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金融 作者:王永利 页数:411
前言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在人们最初的漠视中演变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并将世界经济带入了全面衰退的境地。这次危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华尔街的范围,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直接挑战,中国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上的沉着有序和果断决策已经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对危机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之上的。 人类在大灾难之后,总会收获良多。危机的发生使得我们又一次直接面对那些隐藏已久的问题。当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和金融模型都无法预测甚至解释这次危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自省:我们是否足够了解人类自身形成的组织制度?市场是不是自动均衡的?自由市场是否需要加以约束?政府和市场的合理边界在哪里?……这些早先只是思考者心中的疑问,现在一下子突现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些金融体系中早已发作多次的顽疾也在这次危机中更加明显,尤其是风险管理的不足。我们庞杂的风险管理系统究竟能不能及时辨识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原有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受到严峻挑战,尽管我们有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布氏期权定价模型等很多伟大突破,但目前我们对金融风险的定价只能精确在二阶以内,那么三阶、四阶的风险集中爆发时,我们自然措手不及,而对于更高阶风险定价能力的缺乏也许正是这次市场崩溃的原因之一。 这次危机还让我们无法再回避一些尖锐的世界性课题。美元本位货币体系本身的不稳定性已经被多次危机所证明,那么最优的货币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金本位制作为单一本位货币制的代表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但20世纪初金本位制的崩溃也曾让世界陷入了深度的混乱,因此,美元本位制不可能在近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然而,单一货币本位制走向衰落的帷幕已经再次拉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毋庸置疑,今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也非常令人期待。
内容概要
本书致力于按照危机演变的过程,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和解析此次金融危机;致力于透过现象发掘本质,深入探讨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在全球化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变革,以及国际金融秩序重构和完善的方向。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在人们最初的淡然中演变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并将世界经济带入了全面衰退的境地。这次危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华尔街的范围,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的直接挑战,中国自然难以置身世外。危机的发生使得我们又一次直接面对那些隐藏已久的问题。 本书作者王永利系中国银行副行长,作为本次金融危机的第一线亲历者,他将自身对危机近距离的观察和感受凝练成本书。本书共分为九章,每章都有个非常优美的标题,第一章对次贷危机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成因;第二章分析了次贷危机演变成信用危机,再转化成流动性危机,从而引发金融机构危机,最终引爆深度金融危机的全过程;第三章展示了金融危机逐步深化为经济危机后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第四章对那些曾经辉煌的金融机构们在此次危机中所经受的巨大折磨娓娓道来,有的没能撑到最后不得不倒闭或被接管或被收购;第五章、第六章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美国和欧洲在面对危机时的态度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第七章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部门、资产市场和银行业的影响,并讨论了金融危机下我国应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第八章、第九章分别对金融体系的未来和构建全新的国际货币制度进行了展望。 对宏观分析框架的把握和对细节的深入了解使得这本书并不是针对本次危机短平快的报告,而是一本试图全面记录并深入探讨这次危机成因、影响及启示的著作。本书不但是对此次危机全面详细的记录,更提出了一个对本次危机的分析框架;不但探讨了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和金融方面所受的冲击,还研究了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各自不同的表现;不但分析了直接影响危机形成、发展、爆发的重要因素,还探讨了金融监管、会计制度、金融生态等深层次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对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看法。
作者简介
