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胡浩 页数:299
前言
银行所具有的社会公共部门的性质、客户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经营的同质性,促使银行之间形成合作与竞争的双重关系。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历史背景下,合作与竞争已经成为银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产品、提升服务、增强核心能力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视野来看,虽然近年来欧美银行业兼并浪潮兴起,发达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出现了一批航母级的银行,但是中小银行并没有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而是依据自己的经营特色和优势,与大银行一起组成了生机勃勃的“银行生态圈”。商业银行之问的关系,并没有更多地体现于“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反而其间的业务合作日益壮大。从目前来看,已形成了代理行、银行俱乐部、战略联盟、外包、服务水准协议等多种合作模式。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银行市场环境的日益规范,为商业银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中、小银行的资质也不断提高,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我国银行体系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良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正经历着结构性巨变,“金融脱媒”的问题正给商业银行的生存经营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展同业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满足金融消费者多种消费需求;可以组建策略联盟,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共同致力于技术标准的开发,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在国内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与外资银行的股权合作,还有利于中资银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我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深化银行同业合作,对于面临全新发展时期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不啻是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内容概要
本书从金融生态链分析入手,介绍了国际银行业分工合作的发展与模式,同时对我国银行业合作环境做了分析,结合银行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对我国银行业同业合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从银行业同业合作资源配置为起点,结合同业合作渠道,同业合作产品与创新、同业合作风险控制和管理等具体业务对同业合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简介
胡浩,1962年生于湖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曾在瑞典王国银行工作进修。先后担任国内一家合资银行总裁,中国工商银行工商信贷部、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指导专家,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先后在国家级重点核心期刊、报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著作有:《流通、金融、制度创新》(人民出版社)、《消费信贷指南》(地震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全球金融生态链及国际银行业的分工合作 第一节 金融市场细分与银行差异化发展 第二节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银行业国际化趋势 第三节 国际银行业的合作模式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的经营与合作环境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经济、技术环境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政治、法律环境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同业市场环境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合作发展新趋势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合作发展状况 第二节 竞争性合作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竞争合作趋势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业改革进程与同业合作的新发展第四章 我国银行同业合作资源比较 第一节 中、外资银行同业合作资源比较 第二节 中资银行间合作资源比较 第三节 银行同业合作的前景与方向第五章 银行同业合作的战略与策略 第一节 银行同业合作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国外商业银行合作经验借鉴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合作方式 第四节 中、外银行间的合作模式选择第六章 银行同业合作产品与创新 第一节 人民币业务产品 第二节 国际业务合作与外汇产品第七章 银行同业合作风险控制和管理 第一节 银行同业合作风险及其特征 第二节 银行同业合作的风险及其管理 第三节 银行同业合作主要业务的风险控制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合作发展新趋势 第一节 我国银行合作发展状况 一、我国银行业竞争合作格局的演变和发展 竞争与合作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发展的状况决定了竞争与合作的状况。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是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逐步发展的,从1979~2006年,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全国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既从事金融管理又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银行业是独家垄断的局面,也不存在银行业市场,当然也就谈不上银行竞争与合作。 第二阶段:1979~1985年,1979年,我国先后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责,此时中国银行业体系才得以初步建立,由于当时我国实行的专业银行体制,各家银行的业务有着较为严格的专业分工,服务对象相对固定、互不交叉。所以这一阶段的银行业市场表现为高度垄断的市场,市场营销内在动力不足,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产品创新、竞争战略方面没有突破。尽管从1979年开始我国已经开始探索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外资银行陆续在我国设立了一些代表处和营业性、经营性机构,并允许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形成了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特别是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重叠和交叉,但由于各方面因素所限,当时外资银行主要以收集和分析我国金融业的基本情况为主,业务规模也非常有限,所以难以与中资银行构成直接的竞争。 ……
编辑推荐
点明金融创新原动力,把握银行业务新方向。 立足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业务与相关金融行业的实际,充分反映了当代商业银行创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借鉴国际经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展示了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前沿性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工具、品种和制度,对相关业务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重视可操作性,对新业务操作环节和规程作了分析和介绍,关注在新的金融形势下银行与政府、银行与其他金融行业、银行同业之间的业务关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