铁森林般的城市,除了商家一波波的促销,剩下的什么都没有了。这种时候看看这套书,既心酸又欢乐,心酸那么多美好已经错过,孩子们,孩子的孩子们,以后可能很难有那样的快乐了。欢乐的是,可以就着书,和孩子一起分享儿时的记忆,可以让孩子们在那么传统的画面里,感受那些曾经的传统文化。小书8本,精致得紧,我最爱的,是朱新建,朱成梁两位先生的画,当然还有高马得,他的戏曲画是一绝,简直是国宝。看着画面,仿佛就回到了记忆里。
  •   我一直觉得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当看到“中国传统节日故事”这套书时,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绘本精选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孩子讲述了传统节日的由来。书后还附有过节的一些习俗,更增加了文化内涵。
    绘本采用了中国画的风格,构图简洁、生动。
    有时,我会告诉儿子在节日时有好东西吃,他欢呼雀跃着。现在已经到2011年年底了,小年、春节、元宵节马上就要到来,看过了绘本,对这些节日有了初步的印象,到时候,儿子对这些节日的体会将会更深,也更直观。
  •   总是看国外的绘本,很想给孩子补点儿中国传统的东西,这套书没有让我们失望。之前买过第一辑(老虎外婆那一套),孩子就非常喜欢,所以这次买了传统节日故事。正好春节前后讲的,什么腊八、小年呀、元宵节什么的,很应时。
  •   时下都流行过洋节,这对孩子的成长不见得就好。汉语的文化不能忽视,这套书讲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文字优美,图画都出自名家之手,是一套好书,更重要的是,孩子也很喜欢,尤其七夕和元宵的故事。
  •   拿到书后就被封面吸引了,独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图画非常安静祥和,很有节日氛围。里面每个故事都非常适合小朋友阅读。《小年的故事》与《春节的故事》非常有童趣,宝宝很爱看。更值得称赞的是每本书后面都有一个毛毛虫资料馆,把每个节日的传统和特色来了个汇总,非常贴心,省去了我们去查资料的工夫,谢谢毛毛虫为我们带来的好书。
  •   毛毛虫童书馆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系列》,用颇具中国古典画风的特色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读来口有余香。尽管孩子还未满3岁,还不大能理解个中的滋味,不过相信有有一天她会深深爱上中国文化。。。
  •   答应给小侄女买套故事书,可找了好多天都找不到心里想要的。现在的小朋友们的故事书不是太过“玄幻”,就是太过“大小孩”。里面的绘画虽漂亮,可筋骨不能令人满意。
    第一次看到《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就特别喜欢,想起小时候依偎在姥姥怀里听她讲这些故事,童年就是这么美好。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它的形成、传说以及风俗都能让现代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劳作等生活画面,非常值得现在的小朋友及家长一读,不仅看了故事,也让小朋友们了解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值得一看。
  •   这套书很喜欢,虽然自己也知道一些牛郎织女类的传统节日故事,但是自己给孩子讲总感觉不动听,有了这套书以后就特别好了,生动、详细而且很漂亮的一套,随着一个个节日的到来,给孩子讲讲已经流传了很久很久的故事,带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   中国现在越来越注重过西方节日,小孩子小小就知道圣诞节,元旦等,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丢,这套书讲述了中国的八个节日: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七夕,中秋节,腊八,小年,春节。端午画得太凄凉了,画面宝宝不喜欢,其余都挺喜欢的。
  •   虽然是幼儿园老师要求买的,但是书刚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这是现如今少儿读物里为数不多的通过小故事来诠释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现在的社会,孩子们接受国外的节日风俗比较多,该让他们多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风俗,继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非常好而且值得和孩子一起读的一套书。
  •   儿子四岁了,不知买了多少故事书,不过就画面而言,国外的手绘本比国内的精典些,但是对于中国传统还有神话故事中的美我们也不能丢掉了呀,今年过端午节时还儿子上街买草药,儿子看着今天菜市场很不同也很开心地问这问那,回家后我给他讲了端午节的习俗,后来一想要找一套与节日相关的故事,于是发现了这套书,有中国画和民间特点的绘画,故事后还附有节日的相关介绍。儿子很喜欢看!
