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0-1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杨子健 页数:22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信用风险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该书以信用空间范畴为基础,重点剖析了美国宏观信用空间的转变和美国银行业微观信用空间管理的发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银行业信用空间的管理架构和政策建议。 全书围绕信用空间范畴展开分析,在梳理信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信用范畴的基本看法,继而分析了美国宏观信用空间的转变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及应用,最后对中国银行业和美国银行业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银行业信用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简介
杨子健,男,1970年生,山东青州人。先后在山东聊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哲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中国我奶行发展规划部,资产负债管理部和香港中银集团重组上市项目办公室,现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应用金融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机制设计理论,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城市金融论坛》、《上海金融》、《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和《证券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与编写的《中外公司案例及分析》(中国改革出版社出版)被评为《经济日报》1995年度最佳经济畅销书。
书籍目录
摘要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目的第二节 美国与中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状况第三节 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结论第四节 本书的逻辑框架第二章 信用经济和信用理论的发展需要更新信用管理方法第一节 人类信用活动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对经济学中信用理论的简要回顾第三节 现代金融学中的信用风险理论第四节 信用空间管理方法的提出第三章 美国宏观信用空间的演变及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第一节 美国金融全球化战略对商业银持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第二节 美国宏观信用管理体系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第三节 美国信用信息社会化的发展改善了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第四节 对美国宏观信用空间发展演变的理论思考附录3 A: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信用评级机构信息的运用附录3 B:邓白氏公司企业资信调查报报告样本附录3 C:美国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样本第四章 美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制度创新与微观信用风险模型的应用第一节 美国商业银行以转移定价系统为中心的内部交易第二节 美国商业银行以风险利润为中心的内部委托代理第三节 微观信用文化管理是基本、最重要的信用管理工具附录4 A:内部转移定价系统与商业银行经营单位的基本结构附录4 B:美国商业银行传统信用定价示意图第五章 美国商业银行定性主导的微观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第一节 传统的信用评价方法:专家信用分析方法第二节 微观信用风险衡量的创新:Z评分模型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第四节 信用风险管理的神经网络模型附录5 A:美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的流程图附录5 B:美国商业银行常用的信用分析财务比率附录5 C:美国信用评分模型及其主要变量的应用案例第六章 美国商业银行当代定量主导的微观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第七章 美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集中与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第八章 美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对中国银行业信用空间管理的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