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宋海 页数:193 字数:227000
内容概要
在过去四十多年里,西方学者就不同的汇率制度对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995年,Maurice Obstfeld与KennethRogoff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Redux模型,标志着“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The 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的诞生。此后,西方学者对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行为的研究有了一系列新的进展,这些研究更加强调微观行为基础(即强调价格刚性与市场的不完全性)对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行为的影响,讨论了不同贸易商品的定价行为对不同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并使得对选择不同汇率制度的福利分析成为可能,代表了国际宏观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方向。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加大了国内学者对汇率制度研究的关注,他们结合危机发生国的具体情况,对汇率制度在触发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与评论。总的来看,这些分析与评论尚不够系统、连贯和深入,更没有对汇率制度选择所依赖的理论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为了进一步深入总结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在汇率选择方面的经验教训,系统研究我国汇率制度选择的路径和时机,对此,宋海同志的新著《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严格遵循汇率制度研究的学术传统,在研究大量国际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且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认真汲取前人的合理研究成果,为当前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在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汇率制度的演变:历史与经验
第一节 金本位制与汇率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汇率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与汇率
小结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汇率制度相关理论发展评述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汇率相关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第三节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小结
第三章 当代汇率制度理论的基础:Munden—Fleming模型及其扩展
第一节 静态Mundell—Fleming模型
第二节 动态Mundell—Fleming模型
第三节 随机Mtmdell—Fleming模型
小结
第四章 对Mundell—Fleming模型的超越:Redux模型与PTM模型
第一节 Redux模型
第二节 依市定价(Pricing to Market,PTM)
第三节 PTM模型的小结并与Redux模型的比较
小结
第五章 金融全球化进程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的起源与历史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全球化
第三节 “中间制度消失论”与“三位一体不可能性”引理
小结
第六章 货币局制度的现代实践
第一节 货币局制度的起源与历史
第二节 货币局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第四节 阿根廷货币可兑换计划
小结
第七章 汇率制度的选择:单一货币化还是货币多元化
第一节 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与汇率制度选择
第二节 单一货币化的标准或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世界货币多元化前景展望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第一节 资本项目开放的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内外压力与应对措施
小结
第九章 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和路径思考
第一节 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货币一体化问题的可能性
第二节 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与路径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美元之所以能够代替黄金来执行国际货币的职能,除了上述客观事实外,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国际金融中的惯例也赋予美元特殊地位,助长了美元本位制度。具体来说:第一,作为计价单位,世界上许多重要商品如石油、初级产品使用美元来计价;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比较各国的外贸数字、外汇储备、借贷和投资数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时,使用美元作为计算单位;第三,国际贸易中90%以上的交易使用美元结算;第四,外汇市场上各国使用美元作为干预货币,当一国的货币汇率发生波动时,离开了货币平价上下限1%时,中央银行必须买进或者卖出美元来维持本币汇率;第五,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绝大多数以美元为面值;第六,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中,除了黄金之外便是美元,而且美元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规定,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是固定汇率,其比值大小根据本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的含金量来决定。汇率在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推动下如果发生波动,波动范围不超过±1%,超过时会员国的中央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从而维持汇率平价。按照《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的有关条款,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基本不平衡,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调整汇率,进行贬值或升值。实际上汇率调整十分罕见,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机制演变成一种非常僵化的制度。在1947-1966年近二十年,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几乎没有进行过调整。这种情况严重偏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初设想。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强调各国之间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避免战前那种竞争性货币贬值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危害,但并不反对正当的货币贬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将货币贬值或升值作为成员国解决根本性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是各成员国在货币贬值时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应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安排的汇率机制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在这二十年中,许多主要工业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了基本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国际收支基本不平衡的国家宁愿忍受国内经济的动荡与调整,也不愿意申请改变汇率。以美元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严重的“美元荒”及美国大规模的长期出超,表明美元价值存在低估现象,美元应该申请升值;20世纪50年代中期直到1971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美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世界各国美元泛滥成灾,表明美元价值高估,美元应该申请贬值。由于美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货币中心,无论其价值高估还是低估,美元都不能适时调整,似乎升值或者贬值只是其他货币的事情。只是美元的黄金价格27年保持不变,制约了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可调整的固定汇率”难以得到贯彻,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实际上变成了严重僵化的固定汇率制。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