  •   孩子喜欢。小绘本,薄薄的,一本一个小故事,介绍了8个中国传统节日,图画是水墨的,很可爱,故事内容亲切熟悉,“很久很久以前...”小时候最喜欢听这样的传说故事,女儿7岁,也很喜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孩子的必修课,这套书编排不错,可以做一个“药引子”,给孩子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如果有清明节就更完美了。
  •   其实,不能光给孩子读外国的优秀儿童书籍,我国传统的节日故事是很重要的,不要只知道万圣节,圣诞节,却不知道端午节,孩子还很喜欢这套呢
  •   把书刚带回家,孩子自己动手拆开看了一遍图画。因为刚上学前班,认识的字不多,接着迫不及待的让我给她把8本书都读了一遍,才心满意足的干别的事情。今天又让我读给她听。虽然每本比较薄,但故事的内容孩子很感兴趣,适合一年级以前的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   宝宝阅读群里畅爸推荐的书,毫不犹豫就买来了。现在的儿童图书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国外的。这套书是纯粹的中国儿童书,无论是编排还是画风都特别令人满意。
    给孩子讲讲中国的传统节日故事,也可以让孩子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好!
  •   一共是8本,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一些来历,与过年有关的故事比较多,比如过年、小年、腊八粥、元宵节的来历,故事比较简单,可以帮助幼儿园及低年级的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配有一些图画,类似中国皮影戏的样子,有中国传统的味道,价格也比较便宜。现在国外的绘本充斥着整个图书市场,也应该买一些和我们自己文化有关的书读一读才是,否则文化思想就要被西化了。
  •   以前一直给孩子买外国的绘本,这次看到这套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感到很亲切。收到后,觉得虽然薄、小,但散发着暖暖的熟悉的中国味。通过这套书,孩子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既增长知识,又激发他对中国的热爱。
  •   这套传统节日绘本比另一套中央美院等诸多教授推荐本的图画要强得多,是传统的中国画风格,毕竟是大师作品。非常棒!图画也非常适合小孩子做临摹。
    只是故事略简单了些,有很多信息量没有放进来。所以,在故事上对5岁以内的孩子比较适合。
  •   看多了引进的绘本,中国的传统绘本在绘图和色彩上就稍逊一筹.毕竟是给孩子看的,更童真一些,形象逼真一些就好了.

    这套书构思想法都很好,但是儿子四周岁对此不太感冒,只对其中几个节日感兴趣,其它的没讲完就走了,并且故事写得不够简练,我想如果对节日一无所知的话,看都不太懂呢,囤着吧.
  •   画面干净,人物深动,故事简单明了,在书最后还有对各地风俗的补充说明,对孩子了解中国节日传统有帮助。
  •   好书,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故事,又了解了传统文化。收到的时候刚好是中秋节即将来临,就可以马上读中秋节的故事给他听
  •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讲却总是显得有些难以靠近。本套书借助精美的传统中国画作为表现形式,通过简单的故事描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节日故事。这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都是孩子们所能接受并且喜欢的。我们期待着这样的书籍越来越多,真正让孩子们也能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真正的成为一名“中国人”。
  •   快过年了,想让孩子通过这套故事书了解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才买的,昨天刚讲了“小年的故事”,孩子很喜欢听,画风很“中国”,我也很喜欢,准备按着节日给她一本一本讲。
  •   是一套孩子看的了解中国节日由来的故事书,不错。画面是传统的中国画。就是有点贵!
  •   女儿幼儿园要求读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找遍书城没有找到合适的,跑来当当发现了这套书。收到后意想不到的好。像国外的图画书一样,即易于接受又简短精悍。
  •   我很少买国内出版的宝宝绘本,以前买过一些,常觉得画面既不漂亮,也不生动,感觉像是从电视中翻拍来的。而这套书看到评价都不错,加上是讲节日的故事,所以就买了,虽然贵了点,但觉得买的挺值。画风很有本土特色,感觉很好,加上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故事,二者相得益彰。这是我买国内绘本最满意的一次了。强烈支持这套书。
  •   这是第一次买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传奇故事的书,很多关于节日的小故事,我也是看了这些书才知道,觉得很有意思。故事简短,但是叙事详细清楚,很有条理,书页的纸张也很不错,里面的插画很精美。给孩子讲了年的故事,她非常喜欢,也知道了过年的来历。我打算每过一个传统节日,就把这些书拿出来给她讲讲,这样她就理解的更清楚,也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了。总体来说,还不错
  •   在孩子们被洋节包围的今天,在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重温古老文化节日故事,知道节日的来源来意义。过年了,我和孩子坐在一起,读着年的故事,五月节的故事,中秋节的故事。。。。。。我想,这些一定会给孩子的童年打上美好的,传统的,深刻的烙印,让他无论以后走到哪里,都会记得自己是中国人!
