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概论

出版时间:2002-3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王爱俭  页数:303  

前言

  国际金融学是以国际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涉及国际及国内货币、资本、信用活动等方面。国际金融学的形成以宏观经济的一定开放程度为前提。随着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流动的发展,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加,外部均衡问题就会出现。一、国际金融学的发展国际金融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国际金融学曾长期依附于国际贸易学,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货币制度经历了由金本位制度向纸币制度的转变,自由竞争体制也被日益严厉的通货管制所取代。为寻求对策,瑞典的卡塞尔、俄林,英国的凯恩斯、哈罗德,以及美国的马歇尔、金德尔伯格等人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和论著,在汇率政策、利率与汇率关系等研究领域取得全面进展,为现代国际金融学说的创建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经济不断受到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的困扰,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由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由国际金汇兑本位到多元化货币储备的深刻变革,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汇率理论都有了很大发展,这一背景孕育了现代国际金融学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金融深化、金融创新及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不断发展,为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从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国际金融学属于宏观经济范畴,但它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它所研究的是一国对外的或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关系,而不是个别经济主体或某个国家的对外金融关系。二是国际金融学属于国际经济理论的货币金融范畴,对货物、服务、资本或资产等国际交易是从价值运动的角度来加以研究的,这与以实际资源或实物变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贸易学形成对比。

内容概要

  《国际金融概论》以国际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系统地阐述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及汇率问题以及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问题,反映了外汇交易、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成果,同时介绍了国际金融实务方面的一些可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国际金融概论》适合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使用。

作者简介

  王爱俭,女,1954后生于天津市,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系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环渤海研究会理事、天津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城市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台湾社会大学台商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理论、实务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有《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金融创新工具交易》、《汇率导论》、《欧元发展趋势与中国》等。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6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第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外汇与汇率第一节 外汇概述第二节 汇率的标示与种类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第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第一节 从国际收支到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外部均衡与失衡第三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第三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第二节 国际金融的体系构成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背景及主要品种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本流动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及主要分类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初步分析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第五节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第二篇 国际金融实务第五章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实务第一节 外汇市场概述第二节 主要国际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系统第三节 外汇交易方式与案例分析第六章 外汇风险与防范实务第一节 外汇风险概述第二节 外汇风险的原因与测度第三节 外汇风险管理第七章 国际结算实务第一节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和数据第二节 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第三节 代理行关系与国际银行间资金划拨第八章 国际信贷实务第一节 国际信贷:概念与特点第二节 政府贷款与国际金融机构货款第三节 国际商业银行信贷第四节 出口信贷第三篇 国际金融政策与理论第九章 外汇与汇率政策: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第二节 关系汇率制度的争论与改革第三节 外汇管制政策第四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的改变第十章 国际储备政策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第二节 国际储备管理第三节 我的国际储备管理第十一章 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第三节 国际协调的区域实践:区域性货币体系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理论第一节 国际收支理论第二节 汇率理论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为了清偿由于对外经济交易而产生的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为了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某种形式的单方面转移(如经济援助、无偿捐赠和侨民汇款等),被各国普遍接受为外汇的货币必须是能够不受限制地按一定的比例兑换成别的国家的货币及其他形式支付手段,否则要实行在不同货币制度国家或地区间收付是不可能的。当然,一国货币是否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这同该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是密切相关的。说到底,它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能力的大小及进出口贸易的自由程度。3.外汇必须具有可靠的物质偿付保证。一个国家的货币能普遍地被其他国家接受为外汇,这实际上反映了该国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或者该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其他国家所缺乏的,其货币的物质偿付便会因此而得到充分保证;反之,假如一国的经济规模较小而且是低效率的,自然资源是贫乏的,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又缺乏竞争力,那么,该国货币被其他国家接受为“外汇”的范围就会极其有限,因为后者不愿以其实际资源和物资来换取前者的缺乏充分物质偿付保证的一纸“价值符号”。三、外汇的种类外汇是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支付清算手段,对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政治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国际问支付的币种要求不一,支付手段和支付地点要求不一,因此,外汇必须要求具有可以自由兑换(如美元可以兑换成港元、澳元、日元等)这一特点。根据外汇可否自由兑换来区分,外汇可以分为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1.自由外汇。自由外汇通常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不同形式的、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自由兑换的有价凭证。至于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和在本国发行的本国货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则不能视为外汇。比如,美国进口商用美元向日本购买商品,由于用的是以本币表示的支付手段,因此对美国境内的美国人来说美元不是外汇,而对日本出口商来说,他接受了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美元,因此就获得了外汇。同样,日元对日本境内的日本人,英镑对英国境内的英国人来说,都不是外汇,但对接受国来说则是外汇。此外,各种支付凭证还必须能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具有价值,能够转让和自由兑换,这样才能称为自由外汇。自由外汇无需经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批准,在国际金融市场可以自由转换为其他国家的外汇,同时在国际交往中能作为支付手段广泛地使用和流通,如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一些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都是自由外汇。当今,在世界上能作为自由外汇使用的外国货币只有40多种,因此能充作外汇,特别是自由外汇的外国货币是不多的。

编辑推荐

  在21世纪初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我们重编《国际金融概论》,仍力求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力求体系创新。第二,力求内容更新。第三,力求通用性与专业性结合。第四,力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国际金融概论》集合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西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等高等院校师资力量,由众多一线教师共同策划编写完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际金融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