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页数:368
前言
医学编是《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医学是最古老的一门学科。它是与人类的健康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学不断地进步。本编就是要通过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中国医学科学家的传略,记录这一时期中国医学的发展史。 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贡献,几千年来,各民族在广袤的国土上,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世代相传、繁荣生长,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医学,而各民族医学之间交流融会,又使它们具有一定共性。中医一词常指其中影响较大的汉族医学。中医的理论体系早在公元前3世纪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奠定了基础,至汉末张仲景就总结出辨证论治的原则。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历代均有所发明,如隋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对证候提出更系统的分类;唐孙思邈按临床需要归纳总结了迄唐的治疗方法;宋钱乙认为对儿童应侧重加强身体的抵抗力,而不宜使用作用过强之药物;南宋陈言对病因作了“三因”的归类;金元四大家则展开了学术争鸣的局面;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集中药学之
内容概要
医学编是《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医学是最古老的一门学科。 本书是一部以介绍中国近、现代科技人物为主线,反映中国科技发展进程的史实性文献。其目的是为中国著名科技专家立传,记载他们的生平及其对祖国乃至对人类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为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提供史实,并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因此,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方可形成一部反映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实的综合的、系统的、具有权威性的文献。它的编纂方针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翔实可靠的材料、通俗生动的文字,准确简练地介绍我国近、现代著名科技专家,力求文献性、学术性、思想性、可读性的统一。主要读者对象为科技领导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科技史研究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
书籍目录
侯宝璋(1893—1967)郑集(1900— )吴在东(1905—1983)张作干(1907—1969)何观清(1911—1995)李肇特(1913—2006)李铭新(1915—2005)张龙翔(1916—1996)薛社普(1917— )王克勤(1918— )李士谔(1919— )李继硕(1920—2006)顾天爵(1923—2001)罗会(1923— )佘铭鹏(1924— )吴冠芸(1924— )陈孟勤(1925— )钟世镇(1925— )刘树铮(1925— )潘华珍(1925— )吴曼(1925— )杨贵贞(1925— )顾方舟(1926— )于树(1926— )谭曾鲁(1926— )宋今丹(1927— )瞿逢伊(1927— )李璞(1928— )侯云德(1929— )吴光华(1929— )鞠躬(1929— )吴祖泽(1935— )
章节摘录
侯宝璋(1893-1967),侯宝璋,病理学家。曾在多所院校执教近50载,学生遍布全国各地。1960年,到北京,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及病理解剖教研室主任等职,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医学教育家。 侯宝璋,幼年在家乡就读于私塾。由于受社会新思潮的驱使,少年的侯宝璋毅然离家出走,投身至社会的洪流中。因为经济来源中断,在安徽省怀远县他找到一所叫民康的教会小医院,在医院的化验室做帮工谋生,偶然的境遇竞决定了他一生的医学生涯。由于他工作优异,民康医院保送他人含美学校(相当于高中)学习,毕业后被保送进南京金陵大学预备班。在金陵大学期间,侯宝璋因参加学潮与几位同学一起被校方开除。但校方宣布,如叩头悔过,便可复学。年轻气盛的侯宝璋宁愿失学也不叩头。被校方开除后只有再回民康医院仍在实验室工作。他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刻苦自学,经常干到深夜时分。 ……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基础医学卷2》为《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基础医学卷2)(精)。本卷主要介绍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医学有突出贡献的一些专家的事迹。本卷介绍的专家,他们经历过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对比,有强烈的爱国心,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他们治学严谨,多数有较广的知识面,并在某一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填补了我国的空白。侯宝璋、吴光华等都是此类典范的实例,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