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宗教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张践 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张践  页数:246  

内容概要

  《文化中国书系:儒学与中国宗教》所收集的内容,都是笔者21世纪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可以说比较集中地阐述了涉及儒学与中国宗教的相关问题,是笔者几十年学术研究的精华。由于论文写作的要求,很多问题难以充分展开,所以只能做出索引,请读者参阅相关著作或拙作的相关部分。为了照顾体系的完整性,笔者这次整理论文时,对其中重叠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删削,或在书中做了相关索引,供读者参考。另外有一点情况要向读者说明,在这十几年的时间中,笔者自己的思想也在发展,所以文章思想或有少许差异。为了保证全书论述准确性,在尽量保持原文本来面貌的前提下,笔者做了少量修正,特向读者说明。

作者简介

张践,1953午3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基地专任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普及委员会主任,中国宾学研究会会长,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中国宗教学学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宗教史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工作。独立完成或合著《中国宗教通史》(上下卷)(本书2002年获教育部科研成呆一等奖)《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政治·民族》(2004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呆文库第一批入选项目,第五届吴玉章科研成采奖)等10余本,发表了《儒教与中国政治》《儒家宗教观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等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儒学的宗教观 第一节 “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 一、仁学本质: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二、人与他人:推己及人,仁者爱人 三、人与社会:仁政德治,协和万邦 四、人与自然:仁民爱物,万物一体 五、人与彼岸:约礼人仁,敬而远之 第二节儒家宗教观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 一、传统宗教的演化与嬗变 二、儒家宗教观的形成及其特点 三、中国古代政府的宗教政策及其特点 第三节从《易传》《礼记》看儒家的人文精神 一、对古代宗教的理性化解释 二、对“礼教”政治作用的人文化阐述 第四节秦汉之际的文化选择与儒教的形成 一、政教溯源——从神治到教化 二、秦王朝“以法为教”的致命缺失 三、黄老“不言之教”的利弊得失 四、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和儒教的形成 五、儒教的名称及其学科属性 第二章儒学与政教关系 第一节儒教与中国政治 一、儒教的超验性 二、宗法性伦理宗教的政治功能 三、儒学的宗教观奠定了政府宗教管理政策的基础 第二节儒教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结构以及对于 佛、道教的认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层次及宗教性的差异 二、个人精神生活上的巨大空隙 三、汉代教化论视野下的佛教和道教 第三节因果报应论对传统政治“正义”观的补充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正义观”  二、佛教的因果报应说 三、因果报应说对儒家社会“正义”观念的补充 第四节神不灭论对世俗政治秩序的辅助作用——兼论范缜的《神灭论》  一、神灭论与神不灭论孰更有利于政治 二、梁武帝的妥善处置及神不灭论的重要影响 第五节古代政府的僧籍认定与管理 一、僧籍管理制度的初建 二、僧籍管理制度的成型 三、僧籍管理制度的嬗变 四、古代僧籍管理制度变迁的启迪 第六节明清政府的“严管”宗教政策及其影响 一、严管政策导致正统宗教的退化 二、宋明理学的强化导致宗教思想的衰微 三、不能引导民间宗教向上层化、民俗化发展 四、政策错误导致民间宗教成为民众反政府的工具 第七节中国传统社会政教关系的历史特点 一、中国政教关系展开的历史背景的特殊性 二、中国式的“政教”关系 三、人文化的儒学决定了中国政教关系的走势 四、“以教辅政”是中国政教关系的主要特点 五、教权绝对服从王权 六、宗教引发的民间起义导致了政教关系的紧张 七、外来势力干涉引起对国家主权问题的忧虑 第八节中国传统社会政教关系的经验教训 一、中国古代政府管理宗教的经验 二、中国古代政府管理宗教的教训 第三章儒学与民族宗教 第一节中国原始宗教形态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 一、原始宗教的多样性是中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根源 二、祖先崇拜和天神崇拜是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孔子的民族观及其历史影响 一、明华夷之辨和立夷夏之防 二、重夏轻夷和尊王攘夷 三、用夏变夷和修文德以来之 第三节儒教是古代中国民族凝聚的坚实心理基础 第四节 多元宗教信仰与各民族的和谐共生 一、中国多元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 二、多元宗教信仰促进了多民族和睦相处 三、多元宗教信仰基础上和谐共处是中国民族关系的特色 第五节马启西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以儒诠经,认主独一 二、天命五功,修身养性 三、成己成人,两世幸福 第六节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宗教与民族凝聚力 二、宗教与民族国家模式 三、多民族国家的多元宗教文化认同 第七节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四章儒学与宗教对话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宗教关系 一、全球化对民族一宗教关系形成的双重效应 二、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体制形成严峻的挑战 三、“文明冲突”的本质——以宗教为背景的泛化民族冲突 第二节 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一、基督教保守主义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思想基础 二、宗教激进主义成为恐怖主义的思想根源 三、一场谁也打不赢谁也不能赢的战争 四、多元宗教对话是解决民族宗教冲突的可行之途 第三节 中华文明可以为世界宗教对话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 二、理一分殊的哲学智慧 三、忠恕之道的全球伦理 四、多元参与的宗教实践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由于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从三代始,天神就被最高统治者垄断了。天成为君主的保护神,君权天授,祭天是历代帝王绝对不许他人染指的特权。为了表示天子的威仪,从夏至周,逐渐形成了一套复杂、周密的祭天礼仪,主要包括南郊祭天、泰山封禅、明堂报享等几种形式。除了祭天之外,还有北郊祭地、东郊朝日、西郊夕月、社稷坛祭祀农神等朝廷大典。在诸侯国则有祭祀本地山川、河流、城隍等祭仪。在民间百姓,则有祭祀山神、土地、灶君等仪式。尽管其中许多仪典不断有所变化,但汉民族基本将其保留了下来,直至封建社会灭亡。以天神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信仰系统,构成了古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支柱。 2.从祖先崇拜到宗庙制度 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中又一基本观念。人类自身繁衍的艰难,祖先创业的困苦,就成为祖先崇拜产生的基础。从原始人类遗址中出土的丰臀巨乳的裸体女神,到古典文献中的英雄史诗,反映了祖先崇拜发展的历程。这一点是中国古代宗教与世界其他国家古代宗教的共同点,而建立完善的宗庙祭祀系统,则是中国的特殊点。中国古代社会从氏族制度中脱胎而来,非但没有抛弃血缘组织的外衣,而且还把血缘网络改造成了社会的组织机构。为了保证血缘宗法关系的稳定和明确,逐渐形成了严格明细的祖宗祭祀制度,并将其和天神崇拜相结合。通过殷墟甲骨的研究证明,殷王并不直接祭祀上帝,而只祭自己的祖先。他们宣布,只有殷王死后才“宾于帝”,所以只有殷王的先公先妣能将世人的意愿转达给上帝。这样,祖灵便取得了联结人世与天国的唯一渠道的重要地位,因此祖先祭祀就显得特别重要。商王祭祀祖礼仪隆重,规模宏大,次数频繁,不仅要宰杀大量的牲畜,还搞人殉。 周人改变了殷人重鬼而轻人的倾向,但祖先崇拜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第一条主要表现为宗庙祭祀制度的建立。周公根据大宗、小宗的宗法原则,规定庶子不祭,而嫡长子世世代代都处于主祭的地位。“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礼记·王制》)。第二条是关于庙制的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礼记·王制》),庙数的多寡可以区别身份的贵贱。第三条是宗法淘汰的原则,“别子为祖,继别为(大)宗,继迩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礼记·大传》)。

编辑推荐

《儒学与中国宗教》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学与中国宗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