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金融 作者:彭建刚 编 页数:395
Tag标签:无
前言
本教材(第一版)2004年2月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师生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表示衷心感谢。2007年由本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讲授的大学本科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对教材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体系和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资本管理的内容,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针对第一版各章节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第二版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在主编彭建刚教授的组织下,本教材编写组的龙海明教授、乔海曙教授、易传和副教授、张学陶副教授、周鸿卫副教授、周再清副教授、钟林超副教授、王修华副教授、何婧讲师多次集体讨论,在总结使用本教材经验并听取国内高校一些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意见。各章(按第二版排序)修改的主要执笔人员如下:彭建刚(第1、6章),王修华(第2、3章),张学陶(第4、15、16章),龙海明(第5章),易传和(第7、14章),乔海曙(第8章),周再清(第9章),周鸿卫(第11章)。第10、17、18章未作大的修改。新增两章执笔人员如下:何婧、彭建刚(第12章),彭建刚、张丽寒、吕志华(第13章)。彭建刚对第二版全部书稿进行了统改并定稿。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周行健、李关政、崔杰和硕士研究生唐棠、钟海、吴玉梅、刘佳、黄玺、汤伯虹、梁立做了部分校对工作。 在本教材的建设过程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国内金融学专家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金融出版社教材编辑部的编辑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本教材(第二版)仍不免存在缺陷,望国内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教材(第二版)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第一版)2004年2月出版,007年由本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讲授的大学本科课程“商业银行管理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体系和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资本管理的内容,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针对第一版各章节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第二版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作者简介
彭建刚,1955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由国家公派留学美国休斯顿大学和比利时根特大学。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第二届十佳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现为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985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商业银行管理导论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第二节 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三性”平衡——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 三、“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一、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 . 二、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国际化 三、政府金融管制松化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强化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节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一、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与构成 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第二节 《巴塞尔资本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内容 三、资本充足率的测定 第三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不足与发展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 一、内源资本策略 二、外源资本策略 三、资产结构调整与风险控制策略 第五节 案例分析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与构成 一、商业银行负债的性质 二、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 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管理 一、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 二、商业银行存款的成本管理 三、商业银行存款的定价 第三节 商业银行借人资金的管理 一、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各种渠道 二、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第四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一)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一、商业银行贷款政策 二、贷款品种与贷款程序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一、贷款定价的一般原理 二、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三、贷款价格的构成 四、贷款定价方法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一、贷款风险的种类与成因 二、贷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三、贷款风险的控制 第四节 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管理 一、公司短期贷款 二、公司中长期贷款 第五节 案例分析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二)第六章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管理第七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第八章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第九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第十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一)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二)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一)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三)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与绩效评估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全面质量管理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兼并与收购参考文献附录
章节摘录
影响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微观方面的因素。宏观方面的因素如政局的稳定及社会的安定与否、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及金融资产种类的多少、利率政策及利率水平等。微观方面的因素则有存款的种类、存款人的动机、存户数量的多少、存期长短、服务质量高低、存款机构的竞争等。人们选择存款的动机,有的是图安全方便,有的是想保本增值,有的是为了投机。一般情况下,保本增值型存款稳定性高,便利型存款和投机型存款稳定性低。当存款规模一定时,银行存户数量越多,存款人之间此存彼取、相互抵消的可能性越大,存款的稳定性越高,反之则低。在存款利率缺乏弹性的环境里,银行服务质量高低对存款的稳定性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态度热情、办事准确而高效的银行,存款的稳定性往往高,而服务质量较低的银行难以保证其存款的稳定性。 2.降低存款的成本率。降低存款的成本率是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目标中较高层次的一个目标,它是商业银行实现效益性目标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在组织存款的过程中,既要付出利息成本,又要承担有关费用成本即营业成本。 从以上公式不难看出,存款成本率的降低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降低利息成本率。各项存款利息成本的高低一般与存期的长短呈正相关关系,即存款期限越长,利息成本越高。在实际工作中,定期存款利息成本高于活期存款利息成本,期限长的定期存款利息成本高于期限短的定期存款利息成本。要降低存款的利息成本率,应在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的前提下,扩大低息存款的比重,即扩大活期存款的比重。第二,降低营业成本率。组织存款的营业成本包括相关人员工资性支出、设备运转费用及其他有关费用。当银行员工工资性支出呈现刚性态势、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时,银行组织存款的营业成本总额是趋于上升的。只有当银行存款总量的增长速度超过营业成本的增长速度时,单位存款资金的营业成本率的降低才具有现实性。第三,调整存款结构。不同类型的存款有着不同的成本特点:活期存款的利息成本率低,但其营业成本率高;定期存款的利息成本率较高,但其营业成本率较低。商业银行的存款管理必须根据其流动性要求来进行存款结构的调整,力求降低存款成本率。 3.提高存款的增长率。在考虑存款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存款的增长率是每家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又一个较高层次的目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