    众多的绘本中,没有一本与此书雷同,我想这是此书独一无二的魅力吧!感谢当当让我和孩子与此书结缘!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中国孩子都会问到的节日故事,图画生动,故事生动,推荐。
  •   5岁儿子很喜欢。用上口的故事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绘画也很精致。孩子收到就全部看完,其中几本还反复读。
  •   这是一套寻觅好久的图书,一直以来孩子喜欢看国外的绘画书,原因是我们国内的图画书太乏味,可是作为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是不可思议的,以至于出现了端午节被别国抢注我们的孩子没有感知的问题,作为中国人让我们的孩子好好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真希望这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可以出版更好的绘画本,从娃娃教育起,把这些知识渗透到孩子的心理
  •   买了这套书,每逢节日前就拿出来和女儿一起读,和她一起了解了好多传统故事,语言、画风、画面都好有中国味,推荐。
  •   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小孩子最喜欢过节,再给他们讲讲节日的来历更是锦上添花。刚收到这套书,女儿就迫不及待地让我按照一年的顺序,每天睡前给她讲一个节日故事。她每晚往床上一躺就问,今天该讲什么节了?乐此不疲。故事通俗易懂,配上写意的中国画,相得益彰,书的最后还写有各地过节的风俗小介绍,长知识。我准备再过某个节日的时候,就拿出书来再讲讲这个节日的来历。
  •   中国的传统节日,此书有八本,都介绍到了中秋节,春节等,让我能很好的用故事来介绍节日,宝宝很容易就明白了,画风也很中国式的,让宝宝也能接触到,真的很不错的书。书的材质也很好,书的后面还有节日的一些简介,很实用。不错的书。就是要让小朋友们从小多接触我国传统的东西,做父母的得多下功夫。
  •   书的开本很小,故事不错,每个中国孩子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
  •   嗯,怎么说呢。在我小时候,家里人没有跟我讲过这类传统节日的故事,基本上等到我上学后才略知几个传统节日,像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节日,家里人有简单说过,我也知晓一点。现在网上有看到这套书,觉得很不错,而我也做了妈妈,自然不会让我的女儿像我一样,应该从小就讲传统节日故事给她听。希望她喜欢听这套故事。
  •   给孩子讲讲传统节日,虽然节日年年过,但要真说起来由,还真是说不清,看了这书大人也明白些了。但有几个故事和之前知道的不太一样,大概是各地传说不同吧。画风淳朴,很有中国味道,几本书运用了不同的中国传统画法,返璞归真。纸质也不浪费,正是兼顾环保。孩子也很喜欢
  •   这套书是@宝宝地带 极力推荐的。我也考虑如何将传统的知识融入到孩子的阅读中。毕竟,咱们是中国人,咱们几千年的精华在那儿,可是,要通过我的语言来描述是很难让孩子了解的。正好有了司南编的这套书。孩子学校也有教传统节日的故事,结合上这套书,让我家憨豆先生很喜欢。这几期的公益亲子阅读会,我带上的也是这套书。期待更多精彩国产绘本带给更多的孩子们。让传统教育延续。让精华传承。
  •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每个中国孩子应该从小学习认识。故事很生动,图画也精致,能再多些传统节日故事就更好了。
  •   传统节日的典故,在给孩子念的同时,也是我学习的时候,呵呵!故事内容很好,孩子比较喜欢,也许是孩子还小(2岁5个月),不是很能明白其中道理,但对里面的有趣词语影响深刻~~例如没底锅和瞌睡虫~~
  •   买回家还没有开始读呢,不过因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故事介绍,还是要给孩子读读,大人也可以了解为何有这些节日
  •   希望孩子能通过故事知道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本人觉得适合3-10岁的孩子
  •   一直苦于不知如何系统的给孩子说明我们的节日,这本书不但故事很有意思,图画用的也是中国传统年画的那种样式,6岁的孩子很喜欢,自己看,又让我给讲,真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的好书.
  •   中国传统节日个个故事动人,图画精美,教书育人,大人、孩子都超喜欢。已经推介不少朋友购买了。不错!
  •   图文并茂的一套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书, 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非常好。
    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都适合。
  •   早就想买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终于让我找到了,孩子6岁了,正是传统教育的年纪,故事很好,很有中国特色,有一些我也不知道,就当和孩子一起学习啦!
