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詹素云 主编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中国计量测试领域近两年来重要事项和重大新闻、行业统计资料及国外计量测试机构的简介等20余个栏目。

书籍目录

绪言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 抗原
第一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第五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Ig)的基本结构、功能区、水解片段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结构、性状和功能
第三节 抗体(Ab)的多样性与血清型
第四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Ig)的异常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节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第五节 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
第四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免疫器官
第三节 免疫细胞
第五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第三节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五节 免疫耐受
第六章 变态反应
第一节 工型变态反应
第二节 Ⅱ型变态反应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
第七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
第二节 免疫学治疗
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
第二篇 细菌学
第八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第九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三节 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命名原则
第十章 医学微生物在美容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二节 化妆品、医药品引起的感染
第十一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细菌性状变异的实例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噬菌体
第四节 细菌变异的机理
第五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
第十二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第二节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第三节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第十三章 皮肤黏膜感染性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淋病奈瑟菌
第十四章 呼吸道感染性球菌
第一节 肺炎链球菌
第二节 奈瑟菌属
第十五章 皮肤黏膜感染性杆菌分枝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
第十六章 消化道感染性杆菌
第十七章 呼吸道感染性杆菌
第十八章 其他致病菌
第十九章 支原体
第二十章 衣原体
第二十一章 立克次体
第二十二章 螺旋体
第三篇 真菌学
第二十三章 真菌学概述
第二十四章 主要的皮肤黏膜感染性真菌
第二十五章 深部感染性真菌
第四篇 病毒学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二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九章 经性传播等途径感染的病毒
第三十章 呼吸道感染性病毒
第三十一章 消化道感染性病毒
第三十二章 虫媒病毒
第三十三章 出血热病毒
第三十四章 狂犬病病毒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微生物学的分科及分类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研究领域和范围日益广泛和深入,从而微生物学形成了一些分支学科。着重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有普通微生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分类学、分子微生物学、微生物的生态学等;按应用范围不同分为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等;按研究对象不同分为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微生物的种类繁多,至少10万种以上,按其细胞的结构、组成等差异,可分三大类:①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缺乏酶系统,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体积小,能通过细菌滤器。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结构,无核膜与核仁,仅有原始核质,细胞器不完善。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如真菌。(三)微生物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较广,以土壤中最多。如1g肥沃的土壤可多达几亿至几十亿个。在人和动植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有微生物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都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循环要靠微生物来进行的,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质转化为无机含氮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或氨等,以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植物又为人类和动植物所利用。此外,空气中的大量氮气也只有依靠固氮菌等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利用。在农业上可用于造肥、催长、防治病虫害等。在工业上,如食品、皮革、纺织、石油化工、冶金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微生物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医药工业中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用来治疗疾病,还可生产菌苗、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等用来预防疾病。可满足人类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如做酒,酿霉豆腐,制醋等都要靠微生物帮忙。正常情况下,寄居在人类口、鼻、咽喉及消化道中微生物大多数对人有益,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维生素K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供机体利用,如缺乏还需补充。而少数微生物则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肝炎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类结核和肝炎,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的破坏性还表现在导致工业产品和生活日用品的腐蚀、霉烂等,或引起鸡瘟、植物的水稻白叶病等动植物发病。

编辑推荐

《美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