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研究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刘大椿,潘睿 著  页数:183  

内容概要

创新方法的范例研究,由于其鲜活和超乎寻常的生命力,虽然难以规范和切实把握,却是生动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课题采用科学大师的范例作为创新方法研究的平台,是很幸运的,在课题的起始和终了之前安排一个概要性的说明,也是非常必要的。
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既非凭空而来,也不是循着某种既定步骤实现的。但科学创造的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成就都是起于某些范例,不期然从中受到某种启发,才开始了创新之旅。依照特定的关于方法的规定,教条式地、程序化地按图索骥,难能有实际的创新方法。极而言之,即使对创新方法能够给出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定,那也是看上去谁都说应该如此,实际却谁都无法照此开展创新事业的。
 一作为整个课题的先导,本书的任务,是要把创新方法范例研究中所有难说的,但又是我们想说的理论问题和实际考虑交代清楚,以此明确课题的立意、目标与线索。以前少有人专题性地做过此项工作,因为范例研究不是方法论研究的常态。著者试图用非概念化的方式来展现科学大师创新方法范例研究的基本概念,也试图寻求轻松开放的笔触,作为平复倦怠之补,但因本书的学术角色所限,其生动性与其他各卷具体范例研究相比,自然差胜一筹。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相信读者将有所得,应能更为自觉地从卓越科学家的生平和事业中体会到创新方法的关键作用。

作者简介

刘大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图书馆馆长,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环境思想: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创新方法、交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等。

书籍目录

总序//刘大椿
前言
第一章 创新方法的定位
一、创新方法研究之所能
1.创新方法的确定与不确定
2.创新方法研究的条件
二、创新方法研究之所是
1. “创新方法”是一种活动
2.方法论研究的新趋向
3.创新方法研究的任务
三、创新方法研究之所为
1.启发创新思路
2.砥砺创新锋芒
第二章 创新方法的意涵
一、科学创新的方法意涵和基本维度
1.科学研究的方法意涵
2.创新方法的三个基本维度
二、观念超越之维:思维创新
1.思维创新与观念的超越
2.思维创新兴起的必要张力
3.思维创新的运作机制
三.方式转变之维:方法创新
1.新旧程式的嬗变
2.从化简还原到方法集成
3.科层组织的管理方法
四、平台搭建之维:工具创新
1.工具创新与科学生产的互动
2.思维创新与方法创新的物质实现
第三章 创新方法的规范性研究
一、创新方法研究之历史演变
1.辩护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2.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新视域
3.科学方法研究与创新方法研究
二、创新方法理论之可操作模式
1.若干有代表性的创造技法
2.创新方法作为公共知识的典型:TRIZ
3.TRIZ与创新方法程式化
三、创新方法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2.在程式化与随意性之间保持张力
第四章 创新方法的范例研究
一、何谓范例研究
1.事在易处,求其难之
2.走向经验叙事和范例研究
3.范例研究的优长
4.“事后诸葛”的事前意义
二.为何选择创新方法范例研究
1.范例研究的适用
2.创新方法范例研究的启发性
3.创新方法范例研究的引导性
三,范例研究的路径勘定
1.范例形成的要素、机制及与境
2.个体的异质性和范例的共享性
3.创新如何得自创新方法
四、范例的形成和成长
1.范例形成的动力机制和认知心理
2.科学的传统、建制与范例成长
3.范例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五章 科学大师范例的示范性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方法之于科学,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人们未必知道,这种重要性同时还带来了科学家在解决问题、扩展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某种规范的信念。长久以来,科学被视为人类理性事业的绝对典范,而方法,正是科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认识层面,方法规定了获得真知的规则和程序,在实践领域,方法又明确了达至具体目标的途径与工具,于是,人们就将这样的科学方法认定为最佳,而作为规律性知识和实践模式之集中体现的方法程式,自然也就成为人们尽力依循的标准,乃至努力追求的目标。不仅如此,基于方法与科学之间的直接联系,许多人在一定程度上把科学等价于方法,认为使一种研究成为科学的那种东西,不是这种研究所涉及的事物的本性,而是这种研究用以处理这些事物的方法,如此,就连评判科学的标准也可以约化成方法。相当长期间的科学方法研究,或说科学方法论,就一直试图寻找这样的标准,以期最终能用那些不变的、应绝对遵守的原则和方法来从事科学研究。然而,这种对方法论标准的寻求和程式化努力,却在20世纪以来的科学演进中变得不复绝对有益。这一时期,人类的认识视野急剧推进,认识背景从以感觉知觉转变为以思维操作为主,科学理论的建构性成分越多,对观察现象与科学事实的理解便越难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方法标准观念的设定日显不着边际,相反,让方法成为活生生的、可以成长的工具或手段的理念则大得人心。这也就是说,科学事业愈向前推进,方法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就愈清晰,创新方法研究的重要性也愈发迫切。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旨在提示人们寻求科学探究更好途径的创新方法研究,原来那种以制定常则为目的的规范性研究方式已经不够了。如果说此前科学方法论采用规范性研究方式尚能有所斩获,因为规范性研究可满足在认识论意义上对“结构”与“规律”等方面的需要,而如今,想要围绕创新方法的实际运用做些扎扎实实的事情,规范性方式的短处就暴露无遗了。首先,真正的创新通常是不合逻辑的,围绕创新方法问题,即使能够措辞严谨地给出界定和解释,对于我们切实了解和把握它,实际上也不会有太多具体的帮助。其次,纵然一般方法论规则对于概括和明晰认识规律有一定的必要,但它们的意义也仅限于此,创新方法研究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揭示这些一般性的适用原则。就好比我们开车到一个地方去,交通规则和驾驶技术尽管都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因此就知道如何选择一条最短的路径到达目的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正因为艺术无法精确界定,所以它只能经由体现其精旨的实践范例来传承。你得首先崇信一位大师的作品,继而才能观察并从他那里真正学到东西。  ——著名科学家、哲学家M.波兰尼在科学中存在着一些方法和标准,但它们有可能因科学不同而相异,而且在某一门科学中它们是可变化的,而且会越变越好。  ——著名科学哲学家A.查尔默斯

编辑推荐

《范例研究:科学大师与创新方法》编辑推荐:走近科学大师,聚焦创新方法,为你讲述科学大师因创新方法而卓越的力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范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方法学的内容,类似于科学哲学。
    纸质不错。
  •   挺不错的一本书,推荐大家看看,特别是有志研究工作的。
  •   内容不错,从其它网买了。此单快递成蜗牛,拒收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籍,值得一读,推荐给朋友们。
  •   写的很深刻,创新方法方面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