王永利,1964年4月生于山东省海阳县。1984年毕业于杭州商学院。1987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在厦门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1989年5月加入中国银行,曾先后任总行财会部、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中国银行行长助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著有《新财会制度重点问题讲解》,并发表《应以更高更宽的视野看待美国次贷危机》、《美元持有全球化与其投放管控属地化矛盾》等数十篇文章,对金融危机的原因、本质、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和深度的剖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次贷危机 第一节 撬动地球的杠杆 第二节 美国梦的兴衰 一、房屋市场的“永动机” 二、层出不穷的抵押贷款创新 三、贷款活动中的不当激励 第三节 证券化的艺术 一、证券化概述 二、证券化产品 三、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 四、证券化评判 第四节 谁弄垮了美国第二章 蝴蝶扇动了翅膀——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深度金融危机 第一节 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 一、2007年初次贷危机爆发 二、以次贷为资产池的证券化资产市场出现危机 三、次贷资产评级全面下调,市场进入恐慌阶段 四、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 第二节 信用危机转化为流动性危机 一、本次流动性危机机理探源 二、2007年8月初全球流动性危机爆发 三、货币市场利率和风险溢价大幅上升 四、流动性危机何以迅速蔓延全球 第三节 流动性危机引发金融机构危机 一、金融机构从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公布巨额亏损 二、流动性危机威胁金融机构的稳定 三、金融机构危机的序幕——贝尔斯登被收购 四、金融机构危机的深化——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 五、金融危机的顶点——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林集团出售、美国国际集团国有化 六、金融机构危机的扩散——金融机构倒闭潮 七、金融机构危机的逻辑分析 第四节 全面的深度金融危机终于爆发 一、市场波动性大幅卜^升,股市暴跌 二、国债发挥避险功能,利率屡创历史新低 三、信用市场全面恶化 四、商品市场泡沫破灭 五、此次金融危机的特点第三章 吹绉一池春水——实体经济全面衰退 第一节 信贷紧缩+通缩风险 一、信贷紧缩:何日复原,欲说还休 二、通缩威胁:金融和经济恶性循环 三、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无奈的选择大行其道 第二节 贸易萎缩+资本流动变局 一、轻松舞曲戛然而止:贸易收缩大局已定 二、传导链条:从去杠杆化到去库存化 三、资本流动:释放30年积累的矛盾 第三节 不堪重负——发达国家率先陷入衰退 一、衰退由逆差国向顺差国蔓延 二、衰退,但不会回到“大萧条” 三、先衰退者先复苏 第四节 殃及池鱼——新兴市场不能幸免 一、全面的冲击 二、最薄弱的环节 三、新兴市场拿什么抗击危机 第四章 大厦将倾——那些曾经辉煌的金融机构们第五章 一波三折——美国的救助之路第六章 国家干预主义的复兴——欧洲政府的救助之路第七章 龙腾火海——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第八章 痛定思痛——金融体系的未来第九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国际货币制度新设想附录一:专业名词附录二:英国与美国的救授措施附录三:机构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次贷危机 2007年初,当全球经济还处在一片繁荣景象之中的时候,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动荡的迹象,次贷危机这个词开始出现在美国和欧洲媒体的头条。随后,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但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一相情愿地希望危机能够局限在次贷市场内部,直到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被各国政府竭力压制的次贷危机这头猛兽才破笼而出并开始肆虐全球。货币市场流动性枯竭,信贷市场冻结,资产价格直线下跌;从美国到欧洲,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到处一片风声鹤唳。金融海啸仿佛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金融体系的堤岸,拍打出无数的裂痕。银行业首当其冲,华尔街摇摇欲坠,欧美大型银行在危机中损失惨重。截至2009年5月末,全球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而整体金融业的损失则已高达1.47万亿美元。投资者信心全失,私人资本像躲避瘟疫一样远离金融企业,而投机性的卖空活动大行其道,银行、保险公司和融资类公司股价暴跌,金融体系朝不保夕,只依靠政府救助苦苦支撑。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业共补充资本超过1万亿美元,有大约一半发生在2008年第四季度之后,而这其中很大部分其实来自于政府注资。然而,就在各国政府强力介入,市场仍然喘息未定之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翩然而至。 追本溯源,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 ……
编辑推荐
起于青萍之末:次贷危机、扇动了翅膀: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深度金融危机、绉一池春水:实体经济全面衰退、大厦将倾:那些曾经辉煌的金融机构们、一波三折:美国的救助之路、国家干预主义的复兴:欧洲政府的救助之路、龙腾火海: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痛定思痛:金融体系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国际货币制度新设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