  •   这是我们家毛毛虫中最受欢迎的一套了。孩子尤其喜欢年的故事和小年的故事。七夕讲完了就要拉着我出去找星星,当然,非常抱歉,城市的上空看不见星星的。但是孩子说:没关系,我们看不见他们,说不定他们在天上已经睡觉啦!
    我们是已经远离了故园和传统的一代,我多希望小时候经历的那些欢天喜地亲戚朋友团圆过节的气氛能让孩子经历。,可是现在的孩子,亲朋日少,记得讲年的故事的时候,她问我:过年为什么要团圆?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会忘了自己的传统,认为端午节是韩国的或者日本的,我喜欢她能从更可爱的角度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套书做到了。
    当然,因为孩子才3岁半,我还没有给她讲端午节的故事,毕竟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解释自杀的问题。
    好书!好评!希望这样的好书多多益善!
  •   这套书给我们讲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让女儿了解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比较本土化。且画图也生动,形象,很喜欢~
  •   4岁多的男孩子,对8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可以理解和认知,知道了“年”这个猛兽,知道了牛郎和织女,可以过一阵子等他再大一点就可以继续深入阅读了,陪着孩子阅读,也让家长懂得了一些传统节日的故事和来由,让我们跟宝宝一起成长吧。
  •   虽然孩子对里面的故事似懂非懂,但我很愿意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承这些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故事,让孩子了解中国的各个节日。挺棒的。
  •   让孩子 了解中国的节日 很好 但不知是否是传统的故事 还是编的
  •     现在还没有给孩子讲里面的故事,会在过节日的时候讲给他,让他对中国节日和传统文化有些了解。
  •   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孩子不仅很高兴,而且学到拓宽了知识面!真是一举两得!
  •   真的很棒,可以让孩子了解我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故事,自己都涨姿势不少呢
  •   喜欢中国的优秀原创作品,上次买了第一辑第二辑这次买了第三辑和第五辑,可第二和第五辑中(春节的故事)是重复的,希望能重新编排书目,书本身很好,希望经常有实惠的真正的促销活动,因为儿童正版书实在是太贵了,想给孩子多买点书看真得摸摸钱包够不够鼓
  •   一共八本,介绍了主要的传统节日故事,对于增加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较有帮助。
  •   传统节日故事,买来留着,孩子现在光喜欢圣诞节了,都不知道我们中国有那么多有意思的节日。
  •   剪纸派加上好玩的故事,构成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孩子很喜欢!
  •   有天爸爸给宝宝讲七夕的故事,宝宝很有兴趣,所以干脆把传统的节日都慢慢讲给他听,中国人早点接触中国节日!
  •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我是给7岁孩子买的。不错哦,我一口气看完了,有意思的是后面“传统拾趣”,还有这么多的节日习俗。
  •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全八册,中国原创绘本,不错,就是太薄,内容太好了
  •   孩子很喜欢,还尝试着讲里面的故事呢!
    我觉得也挺好的,能学习到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让孩子传承中华名族的传统习俗,很好。
  •   这套书买的太值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孩子知道传统节日的由来,孩子说故事很好听,真是太棒了!
  •   今年春节期间,给宝宝讲这套书里的春节,元宵节的故事,非常适合。马上就2月2了,到时就讲2月2的故事,虽然宝宝还不是太对应的上,但这些我们传统节日有关的,非常想让宝宝了解的多一点,甚至我们自己也补补课。
  •   这是一套多么完整的中国传统故事书啊,处处透着传统的气息,那么浓厚纯朴。而且很多故事,就连我也是一知半解的。是怀着让女儿尽早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民俗风情的想法高姿态的推荐给她的,结果却并没有预想的好。我觉得这套书的语言改编得还是挺贴近孩子的,比我买过的另一套书生涩的语言强许多。但是失败的结果可能是孩子还不习惯这些画风,或者是我拿出来的时间太早了,三岁半的孩子还不太适应。但我相信,作为好书,迟早会走进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那时候就不仅仅是记得住两个叫“瞌睡虫”和“平底锅”的人。
  •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全八册,书不错,图也很好看。
  •   孩子以前老爱问我春节为啥叫春节,端午节为啥叫端午节,我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是很强大,经常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有了这套书,孩子了解了节日的来源,也吸收了传统的文化。孩子对我说:这套书挺有意思的。
  •   幼儿园、早教中心经常在西方节日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组织活动,但很少见到中国传统故事的书籍,这套书很精致,配图也是采用传统中式的图片,很喜欢。比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的另外一套中国传统故事绘本质量要好
  •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套书很不错,让孩子对中国的节日有所认识,对大人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起和孩子读过后的感想是:“原来这个节日是这样来的啊!”
  •   希望这类传统民族节日的故事书籍能多点,每适佳节可以给孩子讲讲也算是对国学的推广
  •   市场上的童话都是来自国外,唯独历史最长、故事极多、国粹无数的本国,却是少有精品!怀念80年代那些连环画、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看图说话…… 现在,看到这套中国节日的童书,毫不犹豫买下。无论内容、画风,都很喜欢!支持本土文化,只需多关注多购买。
  •   值得收藏的好书。每个传统节日来临,拿出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让孩子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   这一套书收集了中国的大多数传统节日的故事,文字简洁、典雅,图画也很有中国特色,适合小朋友阅读。如果再加上清明节的故事就好了。
  •   我也跟着女儿一起学习了一个这几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书里的故事很有趣,图也精美,女儿很喜欢,看了好几遍,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这几个传统的中国节日了。
  •   图画是中国式画法,内容关于8个中国农历节日的来历的故事,增长宝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内容也吸引人,是套值得给宝宝的好书。
  •   给孩子买过很多的经典绘本了,这套传统节日的故事书,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跟孩子一起长知识。
  •   这是我想买的一套书,因为我小时候读过传统节日的图画书,记忆深刻。
    现在过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我不想我的孩子被洋节日淹没,就从读这套书开始吧!
  •   同外国出版的书相比,给小朋友看的中国寓言故事,中国传统节日之类的书太稀罕了,一定要多多支持,而且这套书确实不错!值得购买!
  •   这是一套让宝宝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个初步了解的故事书,我家宝宝很喜欢这些故事。
  •   这套书很适合4岁左右的孩子,文字简单,画风生动,还可以结合各个节日来讲,其中,宝宝很喜欢小年的故事,春节的故事,给他讲了几遍以后就可以自己复述出来了。
  •   一直以来都想多给宝宝讲讲中国传统的故事,这本书里的故事,比如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怎么觉得个别地方和小时候我听的版本不太一样。画风我个人很喜欢,很好的中国画风,觉得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开本太小,纸太薄,所以就显得每本故事书特别的单薄,其实我觉得这么好的故事和画出版社完全可以做的更好一些,期待中国风的图画书能有所改进。
  •   这套书共8本,介绍各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用了小人书的形式,吸引孩子。虽然我儿子才2岁,对书的内容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他居然也能安静地听我们读完3本。这套书也值得大人阅读,因为许多传统节日的由来我们都已不清楚了。
  •   说实话,有不少人估计都说不清楚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但这套基本上把中国几大传统节日的由来说的很清楚,以前孩子老师问为什么过这个节,那个节啊,看了这套书,孩子再也不问了,我自己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值得购买与孩子共享。
  •   这套书是有关中国的传统节日,宝宝非常感兴趣,3岁的宝宝已经有了过节的概念,所以每到一个节日就讲一个故事,宝宝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很不错!
  •   我儿子现在就是需要这样的书,因为他喜欢画画,喜欢色彩,他现在还很少自己根据图片看故事的习惯,所以,得培养一下。还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不错的书。
  •   整体感觉不错,让人看着舒服,反正这套书就是为了让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值得购买.
  •   早就想买这样的书 想告诉闺女 每个节日都是怎么来的 但是说实话 我也不知道 呵呵 在朋友那里看了这套书 觉得特别好 纸质不反光 内容简单易懂 画风我也喜欢 感觉特“中国” 很喜欢 闺女也很喜欢 总是喜欢让我讲二月二的故事
  •   一共八本书,八个传统节日的小故事,孩子比较喜欢。
  •   看多了外国的故事书,再看咱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故事,很特别啊自己喜欢,孩子不太感兴趣
  •   很经典的一套国画的绘本书,故事内容也很好。让孩子可以了解中国的节日的由来。
  •   还没有打开,这次购买了三套书,从外包装感觉,这套的纸张稍微薄一些,但重点是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   很好的传统节日故事绘本,不只是自己很喜欢看,孩子也喜欢看的,值得收藏
  •   绝对传统的中国故事,如果只是需要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看看也罢。但是故事的叙述比较平淡,小孩子不喜欢。
  •   有些故事自己也没听过,给孩子读自己也多了些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